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人出家文化习俗初探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k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佛教是泰国的传统宗教,他在泰国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泰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泰国享有“千佛之国”、“黄袍佛国”的美称,佛教文化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泰国人,也吸引真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与学者。出家法师作为佛教文化传承的纽带,对泰国佛教得以延续至今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本文将从泰国男人出家为僧的传统习俗来解读泰国人,从而增进对泰国佛教的理解,初步探析泰国男人出家传统及僧侣对泰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泰国佛教 僧侶 出家仪式 出家活动 出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泰国佛教简况
  (一).泰国佛教的发展
  泰国全国有95%的人口信仰佛教,佛教为泰国的国教。全国有僧侣30万人,其中有许多人终生为僧。泰国境内寺庙林立,全国共有佛寺3.2万多所,平均每个行政村或每1600多人有一所寺庙,平均每160多人当中有一名僧侣。泰国的历法使用佛历,比公元早543年。[1]
  泰国的佛教与印度文化的传入具有密切的关系。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古印度,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傣族人立国前的佛教大约可分为上座部佛教(西元前三世纪)、大乘佛教(八世纪)、蒲甘佛教(十一世纪)、锡兰佛教(十三世纪)的传入等四个时期。
  素可泰王朝初期的佛教兼扬上座部与大乘。13世纪,兰甘亨王专门从锡兰请来上座部高僧,在素可泰地区传授上座部戒律和仪式,取代了印度教与大乘佛教相结合的密教,使上座部佛教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泰国的国教。第五代的立泰王精通内外典,著作《三界论》,详细论述佛教的宇宙观与人生观,又领导铸造佛像,就是现今供奉在彭世洛府大舍利寺的清那叻铜佛,与曼谷善见寺的大铜佛。十四世纪中叶,大城王朝取代素可泰王朝,曾兴建佛陀最胜寺、巴考寺;怛莱洛迦王更将旧王宫改为佛寺,命名为最胜遍知寺;拉玛铁波底二世更敕造十六公尺高的大佛。
  拉马一世曾校订三藏,改革僧团;拉玛三世(一八二四至一八五一在位)谕令翻译三藏及特别论典为泰文;他的弟弟是四世(一八五一至一八六八),曾出家二十七年,法号金刚智,提倡严格持戒,创立法宗派,原有的众多僧侣就称为大宗派,泰国僧团自此分成两派,流传至今;五世朱拉隆功王(一八六八至一九一○)以泰文刊行巴利语圣典,创建大舍利寺学院为高级巴利文研究中心,皇冕学院为高级佛学研究中心,并发行《法眼杂志》迄今,是泰国佛教流通最久的刊物;拉玛六世(一九一○至一九二五在位)着有《佛陀觉悟什么》、《东方犹太》等书;拉玛七世(一九二五至一九三四在位)改编巴利三藏,成为泰国现行最完备、最新编的巴利三藏;拉玛八世(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六在位)时,佛教僧伽组织曾仿照国会形式,僧王为最高领袖,下设僧伽部长、僧伽议会、僧伽法庭;拉玛九世(一九四六年至今在位)是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他于1957年专机恭迎中国陕西法门寺珍藏的佛指舍利至佛统佛教城,供善男信女参拜,这是泰国当代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2]
  (二).泰国佛教的组织机构
  泰国佛教僧侣系统划分为4个大区域,大上座为区域首长,区域下设18个部域,管辖3至4个府。僧侣的最高领袖为僧王,僧王下有副僧王。僧侣分为沙弥和比丘。国王有权任命僧王;政府可以从人事权和财政权等方面控制和制约佛教的活动,而且规定僧人不得参与政治,沙弥和比丘及修道者不得行使选举权。
  泰国佛教协会是泰国最大的佛教组织,成立于1933年,最初称弘法会,50年代改为现在的名字,1960年在曼谷设立了总部,现在全国各地有70多个分会。该会的会长长期担任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主席。
  泰国僧侣也经常出国留学,与世界佛教界交流。根据资历和学历,泰国僧侣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当了10年僧侣的人被称为长老。僧侣要通过一系列的考试,通过3次初级考试的称为“涅探”及格后才可以免除兵役,此外僧侣要获得较高的声誉还必须通过佛经研究七级。除了全职的僧侣外,寺庙中还有许多见习僧侣和沙弥。
  二.泰国男人出家传统概述
  (一)出家传统的缘由
  出家根据意思来说在佛教建立以前就产生了,即在一个村子里有人懂得思考,他看到人类的生活在社会中的发展有好的方向也有坏的方向,社会有时繁盛有时衰落,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在社会中除了动乱很难找到宁静,因此就到幽静的山林中修行,思考怎样脱离苦海,找到安静与幸福。
