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巨星的风采

来源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dfafdsfs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继路易丝·赖纳、蓓蒂·戴维斯、凯瑟琳·赫本、斯宾塞·屈赛、费雯·丽、贾利·古柏、英格丽·褒曼、奥丽维娅·德·哈维兰等人之后,伊丽莎白·泰勒、简·方达、萨莉·菲尔德、朱迪·福斯特、马龙·白兰度、达斯汀·霍夫曼、汤姆·汉克斯等人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的“超级影后”或“超级影帝”,他们同样以精彩纷呈的演技和超凡脱俗的美貌或潇洒帅气的外表使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焕发出动人的艺术风采。
  关键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电影明星
  
  路易丝·赖纳、蓓蒂·戴维斯、凯瑟琳·赫本、费雯·丽、英格丽·褒曼、奥丽维娅·德·哈维兰、斯宾塞·屈赛、贾利·古柏等人是驰骋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超级巨星[1],他们均两次或两次以上获得奥斯卡所设奖项中备受瞩目的最佳男女主角奖。伊丽莎白·泰勒、简·方达、萨莉·菲尔德、朱迪·福斯特、马龙·白兰度、达斯汀·霍夫曼、汤姆·汉克斯等人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好莱坞的超级巨星,均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女主角奖。他们同样以精彩纷呈的演技和超凡脱俗的美貌或潇洒帅气的外表使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焕发出动人的艺术风采,为千千万万的影迷所爱戴和景仰,为美国乃至世界影坛作出重大贡献。
  
  风采迷人的伊丽莎白·泰勒
  
  好莱坞“玉女”明星伊丽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在从影的四十余年中,演出了近五十部影片,五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莱恩特利县》(1957)、《热锌皮屋顶上的猫》(1958)、《匆匆去夏》(1959)、《巴特菲尔德第八》(1960)、《谁害怕维吉尼亚·沃尔夫?》(1966),两次封后,取得了事业上的辉煌成就。
  
  泰勒1932年2月27日生于英国伦敦,后随父母移居好莱坞。她自幼学习舞蹈,十岁时初登银幕,演出喜剧片《每分钟生一个》,开始漫漫的演艺生涯。1954年泰勒因参加《狂想曲》的拍摄而扬名影坛。此后,她主演《莱恩特利县》《热锌皮屋顶上的猫》《匆匆去夏》三部影片,连续三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影坛地位,成为好莱坞红星。1960年,泰勒在《巴特菲尔德第八》(又译《应召女郎》,Butter field 8,丹尼尔·曼)中扮演一位玩世不恭、吸烟、
  
  酗酒、纵欲后有所悔悟,然为时太晚终走上为情而死的道路应召女郎格丽娅·旺德劳斯,不仅表演出色,其梦幻般的美貌也征服了观众,从而如愿以偿,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时隔6年,她和丈夫理查德·伯顿主演《谁害怕维吉尼亚·沃尔夫?》(又译《灵欲春宵》,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迈克尔·尼克尔斯,1966),她在片中饰一个丑陋又有点变态的教授太太玛莎,以真实自然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将这一蓬头垢面、脾气暴躁、性格刁泼的中年妇女的内心苦闷和心理变态表现出来,被评论界誉为最成熟、最能代表她演技的形象。她因此再次荣登“影后”宝座。泰勒还主演了《玉女神驹》(1944)、《小妇人》(1949)、《岳父大人》(1950)、《阳光照耀之地》(又译《郎心似铁》,1951)、《巨人》(1956)、《埃及妖后》(又译《克娄巴特拉》,美/英,1963)、《大人物》(又译《一代情侣》,1963)、《矶鹞》(又译《沙漠骑士》,1965)、《金色眼睛中的映像》(1967)、《春回情断》(1973)、《青鸟》(美/苏,1976)、《小夜曲》(1977)、《破碎的镜子》(1980)等重要影片。
  泰勒塑造了纯真少女、任性少妇、应召女郎、性情古怪的妇人等多种类型的角色,但她们大多端庄、俏丽、聪慧,富有诱人的魅力,能激起广大观众的欣赏热情,特别是对少男少女更具非凡的吸引力。因而,在她患肺炎住院期间,每天都要收到近500封崇拜她的影迷的来信和十几束鲜花,这使她增添了从死神那里夺回生命的勇气。
  因为身体不好而且多病,加之找不到合适的角色,泰勒已很少接拍影片,过着美好平静的生活。她一边做香水生意,一边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曾大量捐款资助对艾滋病的研究,并多次在美欧医院看望艾滋病患者,给以安慰。正因对艾滋病防治研究的贡献,她于1993年荣获琼·赫肖尔特人道主义奖。整个20世纪90年代,泰勒拍摄了两部影片:《爱的传说》(1990)和《拜访》(1999)。1999年的新年前夜,泰勒和女影星朱莉·安德鲁斯一起,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女爵士头衔。次年被英国女王授予爵士勋章。2002年,泰勒获得约翰·F·肯尼迪中心荣誉奖。2003年泰勒正式宣布退出影坛。但她仍积极为艾滋病治疗筹集善款。由于患上血管性心力衰竭,她多坐轮椅出席公开活动。泰勒晚年生活较为朴实。她说:“我从危难中活下来,是上帝赐给我的奇迹,我必须把上帝赐我的爱,让更多的人分享。”这就是泰勒不辍投身关怀艾滋病患者的公益事业的因由。
  
