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对羌族萨朗资源的进一步挖掘和补充,是对羌族萨朗在弘扬与传承方面的又一创新举措。本文就开发与利用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意义和具体措施等进行研究,以倡导人们对羌族萨朗音乐在传承和发展的重视。
  【关键词】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 ; 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羌族萨朗(Rrmea Salengw)是以羌族歌舞为主的综合艺术结合体,艺术形态涵盖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建筑、语言、礼仪、羌绣、羌族群众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既是羌民族的精神食粮,也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民族“活化石”的美譽。5.12汶川大地震以来,一些羌民族文化爱好者对羌族萨朗的传承和发展做了较多的研究:如陈兴龙的《羌族萨朗的价值及保护和利用》和《羌族萨朗文化研究》、罗铭的《羌族萨朗舞蹈形态研究》、毛欢的《藏羌走廊下羌族“萨朗”舞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等,他们就羌族萨朗的文化、艺术特征以及传承和发展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阿坝师范学院青年教师肖雨在其研究生毕业论文中对羌族萨朗在学前教育中的教材建构与价值方面进行了探究;作者本人一直从事羌文化研究,发表多篇关于羌族文化研究的论文,如《人类学视域中的羌族萨朗音乐艺术研究》《羌族地区学前教育与本土音乐文化的整合研究》等,这些都是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的支撑材料。羌族萨朗作为一种歌与舞相结合的民间艺术形式,已成为羌族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其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对羌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力弘扬。
  一、开发与利用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党的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伟大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积蕴于漫长的民族奋斗。[1]中华文明积淀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孕育了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和宝贵精神品格,构建了中国人民的独特精神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开创新时代新气象,需要我们在伟大民族精神的高扬中砥砺前行。由此可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华夏大地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团结友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结合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把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2]羌族萨朗音乐作为羌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羌族民众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其音乐蕴含着深厚的社会功能,凝聚着羌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习俗、民族审美、哲学思想、人生观等。对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是身处民族地区且研究民族音乐文化的高校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也是让广大青年学生通过对羌族萨朗音乐的认识和学习,了解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羌族勤劳勇敢、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从而达到让青年学生在学习和传承羌族萨朗音乐过程中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
  (二)有利于羌族萨朗的传承
  羌族萨朗是羌民族独有的代表性文化,已被列入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古羌族和现代羌族人民自娱自乐的生活方式。在国家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下,羌族萨朗的保护和发展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羌族萨朗》音像制品、《羌族萨朗》专著、根据羌族女神萨朗姐为原型创作的羌族大型情景诗画剧《萨朗姐》,以及关于羌族萨朗特点与保护方面的若干论文等。不但如此,北川羌族自治县还成立了“县萨朗协会”这一民间社会组织。但是,羌族萨朗不能仅限于日常的歌与舞相结合的少数民族艺术形式,对其传承和发展有局限性,应对其文化特点进行深度挖掘,对其音乐进行深入的开发和有效利用。通过对羌族萨朗音乐的开发,让更多的非羌族音乐爱好者发现羌族萨朗音乐的独特魅力,从而达到其歌舞艺术与羌族其他文化的共融。
  (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羌族音乐元素
  自5.12汶川大地震以来,萨朗在羌区的传承可谓是风生水起。羌区地方政府大力支持萨朗的传承与发展,民间组织成立地方萨朗协会,羌区高校每年举行的新生入学后的萨朗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对萨朗文化的保护和弘扬,也是传承路径之一,但参与者多数停留在跳萨朗的表面,对萨朗文化及其特征知之甚少。因此,传承和保护萨朗不能停留在跳萨朗的表层,更重要的是让萨朗在传承过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既要做到舞萨朗,唱萨朗,同时还要对萨朗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以创造出更多的、与时俱进的、在国内国外都具有影响力的萨朗舞蹈文化、萨朗音乐文化。这既能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也让学生对羌族音乐文化感兴趣,主动拓展、研究萨朗音乐。
  二、羌族萨朗音乐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发与利用原则
