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海軍工程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 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摘要】:根据武术与养生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源流,先秦到宋时期,宋至明清时期。两者本是同源,在先秦至宋时期,两者各自发展,少有融合。但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以及长时间颠沛流离的人们对安全和自卫的需求下,武术与养生迅速发展,养生行气与武术结合,产生内功更加促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关键词】:武术;养生术;嬗变
关于武术与养生的关系,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武术与养生学本属同源,都是由阴阳五行说衍化而来,而传统中医学是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而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也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1]两者虽是同源,但它们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从现象上看,两种不同体系交融、相互渗透是一种偶然,从其深层及内核上看,却是同源文化交互融合,广泛联系的一种必然。这种融合互渗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各自的内容,更是其各自发展、壮大的一种潜在动力。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并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2]然而传统养生却包含了很多,如:道家养生,医学养生,武术养生,儒家养生等等。武术养生仅仅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社会健康意识与传统武术在健身中的优势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来探讨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通过探讨武术的思想,与养生的联系,来探讨和体现武术的养生价值。
武术之发展嬗变: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珍宝。秦汉初期皆实行义务兵制,使绝大多数男子均能有机会接收到严格的军事训练,但是在汉武帝时期,皆以儒家经典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一些武士更加专业化。由于战争的影响,这时的武艺主要在骑射,手博和剑术上去的了较大的发展。
三国时的武术主要表现也为军事武艺。统治阶级亲身习武,赏求武才,北朝尚武,南朝崇文,到了隋唐时期,武艺主要仍为军事武艺,主要有骑射,刀术,剑术等等。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农民平时种田,农闲时练兵,这种兵农合一的政策使武术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武则天开辟了“武举制”,通过武举为朝廷选拔人才,考核项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打破了秦汉以来一直将武艺视为雕虫小技的的观点,提高了武术的地位。剑术与艺术结合,出现了剑舞。另外民间武艺再次期间也得到了萌芽,隋朝末期农民起义连连,河南少林寺武僧曾帮助李世民镇压农民军,少林寺武艺开始崭露头角。
从宋开始,武术出现了质的飞越。宋代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手工业,商业发展空前加快,一片繁荣,城市发展也很快。战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火气出现在战场上,因其具有更强大的杀伤力,迅速蔓延开来。宋在继承了唐代武举的基础上还设立了武学,学生不论出身,阶层均可应考,合格者即可入学,学制三年。
直到明清时期武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清初出现了许多以反清为目标的团体,如白莲教,天地会,八卦教。还有帮派,如青洪帮等等。出现了“内家拳”,“外家拳”。外家拳以搏斗,攻击为主,主张以钢克柔。其代表主要为少林寺武术。内家拳以防御为主,主张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其主要代表有太极拳,八卦掌等。
养生之发展嬗变:秦汉时期,是养生术的基本理论形成时期,西汉初期时的统治者开始崇尚长生不老,统治者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时期养生术的发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导引图,上面详细记载了肢体活动的方法以强身健体,通过呼吸运动来锻炼心肺功能。
东汉以后,华佗的“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在继承先人的导引术下,将医学,体育活动和导引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养生的目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纷飞的年代,这个时期的人们生活颠沛流离,受战乱的影响人的普遍寿命减短。西晋以后,开始出现“炼丹服食”,加上当时盛行的玄学,佛教,道教,使得养生与这些结合起来擦出了新的火花,这个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出“呼吸吐纳,服食养生,使形神相察,表里俱济。”提倡“呼吸吐纳”加以服食养生,这里的服食并不是后来的金丹,而是可以延年益寿的草药。
慢慢的在道教的影响下和人们追求长生不死的欲望下,“金丹术”开始進入主流。金丹道教创始人葛洪提出:“夫五毂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於上品之神药,……,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3]还提出“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於死也。”[4]