  个人奋斗的简·方达
  
  美国电影女演员简·方达(Jane Fonda)是美国影剧双栖明星享利·方达之女,在三十余年的表演生涯中,六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他们射死了马,不是吗?》(1969)、《克鲁特》(1971)、《朱莉娅》(1977)、《归家》(1978)、《中国综合症》(1979)、《翌晨》(1986),两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之所以如此,主要归功于她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方达1937年12月21日生于纽约,她初选学业时学习绘画,后去巴黎深造。回美后曾在纽约市L·斯特拉斯堡主持的演员讲习班学习。1960年在好莱坞参加拍摄《离奇的故事》(又译《海外奇谈》),开始步入影坛。三年后,方达远涉重洋再赴巴黎,与法国导演罗杰·瓦迪姆结合,主演了一系列影片,崭露头角,并不情愿地得了个“性感明星”的头衔。因受国内反越战情绪的影响,方达重返好莱坞。1969年,她主演“一部介绍美国萧条时期一次为期七个星期的舞蹈比赛”、“被认为是波拉克所拍摄的‘最悲观的’影片”[2]《他们射死了马,不是吗?》(The Shoot Horses, Don’t They?西德尼·波拉克),一改过去的天真浪漫而走向现实和成熟,饰一冷酷、陌生、绝望、不知羞耻、无可救药然又坚定顽强的女主人公葛洛丽亚。由于将其苦闷、压抑的内在心理表现得生动真切,感人至深,方达受到普遍赞誉,并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和纽约电影评论奖。至此她声名大震,影响日广。两年后,她在“一部以讹诈和绑架儿童为题材的犯罪片”[3]《克鲁特》(Klute,艾伦·J·帕库拉斯,1971)中饰演一个惯于勾引男人的应召女郎布丽·丹尼尔——一个只有在性的方面占据主导地位时才感到
  
  自己力量的女人,将其自信外表下掩盖的内心痛苦与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震动了广大观众,激起人们对这个下层社会妇女的深深关切与同情,因而夺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1978年方达在反越战影片《归家》(Coming Home,哈尔·阿什比)中成功地饰演了一个充满怨恨的海军陆战队上尉鲍勃·海德(布鲁斯·德恩饰)之妻莎莉·海德,将这一外表纤弱温柔而内心矛盾重重、摇摆不定的女性形象真实动人地呈现给观众——其支持越战到反对越战的思想变化及其对伤残同学路克·马丁(乔恩·沃伊特饰)的同情、友情到爱情的转变过程被方达表现得细腻自然,令人信服,从而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并获最佳女演员金球奖及第3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方达演出的重要影片还有《太空英雄芭芭丽娜》(1968)、《玩偶之家》(1973)、《青鸟》(美/苏,1976)、《电光骑士》(1979)、《九点到五点》(1980)、《金色池塘》(1981)、《上帝的安格尼丝》(1985)、《斯坦利和艾丽丝》(1989)等。
  方达以扮演泼辣、洒脱、胆大豪放的女性形象见长。其表演朴实、细腻、真挚、生动,尤其富有惟妙惟肖地充分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潜力,常能以形体动作和丰富的面部表情迅速而准确地把人物个性及内心深层表现出来。因为这样,方达在20世纪80年代依然是美国最卖座的影星之一。即使进入21世纪,她还演出了《关于黛布拉·温格》(2002)、《告诉他们你是谁》(2004)、《乔治亚法则》(2007)等影片。
  方达具有全方位的活力和意志力。除演出之外,她一直坚持健美训练,被誉为“健美皇后”,其“简·方达健美法”风靡世界。她还积极参加美国黑人争取民权、反对侵越战争、争取妇女权益等群众运动,并将个人艺术事业与广泛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演出一些反映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影片。也正如她本人所说的:“电影艺术是一种精神旅行。人们看电影品尝快乐、恐怖等各种滋味,并由此引发联想,悟出些道理。这种意识的积累将会改变80年代的美国。我演电影的意义正在于此。”她的作为在社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故而她曾宣誓1992年竞选美国总统。为表彰她为美国乃至全球电影事业作出的贡献,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2001年5月7日授予她Gala荣誉奖。
  
  朴实无华的萨莉·菲尔德
  
  美国电影女演员萨莉·菲尔德(Sally Field),在二十余年的从影岁月中,主演影片不足十部,然却两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这确令人惊异和钦羡。
  
