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综合测评法在课堂教学测评中的运用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严格而优秀的教育教学过程必然促进优秀的人才产出,而教育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测评是教学过程考评中的重中之重,是对教师考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是反映教师能力水平和教学功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确立了这样的地位,我们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效率和效益的观点,从而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的良性发展。
  一、课堂教学测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要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显然,要实现上述的目标和要求,关键在于建立和实施一套完整的,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考评机制。在这个考评机制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是从上至下的考评层级。教师作为考评终端,考评结果与他们的功利相关性最强,其工资、职称、福利、荣誉等都可能与之挂钩。而教师同时又是实施教育行为的终端,他直接面对教学的对象(学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所以对教师考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就必然要把升学率和升考平均分这一结果性考评标准转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考评标准上来。考试的科目和内容是有限的,考试的手段和方法也是有限的。由于考试内容范围的限制和功利思想的作祟,很多教师曾经或多或少都用过学科题海战术来达到在短期内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目的。题海战术的运用挤占了学生的大量时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非升考学科的荒废。其实我们应该明白,一个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只能是培养出来,而绝不会是考出来的。升考只是具有在一定指向和要求上的甄别和选择功能,它不能涵盖教育的全部功能和要素,所以考评必须侧重于教育的过程控制方面。
  效率和效益既是整个教育过程重要的动因指标,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测评中重要的动因指标。效率η=效果P/时间t,效率反映了单位时间所取得的教学成效。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如果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则学生课余负担越轻,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反之,课堂教学效率越低,则为完成教学任务需要的时间越多,就不能不加班加点地干,就不得不把非升考学科荒废,就不得不限制和扼杀培养兴趣和特长的精力,所以考评中必须坚持效率观点。效益是建立在效率基础上的一个具有更高要求的综合要素,效益系数=良性循环系数=后劲力发展系数=再学习能力系数 创新开拓系数。人生成功=效益系数×时间,所以效益系数是非常重要的高级指标。效益具现实体现性的一面,比如启发式教学、探索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创新意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锻炼、身心健康辅导等都是久经检验的效益创造模式。同时,效益又具有滞后体现性的一面,有的能力效益和品质效益要到社会实践中或工作岗位上才能显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主要抓住现实体现性的方面去进行测评。
  二、目前测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对课堂教学的评估始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反馈。近年来,不少学校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为依据确立评判标准,以学校领导、教研人员和教师为测评人员,对测评对象进行随堂即时考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课堂教学测评还没有被多数的教育工作者理解和接受,还没有作为反映教师能力(基本功力和教学水平)的参考量纳入履职考核,归入业务档案,说到底还没有成为教师必备的考核内容之一。这无疑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一个阻碍。二是现在各地使用的课堂测评方案较为混乱,有的方案的元素体系和标准或陈旧或片面或偏离实际,不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三是现行的课堂测评判分方法参差不一,有的采用选档判分,有的采用精确打分。事实上,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综合复杂的艺术对象,对其中教学元素的量化是个模糊问题,评课人对其教学元素虽有好、中、差等直觉判断,但作为精确打分反倒不好把握。四是现行课堂测评方案的数模运算不理想,或采用精确打分,算术平均,一级代数求知,导致误差太大;或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处理,导致不便操作和推广。
  三、测评的取向和应遵循的原则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测评方案时,必须首先从提高教学效率效益的观点出发,选择相关的评价元素和指标。其次,评价方案和测评操作方法应具有普及性、适用性和良好的导向功能,切忌成为束之高阁的空中理论。最后,测评方案应体现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的最新成果和教学规律,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矛盾,既求全面,又能从整体把握,切忌面面俱到。为此,我们确定下列原则。
  ①测评元素要能全面地反映现代课堂教学规律的各个侧面;②测评方案能体现对课堂效率效益的重视,具有良好的导向功能;③测评元素要具体明确,便于把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④同级的各个测评元素相对独立,既不交叉重复,也不矛盾;⑤测评元素的权重分配反映教学规律,权重系数归一化;⑥定性评语必须依据元素量化概率做出,以保持定性和定量的协调。
  四、测评的方法
  下面是数模原理,推导运算和概念的说明。
  三级元素模。一级反映教师整体基本素质的本元素集B:(b1,b2,b3,b4,b5),其中b1指知识水平,h2指综合能力,b3指教学素养,b4指创新开拓意识,b5指教学效果;二级为反映课堂教学基本构造的主元素集ZH={Z1,Z2,Z3,Z4,Z5},其中Z1指教学目的,Z2指内容组织,Z3指教学结构,Z4指教学方法,Z5指教学艺术;三级为反映现代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子元素集Z(见表1、表2)。
  权重模。一级本元素权重集Q0={0.2,0.3,0.2,0.1,0.2},二级主元素权重集Q={0.17,0.11,0.13,0.34,0.25},三级子元素权重(见表1、表2)。
  评判模。即选档集D=(好90,较好75,一般60,较差45,差30),操作时只选档不打分。
