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至2000年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vy_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 奶


   母亲说,我记得你奶奶是农历五月二十九去世的,活了五十四岁。我知道了消息后,就赶快回来了,你父亲腿不能走,就没能见上你奶奶最后一面。那时候还在祖上的旮旯老地方里,天下连阴雨,加之那天晚上,山上的洪水从崖面子上倒灌下来了,后来听说,那天傍晚,你奶奶养的牛和驴,怎么赶都赶不进圈里去。那天晚上,你奶奶在饲养室里睡觉,就那样都被掩埋去世了,圈里还养着的那几头牛和驴,也随之而去。
   祖母去世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暴雨夜,那年我两岁不到。祖父于2012年农历九月二十五去世后,父辈们一致的意见就是给祖母加祭。祖母一辈子生育了八个孩子,家里内内外外,处理得妥妥当当,还没享上一天清福就死于非命。那时祖父一家还在原来老屋住,祖母是个勤快人,为了半夜里给牛槽里添夜草,自己就一个人经常睡在牛窑里。突然夜半暴雨,山洪暴发,窑洞坍塌。事情发生后,村里人都跑来相救,用手刨坍塌下来的土块,也没能救下祖母的命,槽里的牲口也同时死亡。
   在三十年后祖父去世时,给祖母加祭,一是为了纪念祖母,二是为了感谢村里当年参加抢救祖母来帮忙的人。那天村长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跪在地上,给村里的人们磕头谢恩。村里的人在三十年前的夜里,不顾个人安危,不计平日仇怨,把救人当成了天大的事情。他们是村庄的英雄,他们是那场灾难的拯救者,他们是我们家族不能忘怀的恩人。大自然是无情的,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对人类有不同的报复。具有生命的人,在大自然的魔掌中显得是那样无能为力。自然的造物不是永远和完美结合在一起,在某种时刻和场合会显得异常狰狞。
   据有关报道,某年全球共发生二百四十五起自然灾害,数十万人丧生。灾难过后,对失去亲人的家庭来说,留下的是无比伤痛的记忆。祖母的死,让家族顿时失去了主心骨,何况那时候四叔才七八岁,还是个需要母亲照顾的孩子。我在给来参加丧礼的人们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时候,我看见三叔家的小儿子还在那里吃着自己常常吃不上的肉。他的眼睛在看着别人的时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抑郁和胆怯,让人有一种心灵震撼的难过和怜惜。就连他的名字“江虎”也是祖父给起的。祖父从老大和老二家孩子名字的字里,各选了一个字给老三家孩子,就把名字起好了。我也在想,当年祖母去世时,四叔还是个穿着开裆裤的不懂事的孩子,他看着眼前山崩窑塌,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众人相救的情景,脑海深处会留下多少不可磨灭的印记啊。
   祖母去世时,父亲还在医院里。父亲没有亲自送自己的母亲,走完人生最后的一程。这也是我所说的,他心里深处伤心的记忆。只是已经年过久远,父亲也是六十岁的老头了,我作为儿子,不能再提及这些事情。宏道是父亲的仇人,从我记事起我们两家就不再说话,也就是那年,他和自己年富力强的儿子把父亲打得头破血流,大脑受损,后来几经治疗才得以痊愈。知道这些事,也是我这次回到老家,和父亲一起整理他当年一直挂着锁子的结婚时的唯一家当——红木箱子时发现的。他那时写了一沓沓的申诉材料,上面写着:“乡公社,某年某月某日我村村民史宏道,用耕犁從我家晾晒麦子的场院里犁过,我找他说理,他和自己儿子史西涛把我打伤,我住在了北极地段医院,就连我母亲去世都没能回来,经检查脑部受损……”我不忍心再看下去。薄薄的纸张已经霉烂,我只问了父亲,这些资料还要不。他说,你看没用了就扔了去。我扔了那些纸张,我也想扔掉父亲那时的痛苦,不想让他再一次看到这些自己当年心酸的事。母亲说,就在祖母去世的前一天,她还来问父亲的伤情,还去找村主任评理,还帮我家把地里收割下来的麦子一捆捆地背到场院。
