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排斥分析

来源 :学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yd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贫困人口遭受着各种社会排斥,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受到的教育排斥尤为严重,笔者通过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分析农村贫困家庭受到的因制度上、主观排斥、被动排斥的教育排斥,并将产生的个人发展机会剥夺、教育阶层化、国家整体利益受损等结果。
  【关键词】社会排斥;知识贫困;农村教育
  
  一、引言
  
  受教育权利是公民真正的社会权利,通过接受教育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舒尔茨(Schultz)认为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 基础教育都不仅仅是一种消费形态, 就社会和个体而言, 教育的功能是获得个人生存发展的能力。对于农村贫困人口而言,因教育不足而引起的人力资本的缺乏是导致贫困的重要原因。从长远看,教育发展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农村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建设能力,进而对脱贫进程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排斥
  
  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在1974年首先明确提出社会排斥的概念——用来阐述被排斥在就业岗位正式来源和收入保障制度之外的特定社会边缘群体的状态,为人们理解贫困开拓了新视野,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会排斥不断受到关注和完善,政界也开始使用社会排斥的概念,在90年代之后,社会排斥理论发展和反社会排斥政策实践表现出很强的互动性。
  政界和学界对于社会排斥的定义一直存在差异,但是存在一些共同点,都认为:社会排斥既涉及收入和物质资源的匮乏, 也涉及到一些个人或者群体在社会中被边缘化的过程。这些人不仅是被排除在大多数社会成员可以获得的物质资源和生活标准之外,也被排除在机遇、选择和生活机会之外。从一些学者对社会排斥的具体研究层面上来看,社会排斥可以分为经济排斥、政治排斥、公共服务排斥和社会关系排斥。在公共服务排斥的表现中,教育排斥是一个主要的方面,即表现为不能获得与其他社会群体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同时,必须指出的是社会排斥的各方面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的。 而吉登斯提醒人们:"社会排斥并不单纯指由于自身原因而被迫遭到的排斥,也可能指人们从主流社会自我排除。……在研究社会排斥现象时,我们必须再次不但关注人与责任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识到社会力量在塑造人们的环境中所起的作用。" (P4)从这个层面上可以将教育排斥理解为某个群体的主动排斥和被动隔离。
  社会排斥作为解释贫困的理论明确指出,贫困不仅仅是物质的贫困,更是能力的贫困,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森认为, 贫困其实并不是低下的生活水平, 而是没有能力通过某种经济手段来获得维持生活。 从这个意义上会说,贫困是一种能力和参与发展自由的被剥夺。而对于受教育权利的剥夺,是对公民权利的最直接的剥夺,当贫困农民被排斥于教育系统之外时,就意味着获得发展权利的丧失和达到他们社会期待途径的阻断。
  根据社会排斥的范式,认为农村贫困人口在教育上遭受多维度排斥和剥夺;这个教育排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层面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强化的;在个过程中,被动隔离和主动排斥是相互作用的。基于这个样一个多层次的动态教育排斥系统,反教育排斥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治理工程。
  