  本文中所用字母,为便于推广和理解均采用关键词中主要字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如D代表评判档次,Q代表权重,F代表成绩分,Fx代表效应分,Fz代表总分,P代表票数等,另外∑为求和符号。
  本文中所用公式f=q∑pd/∑p的意思是某元素得分等于各档得票数乘该档分值的总和与总票数的比,再乘该元素的权重系数的积。另外还需说明:①为校正测评员的极限心理影响,我们把评判集的最高档定为90分,不是100分,所以最后算总成绩时应加上10分校正;②为校正因测评元素划分过细,各元素涵盖认识不清带来的影响,可对主(权重0.2)子(权重0.8)元素进行二重复合效应计算或本(0.1)主(0.2)子(0.7)元素三重复合效应计算。
  (概率综合测评法的测评表和统计表见表1与表2)
  五、测评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测评不仅是为了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的评价,同时也是为了给教学工作提供导向,所以我们要用鼓励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师。评价教师的水平发展要定期组织课堂测评,间隔时段不宜过长,最多不要超过半年,不要一评定终身。
  二是要重视测评队伍建设,每组测评员应不少于10人,应进行专门培训,订立必要的实施细则以便统一标准。正式测评前组织测评员反复试评,从而掌握标准,统一认识,建立一支有水平的权威性测评队伍。
  三是测评中,评价人员既要重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细节,同时也要克服面面俱到的思想,从整体上重视教学效果,在不违背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允许充分展现教学个性,根据需要可选用二重或三重复合效应成绩评定。
  总之,课堂教学测评任重道远,我们只是做出了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索,要发挥课堂测评的良好效用,还需要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 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
  (责任编辑 陆燕)
其他文献
【关键词】 幼儿;身体素质;提高;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6—0045—0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说:“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培养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
新西兰于1996年颁布、1998年起全面实施的“特·沃里奇”课程,是新学前教育的国家课程。其不仅在目标、原则等方面有着许多特色和优点,更从根本理念上打破了传统模式,从过往
开设早读课是新课标提出的重视朗读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路径。早读课是一天学习的开始,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今在高中年级早读课中“萎靡不振”、“放任自流”的现象较普遍。鉴于此,历史教师应该怎样去促使高中学生在历史早读课时提高读书效率,是值得教师认真深思与实践的事情。  一、做“运筹帷幄巧预设”的将军  如果课堂是千军万马的部队,那么教师就是一名指挥作战的将军,他不仅要纵观全局,还
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它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育实践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个性也得到充分发展。那么,如何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是精彩、巧妙地导入激趣。优秀的课堂导入能调节气氛,有利于良好课堂情趣的创设,使学生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峰小学于1929年,占地约39亩,拥有建筑面积6787平方米的教学楼和占地8646平方米的塑胶操场。一,学校现有18个教学班,在校生800余人,教职工46人,教师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之外还有一个部分,即“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人教版教材在每章的后面安排了一个“问题研究”,成为教材的一个创新点。但据笔者的调查,在江苏省的课改实验中,“问题研究”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希望真正利用好“问题研究”,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问题研究”中的问题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既是一种认识状态,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个奋斗过程,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直接影响着课改的成败、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未来。在目前教育制度下,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小学从构建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和培养有教育修养的“新一代教师”人手,创造性地摸索出一套“包容性教师绩效评价”管理模式,通过有效地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促进教师的职业素养、主动发展、反思创新,从而实现学校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数学教师不能只教“单纯的数学”,要善于“跳出数学”教数学,帮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准确、全面、完整的理解,要做一个有素养的数学教师,还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成长,教出有数学素养的学生。  一、教师必须具备数学素养  从实践层面看,有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由于过去师范教育课程结构的缺陷,以及缺少对新知识、新
【关键词】 观察;实践;素材;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56—01  作文教学的核心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观察、实践、思考,我们要抓住到问题的关键,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指导学生有效实践,总结方法,应用于写作。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通过个人的教学观察和写作经验,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
【关键词】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12—0125—01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多年,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学生课外知识匮乏,课外阅读量很少,有22 %的学生一学期一本课外书都没读,75%的学生读了四五本书。学生阅读面也非常窄,看的无非是些童话书、作文书等,科普类、人文类、自然类的书看得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