  直到释迦摩尼出生,他看到人的一生就是生老病死的一个轮回,不知道生命的真正意义,因此想知道要怎样做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释迦摩尼离开了王宫,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用其他修行者的思路思考,但他发现他们的方法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最后根据自己的方法悟出了佛理。此后,他向人民传授自己,领悟到的佛理。向释迦摩尼寻求佛理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品行各不相同,有些人的行为不恰当,因此佛主制定了戒律来规范人们的出家活动。刚刚出家的人被称为沙弥,只有品行规范了以后才能参加佛法大会,成为真正的僧人。
  (二).出家的含义和目的宗旨
  1.出家的含义
  出家一词翻译过来很简单,即放下一切。意为放下那些不美好的事情,将那些不好的事物当做磨练自己的东西,因为那些不好的事物往往是很难放下的,有时只是表面放下但实质并没有放下。根据这层含义出家可以理解为努力学习磨砺内心,让不好的伤心的事物从内心溜走。出家同时还拥有将自己从苦难和欲望中解脱出来,摆脱外界的束缚,包括金钱的束缚等,从而获得自由的含义。因此出家还有任意而行的意思,佛主将其比喻为一只拥有翅膀的鸟,可以自由飞翔。
  2.出家的目的宗旨
  上述所说的是出家最先的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出家也成为泰国文化的重要内容。出家的内容最初为学习佛主的训诫用其熏陶自身,成为一个好人有道德,最后成为一个充实的人。
  泰国人认为只有出过家才能使人生变得完满,对社会产生责任感。如果一个人没有受过佛教的熏陶,没有使自身取得进步,就没有能力对社会负责,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反而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反而言之,如果一个人曾经出家,通过了佛法的学习就会成为好人,拥有才智与美德,就能对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从而泰国传统风俗中就产生了如果有机会就要出家一段时间的看法,其目的在于学习佛主的教诲。   现代泰国社会出家的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出家是佛教徒的职责
  佛教徒们要相互合作保用护佛教,使佛教可以繁荣发展。因为佛主的教诲一直存在就能使人们的人生变得美好,社会安定幸福。保护佛教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出家为僧,学习佛法并传承佛法。更为重要的是,人们通过学习获得佛教知识以后,就会将佛学融入自己额生活用自身维护佛法。如果做到这样,只要我们活着,佛教就存在。
  (2).出家是泰国人的职责
  泰国人认为佛教是泰民族和泰国社会最有价值的财富,因为自佛教传入泰国以来,佛教训言使人民的言行变得美好。佛教训言成为社会言行的基准,使社会变得和谐幸福,有危害的事物减少。好人多于坏人社会就会和谐,佛教使社会上的善人增多。佛教除了使人们的举止文雅,精神向上,同时也是泰国文化的根基。泰语源于巴利语,其中也含有梵语,泰国的音乐和艺术等等也是源于寺庙,现代生活中的许多符号,都是源于佛教。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佛教是泰民族的财富,泰国人民有职责相互帮助使其传承下去。
  (3).报答父母的恩情
  据泰国风俗,若一个人的孩子出家为僧,就会得到佛主的庇佑。父母过世的时候,灵魂可以拉着孩子袈裟的黄色带子进入天堂,成为佛主的“亲戚”。故而出家为僧成为报答父母的方式。这个风俗起源于阿育王时期,阿育王对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有一次阿育王询问高僧说,我对佛教的发展做出了这么多的贡献,现在可以成为佛主的亲戚了吧。高僧回答说不可以。阿育王又接着询问,要怎样做才可以成为佛主的亲戚。高僧说,若一个人的子女出家为僧,不论男女都将成为佛主的亲戚。那个时代还存在比丘尼,阿育王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为了报答父母的恩情他们都出家为僧,分别把佛法传播到锡兰和斯里兰卡。
  (三).出家的条件和类型
  在古代人们出家是因为生老病死、失去财富、失去亲人、缺乏友谊,佛主是因为思考生老病死而出家。现代社会的出家是因为遵照传统,达到了适合的年龄就出家,有的是为了还愿,有的是为了回报父母的恩情。
  一般说来,泰族男人任何时候均可出家,不过如果婚前不出家,一旦结婚生子或年老体衰,在想出家就困难了。农村里的男孩子,通常在10岁左右便到寺院当庙童,他们在庙里吃午饭,夜宿庙中。除了做杂役外,还在庙中上小学。庙童读完规定课程或者年满15岁,通过佛经、佛律考试,取得及格证明,便可出家当沙弥。沙弥通常要进沙弥学校,学习佛经、佛律、巴利文和佛教史。沙弥年满20岁如果不愿还俗,寺院可以给予和尚头衔[3]。和尚和沙弥的唯一区别是服饰,和尚参加宗教仪式时,都將一种名叫帕三卡提的特别袈裟披在左肩上,沙弥则没有穿着这种袈裟的资格。
  出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
  (四).出家仪式及一些出家活动
  1.出家仪式
  泰国人出家的仪式非常隆重复杂,各地的风俗也不相同。通常出家前一天要准备为出家的男子剃光头发。剃度的时候脸上的汗毛和眉毛都要剃干净,表示出家人对社会身份和自己身体荣耀的全部抛弃。出家习俗源于佛教徒对佛教信仰的传承,现代社会中出家的仪式有两种,即?????????和??????????。“??????”一词译为“寻找机会”,“???????”一词译为“我”。 “??????”式用于摩诃宗,“???????”式用于达磨育宗。