  三、教育排斥分析
  
  本文将教育这个非常广泛的概念限于现行的国民教育,将现行的国民教育分为义务教育阶段、非义务教育的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三个阶段,教育排斥在不同的教育阶段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一)义务教育的排斥
  农村义务教育被全面纳入了国家财政的保障范围内,免除学杂费,并有部分农村学生获得了免费的教科书,农村基本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农民负担也相应得到减轻。但是,当前我国农村教育政策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思维,存在"城市中心"倾向。教育资源多集中在城市中,在农村中有限的教育资源中,又更多的集中于富裕的乡镇。长期实行教育资源分配向重点学校倾斜的政策,导致各个农村学校在基础设施、师资力量上都存在差异。
  另一个方面,关系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师资力量,我国农村教师现状还存在许多的问题,第一,农村教师的初始学历较低,并缺乏后期的培训发展机会;第二,中小学教师的数量不足,并且不稳定;第三,农村教师各方面的待遇较低,缺乏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美国著名教育行政专家罗森庭格(W. E. Rosentengel)曾经说过:学校经费如同教育活动的脊椎,要办好教育必须要有充足的财政保障。虽然我国确立在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的目标, 就至少需要200亿元资金(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4) ,而这样一笔的财政支出对我国来说是一项很大的负担,同时,由省级、市级、县级以及乡镇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相应支出,往往会出现漏出现象,还可能因为下级政府财政困难而发生减扣。而我国实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免费的真实效果有待商榷。在一些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公共投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
  同时,制度上规定就近入学的规定让农村基础教育和家庭收入以及其他资源联系在一起,家庭收入高的家庭可以通过"择校"或者让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农村贫困家庭因为家庭收入低,在保障基本的生活支出之后才能够考虑到教育的问题,贫困家庭子女与普通农村家庭子女所就读的普通公办学校相比, 其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培养模式等均差得很远,有些甚至未完成义务教育就辍学。 7
  从这个方面来看,我国真正实行义务教育免费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理论上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在义务教学入学机会上是平等的,但是实际上却还是受到了排斥。从一开始,贫困家庭子女在教育上就存在先天不良。
  (二)非义务教育的排斥
  义务教育阶段机会的不均等必定要延续到非义务教育阶段,并且表现得更为明显。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 绝大部分没有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在初中毕业后就直接加入城市中的"打工族"。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已经从义务转为竞争性的资源利用,这种入学机会的获得更加的与家庭的资源、收入、文化资本的联系在一起,农村贫苦家庭在这几个方面都处于劣势。非义务教育阶段不仅需要承担沉重的学费负担, 还有更多的辅导费、补课费、校服费等等。这笔高额费用对农村困家庭而言无疑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支出。虽然有少量学习成绩较好者勉强进入了高中或相当于高中阶段的学习,但也只能进入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习,无法进入学习、生活、师资较好的重点高中学习。同时,更好的高中其所收的各种费用较之一般的学校更高,因为高额的教育费用,让贫困家庭对于高收费产生高预期,也会增加放弃接受高中教育的可能性。子女往往被迫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外出做工, 又因为缺乏足够的教育资本,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而受到排斥。
  紧接着,在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上受到的排斥就更为明显,在这样一级一级的教育排斥中,农村贫困人口不断的受到教育权利的剥夺,高等教育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排斥变得很普遍。就算是学习成绩不错而获得了进入大学的机会,但是因高额的生活费和学费,仍然会有一部分人放弃机会。教育是一种消费行为,对于农村贫困阶层来说成本过高,不仅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提供高等教育机会,还需要依靠他们的子女来维持家庭的生计。近年来社会不断关注对贫困大学生的补助,这里反映了高等教育对贫困家庭子女排斥的普遍性,更反映了只关心有机会入学的学生而从一开始就被排斥在这个系统之外的处于农村贫困阶层的子女,他们是没有被纳入考虑范围之内的。
  除了贫困家庭本身存在的贫困因素外,社会结构、制度层面上对教育的排斥,使农村贫困人口在获得教育、取得教育成功,从而改变自身和家庭贫困状态的途径被阻塞。
  (三)被动排斥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教育学家认识到,家庭文化资本是影响孩子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拥有较多文化资本的家庭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具有优势地位的教育机会,其子女更容易取得教育的成功。而相反的,农村贫困家庭的文化资本稀薄,无法通过家庭的努力为其子女寻求一个在教育体系中有利的位置。同时,文化资本是与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相联系的,中国现今教育系统的不同等级对应着不同阶层的支付能力,而又因为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能力被排除大众教育体系。
  在现在的教育制度下,学生无法只依靠自己的努力而去的学业的成功。学生的学习需要来自家庭的辅导和监督,而贫困家庭的家长往往文化程度较低或忙于生计,不能为子女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同时,学生无法从学校资源或者老师那里获得充分的关注和辅导,更因为家庭的贫困以及所处的农村社区而无法获得其他的外援以指导学习。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教育上产生了被排斥的可能性。
  