   如今,夺去祖母性命的窑洞还在旮旯深处,成了一堆黄土,已经被柴草和落叶埋没,看上去像一座坟冢。旮旯深处那几户人家,住处年代久远,面临危险,在村委会的干预下已经搬到了村庄小学,临时借住。那些没有了孩子的校园,成了这些人的新家,他们在曾经的校园里养狗,养牲口。我路过时,只听见几声犬吠,这是村庄最大的声音。

卖 树


   母亲说,咱们家里在银行里开始有存折,还是从卖树开始的。单包那时,给咱分的三棵大楸树,后来就卖了两个,加之那时候塬上人盖房的多,他们没有檩条,就来村上买。我那时候主意正,就让卖了。说到这里,母亲又开始絮叨说,家里现在还剩下的那棵楸树,现在已经没人买了,塬上人现在盖的都是楼板房,也用不上木料,如果那时候能卖的话,也值个千把块钱。现在却叶长叶落,孤零零地长在楸树底的那片薄地里,没人照看。万一哪天被人锯了拉走,咱生活在城里,连个时间都不知道。母亲是被丢树吓怕了的。
   20世纪90年代初,我正在上初中,村里唯一的从河川里去县城的高安公路修通了,就给小偷们也带来了方便。高安公路边不远处的土台上,我家地头上的大椿树已经长了几十年,每年春天都枝叶繁茂,夏天绿树成荫,我那时伸开手臂都抱不住。那是我家唯一的一棵大树,父亲说等着我长大了,就把椿树挖了用来制结婚的家具。就是因为那棵椿树,那块地就叫椿树硷。椿树硷长的麦子不结穗,但每年种的洋芋却异常个大肉面。就在一天夜里,椿树被人拦腰锯了去,椿树硷底下就剩下些仅能烧柴火的细枝末叶。从现场看,是几个人合为,先把椿树锯倒,然后又去掉枝叶,长了几十年的椿树就在一夜之间成了树磙子,被人抬上拖拉机拉了去。旱冬不落雪,还没压瓷实的高安公路上,被来来往往的车压得汤土能埋住人的脚。土见了风,轻薄得就跟着四处散刮,把村庄的沟沟洼洼笼罩得严严实实。树丢了,高安公路上已经没有了车辙,车过后的汤土,已在风的吹刮下把车辙填得平整,没有留下蛛丝马迹,只是偷树的人把椿树硷底下的冬麦踩得东倒西歪,树痛苦地倒下时,在硷畔上拉开一个豁口,看上去很是刺眼。树丢了后,椿树硷的地就不再种了。所以过了这么多年,母亲的心里还是放不下那楸书。
   树木那时候确实值钱,母亲说到这里,声音突然大了起来,说你弟去湖北上学时,家里有八千元的存款,这在当时就已经不少了,自此以后,咱家再也没有过银行存折了。还有你两个姐姐平时给的钱,我一分都没使用,都整整齐齐地给你们上学攒下来。我知道那时候村子里去树林里挖树成风,村庄里的人家,没柴火烧了也去树林里,要做个新铁锨把、头把,甚至小到镰刀把,人人都跑到树林去,看上哪个,就挖了回去。后来,咱家门外沟里面的树也能开始卖钱了,我就和你父亲挖着卖。能卖啥价就卖啥价,只要能攒下钱,我们就起早贪黑地干着。那时候你大姐出了力,每当后半夜三四点时,就装上架子车,用牛拉着装满木材的架子车,从龙眼头的坡里向塬上走。不知道那时候木材集市上为啥开市早,早上八九点到不了,就卖不出去了。你姐拉着牛绳,你父亲驾着车辕,我在后面还推着。为了省力,咱们两头牛都用上了,从咱们坡里拉上去,一直要把架子车拉到沟老头村的平路上去,我们才卸了牛,我和你大姐再把牛拉回来,看着你父亲一个人,拉着车子消失在天快亮的路上。你父亲热得满头冒热汗,没办法啊,为了你们姊妹几个,为了咱们家的日子么。    有天后半夜,我和你大姐拉着牛回来,走到纪家山的沟里,前面路上卧着一只狼。我看见狼的眼睛蓝汪汪的,比小牛犊子还大。牛看见了狼,扑上去用长长的牴角撵,把你大姐吓得大叫。我就赶快拉住你姐的手,让别害怕,悄悄地走路。狼从土洼里跑了下去,钻进了黑夜里。我走到家里,身上出透了一身冷汗。