  摩诃宗的出家仪式如下:
  (1).剃发   首先由父母亲戚或者来参加仪式的人为出家者剪去头发,再由法师为纳迦剃光头发。根据风俗,剃下的头发要用荷叶包起来撒入河中或者放在菩提树下。出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在家剃发或者在寺庙剃发。
  (2).穿纳迦服     剃发后出家者要换上白色的纳迦服,象征出家者身体、心灵和精神的纯洁。纳迦服由白色长衫、僧人穿的白色内衣、白色披布、腰带、僧人的外衣和项链,项链可以戴也可以不戴。
  (3).绕行佛殿     换好衣服以后纳迦双手合十拿着莲花绕佛殿走三圈,不仅体现了遵循佛教传统,同时也是古人教诲我们,我们将要做的事是正确的,我们的身体和内心都热爱佛法。
  (4).进入佛殿后的仪式    仪式的主持人命出家者跟他一起背诵“三宝” 和“十诫”。 “十诫”为:戒杀生,戒取未予之物,戒性交,戒撒谎、闲谈,戒饮酒,戒吸毒,戒午后进食,戒唱歌、跳舞、奏乐、观看舞台演出,戒使用花环、化妆品、珠宝首饰,戒用高床高椅,戒取金银。
  若出家人已满20岁,并具备了佛门常识,他将被赋予一个法号,并接受以下盘问:
  ·是否患过麻风,湿疹,肺结核,癫痫等传染性疾病
  ·是否是自由人
  ·是否欠债
  ·是否被免除兵役
  ·是否年满20周岁
  ·是否准备好了僧袍和化缘钵
  ·出家者的名字
  ·出家者的导师名字
  对以上问题得到满意回答后,盘问者要用巴利文对在场的僧侣连问四次,是否愿意接受这位新来者。若众人缄口无言,按“沉默即同意”的原则,这名出家者就被正式接纳为合格僧侣。[4]
  2.现代社会中的一些出家活动
  出家为僧是泰国沿袭下来的传统,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使得泰国的传统文化也受到了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泰国的许多年轻人已经不热衷于出家为僧了,泰国佛教界也致力于复兴佛教,在此期间也积极组织复兴佛教的活动。如泰国巴吞他尼府的法身寺联合泰国僧团、佛教委员会,艺术委员会、文化委员会、国民议会,以及其他25个单位于2010年1月19日至3月18日期间携手举办了十万人短期出家的活动,该项活动延续全国七千个小镇。此次出家人数是个创新纪录,是泰国有史以来短期出家人次最为壮大的首举。   除此以外,泰国法身寺还举办了国际法薪传者短期出家活动以及国际中道禅修营。国际法身传者培训营,专门为外国人举办短期出家培训活动,使用多种语言,如中文、英文和日文等。活动的宗旨是让参与者自行学习,了解佛教的日常规程,学习禅定,消除对佛法的猜疑和争辩,培养刻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具有正见、正知、不执著、成为智慧具足、博学多才的智者。活动落幕后,受训者能把有价值的教诲运用在生活上,善待周围的人,把佛法弘扬光大,带动社会、国家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三.泰国的僧侣
  (一).僧侣在泰国社会中所处的角色与地位
  泰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的皈依者”。公共意识形态认为,宗教、国王和国家三位一体,不可分离。泰国王室对佛教非常虔诚,拥有属于自己的皇家佛寺,供养着一大批僧侣。每逢佛教节日,国王全家必然到佛寺膜拜,斋僧布施,发愿祈福。国王的虔诚,得到了全国佛教徒的拥护。国王及皇室成员崇佛,民间百姓竞相效仿,使泰国佛教在其他宗教并存的情况下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佛教的社会凝聚力大大超过了民族和其他宗教的凝聚力。由佛教理事会选出终生职的僧王,在泰国宪法上的地位在国王和总理之后,列第三。
  泰国僧人遍地,素有“黄袍佛国”之称。泰国僧侣都穿黄色袈裟,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和尚被居民视为道德的化身,即或国王遇见和尚,也要向其让路。平常亲友相遇,多合掌为礼;若遇见高僧,则十而下蹲;若入寺礼佛,则行合掌跪坐。[5]
  凡政府和民间的重大庆典活动都邀请僧侣到场诵经。参见僧侣时,不论任何人包括国王、军政府最高领导人,都必须向僧侣合十致敬,而僧人不必回礼。僧侣们成群结队出外化缘时,人民都捧出佳肴献给他们以示敬意。
  (二).僧侣在寺院的生活
  在农村,僧侣在黎明时要举行晨祷。六点左右便到农村募化和接受食物,人民可以看到到处走动着身披黄色袈裟的和尚。在城市,居民多购买饭菜布施,有些和尚常把斋饭带回寺庙,分给贫困儿童,自己吃较好的部分。8点以后,诵经拜佛,打扫庭院,整理殿堂居室,学习经典或外出。11点过后吃午饭,因为泰国和尚有过午不食的规定,所以午饭要在午前吃。中午以后是休息和洗澡时间,晚上举行晚祷。
  小乘佛教是一种自求解脱的寺院佛教,教义精微,戒律严谨。僧侣要守227戒,尼姑要守311戒,沙弥和沙弥尼要守10戒,寺院工作人员要守8戒,在家修行要守5戒。僧侣终日生活在严格的戒律规范中,其全部的寺院生活,无非是托钵化缘、诵经拜佛、坐禅忏悔。
  四.出家对个人和社會的影响
  (一).出家对个人的影响
  佛教是国教,生为男人,出家当和尚便是一件理所当然和光荣无比的事了。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又说,平平凡凡的众生即未来佛。佛在修行,人也要修行。
  泰国男子不当过和尚,就意味着不是完整的男人,就意味着没有社会地位,不成熟、缺修养、没水平,在社会上会遭到鄙视,不仅难以娶妻,公职也不易谋取。