  四、 教育排斥的结果
  
  (一)个人发展机会的剥夺
  遭受教育排斥,引起的最直接后果是教育不足,从而产生知识贫困,知识贫困衡量不仅仅是教育水平低下的程度, 而是指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能力的匮乏或途径的缺乏, 换言之, 也就是对人们获取、吸收和交流知识的能力和途径的剥夺。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在初中和高中之后中断学业, 或勉强读了中专, 较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由于教育准备不足, 没有获得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加之缺乏工作经验, 他们成年后多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从事薪酬低、工作环境差、缺乏升迁机会、不稳定的简单体力劳动。从而,教育排斥造成了个人发展权利和机会的剥夺。他们无法通过通过自身的能力去改变困境从而获得一份良好的工作,获得自赋条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贫困代际传递"理论,农村贫困家庭的父母会将贫困以及产生贫困的相关条件传递给其子女,使子女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 并继续传递下去,贫困成为一个长期的状态而无法改变的恶性遗传链。知识贫困是能力贫困的一种形式,不仅没有知识,更是没有能力去获得知识,由家庭的贫困引发的知识贫困反过来又促成了收入贫困的循环,而将贫困代际传递下去。
  (二)教育阶层化
  教育的阶层化是指不同阶层家庭的子女接受不同的教育、产生不同教育结果的一种社会现象。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教育资源、教育机会等方面都受到排斥,容易陷入知识贫困中,由于教育的不足,无法获得好的工作机会,从而无法向上的流动,只能留在原来的阶层中。另一方面,中上阶层拥有不同程度的优势,能够享受到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从而维持其优势地位或者实现向上流动。
  受到教育排斥的农村贫困人群与"教育专利"群体受到的教育明显是不同的,而教育往往是与利益相联系的,拥有不同教育的阶层之间的差距加剧了,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在教育机会的获得上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整个家庭更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从教育机会、教育过程还是教育的结果来看,教育排斥会导致教育阶层化。
  对于农村贫困人口而言,没有文化资本、社会资本,他们最大的优势他们的劳动力,最缺乏的也是人力资本。而教育就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主要形式。教育排斥却使人力资本的积累面临困境,这个反贫困的阻碍,使农村贫困人口无法摆脱贫困状态。更甚者,还会形成增加新的贫困人口。受到教育排斥阻碍人力资本的个人积累和家庭代际积累,阻断个阶层之间的流动,限制了社会结构的在生产。
  (三)影响国家整体发展
  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人口的增加、资本存量的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和技术进步这五个主要因素,其中后四个因素是生产率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见,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同时,教育还与人口寿命、健康水平、医疗水平等指标相关联。
  教育排斥不仅存在于农村贫困人口中,还广泛存在于整个农村,其中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教育排斥情况令人担忧,这个青少年群体缺乏来自父母亲的监管,容易产生厌学、弃学行为,并且与青少年犯罪关系密切。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一个国家对青少年社会控制的重要手段就是基础教育,广泛的教育排斥将会使人口素质低下以及社会整合力度的不足,造成社会治安的困境。
  教育对于贫困农民反贫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国内国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可以明确的发现农村教育与农民收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农民教育的边际收益呈明显递增趋势, 农村基础教育普及率每提高1 % , 可使农民整体收入增长10.125 %。而我国现今的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于农村,国家对农村知识基础设施的投资是我国反贫困的重要手段,是最经济、最有效率的。同时,也指出由教育而形成的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促成经济长期发展、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教育是强国富民的基本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反教育排斥,就是反贫困。
  