  众所周知,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因此,在对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萨朗作为一种歌与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必须通过人这一载体才能体现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羌区居民早已呈现出了羌、汉、藏、回等民族杂居的局面,羌区学校的学生状况亦是如此。因此,在对萨朗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时候,一方面要做到尊重羌民族传承千年的民风民俗;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其他民族同胞对羌文化的接受和融合程度。对于羌区的学生而言,在对萨朗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的民族特性,也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因素。这不但对课程资源内容选择有影响,同时也对课程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有要求。比如,对于羌民族的学生而言,在对萨朗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歌舞的浅层,要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与羌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才更有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让羌族萨朗音乐走进校园
  羌族萨朗是羌族人民积极向上、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面貌的体现,是羌族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体现。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据调查,羌族地区的学生在校内外已鲜少哼唱羌族民间音乐,更甭提羌族萨朗音乐了。即便是在一些传承羌族萨朗文化的活动中,萨朗音乐那鼓舞人心的旋律已被取代。在羌区的学校,音乐课程内容更多侧重西方音乐主导,在基础教育的音乐教材中,也难得觅到羌族萨朗音乐的身影。因此,让羌族萨朗音乐走进校园,是开发与利用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必要任务,是萨朗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无论是羌区的高校学生还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羌民族的学生还是其他民族的学生,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都应该大胆而自豪地把羌族薩朗跳起来,唱起来,让羌族萨朗音乐回荡在羌区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三)选拔和培养羌族优秀萨朗音乐传承人
  羌区的高校和基础教育应主动担负起选拔和培养羌族萨朗音乐传承人的重任。对于羌区高校而言,音乐学院在完成传统科目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有的放矢地对羌族学生在羌族萨朗音乐传承方面的培养,因为他们将来绝大多数都要回到羌区中小学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将来是羌族地区地方音乐文化推广和传播的使者。因此,通过对校羌族学生进行羌族萨朗音乐的培养,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传统音乐的兴趣,使之心甘情愿地成为羌族萨朗音乐的继承者和传承人。
  (四)对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循科学性和符合教学规律
  对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要考虑学校软硬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要注意科学开发的原则。羌族所在区域有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幼稚园等,各级各类学校都可对萨朗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一定要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生搬硬套,有现成资源可以就地取材,没有现成资源可以校地合作,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把校内没有资源的专业人士送出进行实地采风,收集资料进行创作,也可以把羌族萨朗的现有传承人请进校园,以讲解、交流、座谈、开办讲座等形式与校内师生互动,从而激发教师的创作灵感和学生学习与创新萨朗音乐的热情,为增强他们对地方音乐文化的认同感奠定坚实基础。当然,不管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让优秀的课程资源进校,使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的开发和利用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各项教学目标得到具体实现。
  (五)要与新时期的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规律相符合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3]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对于传统文化课程,既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是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也决定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成功与否。优秀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促进素质教育更加完善。如地处阿坝藏羌自治州的阿坝师范学院,每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期都会进行羌族萨朗比赛,对于本地的新生,对萨朗文化是知晓并了解的,但州外学生就很茫然,仅仅因为比赛而学习,为动作而动作。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萨朗文化,可以开设萨朗艺术必修课,并编订萨朗音乐教材,每一段音乐配以典型舞蹈,并对素材做诠释,新生一进校便接受地域民族文化的学习,使之能体会民族文化的震撼,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更有实效性!
  三、结语
  奈特尔在《音乐人类学与世界音乐的教学》中说:“观念上不是去教会这些文化的音乐,而是让学生知道世界的音乐,教一些东西给学生是让学生知道世界音乐的存在,并且值得注意和尊重。我们的学生需要获得一种我们以外的世界是‘什么’的意识。”[4]羌族是一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民族,对其萨朗的传承既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也要在现有开发利用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和创新,特别是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比较滞后的阶段。因此,在对其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对其本色的留存,同时要做到把新时期的素质教育理念和核心素等融入其中,让广大学生既能感知世界音乐文化,又能在羌族萨朗文化中得到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洗礼,从而达到让学生将来能顺利走向社会,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壮海,史君.在宏扬伟大民族精神中砥砺前行[N].光明日报.
  [2]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2年11月8日)[M].学习月刊,2002(12):1.
