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进行了探讨,并做如下报告。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56【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18-01
颅脑损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或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引起呼吸抑制,致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且口鼻分泌物、血性液体、脑脊液、呕吐物易误吸入呼吸道,加之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致呼吸急促、大量泡沫血性痰液,最终造成呼吸道梗阻导致脑缺氧、脑水肿加重,从而造成颅内压升高、脑疝,危及病人生命。而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法,其能改善脑缺氧,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加速觉醒反应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为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关键。
1一般护理
1.1术后体位。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头高脚低位,有脑脊液耳漏者取患侧卧位,床头抬高30~45°。
1.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控制在20℃~22℃,湿度60%~70%。病房每天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空气消毒2次,每次30min,并用0.5%过氧乙酸拖地面2次。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通常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2次,防止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1.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各输液管道和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套管系带的松紧度和切口敷料的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有无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如皮下气肿、气胸、气管黏膜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等[1]。
2气管与套管的护理
保持内套管的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清洁消毒物品准备就绪。内套管脱离时间小于30分钟。取下的内套管先清洁后煮沸,不然干结的分泌物发胀堵管,入气管致肺不张。清洗不用硬物(棉签),用毛刷。煮沸10分钟,绿脓菌感染者煮沸30分钟。谨防气管套管引起阻塞,原因可能是气囊滑脱堵塞,和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每日檢查套管是否牢靠,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宜[2]。
3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的患者应加强气道湿化,套管内滴注湿化液。有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还有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应用呼吸机的患者,湿化灌内水温调节至32~37℃,灭菌注射用水连接输液器后,去掉头皮针,将输液器乳头连接在湿化灌小孔,必要时打开调节开关加水,保持湿化灌内水量适当。
4吸痰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护理,吸痰的次数视分泌物的多少而定,原则上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首先患者床头应有负压吸引装置和吸痰盘,治疗盘内铺无菌治疗巾,内放手套一包,配置好的气道冲洗液以及合理的吸痰管,吸痰管长度和粗细度均适中,吸痰负压成人一般为40.0~53.3kPa,小儿为33.0~40.0kPa,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左手将吸引器橡胶管反折阻断负压,右手持止血钳夹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套管,深度以套管长度为准。若气管深部有分泌物,可视需要深插。达到所需深度后,放开反折的橡胶管进行吸引,轻轻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直至吸痰管退出气管套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为宜。如果痰液未吸净,可间隔2-3分钟后再次吸痰。如果是呼吸机的患者,发现高压报警时,可能是有痰液堵塞,听诊有痰鸣音时,也需要吸痰。机械通气者,吸痰前后要给100%纯氧2分钟,并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痰液黏稠,吸出不畅时可拍胸、叩背或超声雾化吸入,也可缓缓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5加强营养
颅脑损伤患者多数是昏迷状态,气管切开后,患者无法进行自主进食,均需留置鼻胃管。一般术后3~5天内插胃管,按鼻饲护理常规护理。由于患者此时处于高代谢及负氮平衡状态,故要尽早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若进食过程中出现食物从套管中咳出,应考虑是否形成气管食管瘘。
6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广泛开展,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气管套管的限制,使患者发音困难而造成沟通障碍。患者若为清醒者,虽然不能发音,但能表现切开处非常不适,能听懂医务人员的语言。要及时的沟通,给患者以心理暗示和健康指导,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中取得配合。遇昏迷患者,需多与患者家属交流,向家属解释病情,表达对患者痛苦的理解,尽可能的营造一个关心,体贴的康复环境。
7病区巡视,加强责任感
昏迷患者完全失去自我防护能力,所以病区巡视,加强责任感尤为重要。病床被褥整洁平整,被子或床单覆盖患者时,其上端距气管套管口10~15cm,防止被子或床单越过气管套管口而封堵气管套管口,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但冬季注意保暖。为了防止异物飞落入气道内,气管套管口往往覆盖1~2层纱布,但注意避免痰液较多时,痰液从气管套管内咳出把纱布黏在一起,封堵气管套管外口,或患者无意识牵拉气管套管而滑脱。因此,病区巡视,加强责任感,防止不良事故发生[3]。
8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误吸、管道脱出或闭塞、出血、皮下气肿、感染、气管壁溃疡及穿孔、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其中误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保证患者在气管切开期间能安全、有效的得到救治,护士必须掌握相互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
9拔管的护理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先将病人气管切开套管外口试堵管24~48h,在试堵管过程中,护士要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有无急促、面色发绀和出汗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
10总结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娴熟的操作技能,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气道管理,充分的湿化气道,有效的吸痰,严密观察气管切开的异常情况,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参考文献
[1]王晓红.50例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265
[2]佐泰美,王玉丽.浅谈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3,11(02)
[3]张伟平.气管切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01)
关键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356【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18-01