  【参考文献】
  [1]刘纯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基本对策——来自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J].中国软科学,2005,(10).
  [2]熊光清.欧洲的社会排斥理论与反社会排斥实践[J].国际论坛,2008(01).
  [3]马良灿.贫困解释的两个维度:权利与排斥[J].贵州社会科学,2007,(01).
  [4]周怡.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J].社会学研究,2002,(03).
  [5]余丽红.关注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中国农村教育改革30周年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9,(01).
  [6]章元、丁绎镤.一个"农业大国"的反贫困之战--中国农村扶贫政策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8,(03).
  [7]党春艳、慈勤英.城市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社会排斥——以武汉市某社区低保户为例[J].青年研究,2008,(12).
  [8]徐晓军.论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J].广东社会科学,2007,(02).
  作者简介:陈桂芬(1987--),女,福建厦门人,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在读三年级学生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是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联系最紧密的教师,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们最值得信任的朋友,是化解各种矛盾的催化剂。面对一群天真、活泼、可爱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到面向学生全体、深入了解个体差异、走进学生心中,才能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等素质,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健全;心理    在三十多年的小学班主任生涯中
期刊
【摘要】大学生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与延伸, 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拓展学生市场竞争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现实情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学分制、加大投入经费、完善评价与激励机制等方式来保障第二课堂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大学生;第二课堂;素质教育    一、当前第二课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与第一课堂的有机结合。  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学术科技、文化娱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句话启示我们:文本是我们学习语文的载体;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构建、相互拥有的过程;阅读不但是因文得意的心智技能,而且是缘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在阅读课中,学生和教师都是文本的读者,都要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那是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
期刊
【摘要】在作文写作中话题作文的写作比较灵活,拟题的好坏可以决定作文的好坏,但在应试中,有些考生苦于一时拟写不出一个理想的题目,常常习惯于先写正文再拟标题,结果时间一旦不够用,就会“匆匆忙忙草收兵,拟题难显作者意”,更有甚者,写完正文后连题目都忘了,弄巧成拙。本文就考生应试中拟题难的问题,作了一些探究,以期对考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话题作文;拟题;方法    话题作文是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它既不
期刊
【摘要】目前全球金融风暴及就业形势相对严峻的新形势下,各高校如何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并结合高校自身的专业特点,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建工作新方法,加强、改进和创新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各高校党务工作都有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发展;党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04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
期刊
【摘要】减数分裂是第二章”细胞增值”一节知识的延伸, 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本文围绕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生成过程一节而规划出其教学设计。  【关键词】教学分析;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分析;设计理念;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思路    一 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第二章”细胞增值”一节知识的延伸,减数分裂作为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它同有丝分裂一样,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体,核膜.核仁规律性
期刊
【摘要】真正意义上的小众期刊是指针对某些具有共同特点的数量相对较少的趣味群体为读者对象的期刊,期刊的特点是立意鲜明,定位准确,针对性强。  【关键词】小众化;期刊;发展    期刊小众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传播学理论上来讲,“个人差异论”与“社会类别论”为期刊小众化提供了理论基础。“个人差异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先天禀赋和后天习性,每个人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价值
期刊
【摘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就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研究    一、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习兴趣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学习情景,通过网络资源的搜索,使学生了解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个特殊的事物,与中学英语,大学英语最大的不相同之处,就是其教育对象和其教学目的。因为小学英语小学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几乎就决定了他们英语学习是否能够取得成功。只要有了兴趣,他们会想尽办法去掌握,去了解,反之丧失了兴趣,英语课堂对他们来说就是正在熬时间  【关键词】英语教学;素质教育;文化素养;创新思维    英语的学习,在当今的社会来说,是相当的重要,那这样才能让小
期刊
【摘要】《百家讲坛》学者们渊博的学识也应该是我们历史老师的学习榜样。渊博的学识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够积淀出史文化和打造民族精神的学问来的,他们在学术上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历史处于弱势地位,压力大,但压力也是动力,希望我们的历史教师能够尽快涵养自身,早日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专家、学者型教师转型,为将来历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做好铺垫。  【关键词】学术创新;传承历史文明;“三维目标”;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