  [3]网上数据库.课程资源.发展趋势.搜狗百科,2019(8): 20.
  [4]Br.奈特尔,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世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9.
  作者简介:龙有成(1974—),男,四川蓬溪人,阿坝师范学院声乐教师,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及音乐理论研究;范燕华(1978—),女,四川蓬安人,阿坝师范学院舞蹈教师,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民族舞蹈教学及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与传统的师范院校相比,在地方综合性大学中创办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如何充分发挥优势,妥善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本文切入点之一就是要探索既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的要求,又符合各自办学实际与服务定位的、富有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校;音乐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
期刊
【摘要】钢琴演奏教学具有综合性与复杂性,因此,对学生演奏能力的培养值得钢琴教育者不断地探讨与研究。在高校钢琴教学实践中,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教学中所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促进与提高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从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钢琴教学;识谱能力;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文化养老的社会大背景下,老年合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但作为一名老年合唱团指挥,在平时排练与活动中却发现当前老年合唱仍存在较多显性与隐性问题。本文通过对老年合唱发展较早、团队数量相对较多的杭州市西湖区内老年合唱团进行调研,初探老年合唱团的发展路径,以期老年合唱把握时代机遇,健康有序发展,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合唱中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身心愉悦。  【关键词】老年合唱;文化养老;路径
期刊
媽妈的眼睛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过程,通过对西域借助古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胡笳的历史、声音以及其他特点的介绍,论证了古丝绸之路对于丝绸之路周边各国的音乐的许多积极影响,并阐述了通过这些影响给我们现代音乐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胡笳 ;古丝绸之路; 影响 ;启示  【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  从初中的历史课本中我们便得知在遥远的西汉,张骞出西域,开辟了一条
期刊
【摘要】民歌是劳动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它与地方方言紧密结合,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民歌渗透在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一定的语言表现方式来表情达意,唱出内心情感。因此,民歌中存在较多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感。文章通过对经典民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以探究民歌音乐与语言之间的高度结合。  【关键词】民歌;修辞手法;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梅娘曲》是话剧《回春之曲》的插曲,创作于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词既保留了我国古典歌词创作的传统,又紧密联系时代的特定情境,同时注意到音乐旋律与个性化节奏的紧密结合,将主人公的自然感情流露于字里行间,①如泣如诉地抒发了无限哀伤。三段开头不断重复“哥哥,你别忘了我呀,我是你亲爱的梅娘!”声声泪下。前两段歌词主要诉说难忘的旧日时光;最后一段“但是,但是,你已经不认得我了,你的可怜
期刊
【摘要】肖邦和李斯特同属于浪漫乐派的音乐天才,在李斯特从事音乐活动的初期便与肖邦有着密切的往来,李斯特一直视肖邦为其音乐道路上的挚友,在肖邦去世后不久李斯特便写下这一著作。本文将全书分为“创作部分”和“生活部分”两个部分进行分析,并总结该书具有真实性强、叙述详细、文字细致等特点,旨在感受李斯特笔下浪漫时代的肖邦音乐风格特点,体会浪漫乐派两位天才灵魂的交融。  【关键词】李斯特;肖邦;钢琴作品  【
期刊
【摘要】生动的情感表达是艺术歌曲教学中的一大重点,也是声乐学习者需要毕生打磨的地方。仅仅依靠完美的嗓音而不去处理情绪情感的歌唱易改变作品的创作初衷,使作品失去其原有生命力,无法从灵魂深处打动听众。本文通过介绍艺术歌曲体裁阐述情感表达在艺术歌曲中的地位,以中国艺术歌曲《梅娘曲》为例,介绍并分析了作品《梅娘曲》,并从声乐演唱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情感表达出发,指出了声乐教师培养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几个方向
期刊
【摘要】上海老年大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钢琴课作为传统课程,一直倍受老年人的喜爱。学校拥有完备的硬件设备,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体系,为退休老年人提供专门的教学。虽然上海老年大学已经取得许多成绩,但学校钢琴教育还有许多可完善之处。笔者多次深入老年大学钢琴班课堂,了解上海老年大学的历史发展与钢琴班的实际情况,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笔者将从学员自身、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分析所存在的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