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画家作画留白,讲究“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我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借鉴“留白”艺术,运用多媒体营造留白氛围,利用作品留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巧妙设计课堂提问留白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生动灵活的语文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留白 语文教学 探索 此时无声胜有声
画家作画留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以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有副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以淋漓的水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6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只画了蝌蚪,却让人满耳蛙声。因为这留白,方寸之间,天高地阔,山长水远,都跃然纸上。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那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否借鉴运用“留白”艺术,营造生动灵活的语文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呢?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留白的氛围
留白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只是为学生打开微小窗口,让学生主动探索窗外大千世界的精彩。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营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留白的氛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音、视、图、文等为一体,创设留白场景,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达到“课始,趣生”的境界。
比如在讲《观舞记》一课时,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了热情洋溢的印度舞视频片段,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然后不急于让学生看课文,有意留白,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印度舞的观感,(留白效果)学生畅所欲言后,再导入到课文:“这是一段视觉盛宴,我们来看看冰心女士是如何用生花的妙笔把它转化为文字的。”结束时,又播放了《千手观音》的视频,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文字的形式把它展现出来。
二、充分利用作品留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讲究“空白”的艺术创造、虚与实的结合、详与略的结合、白描手法的运用,和书画创作中的留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赏析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我把留白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尝试。
在诗歌教学中,我很少进行诗歌字、词、句的翻译,而是更注重诗歌的朗读,注重学生对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结合的想象和诗歌意境的把握,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学习《木兰诗》时,诗中对木兰战斗生涯描写很少,我利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体现留白的诗,让同学们想象木兰是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中瞒过同伴,并取得赫赫战功的。再如,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抓住“涨秋池”的“夜雨”和“共剪”的“西窗烛”,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感情是如何透过空间的转移、景物的描写来展示出来的。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针对诗歌中实景与想象,虚与实的结合,让学生反复朗读,体味“风吹雨”的一语双关,自然界的风雨让人联想到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命运,想象诗人只能在梦中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悲愤,进一步体会诗歌留白艺术的魅力。
三、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中的留白,拓展学生思维
教育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讲课时课堂提问要讲究留白,讲究含蓄,讲究少而精。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可怜之人必有可憎之处,这篇小说中谁最可怜又最可憎?为什么?”我把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最可怜又可憎,“送于勒”“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他们的眼里心里只有金钱,没有亲情,他们冷漠冷酷。有人认为“二女婿”最可怜又可憎,他为金钱所诱惑,上了菲利普一家的当,成了他家的二女婿。同学们在思考发言的过程中不仅分析了人物形象,把握了故事情节,还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这一文章主旨有了形象深刻的认识。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中的留白,问题要少而精,避免多而乱,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也是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的体现。
语文教学中适当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讲到关键处欲言又止,让学生七嘴八舌讲,这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就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美的倾向,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一旦实现,便能带给学生愉悦感,激发其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更好体会作品的妙境,这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傅道春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殷世东 潘黎.《把独立思考权还给学生》.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期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五中)
【关键词】留白 语文教学 探索 此时无声胜有声
画家作画留白,“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艺术大师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以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见一幅画中,一只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而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有副名画——《蛙声十里出山泉》,画面以淋漓的水墨画出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6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只画了蝌蚪,却让人满耳蛙声。因为这留白,方寸之间,天高地阔,山长水远,都跃然纸上。予人以想象之余地,如此以无胜有的留白艺术,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那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否借鉴运用“留白”艺术,营造生动灵活的语文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呢?我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适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营造留白的氛围
留白的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教师只是为学生打开微小窗口,让学生主动探索窗外大千世界的精彩。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可以营造出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留白的氛围。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音、视、图、文等为一体,创设留白场景,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达到“课始,趣生”的境界。
比如在讲《观舞记》一课时,先利用电子白板播放了热情洋溢的印度舞视频片段,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兴趣。然后不急于让学生看课文,有意留白,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印度舞的观感,(留白效果)学生畅所欲言后,再导入到课文:“这是一段视觉盛宴,我们来看看冰心女士是如何用生花的妙笔把它转化为文字的。”结束时,又播放了《千手观音》的视频,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以文字的形式把它展现出来。
二、充分利用作品留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讲究“空白”的艺术创造、虚与实的结合、详与略的结合、白描手法的运用,和书画创作中的留白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赏析文学作品中的留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给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这也是我把留白艺术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尝试。
在诗歌教学中,我很少进行诗歌字、词、句的翻译,而是更注重诗歌的朗读,注重学生对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结合的想象和诗歌意境的把握,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例如学习《木兰诗》时,诗中对木兰战斗生涯描写很少,我利用“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句体现留白的诗,让同学们想象木兰是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涯中瞒过同伴,并取得赫赫战功的。再如,学习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抓住“涨秋池”的“夜雨”和“共剪”的“西窗烛”,让学生想象诗人的感情是如何透过空间的转移、景物的描写来展示出来的。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针对诗歌中实景与想象,虚与实的结合,让学生反复朗读,体味“风吹雨”的一语双关,自然界的风雨让人联想到南宋王朝风雨飘摇的命运,想象诗人只能在梦中金戈铁马保家卫国的悲愤,进一步体会诗歌留白艺术的魅力。
三、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中的留白,拓展学生思维
教育家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讲课时课堂提问要讲究留白,讲究含蓄,讲究少而精。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可怜之人必有可憎之处,这篇小说中谁最可怜又最可憎?为什么?”我把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找答案。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最可怜又可憎,“送于勒”“盼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他们的眼里心里只有金钱,没有亲情,他们冷漠冷酷。有人认为“二女婿”最可怜又可憎,他为金钱所诱惑,上了菲利普一家的当,成了他家的二女婿。同学们在思考发言的过程中不仅分析了人物形象,把握了故事情节,还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这一文章主旨有了形象深刻的认识。巧妙设计课堂提问中的留白,问题要少而精,避免多而乱,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也是课堂教学留白艺术的体现。
语文教学中适当留白,言有尽而意无穷,讲到关键处欲言又止,让学生七嘴八舌讲,这正如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就引起学生心理上追求完美的倾向,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一旦实现,便能带给学生愉悦感,激发其积极性,发展其想象力、思维力,更好体会作品的妙境,这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
[2]傅道春著:《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殷世东 潘黎.《把独立思考权还给学生》.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2期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