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教师应有的认识和使命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s123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增平
  1985年在台湾创办“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1988年任“中华茶文化学会”创会理事长。是第—位把茶艺带进祖国大陆的使者。
  茶艺的内涵,包括技艺、礼法、道三个部分。要当一位有素质的茶艺教师,首先要先做好一位能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再要认识茶艺,成为一位茶艺教师。认识茶艺包含:专业知识的素养。认识茶叶,了解和掌握茶叶的分类,主要名茶的质量特点、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鉴别、贮藏、选购等内容。这是学习茶艺的基础,也是茶艺教师专业知识的素养。二、了解茶艺的技术部分,茶艺的演示程序、动作要领、解说内容,茶叶色、香、昧、形的欣赏,茶器的应用、鉴赏和收藏等技巧。三、了解茶艺的礼仪、礼节,仪容、仪表,迎来送往、交流与沟通等内容。四、了解茶艺的规范,做为茶人的态度和教学的观念,体现茶人的质量、精神和素养。五、悟道。道是一种生活的道路和方向,一种修行,是人生的哲学。悟道是茶人的风范,茶艺的一种最高境界,是通过泡茶与品茶去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探寻生命的意义。
  一位真正的茶艺教师必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对社会要负责任,要准备好走很长的路。只有真正的茶艺教师才能了解并理解做茶人的脆弱与坚强。这是30多年来,我之所以孜孜不倦地要把茶艺带入正式教育体制内的主要原因。
  —位茶艺教师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为谋生找这份工作,但后来也许会发现自己已渐渐喜爱上茶艺。因为教学工作本来就是一种良心工作,需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导学生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者,教学相长,教学生也滋养自己,培养出教师的敬业精神。
  茶艺教师大约可分为四类:一、投机取巧的堕落者,是茶贼;二、急功近利的现实者,是茶匠:三、追本溯源的茶研究者,是茶学家;四、心高志远的茶文化者,是茶人。茶艺教师应该认识责任与使命,在“教”、“导”、“解”上,有很大程度须把自己的经验传承给学生,以身作则。所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示范者,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方向,但却不是简单复制他,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要学习的是老师的精神精髓而不是只模仿其表象。当然,一个茶艺教师是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个人的魅力,重要的是他不能离开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的目的,不能违背自己的教学良心。
  茶艺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为茶艺事业培育人才,有很明确的方向目标。教书育人是教师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所以教师水平要不断地提高,这样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才会育出成果,这关系到我们国家茶产业、茶文化事业兴衰的大事。为此,茶艺教师必须担负起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责任,必须将精神文明贯穿于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规矩的人才,使他们热爱国家,具有为中华茶文化事业振兴而献身的精神,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的新生力量。