  菲尔德1946年11月6日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一演员家庭。她自幼对戏剧和电影富有兴趣。18岁时她成为电视剧演员,曾因主演电视长片《西碧尔》获全美最佳电视演出艾美奖。由于好莱坞的邀请,1977年,菲尔德步入电影界。两年后,她主演“一部人道主义的影片,描写了一个年轻的阿拉巴马姑娘如何促进纽约工会组织者工作的故事”[4]的《诺玛·雷》 (Norma Rae,马丁·里特,1979),饰一个由普通纺织女工逐渐成长为工会活动家的诺玛·雷。她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赋予这一勇敢而坚强的人物以幽默感和生气——乐观、坚定不移又热情奔放,把角色塑造得真切感人。恰因把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表现得细致入微、层次分明,加之表演风格的朴实自然、毫无矫饰,她夺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她也因此获得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纽约电影评论奖、洛杉矶电影评论奖、全国影评协会奖及最佳女演员金球奖。从此,她声望日巨,成为好莱坞举足轻重的红星。1984年,她在由罗伯特·本顿导演,反映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农村生活的影片《我心深处》(又译《心田》,Places in the Heart)中扮演一个由贤妻良母型的
  
  一般农村妇女成长为敢于和各种恶势力斗争的农妇埃德娜·斯波尔丁。她忠实其原型,脸部听其自然,不加修饰;造型与体态直似与泥土打交道的农妇。而且以自己生活的种种体验来积累感情,将其融之于精湛的演技,从而把这一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真实感人,击败同样以主演乡村题材影片《乡村》《河流》被提名的女演员西珊·斯帕赛克和杰西卡·兰格而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奖。对这部影片,菲尔德非常看重,她说:《我心深处》“对我一生都有重大意义。”菲尔德还主演了《饥饿》(1977)、《斯莫基与海盗》(1978)、《黑色的道路》(1981)、《向我吻别》(1982)、《墨菲的罗曼史》(1985)等影片。20世纪90年代以后,她还出演了《窈窕奶爸》(1993)、《阿甘正传》(1994)、《律政俏佳人2》(2003)等影片。
  菲尔德是美国电影史上少见的成功地塑造了工农妇女形象的演员,她表演真实、细腻、质朴、自然。所塑造的工农形象有血有肉,使人信服,为此,她被美国评论界誉为“理想的工农化身”。
  菲尔德演戏十分用功,坚持深入体验生活。为演好纺织女工诺玛·雷这一角色,她曾到美国南部纺织工厂体验生活,和工人一起生活劳动,甚至学用南部口音说话。同样,为把埃德娜·斯波尔丁这个农妇角色演得成功,她又到得克萨斯州农村体验生活,学习植棉等耕种技术。菲尔德生活中和她成功饰演的形象气质相似,朴实无华,即使成为明星之后也是如此。她曾说过:“我从不想出名发财,只想当一名称职的演员。”这也许间接道出了她之所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那么大成就的原因。
  
  关注女性的朱迪·福斯特
  
  美国电影女演员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迄今已从影三十余年,演了四十余部影片,三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提名——《被告》(1988)、《沉默的羔羊》(1991)、《内尔》(又译《妮尔的芳心》,1994),两次登上影后宝座。为此,美国著名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称她为“当代美国最机敏灵慧的女演员。”
  
  福斯特1962年生于纽约。她3岁便开始在电视上露面。1972年,福斯特因在电视演出中获得“小大人”的美誉转而走上银幕,正式步入影坛。四年后,她在马丁·斯科西斯执导的被乌利希·格雷戈尔称赞为“表现技巧十分精湛”[5]的影片《出租汽车司机》(Taxi Driver,1975)中饰演一个风姿绰约的雏妓艾丽丝获得成功,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此后,福斯特主演由乔纳森·卡普兰执导,取材于1983年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真实事件的影片《被告》 (The Accused,1988),饰一被人当众轮奸的女招待萨拉·托拜厄斯。由于细心体验角色内心世界,并能以浸润强烈同情的精湛演技准确又富有个性地将这个平素庸俗放荡,受害后愤怒不已的不幸女子塑造得真实细腻感人,她受到观众的热烈赞誉,并因之荣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时隔两年,她又在乔纳森·德梅执导的谴责犯罪的惊险推理片《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1991)中成功地饰演了一个意志坚强的联邦调查局见习女侦探
  