以至于从此以后很长时间内,养生都走进了一个怪圈,都希望通过服食金丹长生不老,忽略了平时的“修炼”。
唐代药王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讲养生与医学结合的集大成者。曾编撰《千金方》,《千金翼方》,《枕中方》等等,其中《千金方》中专门设立养性篇,将养性分为八法,曰“养性,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皇帝杂忌,房中补益。”提倡养生可以通过调气,服食,按摩等方法。《千金翼方》是对千金方补益。《枕中方》中提到“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去瘟疫,可以止疮血,可以居水中,可以辟渴,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5]另外在养生饮食方面,孙思邈反对金石服食,提倡食疗。认为:“是故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6]提倡生病先用食物调养,食疗不愈,才用药。并对对日常食物的作用作出了总结,“甘蔗,味甘平涩无毒,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止渴去烦,解酒毒。”[7],提倡用日常食材养生,以治未病之病。
说到隋唐医学养生,不得不提到另一人,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书中记载了很多病源病候,但却未记载一药一方,却按照病症开了一系列导引处方。书中“共计载导引法280余条,分列于38卷,157候中。”
宋代以后,养生终于抛弃了成仙如佛的思想,主张“动以养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成套的导引动作,主要有“八段锦”“易筋经”还有兼有武术与导引的“太极拳”。到明清时期,传统的导引养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养生著作,如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来章氏辑本《易筋经》等等。除了理论上,在实践上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简明八段锦,易筋经十二势等等。
结语: 根据武术与养生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源流,先秦到宋时期,宋至明清时期。两者本是同源,在先秦至宋时期,两者各自发展,少有融合。但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以及长时间颠沛流离的人们对安全和自卫的需求下,武术与养生迅速发展,养生行气与武术结合,产生内功更加促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于泳涛. 解读东晋时期《抱朴子》中的道教武术[J]. 当代体育科技,2013,12:130-131.
[2]阮纪正. 传统武术养生体系的文化学分析[J]. 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5,07:1-9.
[3]苗福盛,李欣. 隋唐时期导引养生术的发展[J]. 才智,2014,24:315.
[4]李垚,岳素芳. 明清时期武术的发展及其影响[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91-93.
[5]徐小丹. 武术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J]. 内江科技,2009,05:155.
【摘要】:根据武术与养生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源流,先秦到宋时期,宋至明清时期。两者本是同源,在先秦至宋时期,两者各自发展,少有融合。但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以及长时间颠沛流离的人们对安全和自卫的需求下,武术与养生迅速发展,养生行气与武术结合,产生内功更加促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关键词】:武术;养生术;嬗变
关于武术与养生的关系,有几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武术与养生学本属同源,都是由阴阳五行说衍化而来,而传统中医学是将两者联系起来的桥梁而武术与中华传统养生学也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1]两者虽是同源,但它们在其各自的发展中,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从现象上看,两种不同体系交融、相互渗透是一种偶然,从其深层及内核上看,却是同源文化交互融合,广泛联系的一种必然。这种融合互渗的作用,不仅丰富了各自的内容,更是其各自发展、壮大的一种潜在动力。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华传统武术有着悠久历史,并融合了道家文化、中医养生文化等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传统武术才真正称得上养生运动。[2]然而传统养生却包含了很多,如:道家养生,医学养生,武术养生,儒家养生等等。武术养生仅仅是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社会健康意识与传统武术在健身中的优势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来探讨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价值。通过探讨武术的思想,与养生的联系,来探讨和体现武术的养生价值。
武术之发展嬗变:中国传统武术是我国传统体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珍宝。秦汉初期皆实行义务兵制,使绝大多数男子均能有机会接收到严格的军事训练,但是在汉武帝时期,皆以儒家经典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的发展,但同时也使一些武士更加专业化。由于战争的影响,这时的武艺主要在骑射,手博和剑术上去的了较大的发展。
