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能力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如何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悟能力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在品词品句中感悟
  许多文章,粗粗一看,语句平淡无奇,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细细品读词句,就会令人感到言尽而意无穷。例如人教版《触摸春天》中有这样一段话:“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这两句话要抓住“竟然、奇迹、神奇的灵性”几个词语来理解、感悟。一个什么也看不见的盲童要想捉住一只蝴蝶是非常不容易的,安静却将蝴蝶拢住了。所以作者用“竟然”来表示事情的出人意料,用“奇迹”来形容这件事的不可思议。这个“奇迹”就是安静身上所特有的“神奇的灵性”,那么“神奇的灵性”指的是什么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读课文找答案。有的学生说是指小女孩身上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神奇的力量;有的学生说是指小女孩整天在花丛中流连忘返,身上具有浓郁的花香,像一位花仙子,蝴蝶愿意和她做朋友,欢喜的落在她的手心。老师再次基础上引导学生:这种“神奇的灵性”来自哪儿呢?从而让学生悟出小女孩对春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在反复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预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要求学生眼到、耳到、口到、心到,使学生感知其意,感悟其情。例如人教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部都是对的。”怎样才能把这句话读懂,才能将其中所含的道理读出来呢?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来交流,有的学生说:“我读的时候强调‘亚里士多德’,是因为他是当时最著名的科学家,而伽利略却用事实证明了他的结论是错误的”;有的学生说:“我读的时候突出‘大’和‘全部’,是为了说明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权威,但他有时候也会犯错误,伽利略敢于怀疑大哲学家的结论很了不起。”有的学生说:“我读的时候‘大’、‘也’、‘全部’这几个字,是为了表达大哲学家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他人更是如此,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一个人。”学生在通过多次诵读、交流的基础上,再来回答“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呢?”这个问题时,理解,感悟就会透彻的多了。
  3.在放飞想象间感悟
  有时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缺乏可感性,这时可以借助人的想象,创造出更生动的画面,更好地理解、体会文本。例如人教版《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作者向我们描绘了开国大典的许多场面,老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想象后再回味回味: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读读整篇课文。老师恰到好处的挖掘课文语言的未定点,凭借这些极具内涵的未定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宽学生心灵的空间,彰显学生个性的亮点,从而使学生享受到语文和人生交汇的美好意境也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开掘。
  4.在联系现实中感悟
  叶圣陶说:想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把握教材,挖掘生活中的情景,唤起学生的回忆和想象,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体会情感。例如人教版《猫》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它(猫)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对于“丰富多腔”、“变化多端”这样的词语的理解创造情景,让学生模拟猫的叫声。当猫吃饱喝足,心情满意的叫一声;当猫听到主人召唤,短促的叫一声;当猫打架时,粗吼一声;当有人给他挠痒痒时,非常受用,细叫一声;学生在模拟猫叫的过程中,形象的感知理解了“长短不同、粗细各异”,那么“丰富多腔”、“变化多端”也其义自现。让学生体会到猫是有灵性的,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总之,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收获的。让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吧!
其他文献
【摘要】英特尔求知计划提倡的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应用到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感。  【关键词】英特尔求知计划培训项目,基于项目的小组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众所周知,在如今日益依赖技术的世界中,如何缩小不同地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一个愈来愈严峻的问题。为了在知识社会中顺利成长,今天的孩子们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素有“小校长”的美称。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和班级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在乡村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关键词】农村学校,班主任,方法    1.用“德”定其心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也是实施其它教育的根本保证,学生是否成才关键在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学生就没有共同的目标和行为规范,整个教育
期刊
【摘要】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是班主任工作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培养的意义及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班主任,健康心理,品质,培养,意义,方法    在素质教育中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日益增强的创新人才。学生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精神面貌,也直接关系着培养出来的人才素质。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取得成就的因素不在于智力、
期刊
小学生初学作文,常感到无从下手,一提起写作文就愁眉苦脸,总觉得无话可说,或是在写作时出现“假”、“空”、“抄”等现象。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平时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社会接触相对较少,社交能力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相信许多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对此都深有体会。下面我就该如何指导好农村学生初学作文,培养学生作文的兴趣,树立学生作文的信心,谈谈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积累材料,快乐入门
期刊
【摘要】在世界各方面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对教育的最强烈要求。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作文和阅读,作为语文知识的综合作用,是创造性劳动,通过训练培养创造能力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关键词】作文;阅读;创设条件;创新能力;培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二十一世纪人才竞争的焦点在哪里?无疑是有创新能力的一流人才的较量。因此,素质教
期刊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难点。许多老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感到难以突破,难以出成效。学生在写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没内容写,没话写,语文平淡,缺少真情实感,对作文没有兴趣。针对这些现象,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粗浅地谈谈作文教学。  1.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才能使学生从“害怕写”的状态转变为“乐意写”,进
期刊
【摘要】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意识包括爱写、动口、动笔三个方面,这是写作的基础。本文对作文意识培养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意识,培养,方法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首先要培养他们的作文意识。作文意识含爱写、动口、动笔三个方面。爱写意识是指学生能
期刊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的相关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与想法。  【关键词】朗读教学,问题,改进,方法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然而在目前的实践中朗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
期刊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在于作文教学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其生活,努力激发孩子们的作文兴趣。本文对此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作文教学,贴近,生活,游戏,看图    作文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要有效引导小学生写好起步作文,就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贴近其生活,努力激发孩子们的作文兴趣。这既能解决学生作文的无米之炊,又能调动学生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要实现培养新一代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的素质教育目标,信息化教学必然会成为教师们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如今,多数学校实现了“班班多媒体”或“班班电子白板”,信息技术下的新授课基本走入正规,而信息技术下的个性化阅读课,还处于起步阶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