  克拉丽斯·斯塔林,即她自己所认为的“一个内心无比坚强而容貌又如此美丽的女英雄”,使其调查案件缉拿凶手的过程真实可信,生动感人,因而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福斯特演出的重要影片还有《疯狂的马隆》(英/美,1976)、《手忙脚乱》(1977)、《蜡烛鞋》(1978)、《峡谷中的女郎》(1979)、《奥哈拉的妻子》(1984)、《新汉普曼》(1984)、《似是故人来》(1993)、《美好人生》(1993)、《初生牛犊》(1994)、《赌侠马华力》(1994)、《接触》(1997)、《安娜与国王》(1999)、《颤栗空间》(2002)、《空中危机》(2005)、《局内人》(2006)、《勇敢者》(2007)、《尼姆岛》(2008)等。
  福斯特以饰演女性受害者形象(倔强的姑娘,陷入困境的少女等)著称。她塑造的形象虽有的冷艳、有的热情、有的含蓄、有的奔放,但大多是社会的牺牲品。之所以这样,她解释道:“这就是女性的全部历史”。福斯特表演真实、自然、准确、生动,富有潜在的魅力。这主要归功于其丰富的知识(曾获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阅历、经验及聪明、接受新角色的能力和长期的表演实践。用美国著名导演阿德里安·莱恩的话说:“福斯特的知识面之广,使她饰演的人物达到了惟妙惟肖的程度。”
  福斯特在从事表演艺术的同时,又按自己的意愿和追求涉足导演艺术领域。她执导了第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影片《神童泰德》(1991),并在片中饰演神童泰德之母黛德·泰德。影片拍成后受到参加拍摄的工作人员的好评。制片人史考特·罗登这样说:“我曾和许多导演合作过,她是目前我所遇到的最确信自己要干什么的导演,她对自己非常有信心 。”这部影片在1992年奥斯卡颁奖会上放映。福斯特高兴地说:“导演是我情不自禁想干的事,我了解电影的结构,脑海中常涌现出一些画面。”1995年她再次导演了影片《心情故事》。她表示,无论演戏还是导戏,都将保持过去“精选细挑”的原则,以求得到好的结果。
  
  粗犷自然的马龙·白兰度
  
  美国电影演员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1924年4月3日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2004年7月1日逝世。在五十余年的影艺生涯中,曾七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欲望号街车》(1951)、《萨巴达万岁!》(1952)、《裘利斯·凯撤》(1953)、《在江边》(1954)、《再见》(又译《樱花泪》,1957)、《教父》(1972)、《巴黎最后的探戈》(1973),两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成为最受影坛瞩目、最受观众喜爱的“超级明星”之一。
  
  白兰度原名白兰度·小马龙,在纽约戏剧团训练班受训后,于1944年登上百老汇舞台,演出舞台剧《车道咖啡馆》《旗帜的诞生》等。1947年,白兰度在伊利亚·卡赞导演的百老汇舞台剧《欲望号街车》中扮演男主角斯坦利,其自然且极富感染力的表演使他跻身百老汇明星行列。1950年,白兰度步入影坛,主演弗莱德·齐纳曼执导的“再次表达他对战争的憎恨”[6]的“一部反映因战争致残的截瘫人的现实主义影片”[7]《男子汉》 (The Man),为演好男主人公——一个完全残废的伤兵——他到医院病房居住,以获取伤残者的真实体验,从而将这一角色的心理活动展示得真实感人,富有极强的吸引力。白兰度因之受到广泛的赞誉。乔治·萨杜尔指出:“这部影片使演员白兰度崭露头角。”[8]弗兰克·毕佛也指出,该片使白兰度“在银幕上开创了新的表演风格,即‘演技派’风格”[9]。
  从此,白兰度的表演事业蒸蒸日上,在连续四年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提名后——《欲望号街车》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伊利亚·卡赞,1951)、《萨巴达万岁!》(Viva Zapata!伊利亚·卡赞,1952)、《裘利斯·凯撒》(又译《凯撒大帝》,Julius Caesar,约瑟夫·L·曼凯维奇,1953)、《在江边》(又译《码头风云》,On the Waterfront,伊利亚·卡赞,1954)——终以描写一个人的成长及随后同腐败作斗争的故事的《在江边》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在片
  
  中,白兰度饰演血气方刚的昔日职业拳击家而今在纽约港当码头装卸工的特里·马洛伊。为塑造好这一人物,他深入纽约市八马路的旧斯蒂尔健身房体验拳击运动员的生活,从而塑造了真实可信的改行了的拳击家(酷似拳击运动员的步态、憋足劲的肩臂运动等),以随意的、咕咕哝哝的腔调和双手插在口袋里耸肩的动作将其复杂的内心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白兰度还获得了纽约电影评论奖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奖。1972年,白兰度主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展示纽约黑手党科莱昂家族兴衰的被弗兰克·毕佛誉为“描写黑手党头目家族的巨片”[10]的《教父》(The Godfather),饰纽约五大意大利
  
