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中国观众来说,白岩松是他们很熟悉的一个名字;不过,对于芸芸海外观众、特别是外国人而言,这个发音还算顺溜的中文名字恐怕除了“中国人”、“闭路电视”(注:中央电视台的英文缩写CCTV与“闭路电视”的缩写一样),很难让他们还能联想起什么。
但是,如果请他们来当评委,这并不影响他们给白岩松今年3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打一个比较好看的分数。原因何在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媒体研究学者辛欣博士一语道破:诚实、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言无不尽)、具体而简洁地说事情,是面对西方人演讲取得成功的几个要点。白岩松约40分钟的演讲,大致与这几个要点契合。可以想象,他会让在座的一些西方听众刮目相看——不仅仅因为白岩松的演讲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还因为我们有太多官员的冗长、说教、刻板的连篇套话反衬出白岩松的真诚、幽默与个性。
演讲的开头,像是一小段玩笑,但对台下的美国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多地认为白岩松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而这,是美国人喜欢的。
很快,他进入正题。肯尼迪、马丁一路德·金都是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借用听众熟悉的人或事,连结个人的生活经历,白岩松很好地运用了新闻与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接近性原则,唤起了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拉近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个良好的开始。
他不止一次运用这个原则,例如在提到1988年时,他说“我知道那一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格外的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一次成为美国的总统”,一句话便让听众理解了眼前这个中国人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之间有何关联。
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白岩松使用了大量的类比、比喻等手法,试图让他的听众较决明白他所说的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比如,第一次喝可口可乐的感觉、汶川大地震留下的巨大伤痛、中国人与美国人用望远镜互看和“加州牛肉面”的故事,等等,无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对中美关系的理解与思考,效果自然不会逊色。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白岩松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真诚。他对听众坦言,“我只关心我是否可以吃饱”,知道克林顿总统在北大的演讲,“但是说的是什么不太清楚”,当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深重时,若是多年以前,中国人可能会因为“美国又糟糕了”而高兴,但今天会格外希望美国尽快好起来,因为全球化把中国工人的就业、加薪和家庭幸福与美国联系在了一起……
笔者无意去猜测白岩松为什么这样讲,是否与其幼年的生活经历或后来的工作阅历有一定的关系,这并非本文试图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与人交流。这样坦诚的表述,不仅不会让这位中国著名的电视新闻工作者跌份儿,反而会因为真实和理性,赢得听众的尊重。
不过,白岩松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的一番谈话,或可视为他耶鲁演讲思路的注解。他尖锐地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对外宣传是失败的,我们只用我们的方式去跟别人交流,而且一谈到交流,总是在谈与人的不同。而他主张先谈共同点,否则很难建立与人沟通的基础。
他亦指出,拉萨3·14事件让人思考,我们与世界的沟通是一个什么方式,我们怎么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用新闻规律、用世界都接受的方式与别人进行平等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自说自话。
虽然他从业以来一直做的是内宣工作,但他对外宣弊病的分析是颇有道理的。据笔者了解,白岩松并非学外语出身,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印证了一点:并非会讲外语就懂得如何与外国人沟通。真正有意义的沟通是借助与你的听众相通的思想展开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从学者、官员到媒体都开始主动邀约外国人亲自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时间安排、经济条件或健康等多方面的原因,真正能到中国来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不能来的仍占绝大多数。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理上的距离是完全有可能通过拉近心理上的距离来缩小的。但心理上的距离,若处置不当,则很难靠地理上的近(零)距离来消弭。这一点或许借助成语“同床异梦”就能比较形象地说明。因此,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让人们有兴趣、生好感、增理解,对从事外宣工作的人员来说,仍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知难而进的事业中,白岩松的耶鲁演讲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缕拂面清风。
但是,如果请他们来当评委,这并不影响他们给白岩松今年3月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打一个比较好看的分数。原因何在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媒体研究学者辛欣博士一语道破:诚实、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言无不尽)、具体而简洁地说事情,是面对西方人演讲取得成功的几个要点。白岩松约40分钟的演讲,大致与这几个要点契合。可以想象,他会让在座的一些西方听众刮目相看——不仅仅因为白岩松的演讲比较符合他们的口味,还因为我们有太多官员的冗长、说教、刻板的连篇套话反衬出白岩松的真诚、幽默与个性。
演讲的开头,像是一小段玩笑,但对台下的美国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多地认为白岩松说出了他的心里话,而这,是美国人喜欢的。
很快,他进入正题。肯尼迪、马丁一路德·金都是在美国家喻户晓的名字,借用听众熟悉的人或事,连结个人的生活经历,白岩松很好地运用了新闻与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接近性原则,唤起了观众的注意力,从而拉近了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是个良好的开始。
他不止一次运用这个原则,例如在提到1988年时,他说“我知道那一年对于耶鲁大学来说格外的重要,因为你们耶鲁的校友又一次成为美国的总统”,一句话便让听众理解了眼前这个中国人的生活与他们的生活之间有何关联。
事实上,我们不难发现,白岩松使用了大量的类比、比喻等手法,试图让他的听众较决明白他所说的发生在中国的事情。比如,第一次喝可口可乐的感觉、汶川大地震留下的巨大伤痛、中国人与美国人用望远镜互看和“加州牛肉面”的故事,等等,无不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对中美关系的理解与思考,效果自然不会逊色。
此外,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白岩松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真诚。他对听众坦言,“我只关心我是否可以吃饱”,知道克林顿总统在北大的演讲,“但是说的是什么不太清楚”,当金融危机对全球影响深重时,若是多年以前,中国人可能会因为“美国又糟糕了”而高兴,但今天会格外希望美国尽快好起来,因为全球化把中国工人的就业、加薪和家庭幸福与美国联系在了一起……
笔者无意去猜测白岩松为什么这样讲,是否与其幼年的生活经历或后来的工作阅历有一定的关系,这并非本文试图讨论的重点,重要的是,他懂得如何与人交流。这样坦诚的表述,不仅不会让这位中国著名的电视新闻工作者跌份儿,反而会因为真实和理性,赢得听众的尊重。
不过,白岩松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的一番谈话,或可视为他耶鲁演讲思路的注解。他尖锐地指出: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对外宣传是失败的,我们只用我们的方式去跟别人交流,而且一谈到交流,总是在谈与人的不同。而他主张先谈共同点,否则很难建立与人沟通的基础。
他亦指出,拉萨3·14事件让人思考,我们与世界的沟通是一个什么方式,我们怎么发出自己的声音,如何用新闻规律、用世界都接受的方式与别人进行平等交流,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自说自话。
虽然他从业以来一直做的是内宣工作,但他对外宣弊病的分析是颇有道理的。据笔者了解,白岩松并非学外语出身,这也从一个侧面再次印证了一点:并非会讲外语就懂得如何与外国人沟通。真正有意义的沟通是借助与你的听众相通的思想展开的。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从学者、官员到媒体都开始主动邀约外国人亲自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但现实情况是,由于时间安排、经济条件或健康等多方面的原因,真正能到中国来的人毕竟是极少数,不能来的仍占绝大多数。
然而,我们有理由相信,地理上的距离是完全有可能通过拉近心理上的距离来缩小的。但心理上的距离,若处置不当,则很难靠地理上的近(零)距离来消弭。这一点或许借助成语“同床异梦”就能比较形象地说明。因此,如何讲述中国故事,让人们有兴趣、生好感、增理解,对从事外宣工作的人员来说,仍将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在这知难而进的事业中,白岩松的耶鲁演讲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缕拂面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