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共情训练研究综述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6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情对儿童的情绪和认知,以及道德感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共情能力的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提高儿童的亲社会性,杜绝反社会人格。
   一、对共情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共情(Empathy),也翻译成“同理心”“移情”“通情”“同感”,理解和体验他人的情感和认知。利普斯(Lips)提出在认识领域存在物、自我和他者三个部分,理解他者必须通过移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从发生过程的角度认为共情(Empathy)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能接收并体会到他人的情绪变化;二是能准确地表达并传递出对他人情感体验的共鸣;三是进行深层次交流以影响并干预对方情绪。
   Gladstein(1983)提出的两分理论认为共情包括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两种成分,前者是普遍意义上的共情,是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情绪反应,后者则是对他人目的、企图、信仰的理解,主要与推测他人观点有关,属于认知调节。研究证明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成分。情绪共情主要是感受他人的情绪;认知共情则是对他人的想法、意图进行理解,并由此推測其未来的行为。情绪共情诱发亲社会动机,亲社会动机导致亲社会行为(Batson et al,1988),认知共情帮助理解他人的情绪与自身的相似之处,有利于个体选择有效的方式帮助别人(Smith,2006)。
   二、对共情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情绪智力理论,移情是一种能力,属于情绪智力的重要方面,他们把情绪智力定义为精确的知觉、评估和表达情绪的能力;思维过程中情绪的促进能力;理解和分析情绪并获得情绪的能力,并对情绪进行有效调控的能力。
   黄翯青、苏彦捷(2012)认为情绪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从婴儿期直到成年期呈现下降趋势,到老年阶段有所上升,呈现出U形发展轨迹。认知共情从出生开始萌芽,在学步儿阶段有一个明显发展,在青少年阶段达到成熟,成年阶段之后则出现下降的趋势。认知共情的发展轨迹接且具有显著的阶段性。认知共情要求个体保持自我和他人表征的相对分离,并能够灵活整合这些表征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感受。认知共情大致呈现出如下发展模式:从出生开始萌芽,在学步儿阶段有一个明显发展,在青少年阶段达到成熟,而之后则出现下降的趋势。
   共情能力受到关系的紧密度的影响。Seifritz发现共情者对环境、自我和他人关系的内隐评估能够无意识地调节共情的程度。
   共情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强儿童的亲社会性。认知能力的发展和他人情绪的共鸣反应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分享、合作、帮助、抚慰亲社会行为的几个要素都和共情相关。
   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的课题组(2014)认为共情能力根据性别不同会有所差异。女性的性别角色以关注他人为导向,与共情有直接相关,男性的性别角色以关注公平公正为导向,与共情并不相关。当两性习得各自的性别角色以后,他们的共情表现就出现了差异,这一差异在情绪共情方面较为突出。
   共情能力的提高可以有效杜绝校园凌霸现象的发生。杜红梅(2005)研究表明,欺凌行为的主动发起人共情水平较低,提高共情水平可以降低校园欺凌的发生。
   三、共情训练的研究
   姜英杰、金雪莲(2018)认为共情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儿童情绪识别和情绪理解能力,促进同情心和道德感的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移情水平的测量大多采用梅拉比安移情量表。一般而言,国外实验心理学常用的共情测量指标主要有生理指标、身体指标和语言指标(郭瑞媛,1991)。我国对移情的测量指标研究不多,在关于亲社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中,主要采用移情训练,精神奖励、行为练习、模拟练习等方法对儿童进行教育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水平。
   国外共情训练实践方案主要有五类:动物情绪体验、卷入式故事、随堂讨论、角色扮演和社交共情训练通过。干预训练可以提高儿童识别情绪、社交技能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国内外很多研究都为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创设了“处于困境中同伴”的背景,如“困境中小猫的故事”“困境中婴儿的故事”和“困境中成人的故事”为材料,目的就是为了通过儿童对他人境遇的有效共情培养儿童对困境中他人真实的同情心。杨利君(2015)认为,情景讨论法通过展示图片讲故事等方法最适合低龄段的儿童。共情训练对增强幼儿的分享、安慰、仗义、保护等助人行为有显著效果,但对谦让行为的培养却不显著。
   提高教师的共情能力,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宋亚杰(2010)认为,教师的共情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表现。美国学者瑞安斯、弗兰德斯、西尔斯等人的研究发现:教师的共情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呈相关性。善于共情的教师,学生对他所教的学科更容易产生兴趣,更愿意多花时间去学习;善于共情的教师,其学生的行为表现更为丰富多彩,富有个性;善于共情的教师,其学生的成就更富创造性。教师的年纪大多在共情能力的稳定期,而儿童的共情能力处于较高的发展期,两者相遇,教师需要增加更多的共情技巧,提高共情能力的表达。
   综上,“共情”“移情”英文的语境中,只有“Empathy”一个词。共情结构性上的二分法定义,为共情的训练提供了理论上的合理性。共情训练在方法上有较多的尝试,用什么方法来促进儿童的道德发育,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武英,卢家楣,刘连启,林文毅.共情的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进展,2014(9).