  首先,根据泰国传统出家对于个人来说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出家者在履行孝道。其次,出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泰国最早的教育源于寺院,我们可以说僧人是最早的老师。出家者在出家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佛教的知识,也能学到其他的生活技能。禅定的过程中,要求人们放下生活中的所有东西,寻找内心的宁静。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疲惫,越来越多的行为都受到了物欲的驱使,产生了许多道德问题。参加短期出家活动,到寺院学习佛理,打坐禅定有利于净化心灵,培养自身的德行。
  出家是一个自我磨砺的过程。僧人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抛弃物欲。吃,每天清晨僧侣排着长队到村寨中化缘,人们布施什么僧侣就吃什么;僧侣不追求衣着的华丽,只需一件由几块黄布组成的袈裟;僧人的僧舍只须简单的棚舍就足矣,不追求高床软卧,出行云游的时候一棵树下,撑开随身携带的黄伞就足矣。严格的教规教义,规范着僧人的活动,出家修行的过程是一个苦修的过程。在出家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学到忍受与克制,对生活的一种满足感。我们可以说在出家的过程是一个男孩转变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的过程,出家修行能让人学会怎样思考人生,怎样对待生活。
  出家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佛教奉行善的思想以及相信因果轮回。僧侣在出家过程中学习佛教善的思想,宽恕别人的罪过,用善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我们可以看到深受佛教影响的泰国人总是用微笑对待他人,具有包容心和爱心。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处于因果轮回中,万物都有灵性。种因得因种果得果,这一世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前世的罪孽,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佛教信徒修行《波罗蜜》,目的在于把自己从罪孽中洗脱出来。泰国人勤做功德,学习佛法知识,用善的言行对待他人和自己。
  (二).出家对泰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弱化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僧侣作为佛教传播的纽带,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以及对国家的认同感。
  佛教认为人的一切痛苦的原因来源于贪求欲望,当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产生冲动,进而发生争斗。要断绝产生痛苦的根源,就要灭除贪求欲望,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达到最高的精神境界。僧侣的生活就是在践行着这个过程,出家为僧向世人教授禅定,念诵经文,讲解佛教教理,劝人们皈依五戒,热爱正法,抛弃心理和精神上的烦恼和压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行走在泰国的村落间或者走进泰国人的家中,我们会发现,他们的院子没有用高高的围墙来隔绝,房屋的门也只是简单的用玻璃门或者木板门制成,栅栏的那头就是邻居。这和我们中国的家庭是完全不同的,在中国不论农村还是城市每个家庭都是用高高的围墙围住,或是用上有几把锁的防盗门。僧侣教授人们遵守无戒,不偷盗等使得泰国的村落变得和平安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这难道不是人们一直所追求的吗。   泰国是个农业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缓慢,经济落后,文化教育设施不健全。佛寺实际上起到了教育机构的作用,此外,由僧人组成的一些小组,会分赴全国各地,除了向当地人民教授佛理以外,还宣传现代农业技术、健康知识、公共卫生等知识,并向穷人提供帮助。由此可见僧人对泰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
  泰国的文字和文学作品,都深受佛教的影响。以泰国文字为例,泰国文字中渗透了许多梵语和巴利语,特别是王室用语许多都源于巴利语和梵语。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这些文字已经没有被广泛应用,许多泰国人都已经不认识这些文字,然而正是这些古老的文字记载了泰国的历史和重要经典。我们可以说寺院是现代学习巴利语和梵语最为重要的场所,泰国僧团每年都会组织沙弥的梵语巴利文考试,只有通过一定级别的考试才能取得僧衔的称号,寺院中取得佛法巴利文考试九级的大师通晓泰国的历史文化,他们是泰国文化最重要的传承者。现在,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巴利语梵语的专家和学者,大多都选择到寺院学习。僧人成为泰国文化得以一直延续下去的纽带,通过出家让更多的泰国文化传扬。出家成为当今社会在受外来思想冲击下的泰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和复兴的重要途径,泰国僧人也担当了传承泰国传统文化的使命。