  家族之一的首领、黑手党头目——教父堂·维多·科莱昂,从青年演到老年,其化妆、造型以及动作、气质都令人信服,使这个说话含糊不清,或是宽厚仁慈的父亲或是冷酷无情的杀人者的教父活生生地立体化于观众面前——“马龙·白兰度在影片中扮演‘教父’唐·科莱昂,他那半隐半现的神秘形象支配着整个影片中的故事情节”[11],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该片是美国电影史上“卖座率最高的影片之一”[12],白兰度因之第二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然令人惊异的是,这个有悖俗流的超级巨星却出于对美国种族歧视的义忿而拒绝受奖。白兰度主演的重要影片还有《歹徒与玩偶》(1955)、《幼狮》(1958)、《超人》(1978)、《现代启示录》(1979)、《规则》(又译《公式》,1980)、《唐璜德马科》(1995)、《人魔岛》(1996)、《大买卖》(2001)等。
  白兰度素以自然、粗犷的表演风格闻名影坛。其艺术生涯大致可分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作为上升时期,其成功塑造了众多富于反叛精神的青年形象,他们焕发出来的非凡魅力使之对艺术和社会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青年一代视其为富于反抗叛逆性格、不因循守旧的“垮掉一代”的表范;老一代则视之为不受约束、为所欲为、反叛社会的危害。尽管在观众中存在这种认识分歧,然观众和评论家一致认为其具有自然主义意味的极富艺术独创性和情绪感染力的表演是影坛长期以来不多见的。20世纪60年代是其表演事业的衰落期,所演出的影片尽管不少——《江湖汉子》(1960)、《叛舰喋血记》(1962)、《丑陋的美国人》(1963)、《催眠故事》(1964)、《莫里图里》(1965)、《追逐》(1966)、《香港女伯爵》(1967)、《康迪》(1968)、《次日夜晚》(1969)等,然均没取得骄人的成绩,观众反响平平。20世纪70以至80年代,白兰度重新崛起。他成功塑造的一系列性格迥然相异的角色——具有宽容、关爱和残酷、冷漠等多重性格特征的教父科莱昂(《教父》),移居法国具有敌视生活情绪的对一位年轻法国姑娘让娜(玛丽娅·施奈德饰)进行性虐待的美国失意老作家保罗(《巴黎最后的探戈》,Ultimo Tango a Parigi,贝尔纳多·贝尔托卢奇,1972),因建立在谎言基础上的越战而精神失常、脱离美军指挥、潜入柬埔寨丛林由一位正直勇敢的军官变成残暴无情、杀人不眨眼的魔王的上校库尔茨(《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等,使他成为好莱坞为数不多的性格演员之一,并因能够成功塑造各种不同性格的能力再次为影坛所公认。
  1959年,白兰度曾成立自己的制片公司——彭尼贝克影业公司。1961年,他以制片、导演、男主角的身份拍摄了公司的首部影片《独眼龙杰克斯》。然白兰度的过人之处还在于表演(而不在于制片、导演),他随后再没以公司名义拍摄影片。作为一代影坛巨星,其深入生活体验角色情境从而成功塑造性格的做法,为美国乃至世界影坛的表演实践提供了极好的范例,并将继续产生久远的影响。
  
  真实严谨的达斯汀·霍夫曼
  
  美国电影演员达斯汀·霍夫曼(Dnstin Hoffman)1937年8月8日生于洛杉矶,在四十余年的从影岁月中,曾八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毕业生》(1967)、《午夜牛郎》(1969)、《莱尼》(1974)、《克莱默夫妇》(1979)、《宝贝儿》(1982)、《雨人》(1988)、《英雄》(1992)、《哈叭狗》(1997),两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成为好莱坞杰出的演技派明星。
  
  霍夫曼曾在洛杉矶帕萨迪纳剧院学习表演。1965年,他演出舞台剧《五号马的旅程》,荣获外百老汇最佳戏剧演员奥比奖。两年后,霍夫曼登上银幕,并因主演迈克尔·尼克尔斯导演的“一部深受欢迎的时髦喜剧片”[13]《毕业生》(The Graduate,1967)一举成名。在片中,他饰演被父亲的同事鲁宾逊太太(安妮·班克罗夫特饰)勾引陷入绝境继而又从绝境中找到热情和出路的未成熟大学毕业生本杰明·布莱多克,他将其置身绝境的尴尬、举止失措的窘态、摆脱困境的努力以及最
  
  终的反抗都表演得生动感人。霍夫曼因之首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成为好莱坞颇受欢迎的男演员。1979年,霍夫曼在关注离婚率激增引起的争夺孩子抚养权这一社会问题的影片《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罗伯特·本顿)中成功饰演了被追求事业和独立生活的妻子——服装设计师乔安娜·克莱默(梅丽尔·斯特丽普饰)——抛弃的六岁男孩比利(贾斯廷·亨利饰)的父亲、做广告生意的特德·克莱默,将这一形象由事业心很强的“工作狂”变成努力恪尽父责的好父亲的情感、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细致入微——妻子出走时,他气愤、暴躁,一脸惶惶不安的神情;随着与儿子的情感加深,他平静、愉快,表情亦温和可亲,充满笑容。也正因如此,霍夫曼受到普遍的赞誉,并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荣登“影帝”宝座。1988年,霍夫曼主演巴里·莱文森执导的一部表现兄弟之间手足之情及展示正常人与患有“自闭症”的“雨人”如何沟通的影片《雨人》 (又译《雷曼》,Rain Man),饰青年汽车商查利·巴比特(汤姆·克鲁斯饰)未曾听说过的哥哥——自幼患有严重“自闭症”、性格孤僻、不谙世事的“雨人”
  
