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观察是我们把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变成文章的桥梁。叶圣陶先生说过:“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大有益处。”写文章就是写生活。观察的过程,就是积累的过程。只要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认真观察,就会眼界开阔,增长知识;会激起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许多实践证明,作文水平的提高是从观察起步的。
那么怎样观察事物呢?
一、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善于抓住特征,不但要抓住表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本质方面特征。本质方面特征更能反映事物的特点,更能反映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的深刻性。
实际生活中,对人、事、物、景、自然等不同类别的事物,由于它们的性质,存在状态和活动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观察时,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并不困难。例如,在观察人物时,只有深入、细致地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在写作文时才能准确、形象地描写人物的外貌。课文《金色的鱼钩》在描写“老班长”外貌特征的变化。在刚刚进入草时,“老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在接近草地边缘的时候,老班长却“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但他“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文中这几处对老班长不同的外貌特征的描写,表现出这位老红军战土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三位小战士能活着走出草地,他献出了自己全部的身心,这说明“老班长”有着高度的革命责任撼和舍已救人的精神。由此看来,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描写,不但可以把人物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还可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觀察要抓住重点
在观察活动中,我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某个事物的各个部分,又找出其特征,但这一切不等于说在观察过程中,对每个局部都平均使用力量。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之上,应确定观察的重点。一般说来,事物的主体,是要重点观察的。因为一个事物不论它有多复杂,总有一个重点部分是它的主体,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要下大力,仔细分析,研究事物的主体,只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主体部分的特征,我们就可以说是认识某个具体的事物了。如以《我喜爱电视机》为题进行观察,我们除了要看清电视机的大小、样子、外壳颜色,最主要的是观察电视机的屏幕,因为小屏幕,使我们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所以,观察中应把这一内容作为重要。我想类似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著名作家玛拉沁夫在《旅行家树》这文篇文章也是这样抓住重点对旅行家树进行描写的: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访问期间,在我们居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大树,婀娜,翠绿,秀气极了。那树的形状,不同于一般的树木,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结实而修长的树干上生出长长的坚硬的阔叶,而那阔叶也不像一般树叶那样向四周扩散,它只向两侧伸展,看去就像开屏的孔雀,又像展开的扇面。
从文中可以看出旅行家树是一种有特色的树。因为它叶子奇特。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把观察叶子做为重点,首先作者注意到旅行家树的叶子直接长在树干上,而不像一般的树,叶子长在枝条上;其次,这种树的叶子奇特, “坚硬的阔叶”。说明树叶厚而硬,向两侧伸展, “而不像一般的树叶那样向四周扩散”。写作时抓住重点——奇特树叶,就把这种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使没有见过这种树的人,看了这段文章,也能想象出这种奇特的树了。由此可见,只有抓住观察的重点,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描写事物才能更加形象。所以,观察中应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
三、观察要注意顺序
观察要讲究顺序,写的时候,思路才有条理。一般地说,观察事物,分观察静态和观察动态。一个事物处在静止状态,有利于我们看清它的全貌和细节。观察静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纵向观察,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观察,有从外向里或由里向外的观察等等。课文《小花鹿》中有这样一段: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爱。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中,那圆溜溜的大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在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付调皮的样子。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对小花鹿的头、脸、身子、尾巴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观察后再按照这个顺序写出来,就使“小花鹿”这个可爱的玩具形象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上述的几种观察方法,有时可以单独使用,但很多时候,需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得到观察的效果。
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事物不但要观察静态,还要仔细观察动态。我们只有把一个事物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事物的运动状况观察清楚,才能在表达时写得具体,生动,活灵活现。
四、观察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在细致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眼前的所见、所闻,展开联想和想象,是写好作文的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办法,不仅能使作文具体、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展现很深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课文《长城》,作者在游览了长城,领略了长城的气魄雄伟之后,联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来,这一联想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更加充实、生动。又比如:深秋时节观察枫树,霜染枫叶,格外秀美,人们很自然地产生联想,想那红红的枫叶“如丹、如霞、如火……”
大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十分丰富的、复杂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我们只有平时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
那么怎样观察事物呢?