  出家为僧有助于泰国文化的传播,促进泰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提高泰国的国际地位。泰国的文化追根揭底源于佛教文化,泰国佛教在世界佛教领域中有重要影响。
  历史上,泰国佛教曾先后传播到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并相继在那里建立佛寺。其中老挝、柬埔寨等国的僧伽制度与泰国相仿,流行的宗派也与泰国宗派有密切的联系。随着泰国经济地位的增强,佛教界向外国弘扬佛法的活动也日益增多,泰国僧人在欧美国家建立了不少寺院,并根据西方文化特点相结合进行改革,使佛教比较容易为欧美国家人民理解。今天,曼谷是世界佛教的中心,泰国佛教徒也以此为豪。佛教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多地了解泰国,提高了泰国的国际地位。
  佛教是泰国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是泰国最重要创汇部门。佛教文化、佛教的建筑、佛教的节日、佛教的仪式等,构成了“黄袍佛国”的系列景观。了解与学习泰国的佛教文化,有利于增进对泰国的了解。
  五.结语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是泰国人民共同的宗教信仰,是泰国人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也是团结泰国全国人民的精神桥梁。对于泰国人来说人的一生最为重要的三件事便是出生、出家和死亡,他们都与僧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僧侣是记录泰国文明的活着的文字,向泰国文化的导师僧侣学习,了解最原始的泰国传统文化,从而走进这个神奇的“黄袍佛国”。
  【参考文献】
  [1] 田禾,周方冶.列国志-泰国[M](2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1(2010.8重印):44-55
  [2] 戚盛中.泰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外国习俗丛书)
  [3] 黄建人.泰国人出家.人与自然,2001,01:97-99
  [4] 蒙飞.泰国·温润的微笑[M].南宁:广西南宁出版社,2006.10(东盟十国文化丛书|沈北海主编)
  [5] 陈造福.佛教与泰国的社会生活.贵州大学学报.1998.03:82-86
  [6] 尔东.泰国佛教概况[J].Dharmaghosa(The Voice of Dharma),1982,(03):14-18
  [7] 互动百科.泰国佛教. 2012-06-15:[2013-03-20] http://www.baike.com/wiki/%E6%B3%B0%E5%9B%BD%E4%BD%9B%E6%95%99##
  [8] Review ?????? DMC.???????????????? ?????????????????????????.14 ?.?. 2554.[2013-03-20] http://www.dmc.tv/articles/top_of_week.html
  [9] Review ?????? DMC.?????????.7 ?.?. 2556.[2013-03-20]http://www.dmc.tv/articles/top_of_week.html
  作者简介:卓丽芬(1989—),女,白族,云南大理州人,文学硕士,单位:云南民族大学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亚非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东南亚文化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由习总书记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并将“三农”问题作为下一阶段全党工作的重点,优先解决农民、农村的脱贫致富问题,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打好基础。现阶段我国农村的发展还够充分,丘陵地区农村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重点抓好特色产业的培养和发展。本文分析了丘陵地区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发展的思路,以期对丘陵地区乡村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中西部 丘陵地区 乡村振兴 特色
期刊
【摘 要】 2003年突发的“非典”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式感染,这些重大公共事件的发生,给酒店带来了危机。本文通过梳理国内文献记录的酒店危机营销相关理论,以及酒店在03年“非典”下做出的危机营销措施,抽样调查安徽省境内酒店和连锁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营销策略,分析研究在重大事件背景下酒店的危机营销策略,提出开启移动网络平台直播营销以及开发智能化服务的创新营销建议。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战略管理理论首先由许多卓越的中早期计划理论构成,从1968年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BCG矩阵起,学界对于战略分析工具的研究越来越多。从战略分析、战略制定、战略选择、战略評价与控制4个层面对战略分析工具发的历史沿革进行述评,提出了战略管理一般分析框架。  【关键词】 战略分析工具 战略制定 战略选择 战略评价 战略控制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首先由许多卓越的中早期计划理论构成。结构严谨、自成体
