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yyive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是一个弘扬个性的创造性劳动,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作文缺少创新,因此让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创意的文章,是当前语文教师探索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使文章走出平庸,突出个性呢?对此,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我进行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独到的观察能力
  作文创新来源对于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的培养。要想捕捉生活中的新事物,广泛地认识生活,就必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因此必须指导学生随时随地细心观察,一点一滴地积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只有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才能写出有创意的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要想作文有话说,就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走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去体验田野的鲜绿,山川的壮丽,感受日出日落,风霜雷电,走向社会,认识社会,了解市场的丰富,城市的绿化美,深入社区,参观工厂,直接体验生活,捕捉新印象,只有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就会有收获,例如,学生的一篇题为《摇曳的美》的作品。就因为小作者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才会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才会被一株随风摇曳的很不起眼的狗尾巴草,触动心扉,才会去讴歌它那抗争大自然的不屈品质。
  二、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作文教学除了要求学生观察外,还要积累作文素材,在积累过程中学会思考,在选材,剪材,布局,谋篇中才能体现创新,正如矛盾所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薄本,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的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如果能做到日积月累,就能储备丰富的材料,作文就会有话可说。
  三、训练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能力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作为教师要在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的同时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让他们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能碰撞出新的火花。
  1、立足课本,培养联想能力。
  想象是创作的源泉,在日常教学中就要立足课本抓住想象的原型,从而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如在教学《行道树》一文,让学生从行道树的自由中体会奉献者的襟怀,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蜡烛,粉笔等事物也具有这些品质,依照课文中作者借物喻人的手法,从而由歌颂蜡烛、粉笔联想到对清洁工、教师……的赞美。
  2、创设情境,激发想象的能力。
  歌德说:“独创性的一个最好的标志就在于选择材料之后,能把它加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大家承认。”想象是常用的创新方法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寂然凝虑,思接于载;消焉动容,视通万里……”在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常留有一定的悬念。言虽尽,意未了。对这类篇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存储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续故事情节,由再造想象向创新性想象创作。这样的训练,不仅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也训练的学生的创造能力。
  3、编写故事,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一般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或做出新成绩的一种过程,而作文再创造的过程中要想避免与别人雷同,以新颖奇特为佳,就必须具有创造想象的能力。曾有一篇想象与创新结合在一起的精彩习作《开在时空隧道的研讨会》,在想象的天地里,时光可以倒流,可以打破时空隧道的界限,需要不同人物: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历尽千辛万苦的李时珍、千手观音的领舞者邰丽华等聚集在这时间隧道中,围绕话题“成功的奥秘——坚持”,谈每个人在创作疲劳时,都有共同特点“心灵挣扎”。是放弃,还是坚持,但他们最终摆脱心灵的桎酷,走向成功,是因为他们敢于坚持,正因为坚持,司马迁才忍辱负重,创作了宏篇的巨著《史记》,正因为坚持,李时珍才跋山涉水,采集百草谱写《本草纲目》,正因为坚持,邰丽华才在寂静中成就了“千手观音”。在想象的天地里,小作者不仅准确把握人物不同的身份、语言,还打破时空的界限,使读者产生心灵的碰撞。这种创造的想象大大开拓了我们的思路,使作文得到创新。
  由此可见,只有学生具备观察、积累、想象的能力,才能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才能突破学生习惯思维,挖掘出新意,写出多姿多彩,富有个性的文章。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效率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 怎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  一、有趣导课,激活学生的思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语文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修改病句是一个很枯燥的知识点,很难让学生感兴趣。上课时,我
期刊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语文教学的新奇和热爱是我孜孜不倦研读教材教法的十足动力。但不知从何时起,总感觉自己对教材内容已成竹于胸,总认为驾驭课堂已轻车熟路。殊不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时是会发生逆转的,多次的教训经过总结的确会变成宝贵的经验,但如果把多年的经验奉为经典而一味因循守旧,这也许又会成为新的教训,成为超越自我时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会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  我开始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转眼间,如火如荼的班级整风活动已接近尾声,在年级部大力支持下,在各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下,我行之有效的完成了本项工作。当然,此次活动中,有顺利亦有挫折,有成功亦有失败,有困惑也伴随启迪……现将整风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现状分析  本段时间,针对班级在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态度及习惯等方面,着力进行规范教育,班级整体状况稳定,并在各方面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从学生个体来看,大多数自我定位正确,但个别学生
期刊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名篇不断,大家倍出,她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一、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被国学文化润泽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走进校园,你会被浓郁的古诗文文化氛围所感染,铺设大道的大理石上镌刻着一首首教人惜时求学的古诗词,每一层教学楼的走廊两侧,设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燃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已成为现代语文教学的追求目标。  第一、从朗读入手,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凡是感人的作品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所以能使人爱读或流传不衰,不仅因为其语言文字美,更重要的是文中渗透着作者炽热的情感。而对一篇血肉俱丰的课文,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贯穿于作品中
期刊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向。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的散文,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们赏心悦目,视听得到了充分的享受。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图片上俯身躬腰的古桥、青翠摇曳的树林、清澈宁静的山泉、一泻千里的瀑布、叽叽喳喳的云雀、与我共患难的蚂蚁┅┅你看,多么美丽景色,学生
期刊
新时期,在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是教育学生成长的指导者,是各科教师、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协调者,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提高初中班主任的思想认识,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在初中生教育教学中,由于其普遍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学
期刊
在四川什邡快递界,一个叫徐璐的女子小有名气,她曾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北京大学新闻专业。身为北大才女,婚后,她却放弃了北京的白领生活,选择回乡创业,选择做快递,甚至自己还骑车到处送快递。  有人说:如此创业不仅浪费了别人的北大指标,回过头来还抢了普通人的饭碗,真浪费了四年的大学时光。  也有人说:人人都有选择自己职业的权利,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对北大才女送快递也不必大惊小怪。  还有人说:每个大学生
期刊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语文就应该突出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单纯以课堂教学,以课本为唯一对象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要从
期刊
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修改作文又是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在讲解与批改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如何解决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以下就是笔者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  一、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才是构成语文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也是最基本的对象。语文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