一、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善于抓住特征,不但要抓住表面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抓住本质方面特征。本质方面特征更能反映事物的特点,更能反映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的深刻性。
实际生活中,对人、事、物、景、自然等不同类别的事物,由于它们的性质,存在状态和活动方式有着明显的差别。观察时,抓住它们各自的特征并不困难。例如,在观察人物时,只有深入、细致地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在写作文时才能准确、形象地描写人物的外貌。课文《金色的鱼钩》在描写“老班长”外貌特征的变化。在刚刚进入草时,“老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在接近草地边缘的时候,老班长却“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但他“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文中这几处对老班长不同的外貌特征的描写,表现出这位老红军战土为了革命事业,为了三位小战士能活着走出草地,他献出了自己全部的身心,这说明“老班长”有着高度的革命责任撼和舍已救人的精神。由此看来,对人物的外貌特征的描写,不但可以把人物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还可以有力地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
二、觀察要抓住重点
在观察活动中,我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某个事物的各个部分,又找出其特征,但这一切不等于说在观察过程中,对每个局部都平均使用力量。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之上,应确定观察的重点。一般说来,事物的主体,是要重点观察的。因为一个事物不论它有多复杂,总有一个重点部分是它的主体,在观察过程中,我们要下大力,仔细分析,研究事物的主体,只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住主体部分的特征,我们就可以说是认识某个具体的事物了。如以《我喜爱电视机》为题进行观察,我们除了要看清电视机的大小、样子、外壳颜色,最主要的是观察电视机的屏幕,因为小屏幕,使我们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所以,观察中应把这一内容作为重要。我想类似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著名作家玛拉沁夫在《旅行家树》这文篇文章也是这样抓住重点对旅行家树进行描写的:
在非洲腹地的布隆迪共和国访问期间,在我们居住的一座洁白的小楼门前,有两棵大树,婀娜,翠绿,秀气极了。那树的形状,不同于一般的树木,它没有枝丫,没有碎叶,在结实而修长的树干上生出长长的坚硬的阔叶,而那阔叶也不像一般树叶那样向四周扩散,它只向两侧伸展,看去就像开屏的孔雀,又像展开的扇面。
从文中可以看出旅行家树是一种有特色的树。因为它叶子奇特。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把观察叶子做为重点,首先作者注意到旅行家树的叶子直接长在树干上,而不像一般的树,叶子长在枝条上;其次,这种树的叶子奇特, “坚硬的阔叶”。说明树叶厚而硬,向两侧伸展, “而不像一般的树叶那样向四周扩散”。写作时抓住重点——奇特树叶,就把这种树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了。使没有见过这种树的人,看了这段文章,也能想象出这种奇特的树了。由此可见,只有抓住观察的重点,才能达到观察的目的,描写事物才能更加形象。所以,观察中应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
三、观察要注意顺序
观察要讲究顺序,写的时候,思路才有条理。一般地说,观察事物,分观察静态和观察动态。一个事物处在静止状态,有利于我们看清它的全貌和细节。观察静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纵向观察,有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观察,有从外向里或由里向外的观察等等。课文《小花鹿》中有这样一段:
小花鹿,可真讨人喜爱。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透蓝的眼眶中,那圆溜溜的大眼珠还真有神采呢!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像是在跟我说话。小花鹿的身体是桔黄色的,上面还有大红色的梅花斑纹,它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付调皮的样子。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按照从前到后的顺序,对小花鹿的头、脸、身子、尾巴的顺序进行观察的,观察后再按照这个顺序写出来,就使“小花鹿”这个可爱的玩具形象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了清晰的印象。
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对上述的几种观察方法,有时可以单独使用,但很多时候,需要把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才能得到观察的效果。
观察事物的发展变化,观察事物不但要观察静态,还要仔细观察动态。我们只有把一个事物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过程,事物的运动状况观察清楚,才能在表达时写得具体,生动,活灵活现。
四、观察时要展开联想和想象
在细致观察事物的基础上,张开想象的翅膀,根据眼前的所见、所闻,展开联想和想象,是写好作文的一种好方法。采用这种办法,不仅能使作文具体、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展现很深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课文《长城》,作者在游览了长城,领略了长城的气魄雄伟之后,联想到了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情景来,这一联想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而且也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使文章更加充实、生动。又比如:深秋时节观察枫树,霜染枫叶,格外秀美,人们很自然地产生联想,想那红红的枫叶“如丹、如霞、如火……”
大自然和社会中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十分丰富的、复杂的。我们要想真正了解、认识某一事物或现象,是一个艰巨的过程。我们只有平时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才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