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dod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育不仅要实现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学会运用中国语言,更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洋文化、“丧文化”正侵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传统文化在中学生的视角下成为枯燥的考题,失去了教育意义。针对这种现状,语文教学应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培养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
  【关键词】中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传承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多年发展历史,小到成语谚语、诗词歌赋,大到戏曲杂艺,文学著作,无不汇聚了广大人民的智慧。传统优秀文化浓缩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是能够使中国长期屹立于世界的精神脊梁。教育是民族大计,语文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教育不仅要实现教会学生文化知识,学会运用中国语言,更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是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和科学观的学科。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影响正受韩流、洋文化的冲击。他们可能不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但一定知道圣诞节的缘由;他们感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故事,却不知《西厢记》讲什么;他们擅长嘻哈,用讽刺和诙谐表达个性,却未曾听过《玉门关》“威风凛凛绕将台,儿郎三军闹垓垓”。传统文化成为了课本上的难背诵的古诗文,是试卷中枯燥的填空释义。这种现状一直是语文教师要着力改变的地方,但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直是语文教师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配合意境教学,突显传统文化之“美”
  我们教育幼童“粒粒皆辛苦”,让他们懂得珍惜粮食;教育小学生“慈母手中线”,让他们学会感恩;到了中学阶段,古诗词、文言文、曲艺的收录篇幅明显加大。在《夸父逐日》《愚公移山》《木兰诗》等大量古文中,涵盖的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已经从幼童期的礼仪教育、儿童期的情感教育逐渐过渡到精神品质、文化自信、爱国教育。这些著作在中学课本上收录篇幅的增加,恰恰也反映出教育部希望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教育阶段得到的重视,对他们的人生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因此,中学阶段,融合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国家对教育的希冀。
  還记得前几年火爆全国的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吗?搜罗全国各地的佳肴,北京的烤鸭,四川的麻婆豆腐,西安的羊肉泡,杭州的西湖醋鱼,广州的煲仔饭,每一款美食都让人垂涎三尺。但这些我们也曾体验过的美食为什么上了屏幕就更加秀色可餐呢?——包装。除了精致的烹饪画面,就不得不提它别具一格的配音了。炉火中呼呼的火苗声,菜刀与食材碰撞发出的清脆声,热汤发出的咕咕声,爆炒时的嘶啦声,连盛盘都配有碟碗交错的声音。就是这种配乐与画面的完美结合,使观众身临其境,仿佛看见的热气都弥漫着香味。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否也可以这样借鉴呢?
  七年级语文下册《口技》一文,为学生们展现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床声,夫叱大儿声,溺瓶中声,溺桶中声,一齐凑发”只看文字就已让人惊叹。如果老师课前可以搜罗整理一些口技表演的视频让学生观看,真实的感受对比,就更能突出文中口技表演的精彩绝伦之处了,也提高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八年级上册《与朱思元书》中讲到富阳至桐庐山水奇特独异,天下独一无二,结合文中地点,不妨带领学生欣赏浙江富春江两岸美景,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奇观。读文《观沧海》时,配上磅礴大气的音乐,领略曹操的浪漫豪情;学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带着学生“走”入沙漠,感受广袤的天地。在意境的衬托下,有声有色的古诗文“活”在了学生的心中,还担心学生听不懂,学不会吗?
  二、体验非遗技艺,感悟传统文化之“奇”
  截止2016年,我国就已经收录了137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成就,是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收录了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文中回忆了鲁迅少年时代在家乡看社戏的场面。作者意欲表达对童年、故乡的怀念,但以此文,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从风俗、年俗着力,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在课后让学生学习年画制作、剪纸工艺,在这种引导下,不仅达到了与作者共情的目的,也渗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
  初中学生都知道王维是唐朝诗人,从一年学习《画》,三年级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再到七年级学习《竹里馆》,王维的古诗耳熟能详。但王维也是一名画家、书法家。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王维的古诗时,可以让学生一起欣赏王维的书画作品,对作者生平更加了解,再让学生以书画形式展示王维的古诗,更深层次地完成教学。
  三、深剖故事背景,理解传统文化之“魂”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最需要拓展的一门学科。通过知识的拓展,能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处境,心境,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大家对陶渊明的诗词都不陌生,笔者也曾被他田园归隐的生活吸引,畅想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恣意。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了解了陶渊明十余载仕途生涯的三起三落,最终决意辞官,远离世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陶渊明借文学创作表达自己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政局的不满,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对他作品的理解又多了一层。
  在给学生讲解《木兰诗》时,要讲到为什么“可汗大点兵”?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要“同行十二年”?让学生了解北魏与柔然长达数十年的交战,从历史背景中剖析木兰替父从军的孝、勇、智,对古代巾帼的敬佩之情油然而起。
  如果没有故事背景的介绍,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就变成了文人墨客精美文笔的记叙,或矫情呻吟。这些遗留的著作也就失去了作者意欲表达的情感,失去了灵魂,缺少了教育意义。
  四、做到知行合一,根植传统文化之“髓”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是为了发扬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立德立信、公正无私的精神,而语文课只是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教育平台。青少年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前些年,网络报道有学校弘扬传统文化教育,邀请家长来学校,让学生为自己的父母洗脚,父母们个个热泪盈眶,大家对此褒贬不一。笔者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修行过程,大可不必做成一场“秀”。要孝敬父母,可以从学会独立做家务开始,也可以勤俭节约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也可以在父母辛苦时给父母一个拥抱,这都是需要持之以恒去做的事情。
