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有一位秦老师,工作非常认真,喜欢较真,认死理,不善变通,常常与共处一室的同事搞得不欢而散。为了能够让秦老师改掉这一缺点,我曾多次找他谈心,并好意地指出他的这一缺点,希望他能够改一改,从而使得办公室的同事关系和谐些。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秦老师的性格就是如此,因此收效甚微。
说实话,这件事困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我也不太喜欢秦老师的这一性格特点,要知道,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应该变通些、圆滑些,这样就会少些矛盾,工作氛围也会融洽些。直到寒假里,我阅读了一则题为“换个角度思考”的小故事后,受到启发,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故事内容如下:
两个老板碰面,彼此交换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老板抱怨道:“我不能容忍不成材的员工,虽然现在还有三个这样的人待在我的公司,但我过几天会将他们炒掉。”
“哦,他们怎样不成材呢?”另一个老板问道。
“你不知道,他们一个吹毛求疵,整天嫌这嫌那;一个杞人忧天,总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担忧;而另一个游手好闲,喜欢在外面瞎逛乱混。”
另一个老板想了想,说:“干脆你让他们三人到我的公司来上班吧,这样也省得你解雇他们的麻烦。”第一个老板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这三个人到新公司报到,新老板早已为他们安排好工作:爱吹毛求疵的一位负责质量监督;杞人忧天的一位负责安全保卫;而喜欢闲逛的一位负责外出做宣传和调查。一段时间过后,这三位在各自的工作上作出了优秀的业绩,公司也因此盈利不少。
阅读完这个小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故事中的第一个老板之所以对手下这三个员工不满,主要是他的脑中有一个固定的“员工标准”,凡不符合这标准的,则是他不能容忍的不成材的员工。而第二个老板,他能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安排于相应的岗位。于是,在第一位老板眼中的缺点也尽数变成了优点了,不仅展示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也为公司带来了效益,真是一位能因材而用的伯乐啊!
钦佩第二个老板的同时,我不禁想到了秦老师。咦,换个角度来看待秦老师的缺点——“喜欢较真,认死理,不善变通”,这不正说明了秦老师很有原则性吗?而且,在当今重人情、重关系的浓重社会风气下,秦老师还能保持如此高度的原则性,可真是不简单,试问,这不正是现代版的“出淤泥而不染”吗?我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何不换个角度,让秦老师的这一亮点得以充分发挥呢?于是,本学期初,我让秦老师担任绩效工资考核小组的成员,专门负责对全校教师出勤情况的考核。一个月来,秦老师忠于职守,铁面无私,每天晚上都会到学校门卫那里抽调出当天的监控录像,核查每位教师的到校、离校时间,以及工作期间外出情况,一五一十记录,铁面无私,并于第二天早上将检查的结果公布于校园网上,无一差错。在此过程中,查出学校行政人员迟到7人次(其中还有一位副校长),对此,秦老师一视同仁,全部将准确的检查结果公正地公布,不但受到全体教师的一致赞誉,而且促使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师出勤氛围。
看到这一双赢的局面,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古人云:“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诚如明代著名学者吕柟在《泾野子内篇》中记录:西邻家有5个儿子,一憨,一顽,一瞎,一驼,一跛。按说,这样的家庭日子肯定不好过,但西邻让老实的务农,调皮的经商,失明的按摩,驼背的搓绳,脚跛的纺线,结果全家安居乐业。学校管理亦是同理!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换个角度,恰如其分地用人之“短”,较用人之“长”,效果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试问,秦老师的这则案例不正是很好的证明吗?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教师,秦老师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很难与人相处,因为他太较真了。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我识他的这个短,并换个角度去用他的这个短,从而不仅使本校的出勤考核制度贯彻执行得非常彻底,也使得广大教师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理解秦老师,并对其认真态度产生敬佩之情,真可谓“一举两得”