颅脑损伤患者常因意识障碍或呼吸中枢功能障碍引起呼吸抑制,致咳嗽反射减弱或丧失,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主排出;且口鼻分泌物、血性液体、脑脊液、呕吐物易误吸入呼吸道,加之脑损伤后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致呼吸急促、大量泡沫血性痰液,最终造成呼吸道梗阻导致脑缺氧、脑水肿加重,从而造成颅内压升高、脑疝,危及病人生命。而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方法,其能改善脑缺氧,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从而加速觉醒反应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为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途径。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气道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关键。
1一般护理
1.1术后体位。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头高脚低位,有脑脊液耳漏者取患侧卧位,床头抬高30~45°。
1.2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将患者安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室内,室温控制在20℃~22℃,湿度60%~70%。病房每天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空气消毒2次,每次30min,并用0.5%过氧乙酸拖地面2次。气管套口覆盖2-4层温湿纱布,室内经常洒水,或应用湿器。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通常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每日2次,防止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的发生。
1.3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神志、瞳孔、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保持各输液管道和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观察套管系带的松紧度和切口敷料的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观察有无气管切开并发症发生,如皮下气肿、气胸、气管黏膜切口出血、切口感染等[1]。
2气管与套管的护理
保持内套管的通畅,是术后护理的关键。取出内套管的方法是:左手按住外套管,右手转开管上开关后取出,以防将气管清洁消毒物品准备就绪。内套管脱离时间小于30分钟。取下的内套管先清洁后煮沸,不然干结的分泌物发胀堵管,入气管致肺不张。清洗不用硬物(棉签),用毛刷。煮沸10分钟,绿脓菌感染者煮沸30分钟。谨防气管套管引起阻塞,原因可能是气囊滑脱堵塞,和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如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发绀、病人烦躁不安,应立即将套管气囊一起取出检查。为预防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固,将线头引出气管切开伤口处,并经常牵扯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在更换导管清洗消毒时,防止将棉球纱条遗留在导管内。每日檢查套管是否牢靠,松紧以能容一指为宜[2]。
3气道湿化
气管切开的患者应加强气道湿化,套管内滴注湿化液。有间歇湿化,生理盐水500ml加庆大霉素12万单位,每次吸痰后缓慢注入气管2-5ml,每日总量约200ml,也可间断使用蒸气吸入器、雾化器做湿化;还有持续湿化法,以输液方式将湿化液通过头皮针缓慢滴入气管内,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昼夜不少于200ml,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应用呼吸机的患者,湿化灌内水温调节至32~37℃,灭菌注射用水连接输液器后,去掉头皮针,将输液器乳头连接在湿化灌小孔,必要时打开调节开关加水,保持湿化灌内水量适当。
4吸痰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吸痰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护理,吸痰的次数视分泌物的多少而定,原则上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首先患者床头应有负压吸引装置和吸痰盘,治疗盘内铺无菌治疗巾,内放手套一包,配置好的气道冲洗液以及合理的吸痰管,吸痰管长度和粗细度均适中,吸痰负压成人一般为40.0~53.3kPa,小儿为33.0~40.0kPa,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左手将吸引器橡胶管反折阻断负压,右手持止血钳夹吸痰管插入气管内套管,深度以套管长度为准。若气管深部有分泌物,可视需要深插。达到所需深度后,放开反折的橡胶管进行吸引,轻轻旋转吸痰管,边吸边提,直至吸痰管退出气管套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为宜。如果痰液未吸净,可间隔2-3分钟后再次吸痰。如果是呼吸机的患者,发现高压报警时,可能是有痰液堵塞,听诊有痰鸣音时,也需要吸痰。机械通气者,吸痰前后要给100%纯氧2分钟,并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如痰液黏稠,吸出不畅时可拍胸、叩背或超声雾化吸入,也可缓缓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5加强营养
颅脑损伤患者多数是昏迷状态,气管切开后,患者无法进行自主进食,均需留置鼻胃管。一般术后3~5天内插胃管,按鼻饲护理常规护理。由于患者此时处于高代谢及负氮平衡状态,故要尽早给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若进食过程中出现食物从套管中咳出,应考虑是否形成气管食管瘘。
6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广泛开展,气管切开的患者由于气管套管的限制,使患者发音困难而造成沟通障碍。患者若为清醒者,虽然不能发音,但能表现切开处非常不适,能听懂医务人员的语言。要及时的沟通,给患者以心理暗示和健康指导,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中取得配合。遇昏迷患者,需多与患者家属交流,向家属解释病情,表达对患者痛苦的理解,尽可能的营造一个关心,体贴的康复环境。
7病区巡视,加强责任感
昏迷患者完全失去自我防护能力,所以病区巡视,加强责任感尤为重要。病床被褥整洁平整,被子或床单覆盖患者时,其上端距气管套管口10~15cm,防止被子或床单越过气管套管口而封堵气管套管口,出现呼吸困难或窒息,但冬季注意保暖。为了防止异物飞落入气道内,气管套管口往往覆盖1~2层纱布,但注意避免痰液较多时,痰液从气管套管内咳出把纱布黏在一起,封堵气管套管外口,或患者无意识牵拉气管套管而滑脱。因此,病区巡视,加强责任感,防止不良事故发生[3]。
8并发症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误吸、管道脱出或闭塞、出血、皮下气肿、感染、气管壁溃疡及穿孔、声门下肉芽肿、瘢痕和狭窄。其中误吸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了保证患者在气管切开期间能安全、有效的得到救治,护士必须掌握相互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
9拔管的护理
拔管应在病情稳定,呼吸肌功能恢复,咳嗽有力,能自行排痰,解除对气管切开的依赖心理时,才能进行堵塞试验。先将病人气管切开套管外口试堵管24~48h,在试堵管过程中,护士要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有无急促、面色发绀和出汗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拔管后的瘘口用75%酒精消毒后,用蝶形胶布拉拢2-3天即可愈合,愈合不良时可以缝合。
10总结
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娴熟的操作技能,严格的无菌观念和消毒隔离措施,规范气道管理,充分的湿化气道,有效的吸痰,严密观察气管切开的异常情况,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降低气管切开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的早日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参考文献
[1]王晓红.50例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265
[2]佐泰美,王玉丽.浅谈对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3,11(02)
[3]张伟平.气管切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