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_m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开课在学校教学活动中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许多学校在每个学期都要开设观摩周,要求每个学科指定教师开设公开课,旨在增进与兄弟学校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实施途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参与课改以来,我听了许多公开课,也上了不少公开课,然而跳出课改看现状,细细品味这些课,总觉得这些精心准备的课中还有一些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此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1.公开课是一个人在表演集体创作的剧本
  一堂校际的公开课的开设往往离不开整个教研组或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开课老师在集体备课的前提下,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制作教具、制作课件、备好课、写好教案。一切准备完后,先试讲,备课组成员指出不足之处,开课教师再加以修改,把课堂设计得近乎完美。把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发生的问题都用预设问题的方式设置好,然后以各种教学手段加以处理,课堂教学中就失去了动态生成,使得课堂上表面上精彩不断,却又风平浪静,没有风哪来涟漪?
  2.对公开课的追求失真
  由于公开课被赋予了太多额外价值,导致教师对公开课过分看重。过分追求使之偏离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真实水平。
  2.1为多媒体而多媒体
  每堂公开课,开课教师都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件。课件画面绚丽、内容丰富。实验演示、板书设计等搬到课件上,以致有些教师忽略了对传统教具的使用,减少了与学生的必要互动。学生为眼花缭乱的课件场景所陶醉,对重要的知识点却记得少之又少。由传统的“满堂灌”到“满堂看”和“满堂听”,学生只是听众和观众,学生的主体性无法体现。虽然多媒体能够达到化抽象为直观的效果,它的应用给生物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多媒体毕竟只是辅助教学,不能夸大其作用。
  案例:这是一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公开课。教师精心制作了课件,看起来内容很丰富,但仔细琢磨,课件中无非是课题的主干知识的文字描述与人教版课本52-53页的图片扫描。
  笔者认为,多媒体的使用,贵在用得“精”、“当”、“妙”。主要是用于教学中那些逻辑思维强、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想象、难以建立起概念的知识点。例如“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等教学。
  2.2为了活动形式而设计学生活动
  新课程下,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或者说学生出彩才是课堂成功的关键,因此很多公开课都非常在意学生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都设计了学生活动。
  案例:一位教师在教学《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时,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小组讨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如何传导的及其特点。这部分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自学有点难度,讨论很难进行。
  该教师设计了活动,本来是想让课堂气氛热闹,但实际上适得其反。课堂活动应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目标要求。过多、过滥、不必要的课堂活动,可能让课堂气氛显得异常火爆热烈,但学生仍然是老师的“思想玩偶”,被动地完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活动,并非真正的自主学习。
  案例2: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及特点。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自学有点难度,讨论是必要的。但是该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实际效果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要求,缺乏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有梯度的学生活动。
  笔者在听课后感受到,过多、过滥、不必要的课堂活动,可能会让课堂气氛显得异常火爆热烈,但学生仍然是老师的“思想玩偶”,被动地完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活动,并非真正的自主学习。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的课堂活动可以达到抽丝剥茧的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3为了追求完美而不敢暴露学生的错误
  当一位教师上好公开课后,同行们首先就会提问:“上得顺吗?”似乎“顺”就是成功的代名词,害怕意外发生是上公开课老师的通病。教学设计近乎完美,提问的问题都是事先设计好的,学生沿着老师的指挥棒走,一般不会让学困生在课上回答问题,整堂似乎很顺畅,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出现意外,课堂没有生成性问题。
  案例:在《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节课上,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科学家的实验和所提出的假说,进行“问题串”教学,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科学家的实验和结论,教学中还让学生动手画图,展示自制模型。课堂教学一路凯歌高奏,给人的感觉是学生上课一听就懂,课堂似乎很完美。
  课堂上是不是越完美越好吗?既然教师的问题,学生什么都会回答,这堂课还上了干什么?这种看似“没有问题”的公开课,其实本身就是教育最大的问题。
  3.评课的主体不够完整
  一节完整的公开课少不了评课这个环节。在评课环节上,笔者发现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缺少了受课学生的参与。学生是教学服务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理应是评课的主体之一。让学生参与评课,发表对老师一堂公开课的想法和要求,这对主讲教师和其他听课老师都会很有启发和帮助。其次,缺少了主讲教师的参与。在公开课评课活动中,主讲教师要么回避评课,要么一言不发,“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次,听课教师有时在评课时为了保护授课教师,不会畅所欲言。一般都是说好话,说出的错误只是皮毛问题。
  公开课是当今教育中存在争论最多的,如何上好一节生物公开课?这需要广大教师的研究与反思。如果只是为了“公开”而“公开”,而走向一些极端,就不如“还课堂以真实”。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都以单一的授课方式为主,教学形式十分单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少,不能保证学生独立自主地安排学习活动。教师过分强调讲授,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培养,教学方法也不能做到高效落实。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求落实有效性,也必须着眼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根据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及初中生的个性,基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出了构建有效物理教学
日前,房地产企业万科布局生猪养殖领域,引发广泛关注.一方面,各类资本加速进入养猪业,另一方面,生猪价格连续缓慢回落.这证明了前期生猪稳产保供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也说明了
期刊
摘 要: 本文给出了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的公式,对例题进行了解析,并做了规律小结。  关键词: 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 相关计算  一、计算公式  1.根据定义计算:  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2.根据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摘 要: 控制变量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本文在化学教学层面上,介绍控制变量思想的渗透途径,包括教材中挖掘、创新演示实验、研究性学习等。  关键词: 控制变量 化学教学 渗透方法  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对影响事物变化规律的因素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创造出多样式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带来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学体验和学生的学习感受,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多媒体辅助化学教学已悄然进入化学课堂,多媒体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灵活的优势,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想象力,而且能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优化课堂结构。我们依据教学标准的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
本课时内容既衔接了第一章运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又衔接了本章第一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的内容,更为以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摘 要: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会计信息化,而会计信息也是在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逐渐加强企业信息化的背景下,这对企业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本文探讨了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相关政策,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企业;财务管理  一、会计信息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一)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  在企业会计逐渐信息化的过程中,
我在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对所教班级的学生尝试生物“课前无预习,课后零作业”教学模式已经有4个多年头了,不管是学测班,还是高考班,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有目共睹.在尝试过
初三学生有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我比较年轻,发达的网络给了我和学生同样的生活体验,利用我和学生的共同点,可以优化沟通气氛,提高沟通效率。但是,我不能被学生同化,要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