三国时的武术主要表现也为军事武艺。统治阶级亲身习武,赏求武才,北朝尚武,南朝崇文,到了隋唐时期,武艺主要仍为军事武艺,主要有骑射,刀术,剑术等等。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农民平时种田,农闲时练兵,这种兵农合一的政策使武术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武则天开辟了“武举制”,通过武举为朝廷选拔人才,考核项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马枪,翘关,负重,身材之选。打破了秦汉以来一直将武艺视为雕虫小技的的观点,提高了武术的地位。剑术与艺术结合,出现了剑舞。另外民间武艺再次期间也得到了萌芽,隋朝末期农民起义连连,河南少林寺武僧曾帮助李世民镇压农民军,少林寺武艺开始崭露头角。
从宋开始,武术出现了质的飞越。宋代时期,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手工业,商业发展空前加快,一片繁荣,城市发展也很快。战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火气出现在战场上,因其具有更强大的杀伤力,迅速蔓延开来。宋在继承了唐代武举的基础上还设立了武学,学生不论出身,阶层均可应考,合格者即可入学,学制三年。
直到明清时期武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清初出现了许多以反清为目标的团体,如白莲教,天地会,八卦教。还有帮派,如青洪帮等等。出现了“内家拳”,“外家拳”。外家拳以搏斗,攻击为主,主张以钢克柔。其代表主要为少林寺武术。内家拳以防御为主,主张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其主要代表有太极拳,八卦掌等。
养生之发展嬗变:秦汉时期,是养生术的基本理论形成时期,西汉初期时的统治者开始崇尚长生不老,统治者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个时期养生术的发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是我国目前为止发现最早的导引图,上面详细记载了肢体活动的方法以强身健体,通过呼吸运动来锻炼心肺功能。
东汉以后,华佗的“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在继承先人的导引术下,将医学,体育活动和导引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达到养生的目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正处于战乱纷飞的年代,这个时期的人们生活颠沛流离,受战乱的影响人的普遍寿命减短。西晋以后,开始出现“炼丹服食”,加上当时盛行的玄学,佛教,道教,使得养生与这些结合起来擦出了新的火花,这个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在《养生论》中提出“呼吸吐纳,服食养生,使形神相察,表里俱济。”提倡“呼吸吐纳”加以服食养生,这里的服食并不是后来的金丹,而是可以延年益寿的草药。
慢慢的在道教的影响下和人们追求长生不死的欲望下,“金丹术”开始進入主流。金丹道教创始人葛洪提出:“夫五毂犹能活人,人得之则生,绝之则死,又况於上品之神药,……,服此二物,炼人身体,故能令人不老不死。”[3]还提出“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於死也。”[4]
以至于从此以后很长时间内,养生都走进了一个怪圈,都希望通过服食金丹长生不老,忽略了平时的“修炼”。
唐代药王孙思邈,是隋唐时期讲养生与医学结合的集大成者。曾编撰《千金方》,《千金翼方》,《枕中方》等等,其中《千金方》中专门设立养性篇,将养性分为八法,曰“养性,道林养性,居处法,按摩法,调气法,服食法,皇帝杂忌,房中补益。”提倡养生可以通过调气,服食,按摩等方法。《千金翼方》是对千金方补益。《枕中方》中提到“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去瘟疫,可以止疮血,可以居水中,可以辟渴,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5]另外在养生饮食方面,孙思邈反对金石服食,提倡食疗。认为:“是故君父有疾,期先命食以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故孝子须深知食药二性”[6]提倡生病先用食物调养,食疗不愈,才用药。并对对日常食物的作用作出了总结,“甘蔗,味甘平涩无毒,下气和中,补脾气,利大肠,止渴去烦,解酒毒。”[7],提倡用日常食材养生,以治未病之病。
说到隋唐医学养生,不得不提到另一人,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书中记载了很多病源病候,但却未记载一药一方,却按照病症开了一系列导引处方。书中“共计载导引法280余条,分列于38卷,157候中。”
宋代以后,养生终于抛弃了成仙如佛的思想,主张“动以养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成套的导引动作,主要有“八段锦”“易筋经”还有兼有武术与导引的“太极拳”。到明清时期,传统的导引养生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养生著作,如张景岳的《景岳全书》,来章氏辑本《易筋经》等等。除了理论上,在实践上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简明八段锦,易筋经十二势等等。
结语: 根据武术与养生的发展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源流,先秦到宋时期,宋至明清时期。两者本是同源,在先秦至宋时期,两者各自发展,少有融合。但在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以及长时间颠沛流离的人们对安全和自卫的需求下,武术与养生迅速发展,养生行气与武术结合,产生内功更加促进了武术的繁荣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于泳涛. 解读东晋时期《抱朴子》中的道教武术[J]. 当代体育科技,2013,12:130-131.
[2]阮纪正. 传统武术养生体系的文化学分析[J]. 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5,07:1-9.
[3]苗福盛,李欣. 隋唐时期导引养生术的发展[J]. 才智,2014,24:315.
[4]李垚,岳素芳. 明清时期武术的发展及其影响[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91-93.
[5]徐小丹. 武术在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J]. 内江科技,2009,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