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语文课堂教学之“美”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活的艺术,既是艺术就免不了要使用或曰遵循一些艺术规律,打这些规律里寻出无限的美来,使课堂在供给知识、传承优秀道德品质的同时,使人如沐春风,如逢甘霖。
  这门活的艺术规律是很难把握的,要从中寻出无限美来更是不易的,主要是因为这种艺术只在交流的时空中完成,并不像那实物有些眼角可拿捏。如何把握课堂教学的规律?《美学散步》的著者宗白华先生就善于以诗人的敏锐,直观式地即以散步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中国美学的精髓。且无拘无束地拿捏出来,没有一处不精妙通透。我们要学习的正是宗先生的散步之法了。课堂教学之美首先从散步式的循循善诱中来。
  一、从“散步式”教学方法中寻美
  且说这散步二字,即可启发我们的课堂教学了。宗先生深知学习美学的困惑与艰难,独创了“散步哲学 ”引领众学子寻找隐藏在心中的美。宗先生治学之法如同这散步。散步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论是思考严密的逻辑如亚里士多德的散步学派,还是自说人生百态如朱自清散步于月色下的荷塘,或是为追忆乡间雅趣如周作人之閑乘乌篷船皆不会因为“散”——闲惮散漫而误事,反而别有一番特色。
  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如此,教师无论面对什么文体,如议论说理的、抒情记事的都应注重引导,教导学生学会自行学习,而不是填鸭似的满堂灌输,如疾风劲雨来似的无厘头导入、精读课文、课堂总结。课堂结束后,知识也如疾风劲雨去似地忘记。如此一般了结了一堂课,不如好好地利用这45分钟细细的品味文章的字字句句,带领学生如散步一般细细了解作品,积极思考,反复品味,不断探寻出选文中的无限的美来。此外,散步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规定走那条路,看怎样的风景,正如课堂教学,我们也不应该作过多的规定。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个老师有每个老师的特色,我们无须对其他老师的教法有过多的约束,只要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可以。同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方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标准答案的设定。灵活的课堂教学是不断启发学生积极的寻找方法理解课文的方法和途径。相信散步地教学教学方法会营造出一个轻松活跃地语文课堂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以营造意境为目标,选择教法
  有时我们的课堂索然无味,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课堂纪律败坏。那么怎样使我们的课堂趣味盎然呢?课堂教学重在有虚实结合的“意象”境界,宗先生在《美学散步》中通过中国先秦时期的手工艺专著《考工记》,引出了中国艺术的“虚”与“实”问题,艺术作品本身的形象与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产生的想象就是实与虚的关系,由形象产生的“意象 ”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
  这让我想到教师在课堂上的授课内容也是实实在在的,可是学生接受时的想象是无法测度的。怎样让我们的课堂产生“意象”境界?当然,这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是否能够给学生带来无尽的虚实的审美体验了。教师要善于使用虚实相生的教学法。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是虚实相生的一门学科。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注重对工具性知识的实的强调而忽视了人文性的“虚”的东西的发掘,比如课堂教学花大力气注重从基础的字词句法到段落划分到阅读技巧等等的教授。并且往往采用直接的记忆、反复练习等方法进行掌握。这无疑中加重了学生的记忆负担,不少学生都认为语文就是一门知识性的课程,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借助辅导书自学成才。然而,语文却并非这样一门学科。语文是充满人文关怀的,是虚与实相生相映的学科。是无法在参考书中习得语文的真谛的,而把语文课上成人文课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只有注意虚实比例适中才能上好一堂语文课。
  三、启迪学习主体的审美心智
  从教学方法中寻美是一途径,然而万法不离宗,道在迩而求诸远且不是枉然?所以真正的美就隐藏在学生的心中。如果不竭力启迪学生心中的美学因子,那么再多形式的改善都无济于事。正如宗先生所说:“如果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美本来就在我们自己心里。中学的孩子都是天真浪漫的美的载体。他们身上充满了美的因子。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我们中学语文的教材所选入的课文很多都是极具美感的,然而为何学生不喜欢读?难道是审美疲劳了?其实不然,生活中从来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教师应该注重唤醒学生内心美的自觉,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一位美术老师在鉴赏《星夜》前,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群星璀璨、流光溢彩的艺术长河中,有一位平凡而又神圣的画家。生前,他的画被看成是可笑的涂抹,一塌糊涂;死后,他的画在商人那儿化为价值连城的珍品。欣赏他的作品,我们看到的是逼人的颜色,是强烈的光,是疾旋,是奔突;鉴赏他的作品,我们读出的是虔诚,是热爱,是激越,是辉煌……下面就让我们走近大师的作品,去感受生命别样的精彩!”在学生期待的目光中,老师展示出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星夜》和《向日葵》,而后分组讨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很快把握了作品的特点。教师从梵高的生平切入对艺术品的鉴赏无疑就是在培养学生从作者的生命行迹中的感悟作品的价值。这正是很好的教学实例。
