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 以诗育人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nd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典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再到唐诗、宋词、元曲,名篇不断,大家倍出,她是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
  一、诗化育人环境,营造诗香校园
  被国学文化润泽的校园是最富生命力的校园,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走进校园,你会被浓郁的古诗文文化氛围所感染,铺设大道的大理石上镌刻着一首首教人惜时求学的古诗词,每一层教学楼的走廊两侧,设置了古诗词专栏,每个班级走廊或教室里有学生的诗词配画作品,有诗人介绍,诗文赏析、每天一诗,还有学生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等栏目。课间,会有很多学生在诗词板块下留恋驻足,或小声议论或默默诵记或神情凝重若有所思。美观、工整的书法作品使学生感受到美德熏陶,产生“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提高了学校师生学习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组织教师国学班——以身作则
  1.自学疏通。学校根据专家老师的指导,选编一定数量的、具有各个时期代表性的名家名篇装印成册,人手一本,要求教师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自学国学。教师利用手头的工具书和资料,扫除生僻字障碍,并练习把古诗文读通顺、读流畅,能粗知文章大意。
  2.专家解读。由于小学教师古文功底相对比较薄弱,完全由教师个人解读古典文学存在一定困难。学校特聘请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原苏教版教材培训部主任高林生老师走进学校,和老师们共同研读国学经典。
  三、组建学生国学班——以点带面
  1.建班开课。考虑到学生中有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平常的课内外阅读已不能满足其需求的学生,学校从每个年级中抽签部分这样的学生重新组建一个国学班,共开设六个班。每个年级每个班有固定的经典诵读内容——教材和指导老师,每学期上两节国学课,内容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唐诗三百首》等。
  2.活动推进。对学生国学班的教育不能仅仅是停留于建班上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诗词讲座、诗词吟诵、诗词创作、诗词大赛及专题性采风实践活动等。
  四、诵读经典诗文——全面开花
  中华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文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书香校园,丰厚学校文化底蕴,在学生中开展经典诗文诵读必不可少。
  1.保证诵读诗词的时间。大量诵读古诗文,必须有时间上的保证。为了让学生达到学校所规定的诗文诵读数目及篇目,规定每周安排一节早读课时间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背诵古诗词;另外,在上语文课之前拿出三四分钟用于背诵古诗词,日有所诵,日日积累。
  2.开展丰富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了促进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调动学生学习诵记的兴趣,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诵读活动,形式多样。
  (1)古诗词诵读比赛,展现诵读成果。每个学期,学校定期举行古诗词诵读比赛活动。
  (2)古诗词擂台赛,激发诵读热情。各班积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每班推荐五名学生参赛成绩作为班级的成绩。获奖班级按名次给班级加分,纳入学年末班级考核。
  (3)改、创诗文,培养创作爱好。为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自己尝试创作诗词,通过手抄报,广播站、推荐发表等方式提供书写生活、书写感受的舞台,激发学生诗文创作的爱好和文学创作的欲望,评选出“小诗人”、“小诗圣”个人荣誉称号。
  (4)书、画诗文,彰显创新才能。让学生通过书法、绘画表现自己脑海中诗词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培养和彰显学生的创造才能。每班还要评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学校诗词专栏内,或在阅览室展览。
  五、评价激励机制
  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组织诗文诵读活动,并把成绩纳入期末考核。鼓励学生积极背诵古诗文,并采取诗文积累达级制。每10首为一个等级,以此类推,背100首为十级,这是一种动态的考评制度,只要学生积极背诵,等级会越来越高,学生的兴趣必将越来越浓。
其他文献
语文综合性学习突出的主要特征是“综合”和“实践”,它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点。这一模式,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它是本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首次成为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之一。尤其是与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样重要。  基于此认识,在日常
期刊
不言所要言,却借说别的说所要说的,所要说的又一直贯穿于全文,这就是托物言志。记叙文的写作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看下面的文章:  秃的梧桐  ——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后进学生的作文指导是我们老师做头疼的,常常因为他们的作文不及时交,不交而烦恼,常常因为他们作文内容空洞、干瘪而束手无策,更为他们作文状况停滞不前而显得无奈。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呢?作为语文老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观察生活,激发后进生的写作兴趣  在作文批改中,我们语文老师不难发现,不少后进生的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
期刊
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若能巧妙引用诗词名句,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文化精髓,而且在教育效果上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品位。所以我们有理由去发掘诗词名句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心灵的共鸣,使学生理解古代诗词名句优美的意境,品味精练形象的语言,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进一步升华自己的道德素质。  一、利用诗词诵读来培养学生的博爱仁慈之心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二代,他们衣食无忧,以自己为中心。他们与同学比
期刊
教师的语言是有力量的,你怎么说,孩子就朝你说的方向发展。你说他是天才,在他闪烁着光芒的眼睛里,你会看到希望和被认可的成就感;你说他没出息,懒惰,不诚实,你会发现,他的毛病越来越凸显,因为你每一次批评都是对他缺点的强化,都是对他自尊心的打击。  而我们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课堂,怎么让语言的力量把孩子们引到理想之地,是一件深具艺术性,需要长足思考的问题。  一、语言的赏识化  一次快期中考试时,
期刊
课堂的潜力就是挖掘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多数老师备课未经精心设计,随便发问,要么习惯性的提问,要么是因为学生心不在焉而突发其问,使学生面红耳赤地站起来,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无从解决问题,进而产生了抵触逆反心理。诸如此类的提问,充其量是有提问之形而无提问之实。只能称“假”提问,如此学生真正的潜力则被扼杀在课堂中了。  怎样才能挖掘学生真正的课堂潜力呢?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真”提问,被称之有效的提
期刊
先把文章读一遍,想论点是什么、怎样论证的、论证方式是立论还是驳论。  一、立论  结构类型: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总分总、总分、分总  中间部分 并列式、递进式  题目类型:①论题型,点明要论述的问题或范围;②论点型,题目即论点;③疑问型,答案即论点;④比兴型,表明写作的缘由或论述的切入点。  论点位置:题目、开头、 结尾、 中间(或只有分论点)  1、中心论点
期刊
语文课堂效率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 怎样才能激活学生思维,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  一、有趣导课,激活学生的思维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语文教学中,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修改病句是一个很枯燥的知识点,很难让学生感兴趣。上课时,我
期刊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对语文教学的新奇和热爱是我孜孜不倦研读教材教法的十足动力。但不知从何时起,总感觉自己对教材内容已成竹于胸,总认为驾驭课堂已轻车熟路。殊不知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时是会发生逆转的,多次的教训经过总结的确会变成宝贵的经验,但如果把多年的经验奉为经典而一味因循守旧,这也许又会成为新的教训,成为超越自我时无法逾越的障碍,也会成为新时期语文教学发展的瓶颈。  我开始深深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转眼间,如火如荼的班级整风活动已接近尾声,在年级部大力支持下,在各任课教师的密切配合下,我行之有效的完成了本项工作。当然,此次活动中,有顺利亦有挫折,有成功亦有失败,有困惑也伴随启迪……现将整风工作总结如下:  一、班级现状分析  本段时间,针对班级在日常行为规范,学习态度及习惯等方面,着力进行规范教育,班级整体状况稳定,并在各方面表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从学生个体来看,大多数自我定位正确,但个别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