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本剧,顾名思义,就是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所表演出来的戏剧。很显然,课本剧是戏剧的特殊,它既有戏剧的一般特点,又有自身的特性。剧本的原著是课文,表演者及观众均为本班师生,最常用的舞台是教室。我所向往的课堂,不是满堂灌,不是一言堂,不是让学生成为刷题机器,而是学生活动的中心,是学生才情的展现地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堂。虽然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但我在践行,确实想让我的课堂理想化,没想到课本剧的运用却帮我实现了这一理想。
一、课本剧与语文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改改革纲要》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课本剧这种简单的形式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特别是教材中所选的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在课堂表演故事情节、小品或小型话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表演课本剧就是做的最好表现形式,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还能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安排
课本剧的教学功用是有目共睹的,语文老师之所以不怎么安排课本剧,在于学生的不积极配合,在于教学任务重时没有闲余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在于学生在紧张的刷题状态下,没有时间写剧本,没有时间排练,但在高一第一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就表演了《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孔雀东南飞》《氓》《涉江采芙蓉》五个课本剧,现在,谈谈我具体的部署安排。
1.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接招
在语文课堂上,带学生翻看课文目录,告诉他们适合安排课本剧的篇目,有兴趣的同学可邀请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完成,在一个星期后确定下来,我只需结果。这时,如果强硬安排给学生,可能会以没时间来回应,让他们自己接招反而给了他们信任,似乎给了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于是,一周后,令人欣喜的是有六个课本剧报上来了。有高杰想要编排《荆轲刺秦王》,有赵雨峤想要编排《鸿门宴》,有任甜想要编排《孔雀东南飞》,有何子依想要编排《氓》,有陈雨晨想要安排《采薇》,有刘可意想要安排《涉江采芙蓉》。最后由于表演人员有限,《采薇》搁浅,表演时间预设到必修一第二单元讲完之后上演《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必修二第二单元讲完后上演《孔雀东南飞》《氓》《涉江采芙蓉》。
2.课后指导,让课本剧表演高规格
首先,要编剧认真学习“剧本”揣摩“角色”。要写好剧本,就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要做到知背景、熟內容、明主题、识性格,细心揣摩人物高度个性化、富于动作性和丰富潜台词的语言,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还可以到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资料,多媒体资源等,要把握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性格,在这基础上,可以加上自己的适当的创新,但不能违背主题,不能违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联系现实进行改编,但绝不是庸俗低级或故弄玄虚,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的,绝不能为了一味地迎合别人或受人影响而让剧本变了味。
其次,编剧和演员选配音乐,制作道具。恰当的背景音乐和道具能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最后,演员排练揣摩,演出到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比如阅读课、自习课等,当然,很多的时间是利用课间休息挤出来的。准备好后老师要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各个角度给予点评,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角色,把握到位。。
3.“观众”配合,让课本剧表演得到充分的肯定
课本剧准备就绪,只需要舞台一片了。观众就是班上的学生和语文老师,积极配合编剧和演员设置“舞台”,不吝掌声和喝彩,并在演员表演后联系课本谈谈所看之后的感受。
课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陶醉,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它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受和思考,不过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任重而道远。
一、课本剧与语文教学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改改革纲要》提出“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而课本剧这种简单的形式是师生以语文教材中的有关课文,特别是教材中所选的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在课堂表演故事情节、小品或小型话剧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将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艺术,能同时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教学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表演课本剧就是做的最好表现形式,这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和探究欲,还能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安排
课本剧的教学功用是有目共睹的,语文老师之所以不怎么安排课本剧,在于学生的不积极配合,在于教学任务重时没有闲余的时间让学生表演,在于学生在紧张的刷题状态下,没有时间写剧本,没有时间排练,但在高一第一学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就表演了《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孔雀东南飞》《氓》《涉江采芙蓉》五个课本剧,现在,谈谈我具体的部署安排。
1.布置任务,让学生主动接招
在语文课堂上,带学生翻看课文目录,告诉他们适合安排课本剧的篇目,有兴趣的同学可邀请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完成,在一个星期后确定下来,我只需结果。这时,如果强硬安排给学生,可能会以没时间来回应,让他们自己接招反而给了他们信任,似乎给了他们展现自我的空间,于是,一周后,令人欣喜的是有六个课本剧报上来了。有高杰想要编排《荆轲刺秦王》,有赵雨峤想要编排《鸿门宴》,有任甜想要编排《孔雀东南飞》,有何子依想要编排《氓》,有陈雨晨想要安排《采薇》,有刘可意想要安排《涉江采芙蓉》。最后由于表演人员有限,《采薇》搁浅,表演时间预设到必修一第二单元讲完之后上演《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必修二第二单元讲完后上演《孔雀东南飞》《氓》《涉江采芙蓉》。
2.课后指导,让课本剧表演高规格
首先,要编剧认真学习“剧本”揣摩“角色”。要写好剧本,就必须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要做到知背景、熟內容、明主题、识性格,细心揣摩人物高度个性化、富于动作性和丰富潜台词的语言,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还可以到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资料,多媒体资源等,要把握矛盾冲突和人物的性格,在这基础上,可以加上自己的适当的创新,但不能违背主题,不能违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联系现实进行改编,但绝不是庸俗低级或故弄玄虚,而是与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紧密相连的,绝不能为了一味地迎合别人或受人影响而让剧本变了味。
其次,编剧和演员选配音乐,制作道具。恰当的背景音乐和道具能烘托环境、渲染气氛,增强表演的效果。
最后,演员排练揣摩,演出到位。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准备,比如阅读课、自习课等,当然,很多的时间是利用课间休息挤出来的。准备好后老师要从语言、动作、神态等各个角度给予点评,让学生更好地揣摩角色,把握到位。。
3.“观众”配合,让课本剧表演得到充分的肯定
课本剧准备就绪,只需要舞台一片了。观众就是班上的学生和语文老师,积极配合编剧和演员设置“舞台”,不吝掌声和喝彩,并在演员表演后联系课本谈谈所看之后的感受。
课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我们陶醉,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它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受和思考,不过课本剧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