小生意


   《说文解字》记载:“民俗以夜市有豳山。”父亲一辈子做过小生意,贩卖过柿子,卖过农用的麻绳,更多的是把自己淹没在村庄的土地里,忙碌而又无可奈何。我们小时候,父亲还贩卖过煤油。村里四老爷家的女婿在油庫,他就用几十斤装的塑料桶子,把煤油批发出来,然后骑着自行车,挨村挨户地卖煤油。那时候农村还没有通上电,每家每户都是点上煤油灯,来照亮着自己的营生。后来,他又在冬天里贩卖柿子。村庄里柿子树多,每户人家都分有柿子树,在冬天霜降之前,柿子就成堆地被运出村庄。父亲看上了这个生意,他就在场院里扎下了点,村里的人就把柿子一车车地拉来,过秤,数钱,留下来买开春用的化肥和支付子女上学的费用。那几个冬天,父亲都是不在家的。他和几个人拉着柿子,去兰州,去西宁,批发、零售,把一车车的柿子运到有人需要的地方去。进批发市场,进各小卖部,用柿子抵吃饭钱,住就住在一堆柿子旁,甚至他还骑着三轮车在语言不通的大街小巷里叫卖。卖完了,如释重负,然后再挤火车,赶汽车,骑自行车,从兰州到西安,从西安到彬县,再骑着自行车顺着红岩河的河川道里回来,灰头土脸,一身疲惫。回来后别的事先不管,唯一操心的就是内衣口袋里那一沓沓有零有整的钱,这是他风餐露宿、日夜辗转、费尽口舌才辛辛苦苦换来的血汗钱。
   有一年,父亲在回来的火车上,遇上了一伙窃贼。窃贼死死地盯着他和一位乡党。他们俩身上带了钱,自是有点慌,慌的原因是担心万一被盗贼盯上失窃后,自己出门几个月,怎样才能给自己的妻儿交代?生意赔本?盗贼偷窃?这些都不是他所要的。他所要的是在过年前赶到自己的家,和自己的妻儿一起,分享自己辛苦之后的快乐。父亲坐在绿皮火车的座位上一动不动,窃贼有的过来跟他搭话,有的故意摩挲着他,有的则在他身后伺机下手。父亲穿着厚厚的棉袄,棉袄内是母亲用一片花布缝下的临时衣兜。衣兜上有三颗大纽扣,它是挡住外人侵入的最后一道门槛。父亲在窃贼都昏睡时,火车到了宝鸡站。他和乡党混在下车的人群里,从人生地不熟的宝鸡站下车后,又重新买了到西安的火车票。那时候火车车次少,速度慢,等父亲回到史家河的村庄,已是春节前的除夕夜,北风吹,瑞雪飘,整个史家河村已经进入了一个混沌的世界,只有偶尔传来的鞭炮声声。父亲是从县城走着回来的,他最大的动力就是无论如何要早早赶到家,家里的妻儿还等着和他一起过个团圆年。我们那时候还是十岁左右的孩子,瞌睡多,寂静的除夕夜里,唯有母亲做的几个菜和一些瓜子、花生和糖之类的稀罕物。等我们睡得迷迷糊糊时,父亲成了风雪中的夜归人,我至今仍能记得父亲全身已经厚厚的一层白。他给我们带回来的是橘子,那时候我们从来不知道,橘子是什么滋味。“橘子”二字,只在课本里学到过。父亲把我们从暖热的被窝里拉出来,把已经剥了皮的冰凉而又甘甜的橘子牙儿,放进我们嘴里。父亲还给母亲和我们每人买了一双尼龙袜子,能穿上新袜子,是那年春节最珍贵的礼物,我们撕下了袜子上的标签,粘在了课本的封面。父亲回来了,我们吃到了人生的第一口橘子,看着他掏出身上那些带着体温的钱,有零有整地清点了一遍,给我们孩子们发压岁钱,给母亲说着那几个月在外赔赚的事。但是,他从来不给我们说的是,自己在外吃了多少苦头,受了多少惊吓。也就是那年春节后,我家的窗户台上,晒上了红红的橘子皮。这是存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至今还没有忘却的事,那一幕幕还浮现在我眼前。

电与电视


   母亲说,她们小时候,流行过一句口头禅,叫作“社会主义,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父亲听到,笑了。他说他们那时候的识字教材上,也有这句话。说完,父亲还补充了一句:犁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这些话,多年前,对他们来说,还是一种奢望。