   [2]黄翯青,苏彦捷.共情的毕生发展:一个双过程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4).
   [3]姜英杰,金雪莲.国外共情训练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启示外国教育研究[J],2018(9).
   [4]刘野.移情在品德形成中的作用与训练[J].教育科学,2010(12).
   [5]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1(5).
   [6]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共情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神经基础[J].心里发展与教育,2014(2).
   [7]颜志强,苏彦捷.共情的性别差异:来自元分析的证据[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8(2).
   [8]刘聪慧,王永梅,俞国良,王拥军.共情的相关理论评述及动态模型探新[J].心理科学进展,2009(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除了需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需要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格。因此,老师不仅要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众所周知,师德是教育、教师职业衍生出来的内容,并基于社会道德而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要想成为新时代的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应深入理解师德的真正内涵,并拥有一颗爱心以及崇高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口才、健康的身心等。  【关键词】师德;时代;优
【摘要】语文教育不仅要实现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学会运用中国语言,更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洋文化、“丧文化”正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的视角下成为枯燥的考题,失去了教育意义。针对这种现状,语文教学应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
【摘要】英语阅读作为小学英语教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是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但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兴趣,违背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于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极为不利。为此,教师应将思维导图有效应用至小学英语阅读的课前导入环节、课上教学环节以及课后教学环节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英语阅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作为语义、语用以及语音集为一体的
【摘要】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文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时有一定的顺序,避免杂乱无章;引导学生运用巧妙而贴切的修辞,为文增色添彩;引导学生把生活情景搬到课堂中,拓展写作思路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引导;观察事物;巧用修辞;还原生活;激趣;亮文采  作文难,怕作文,已成为学生害怕学习语文的普遍现象。引导孩子们进行习作并达到一定的效果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急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如何引领、
【摘要】本文在初中生涯规划背景下探讨学校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认为通过开展劳动养成教育,可以提升劳动内驱力;设置劳动技能课程,以落实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技能,来推动学生实施生涯管理;建立劳动教育评价机制,以达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目的。从实践中总结出这些策略,以期能对初中生涯规划背景下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有所启发。  【关键词】初中生涯规划;劳动教育;实践研究  一、初中生涯规划的现状  笔者近期就初中生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要求。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动机的翻转;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为特点,能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问题。于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小学数学;教学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以教师为核心,教师讲学生听,从源头上剥
【摘要】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一部分儿童因受家庭影响较大,不能进行心理上的自我引导,而容易造就内向性格,严重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做出极端行为,不仅严阻碍着其身心健康发展,更是影响社会不安定的一个因素,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问题比较大。基于此,作为教师更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从根本上为他们提供长期的、实实在在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被管”的需要。下面谈谈笔者如
【摘要】初中数学基础扎实,条理清晰。随着学生数学知识的逐渐增加,学业任务加重,部分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和自律性较差,逐渐成为后进生。从不放弃学生的角度来说。应当从设定一个目标、激励制度自信、活跃学生课堂、分层教育教学、加强学习辅导等五个方面来扭转后进生。对于落后的学生,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有耐心,有毅力,有信心去改变他们,让他们取得进步,学到知识,达成学业目标。  【关键词】后进生;目标;分层;信心;
【摘要】思维本质体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具体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出的能力和水平。思维品质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教师应该合理地设计课堂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对英语课程规定,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既要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要发
【摘要】世界各地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也各不相同,往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形式,传统民居的形成与社会、文化、习俗等有关,又受到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本文重点谈谈传统民居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差异很大;气候;地形;资源;生活需要  纵观各地的传统民居,无不深深打上了环境的烙印,生动地反映了人与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