  茶艺教师的教学最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就是“教”与“学”两方面的结合。二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教”离开了“学”就没有物件;“学”离开了“教”就构不成教学过程。只有“教”与“学”的结合,教师才能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实际技能和思想品德转化到学生身上,使之成长、成才,真正地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善统一,不仅要学识渊博,在讲授课程中还要循循善诱,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要把学生造就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师德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喝茶有益健康,几成常识,特别是中国人,不仅能把茶这样一片树叶,发明成为饮料,用来消食解渴、补充营养,还能在种茶、制茶、品茶中阐扬出我们的文化和艺术之美,而那些更进一步的妙人们,还能在一碗茶汤中,表述出我国最为深邃的哲学和宗教。  中国古人的学问,并不如今日这般,有如此精细的分科别类,中国的古人,也没有如今人这般,有这么强烈的行业和专业意识。因此,古人记载饮茶之有益健康,首先并不是刻意为之,要把茶叶
期刊
深圳是一个快节奏的地方,街头的人流往往行色匆匆。正遇冷雨夜,就特别想喝一杯温暖的茶。  朋友的茶室位于一个高尔夫球场旁,空旷而安静,门前植有芭蕉、藤蔓。吸引我来的重要原因,在于她亲自到各地产区搜寻来的好茶。或许因为太专注找茶,营销上却欠缺一筹,生意並不是很好,正像她随性的性格一样,遇到爱茶人,什么好茶都要拿出来分享,不计成本,遇到搅缠的客人,也要下逐客令的。  未近茶室,就已闻到炭火的味道,我来的
期刊
眷村是台湾独有的产物,源于1949年国民党撤退来台为安置来自大陆各省的军人与家眷,所安排的大批厉舍或新建宿舍,依军种、阶级与特性,分别群聚于一定范围所形成。早期用地大多为日本殖民时期或日本移民村所遗留之地,而房舍部份来自旧有建筑,大部分则为战后所兴建。在眷村命名上,名字中有“陆光”多为陆军眷村、“宪光”为完兵、“明驼”是联勤单位,空军多为“大鹏”与“凌云”等名。由于眷村居民来自各地,也带来了家乡特
期刊
我们驱车前往建阳水吉镇寻访建窑窑址E,沿途风光旖旎、群峰起伏、河道纵横、土地肥沃、林木茂盛。虽已入冬,午后的阳光依然温暖,令人想起当年烧制建盏时点燃柴火的热度。  提及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器,应追溯到北宋年间。当时,位于建阳水吉的池中、后井一带生产黑釉瓷器的只是民间窑场。由于宋代斗茶之风盛行,朝野官员在斗茶时,皆首选建窑出产的黑釉瓷盏。因此,水吉“建窑”炉火熊熊。相传,当时在这一带烧制黑釉瓷碗的龙窑多
期刊
一茶一席,浸润时间的痕迹。  莹润的紫砂壶,朴拙的茶布,包浆的茶则,剔透的杯碟,时光在这一方天地中也变得安然淡泊。一叶枯枝、一座菩萨像、几粒红透的果实、些许的青苔花草,信手拈来的确是最净雅素洁的自然气息,时空也在这一刻定格。  内心涌动,是对流年的感怀。  万物萧瑟的冬日,慵懒的情绪蔓延。于这咫尺之遥铺展开的茶席,悄无声息的诉说最清雅明媚的内心。以名立,名亦空渺,看破浮沉,豁然开朗。  潜下心来,
期刊
许玉莲  现职: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茶艺学习中心主任。现任:马来西亚茶道研究会会长。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系客座副教授。中国漳州科技学院茶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学会,马来西亚国民大学分校华文学会茶艺顾问。著作:《茶铎八音一茶文化复兴之声》、《茶人的第三只眼》、《喝茶慢》、《约会中国茶A Passage To Chinese Tea}  近年我们从一些茶席设置、泡茶者服饰、泡饮
期刊
在任意时光抵达适当场所,喝一盅“金佛”,释放躁气和忙碌郁结,那一刻我们得到的该是缘。  佛是缘,僧人坐禅,常伴一壶香茗。如若击罄净心,品茗则是洗尘,尘积而侮,禅茶涤烦去躁消侮。金佛岩茶从未自命禅茶,春气浓厚时节开采,“茶发芽”的呼喊过后,亦无“金刚般若”地唱念,但产地浸润在自古“华胄名山”的武夷山晨钟暮鼓,经风佛雨里,加上制作者深怀虔心禅意,技艺工巧细致如传道者经营佛家道场,金佛自然沾了佛慈。  
期刊
卸下繁重,回归简单。更多人愿意喜欢上那些“天然去雕饰”的物件,就像野生菜茶。也许它在品质上不及人工养育并经过标准采摘制成的茶,但它那独特的乡野气韵、持久绵长的甘甜回韵却能迷倒众多茶客。那是一种自然纯朴的草木味道,把最真实的青山绿水泡在了杯中。  野菊花的香  产地:屏南  茶品:大川荼业  这是今年清明当天采制的茶,封存至今。干茶外形比较细小,看得出茶树开春吐出第一抹绿芽的鲜嫩。虽已放置半年多时间
期刊
2013年的中国茶界,有“节俭风”的降温,有唯一新标准的实施,有市场黑马的骤起,也有国外饮料巨头的虎视眈眈。在环保、节俭、亲民、务实和文化自信的思潮日益深入人心的社会背景下,茶界上下也必然地与时俱进,与国同心,与民同道,逐步开始对浮躁和铺张说不,走向崇尚实事求是、服务民生、谋划长远之可持续、接地气、得民心的健康发展之路。《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海峡茶道》、《人民政协报·茶经》、《茶精品》、《中
期刊
不知是先结下佛缘而幸得茶缘,还是因了茶缘再续下佛缘,我虽未皈依佛门也没到不可一日无茶的境地,但二者皆在助我获得一种真实而纯粹的生活状态。这一路走过的寺,遇过的僧,喝过的茶,很多事情未曾注意或者已经忘记,但回忆中生成的画面却是那么轻柔与安详。佛给予我们的与茶给予我们的,或许就是由充实而至放空的一种过程。  宁乡·回龙山白云寺  在长沙老家,我们很少叫这座寺的名字,只叫回龙山,以致我一直以来都记不得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