可见,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用人之长,固然是智慧的选择,然而倘若我们懂得换个角度去识短用短,也许会使自己的管理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教研室镇江新区实验小学)
说实话,这件事困扰了我好长一段时间,因为我也不太喜欢秦老师的这一性格特点,要知道,大家在一起工作,就应该变通些、圆滑些,这样就会少些矛盾,工作氛围也会融洽些。直到寒假里,我阅读了一则题为“换个角度思考”的小故事后,受到启发,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故事内容如下:
两个老板碰面,彼此交换经营心得。其中一个老板抱怨道:“我不能容忍不成材的员工,虽然现在还有三个这样的人待在我的公司,但我过几天会将他们炒掉。”
“哦,他们怎样不成材呢?”另一个老板问道。
“你不知道,他们一个吹毛求疵,整天嫌这嫌那;一个杞人忧天,总为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担忧;而另一个游手好闲,喜欢在外面瞎逛乱混。”
另一个老板想了想,说:“干脆你让他们三人到我的公司来上班吧,这样也省得你解雇他们的麻烦。”第一个老板高兴地答应了。
第二天,这三个人到新公司报到,新老板早已为他们安排好工作:爱吹毛求疵的一位负责质量监督;杞人忧天的一位负责安全保卫;而喜欢闲逛的一位负责外出做宣传和调查。一段时间过后,这三位在各自的工作上作出了优秀的业绩,公司也因此盈利不少。
阅读完这个小故事,我不禁陷入了沉思。故事中的第一个老板之所以对手下这三个员工不满,主要是他的脑中有一个固定的“员工标准”,凡不符合这标准的,则是他不能容忍的不成材的员工。而第二个老板,他能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安排于相应的岗位。于是,在第一位老板眼中的缺点也尽数变成了优点了,不仅展示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也为公司带来了效益,真是一位能因材而用的伯乐啊!
钦佩第二个老板的同时,我不禁想到了秦老师。咦,换个角度来看待秦老师的缺点——“喜欢较真,认死理,不善变通”,这不正说明了秦老师很有原则性吗?而且,在当今重人情、重关系的浓重社会风气下,秦老师还能保持如此高度的原则性,可真是不简单,试问,这不正是现代版的“出淤泥而不染”吗?我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何不换个角度,让秦老师的这一亮点得以充分发挥呢?于是,本学期初,我让秦老师担任绩效工资考核小组的成员,专门负责对全校教师出勤情况的考核。一个月来,秦老师忠于职守,铁面无私,每天晚上都会到学校门卫那里抽调出当天的监控录像,核查每位教师的到校、离校时间,以及工作期间外出情况,一五一十记录,铁面无私,并于第二天早上将检查的结果公布于校园网上,无一差错。在此过程中,查出学校行政人员迟到7人次(其中还有一位副校长),对此,秦老师一视同仁,全部将准确的检查结果公正地公布,不但受到全体教师的一致赞誉,而且促使我校形成了良好的教师出勤氛围。
看到这一双赢的局面,我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古人云:“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诚如明代著名学者吕柟在《泾野子内篇》中记录:西邻家有5个儿子,一憨,一顽,一瞎,一驼,一跛。按说,这样的家庭日子肯定不好过,但西邻让老实的务农,调皮的经商,失明的按摩,驼背的搓绳,脚跛的纺线,结果全家安居乐业。学校管理亦是同理!因此,笔者认为,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换个角度,恰如其分地用人之“短”,较用人之“长”,效果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试问,秦老师的这则案例不正是很好的证明吗?毫无疑问,作为一名教师,秦老师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很难与人相处,因为他太较真了。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我识他的这个短,并换个角度去用他的这个短,从而不仅使本校的出勤考核制度贯彻执行得非常彻底,也使得广大教师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认识、理解秦老师,并对其认真态度产生敬佩之情,真可谓“一举两得”
可见,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用人之长,固然是智慧的选择,然而倘若我们懂得换个角度去识短用短,也许会使自己的管理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教研室镇江新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