期刊
【摘 要】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在这庞大的网民群体背后是由此产生的更为庞大的信息数据,对这些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无疑使“大数据”产业在互联网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中迎来了新一轮的浪潮。本文试图通过对现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的分
期刊
【摘 要】 近幾十年来,使公司能够长期在竞争中生存的战略行为的重要性急剧上升。在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所有公司不仅应关注公司的内部状况,还应制定长期生存战略,从而跟上公司正在发生的变化。环境。过去,许多公司能够成功地运作,主要关注日常工作,与提高当前活动中资源使用效率相关的内部问题。现在,虽然合理利用当前活动中潜力的任务并未取消,但实施这种管理非常重要,这可确保公司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
期刊
【摘 要】 由于我国财务行业的不断发展,为适应国家目前的发展现状,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在2016年12月16日公布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因此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不再作为会计行业入职时所需的基础证书。这次改革给千万的会计从业资格证持证人员以及马上面临备考的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疑惑。追溯财务行业发展的历史这次改革是必然的。当下,会计行业基础从业者基数庞大,如果会计行业想要发展,这次改革的举措就必不可少。
期刊
【摘 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力发展经济建设,提高国民经济就必须要完善企业的各项建设指标,而企业主要是透过财务报表分析自身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向外界传达企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发展的状况。人们对财务报表分析越来越重视,对企业财务报表与会计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通过阅读文献和查阅资料分析现行的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并针对这些缺陷提出自己的几点建
期刊
【摘 要】 小厕所,大民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厕所革命”的重要性。各地要以供给侧改革要求规划“厕所革命”。 公厕的建设和发展,使城镇、乡村环境变得更加整洁、卫生,也推动了生活观念和环境意识的变革和进步。厕所的清洁程度、环保程度,体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品味,也直接反映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程度。加强健康文明的厕所文化建设,使厕所这一传统认知中的“藏污纳垢之地”,发展成
期刊
【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深度调整以及国内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人力资源的弹性和难度也逐渐增加,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绩效,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近年,工作投入作为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广泛关注。而领导行为作为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对提高组织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将两者联系起来,研究领导者行为对员工积极投入工作的影响。回顾以往实证研究发现,
期刊
【摘 要】 调研基于“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杭州大创政策实施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关键词】 最多跑一次 大创政策 对策  日前,笔者针对在杭州创业的和意向在杭州创业的大学生和相关政府部门围绕杭州大创政策实施问卷调研和访谈,分析情况如下。  一、实施现状  (一)财税金融政策实施。大创企业资金筹措难度大。目前杭州市大学生主要的创业资金来源还是创业基金以及风投机构。从创业融资情况来看,据统计只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