   据《彬县志》载,1980年2月,彬县变电站开始给北极镇等十二个乡镇供电,通电一百四十个大队。至1990年,二十个乡镇全部通电,三百六十五个村通电二百九十六个,通电户四千九百二十五家,通电率81%。就在这时,史家河村还不在二百九十六个村的范围内,还是靠着煤油灯过活,这才有了父亲贩卖煤油的历史。煤油灯,如今已经不见,那如萤火虫似的光亮,闪烁在史家河村这个小村庄漆黑的夜晚,仍然记忆犹新。煤油灯很简单,大多是废弃的玻璃瓶做成的,在瓶盖中心打个小圆孔,然后穿上一根用薄铁皮卷成的小筒,再用棉花搓成捻条穿筒而过,筒的上端露出少许,下端留出长长的一段,供吸油用。倒上煤油,然后将盖子拧紧,待煤油顺着捻条,被慢慢吸上来时,用打火机或者火柴点着,灯芯就跳出了火红的亮光。为了节省煤油,母亲总是在伸手不见五指时,才点起灯来。就这样,她还常常用纳鞋底的细针,把灯芯拨得很小,煤油灯的光芒如微火般星星点点。
   在我上小学时,村子里终于通上了电,彻底告别了无长明电的历史。通电前,村委会组织村里的劳力栽水泥电线杆,男女老少们欢心奔告。男人们都如同船夫喊号子般“嗨哟嗨哟”地呼喊着,抬起十几米高的水泥杆,在田间地头上行走,咬紧牙关,青筋暴起。女人们扛着镢头铁锨,干起了挖地坑的活儿,孩子们却跟在大人后面,来来回回地跑在人群里,手舞足蹈。说起了通电,母亲又笑。说因为你们经常没事拉着电灯绳儿玩,还挨了几次笤帚疙瘩呢。母亲的话拉起了我的回忆。通电后,我们几个孩子总是抢着拉灯绳,几次将灯绳拉断,你瞅我,我瞅你,吓得不敢作声,然后逃之夭夭。灯绳断了,不得不由父亲出面,将家里的电闸关掉,然后找上一根结实的细绳,从开关盒里穿过去,才得以修好。为了晚上能够拉上灯绳,我们几个孩子总是抢着睡在靠窗的位置。每当晚上其他人下地小解,总是先要喊着让离灯绳最近的人拉开开关。为了节约用电,家里的钨丝灯泡总是没有超过六十瓦,母亲要求,人在开灯,出门关灯。即使今天,母亲也是常常宁可摸黑,也不舍得把灯打开。
   通了电的第二年,开长爷家有了村里的第一台电视机。这距1958年3月17日,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的日子,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买回电视机的第一天,开长爷家门庭若市,偌大的一个院子,村里人全部来看稀奇,看电视。大伙坐的坐,站的站,蹲的蹲,小孩不打不闹,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随着画面变化,剧情变化,大伙时而哈哈大笑,时而唏嘘叹息。尽管装有室外天线,但随着天气的变化,电视屏幕还是偶尔会出现雪花点点,大家都睁大眼睛,生怕错过每一个画面。
   每到农闲的晚上,村里的男男女女都跑去看电视,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开长爷就把电视小心翼翼地抱出来,稳稳当当地放在院子的蜂箱上,等到了电视不转播时,大家才遗憾地散去,顺着月光,三三两两地回家。走在路上,剧情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也就是在那几年,我才看到电视剧《封神榜》《渴望》《半边楼》《青青河边草》这些难以忘却的剧目。尤其是电视剧《渴望》,它曾让中国万人空巷,曾经感动了一批又一批观众。还记得当年村里人总结的口号:电视就要看《渴望》,娶妻就娶刘慧芳。电视不仅给当时文化贫瘠的村庄带来了一丝暖风,更是让中国式的好女人刘慧芳成为每个男人心中对伴侣的渴望。而如今,电视机已经成了老年人主要的消闲对象。我们的文化消费,在这个信息交织的时代,该何去何从呢?