  雷蒙德·巴比特,忘我地沉浸于角色的规定情境和特定心态,将自我完全置身于剧中人物几与外界隔绝的个人生活中,同时,赋予其幽默谐谑的喜剧情趣,使之以另类的感情与正常人沟通,具有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这样,霍夫曼塑造的雷蒙德·巴比特这个生活在狭小封闭的情感世界中的“雨人”,因其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和富于独创性的睿智表演而活灵活现、感人至深,从而使他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霍夫曼主演的影片还有《约翰和玛丽》(1969)、《小巨人》(1970)、《蝴蝶》(1973)、《总统班底》(1976)、《规定工时》(1978)、《阿加莎》(1979)、《家族生意》(1989)、《迪克·特雷西》(1990)、《虎克》(又译《霍克船长》,1991)、《地球与美国之梦》(1993)、《恐怖地带》(又译《蔓延》,1995)、《沉睡者》(1996)、《疯狂城市》(1997)、《登月》(1998)、《圣女贞德》(1999)、《让爱自由》(2002)、《行骗天下》(2003)、《我爱哈克比》(2004)、《寻找梦幻岛》(2004)、《赛场大反攻》(2005)、《香水》(2006)、《马格瑞姆的玩具店》(2007)、《哈维的最后机会》(2008)等。
  个子不高、相貌一般的霍夫曼一反20世纪六七十年代好莱坞著名影星的高大英俊堂皇,以“反明星”的平凡人物形象及其真实具体、生动感人的表演技巧,展示了普通大众的生活。他成功塑造的一系列中下层普通人物形象——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苦闷迷惘、涉世不深的大学毕业生本杰明(《毕业生》),身患肺炎、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城市牛仔拉索·里佐(《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约翰·施莱辛格),陷于1974年8月“水门”政治丑闻纠纷的记者卡尔·伯恩斯坦(《总统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 阿兰·J·帕库拉),因妻子抛夫弃子离家出走而苦恼的单身父亲特德·克莱默(《克莱默夫妇》)、抱负不凡但经常失业、生活拮据而不得不男扮女装上镜的肥皂剧演员迈克尔·多塞(《宝贝儿》,Tootsie,西德尼·波拉克)、患有严重的“自闭症”终日沉浸于自我狭小的生活圈子里的“雨人”雷蒙德·巴比特(《雨人》)、生活中充满艰难与不幸,时常做些偷盗之事然因偶尔救人成为不知名的英雄的小人物伯尼(《英雄》,Hero,斯特普汉·福瑞斯),与前妻一起提炼血清挽救病毒感染的生命的军医萨姆(《恐怖地带》,Outbreak,沃尔夫冈·彼得森)等,都给人留下独特、难忘的印象。为此,霍夫曼被视为好莱坞屈指可数的“反英雄”的性格演员,赢得了普通大众的广泛喜爱。
  霍夫曼在电影表演上所取得的不俗成绩是与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分不开的。在主演《克莱默夫妇》一片的过程中,他几乎每天都与导演和制片人见面,对剧本所描述的角色言行及表演情境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对一些表演不理想的戏,他便要求导演改拍或重拍。在主演《雨人》一片之前,为深入了解“雨人”的言行特点和生活习惯,霍夫曼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和一位叫约瑟夫·沙利文的“雨人”相处,仔细观察其言行和特定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反复揣摩其内心世界。不仅如此,霍夫曼还向熟知“自闭症”的病理专家请教;再三观看有关“雨人”的电视专题资料。拍片的一年半时间里,平素活跃健谈的霍夫曼沉默寡言,深深地沉浸于角色封闭狭小的内在世界中。也正因霍夫曼严谨求精的表演创作,他所塑造的单身父亲特德·克莱默和“雨人”雷蒙德·巴比特的形象才在奥斯卡人物形象的艺术长廊里熠熠生辉,而他的表演实践也为后来的电影表演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1998年,为表彰霍夫曼对美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卓越贡献,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返朴归真的汤姆·汉克斯
  
  美国电影演员汤姆·汉克斯(Tom Hanks)1956年7月9日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康科德。在三十余年的从影岁月中,五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大人》(1988)、《费城》(1994)、《阿甘正传》(1995)、《拯救大兵瑞恩》(1998)、《荒岛余生》(2000),两次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取得令人羡慕的成就。
  