  多年前,笔者做了一个小调查。将学生连续三年参加清明节祭奠烈士后的作文,做一对比、整理。第一年,作文中对烈士,爱国情感抒发体现并不清晰,但结尾一致是烈士精神深受感动。到了第二年,一部分学生就能拓展一些英雄故事,个人感受上也多了反思自我,个人志愿、发展方面。到了初三,学生拓展到古今英雄,谈中华崛起,谈中国梦,谈少年强则国强,文章较前两年更有深度。当然这与年级增长,书写能力增强有关,但多年的英雄爱国教育已经根植于心,一旦语言能力到达一定阶段,所思所想立见高下。所以要根植传统文化,需要一场持久的教育过程。
  开展“善心日记”活动、重阳节帮助孤寡老人、经典诵读演绎中华文化、就连看《诗词大会》都是对学生的教育。思路一转天地宽,不拘泥于形式,在一切日常中引导学生改变观念,端正行为就是成功的教育。
  总之,现代文明一定要注重融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坚持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提高学生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的路上,要学会开拓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轨齐发,在学生的心中根植“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种子,这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最崇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王霞.以“文”化人继传统,提升素养促发展[J].师道,2017.
  [3]魏一鹏.山区农村中学传承国家文化经典,创新国家教育[J].广东教育,2019(10).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小学数学学科被更加深入地研究,同时也加深了大家对数学教学观念的理解。历史对于国家、个人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数学学科亦是如此,数学史在学生的数学教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很有研究的价值。在新课程标准中早已提出“素质教育”要全面替代“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老师要全面发展,原来是知识比较单一的“教书匠”,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更多地向博学多识的“多面手”发展。学
【摘要】如今,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小学数学学科被更加深入地研究,同时也加深了大家对数学教学观念的理解。历史对于国家、个人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数学学科亦是如此,数学史在学生的数学教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很有研究的价值。在新课程标准中早已提出“素质教育”要全面替代“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老师要全面发展,原来是知识比较单一的“教书匠”,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要更多地向博学多识的“多面手”发展。学
【摘要】新冠肺炎病毒(2019-nCoV)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一心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阻止病毒扩散和蔓延,疫情阻击战胜利在望,师生即将重返校园,学校开展疫情防控教学是当务之急,生物学科理应承担部分职责。本文依据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备课新冠状病毒防控教学,指导学生利用生物学科知识防控新冠肺炎病毒,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冠肺炎病毒;核心素养;生物学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
【摘要】语文要素即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融入语文要素的小学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依托于语文要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就是要在阅读中渗透阅读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以扎实基础,提高能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最先提出了“语文要素”这个概念。“语文要素”即将《
【摘要】通过对案例式教学和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全面深刻认识,研究分析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问题导向式的案例教学创新方法,目的是将问题与案例有效结合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与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增加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问题导向式;案例教学;创新  一、引言  本次研究将以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手段为切入点,探讨案例
【摘要】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讲解和操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要突破教师纯讲授式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信息技术教师除了要全面地讲解教学内容外,还要保证学生发言和上机操作的时间。但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就要做到“精讲”才能达到有效的课堂。本文从三个方面归纳,并予以条理化,以期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精讲;优化  信息技术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革,这给学生提供着更好的教育。当前,德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的一个重点,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但相比于城市的小学而言,农村地区的小学教育经常会忽视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孩子的道德水平比较低下。为此,本文着力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一步推动我国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德育;农村 
【摘要】情绪是一个正常人表达喜怒哀乐的表征,婴幼儿也有同样的需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幼儿由于各种原因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愉悦的情绪可以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反之,就会影响幼儿的成长,因此关注幼儿良好的情绪体验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班;幼儿;愉悦;情绪;体验  幼儿园每年新生入学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孩子整
[摘要]随着新课改大潮的到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探索着如何把小学语文情感教学融入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教师适当地采取情感教学法,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探究习惯的养成。本文结合《老人与海鸥》、《再见了,亲人》和《穷人》等文本的教学实践,简要地探究情感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学,探究,应用  情感教学,让语文课堂越来越丰富,也使教师和学生的文本解读焕发新的生
【摘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师除了需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外,还需要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格。因此,老师不仅要做好基本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建设。众所周知,师德是教育、教师职业衍生出来的内容,并基于社会道德而形成和发展的。所以,要想成为新时代的一名优秀教师,首先应深入理解师德的真正内涵,并拥有一颗爱心以及崇高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优秀的口才、健康的身心等。  【关键词】师德;时代;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