其他文献
一  马老大走了,62岁。他没能吃上今秋的新玉米。  他不想走。他舍不下曾经相依为命的弟弟妹妹,舍不下年纪尚轻的儿女,舍不下相濡以沫的老伴和少不更事的孙儿……他舍不下这条巷里同过甘苦的老哥们,舍不下脚底这片下点雨就透着好闻的泥腥味儿的黄土地,也舍不下那几亩正在旺产期的花椒树……  有一次他跟我说,现在弟弟妹妹的日子都好过了,我的娃都安排到地方了,我也退休了有工资,还有几亩花椒,再好好干几年,给儿把
期刊
散文是小说家灵魂的镜面。在散文里,小说家打磨掉了包裹在外的石头和砂砾,唯余熠熠生辉的珠玉,以真实、真诚和真情,照亮、震撼乃至攫住我们。契诃夫的《伊凡诺夫》里有台词言:“我是来寻找散文的,结果却遇到的诗。”读阎连科的散文,也有类似的感慨与收获。他的散文,我们能强烈感受到真实与悲伤的诗情。   他的小说也有力透纸背的悲情,但其包裹在虚构和想象之中,隐藏在荒诞而神奇的叙事之中,与我们遥遥相望,需要我们灵
期刊
谈论散文和文化自信,我以为不要局限在散文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诚然,一部现代散文史确实是一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史。不可否认,从《新青年》之“随感录”以降,散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批判与现代涤新有着一以贯之的“主题学”兴趣,甚至可以说诸种文类中,散文和传统文化纠缠得最深,但我们不能据此在谈论散文和文化自信问题时,仅仅将论题和论域收缩在“传统文化”之建设和更新。不唯如此,那么,扩大了视野,散文和文化自信这两者的
期刊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说,今天这个时代都是一个被高度媒介化的时代。社会被媒介化了、文化被媒介化了、生活被媒介化了,人本身也被媒介化了。媒介从一种工具论意义上的信息传播载体,正在成为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本身。本文认为,媒介化时代最重要的表征就是个体主体性的全面复活,每个人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在这样一个时代情景中,人们似乎应该重新认识二十五年前《美文》创刊时,贾平凹主编所提出的“大
期刊
司马光这段表述言、文、诗关系的古训,我已引用过多次,即:言之美者为文,文之美者为诗。这次引用,是为了说明“大散文”这一概念和观念,在我国传统文论当中是有学理依据和历史渊源的。  文之美者为诗,何意?简言之,美的文字、美文就是诗,就是文学。因为,诗,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意味着人类文学的原初形式或文学的代表,所以有《诗经》,有《荷马史诗》,又把文论、文艺美学称作“诗学”。  《论语·阳货》有云:“子
期刊
一   格里利被派到埃尔斯米尔岛上去建造康吉堡考察站,进行气象和地磁观测,勘察埃尔斯米尔岛和格陵兰岛北部。原定于1883年夏把他们接回。那一年救助船没有出现,1884年夏天还没出现。格里利绝望了,他带领考察队沿着海岸南返,来到色宾角,希望能够发现一个地窖,要么是他们的施救者留下的,要么是1875年—1876年曾到过此地的内尔斯探险队留下的。(这两类地窖他们都找到了,可惜的是,前者储藏物不足,找到后
期刊
很高兴参加《美文》创刊二十五周年庆祝的活动。在这个时点上,以“散文的文化自信与价值重估”为题,言说散文的议题,是很有意义的。尽管我平时关涉非虚构文学稍多一点,但就自己的心性和趣味而言,我更多地还是趋近于散文的。中国这么大,文脉也绵远。但在以物质至上的时代,真正致力于散文建設的刊物很少。在这样的光景中,一个不忘初心,有自己的理念,并且能涵泳天地,自成大观的当代散文高地——《美文》,自然值得我们致敬。
期刊
沉重的步伐踏在一级级台阶上,声音在楼道里回响。我推开家门,毫无波澜,果然,爸妈还在加班。  低垂着头,我又回到熟悉的环境,空无一人,今晚又没有晚饭。早已习惯于这种生活,也没有深刻地难过伤心,我一头扎进房间,将世界抛之脑后。  时常,我会想念厨房里热闹的样子,但后来父母工作忙了,記忆里的色彩渐渐黯淡、消失,落灰了。终于,我走出房间,来到客厅搜寻食物充饥,却只有几包零碎的饼干,不甚孤单。冰箱就更不用说
期刊
第广龙貴 妃 泪  贵妃墓在一个高台上。其实也不是很高,不过还是有些高。石头的台阶、围栏、细长的门楼子,看上去,像一户人家。那上头,似乎没有埋一个杨贵妃,倒像是,在里头住了一个杨贵妃。  贵妃墓前,一个不大的院子,门外紧挨着的是104省道,过马路要小心车。这里事故多发,路边立了警示牌。唐朝天宝年间,就在这里发生了一场大事故,让杨贵妃丢了性命。  当皇帝的,喜好吹拉弹唱,也不能说就是过错。皇帝也是人
期刊
天才之恶  买了本萨特写的《波德莱尔》,看到一句话:“人对他为自己所做的自由选择,与所谓的命运绝对等同。”  千算万算的人以为做了自由选择,却与命运的安排不谋而合,或者说,当人自作聪明在灵机一动时,就已经上了上帝的当。这不禁让人沮丧。可问题在于,波德莱尔为什么还要以罪犯和诗人自夸,他为什么要为自己选择罪犯这一重身份?  太多艺术家做荒诞不经的事,成为众矢之的。如果说顾城杀妻是不由自主的情绪走火,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