  汉克斯高中时就曾参加过学校的戏剧演出。由于对戏剧表演的极大兴趣,汉克斯1976年进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学习表演、舞台制作和管理,先后演出了《维纳罗的两位绅士》等舞台剧。后到纽约参加了《快乐的日子》《迷官与怪物》等电视连续剧的演出。1980年,汉克斯走上银幕。从影初期,汉克斯主演了一些影片,也受到不少影评家的赞誉,然最终使他扬名好莱坞的,还是他1988年主演的一部讲述一个13岁的男孩乔希·巴斯金一夜之间变成35岁的男子而智力和情感仍停留在少年时期的故事的影片《大人》。片中,汉克斯饰演由13岁的孩子变成的35岁的男子。他仔细观察、模仿扮演少年乔西·巴斯金的小演员戴维·莫斯克的言行举止,并努力挖掘自己孩提时的记忆——“我必须剥去所有的成年外衣,重新找回孩子的情感。我被迫努力挖掘在中学低年级时的记忆以至创伤。”(汤姆·汉克斯语)由于成功塑造了这一在成人世界里不知所措的孩子形象,汉克斯受到电影评论家和观众的普遍赞赏,并因之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提名。1993年,汉克斯在乔纳森·德梅执导的第一部关于艾滋病,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纪实性影片《费城》(Philadelphia)中,饰演起诉所在律师事务所的患艾滋病的同性恋律师安德鲁,把自己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注入自身的表演之中,以伤感、忧郁的造型和真实动人的表演将这一受律师事务所歧视并被开除的艾滋病患者形象塑造得悲凄感人,使人同情、信服,并油然而生“如何公正对待艾滋病患者”的社会问题的现实思考——对艾滋病予以警觉,而不是歧视艾滋病患者。汉克斯因此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次年,汉克斯主演了充满温馨和真诚,可谓回归传统的美国当代生活的寓言的影片《阿甘正传》(又译《福雷斯特·冈普》,Forrest Gump,罗伯特·泽梅基斯,1994),饰一个历经战斗英雄、体育明
  
  星、百万富翁、孤独长跑者等“神话”故事的智力有缺陷的人福雷斯特·冈普,以在银幕上与观众友好交谈的天赋,把这位虚构的弱智者轻松愉快地面对美国历史四十年风云变幻自强不息直至成功的坚韧又令人乐观的形象塑造得生动有趣、真实可亲。用导演罗伯特·泽梅基斯的话说:“他带给这一角色一位伟大演员所能给它的东西——那即是真实。”汉克斯因此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男演员奖。汉克斯主演的重要影片还有《他知道你寂寞》(1980)、《志愿者》(1985)、《毫不相同》(1986)、《跳火山的人》(1990)、《虚荣的篝火》(1990) 、《棒球联盟》(1992) 、《西雅图未眠夜》(1993) 、《阿波罗13号》(1995)、《逍遥法外》(2002)、《毁灭之路》(2002)、《师奶杀手》(2004)、《幸福终点站》(2004)、《达芬奇密码》(2006)、《查理·威尔逊的战争》(2007)、《伟大的巴克·霍华德》(2008)、《天使与魔鬼》(2008)、《阿甘后传》(2010)等。
  汉克斯具有天生的喜剧素质。儿时东奔西走的生活经历又使他具备了理解并再创造生活的能力。因此,汉克斯的喜剧(或正剧)表演往往被赋予了生活、文化或历史的潜在内涵,也从而形成令人愉快然又不失之厚重的表演风格。他塑造的众多喜剧形象——一夜之间由13岁变成35岁的成人“男孩”乔西·巴斯金(《大人》),通过全国性的广播节目寻找新伴侣的单身父亲萨姆(《西雅图未眠夜》,Sleepless in Seattle,诺拉·伊弗隆),在世事的巨大变迁中屡创奇迹的弱智者福雷斯特·冈普(《阿甘正传》),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富有奉献和关爱精神的美军上尉约翰·弥勒(《拯救大兵瑞恩》,Saving Private Ryan,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8)、个性急躁、讲
  
  求速度,具有强烈控制欲,后迷失荒岛进而觉悟的联邦快递的系统工程师查克(《荒岛余生》,Cast Away)等,都具有汉克斯独特的以生活(或文化或历史)的深层内涵提炼喜剧角色的个性。这也正如《纽约时报》记者珍妮特·马斯林评价汉克斯在《大人》中的表演所说的:“睁大眼睛、兴奋又极为天真坦诚的汉克斯先生,是一位绝对的喜剧天才。片中两个真正的‘孩子’表现出了令人完全可信的行为举止。它使汉克斯先生给人留下有趣而又可敬的完美形象。这是表演的一种超越。”
  汉克斯虽具过人的表演天赋,但他却认为,一个电影明星的成功除靠演技和运气外,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后天的努力。每演一个角色之前,他都要深入了解角色的生活环境,努力把握其内心世界。在拍摄《费城》之前,汉克斯作了许多有关艾滋病对个人影响的调查研究工作,并采访了治疗艾滋病的医生和艾滋病患者。而拍摄《阿波罗13号》之前,汉克斯则去肯尼迪航天中心观看航天飞机升空实况,并像宇航员那样进行了艰苦的训练和失重试验。也许正因如此,汉克斯成为美国电影史上半个世纪以来继斯宾塞·屈赛之后蝉联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第二人。
  
  注释:
  [1] 参见拙作《超级巨星的魅力——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驰骋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们》,《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5期。
  [2][3][5][11] [德]乌利希·格雷戈尔:《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第三卷(下),郑再新等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页、184页、第180页、第173页。
  [4][7][9][10][12][13] [美]弗兰克·毕佛:《电影术语词典》,童锦荣、黄庆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页、第271页、第272页、第288页、第288页、第284页。
  [6][8]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432页、第432页。
  