  课堂教学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里可以有美不甚收的风景,看你如何发掘。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都认为语文课堂不仅是一个学科的课堂,它是一个大世界。一个语文的大世界。大语文与我们的历史、当下都是紧密相连的。如何让语文不在寂寥地流于无趣?那么,在教学中审美的视角和思路是不能缺少的。带着审美的视角,我们才能唤醒大语文世界中更多美的存在。
其他文献
一、以“德育”为基础加强信息化教学  德育教育是人们非常重视的一种教育理念,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就算你本领再大,也是危害越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精神提到现阶段的教育中来,宣扬继承中国重要的传统精神和遗产,发扬德育教育。建议学生从小建立人格长城,树立公德和私德之心,从而以德育来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德行包装自己,以此立于不败之地。现代教育理念:教育以德,则育人以才,则贡献于天下,教育无德,
期刊
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电子白板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黑板,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展示平台。它的广泛使用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它是另一种形式的具有高科技性能的‘黑板’‘粉笔’‘黑板擦’出现了,并带着其它更理想的功能,构成了真正的现代化教学体系。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资源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多种多媒体的手段,多种类型的平台和多方位的空间。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校条件
期刊
先舉一个例子:于漪老师教学《春》时,开头的一段话是:“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学生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又是怎样描
期刊
高效课堂,这个名字对教师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师的追求。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因此,我提出了:小学语文“六步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对这种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  “六步式”:即课堂教学过程分为六个主要
期刊
美文,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新文学开辟出一块新土地”。王统照、傅斯年、胡适等曾撰文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徐志摩和周作人自己等一大批作家富有成效的拓荒,彻底打破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作为独立文体的美文,实质是散文的一种。而经典指
期刊
目前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互联网技术等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不断改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此背景之下,“互联网+”时代也促使着教育发生着变化,由此,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被提了出来。而在这场意义深远的课程改革中,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影响比较大。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对高中英语老师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在优质课、公开课中使用微课,而且不少高中英语老师是实实在在将微课运用到自
期刊
“读”是语文里必不可缺的理解课文的前提, “读中感悟”是实现理解目的。数学应用题可以说是语文里的简短的一段话,它是由几个语句所组成的关联句子,也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联系的应用题。在语句中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以及数据信息,而题目的要求则为根据问题捕捉有关的数据信息,解答最后数学应用题的问题。  一、阅读是弄清题意的重要环节  应用题是用语言表达数与量之间的关系,所以,要想弄清逻辑关系,首先要阅读,这
期刊
這几年我校合并了两所农村小学,外地生源每年都有所增加,因此每个班级中存在一部分的待优生。主要原因有:1.村民及外来打工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相对较差,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托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管孩子,对孩子缺乏严格管理。即使是本地生源的家长,由于英语是外语,很多家长的英语水平也不是很高,在家也不可以辅导学生。2.四、五年级又是学生英语成绩易分化的一个重要时期,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高,学科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信息资源和多种教学手段,为我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等都提供了更深更广的可挖掘潜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
期刊
在当今社会,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工作、学习方式,正在对教育产生着影响。它可以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谓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我认为是指在教学过程,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