  (节选自峻冰《电影的论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本版发表时略有改动)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其他文献
我所习惯的,是  做这样一种游戏  站在低矮的树枝上,她们  有甲壳虫般的羽毛  绿色,红的,黄的,她们  暂时忘记了一个小时前  春风冒昧无礼地来袭  谷雨是他们的帮凶  我确信,此刻,是站在树枝上  而不是树枝下  追赶一群离家出走的蚂蚁  他们隆起的黑肚皮  让我想起一位饱读经书的诗人  他们时而回头看我,充满善意  时而伸长双腿,低头不语  他们挣扎着向后仰去  像一位长者,无助而后叹息 
期刊
摘要:“第六代”导演及其作品在中国影坛崭露头角已经有十几个年头了,直至今日其本身仍延续着有关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之争这一命题的思考。本文试图围绕这一话题,分析目前经济形势下“第六代”电影的调适之道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第六代”;“第五代”;商业电影;艺术电影    翻开世界电影的发展史,关于“艺术与商业之于电影哪个更重要”这一话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明星制”“院线制”“好莱坞”这些商业色彩浓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受哥特风格影响的几类类型电影进行分析,从这几种类型电影的风格、影像、主题等方面挖掘哥特风格所具有的独特韵味。  关键词:哥特;黑色;类型电影    自20世纪初,以德国表现主义为开端,掀起了一个世纪黑暗空虚的哥特电影之风。20世纪90年代初,一大批哥特风格的经典影片横空出世、锐不可当,使得电影创作者以及爱好者们愈发对这种神秘奇幻的电影风格充满好奇。    一、哥特文化的氤氲    
期刊
摘要:编辑是集选题、征稿、审稿、编辑、排版、校对、发行等于一身的创作者,他与作者的关系就如同剪辑师和导演、门将和球员、伯乐和千里马以及良师益友的关系。无论是作者自由投稿,还是编辑约稿,编辑和作者都应保持“同志式”合作关系去完成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三丰收,使编辑和作者在市场的舞台上实现双赢。  关键词:编辑;作者;“同志式”    出版理论家刘杲对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律如
期刊
靖华,本名张百军,河南通许人。系蔡丽双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外散文诗学会会员、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通许作协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作家报》《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香港文艺报》等刊物。有书法作品入展或获奖。人物小传入选《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等辞书。    彼岸有海风轻抚秀发的文榕姐,从你的即将由香港艺术发展局力助出版的诗集《轻飞的月光》自序中,得知你不觉间已挪进了不惑之年的门槛,我不禁为之一颤!
期刊
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历程中,郁达夫不是最引人注目的作家,却是最具个性魅力的舞者。本文选取郁达夫小说中独特的“自叙传”色彩为论述角度,力求展现在特定历史背景下郁达夫文学个性的成因和特色。  关键词:郁达夫;自叙传;时代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生于浙江富阳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是在难以忘怀的江南故乡度过的,青葱蓝碧的富春山水和天下独绝的西子风光,滋润陶冶了郁达夫的天
期刊
摘要:女性诗歌是中国诗坛一道独特的风景,关注爱情、关注人性之美……书写文学存在之新意大美。鲁迅文学奖获奖之作,荣荣的诗集《看见》,以清新的风格关注孩子,关注爱情,关注人生,以朴实之风格描述深含生命之美的现实生活,在抒情之中融入哲理的思考,以自身的体验,述说着女性诗歌的现实回归。  关键词:女性诗歌;荣荣;《看见》;现实回归    荣荣的诗很有情致,抒情与哲理的结合水乳交融。她从生活出发,抵达生命的
期刊
摘要:本文使用结构主义分析语言元素及其结构关系的方法,分析了曼斯菲尔德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从人物、行为、结果三方面,考证了其作品中真正起作用的元素,并总结了这些元素的相互关系,从而找出了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深层结构。  关键词:曼斯菲尔德;人物形象;臆想;现实    歌德在1827年与爱伦坡的谈话中,第一次界定了短篇小说的定义,称:“它是发生的一个闻所未闻的事件。”[1]从这个定义看来,一个短篇小说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借男女主人公的几次重要对话去探寻《罪与罚》中拉斯科尔尼科夫的人物形象特点以及寻找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娅之间情感纠葛的因由。  关键词: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拉斯科尔尼科夫;对话    198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文版《罪与罚》。《罪与罚》一直都是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对其的研究也是不计其数,就如刘亚丁教授在《文化试错的民族寓言
期刊
摘要:阿莫多瓦来自西班牙,是一名享誉国际却又充满争议的导演。他的电影多是复杂的情节剧,但又易于理解,色彩浓烈,多以人的欲望、激情为主题。在这当中,他对女性故事尤其偏爱。他的女性电影中,以对欲望、情感的追求和女性母性为主题,解构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刻板印象,展现了女性对自我认识的过程和对自己命运的把握,为我们重构了一种新的女性形象。  关键词:阿莫多瓦;女性电影;解构;重构    阿莫多瓦是现代西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