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txkid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打开思维的大门。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没有质疑就不会引发思考。质疑可以促使学生深度思索,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核心有效质疑,以引起学生认知和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使其思维向更深处发展。
  【关键词】质疑思维思维深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质疑是创新教育的一门教学艺术,它被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使学生带着疑惑、带着问题积极思考、辩证思维,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有助于我们检验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我们合理调整预设与生成。
  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在学生观察问题情境写出不同的比例并初步感知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之后,我并没有急于引导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而是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片段一:
  师:是不是在所有的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呢?你能找一个比例且内项之积不等于外项之积的吗?(比例、且、不等于的语气重些。)
  (学生积极寻找,不停地写着,试着,约两分钟后。)
  生:3∶6=4∶8
  师:4×6=?3×8=?
  生:是比例,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不符合要求。
  生:9∶3=3∶6
  师:3×3确实不等于9×6
  生:9∶3和3∶6之间不能画等号,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也不符合要求。
  生:0∶2=4∶0
  师沉默,静观其他学生的反应。片刻后,所有学生都无语。
  师:2×4≠0×0,恭喜你(笑着故意说道),(稍微停顿)0∶2=4∶0到底对不对?4∶0 ?(4∶0语气重些)
  生:比的后项不能是0,4∶0无意义。
  师:我们能找到一个比例且符合“两个内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一条件吗?是不是有,我们还没找到?
  生:窃窃私语,半信半疑。
  师:(顺势)其实,只要是比例,两个内项的积就一定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
  没有想到片段一学生会有这么多的“奇思妙想”,此环节使学生在质疑、思考、交流中充分领悟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重要知识点。通过写比例、观察项的特点和关系等活动大部分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已有所感悟,“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之积等于两个外项之积”不能只作为结果呈现,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就很有必要了。“你能找一个比例且内项之积不等于外项之积的吗?”有效激发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在绞尽脑汁仍不能找到符合“要求”的“比例”之后也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感悟和领会都很深刻。其实,教学中,有些环节我们没必要做太多的铺述和讲解,一句恰当的质疑,就会把学生带入思维的海洋,只有经历深度思索、层层质疑得出的结论学生理解才是最深刻的。
  片段二:(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7页第4题)
  课件出示题目, 引导学生观察、审题后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师:猜一猜,哪个杯里的饮料最多?
  生:第三個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生:第二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
  (调查发现猜第三个杯子里的饮料最多的学生人数最多,无一人猜第一个杯里的饮料最多。很显然高度影响了学生的思维。)
  师:怎样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生:可以列式求出容积,然后比较。
  师:试试看!(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成:
  3.14×(8÷2)2×4=3.14×16×4
  3.14×(6÷2)2×7=3.14×9×7
  3.14×(5÷2)2×10=3.14×6.25×10
  师:接下来呢?
  生:算出结果再比较不就得了?(有几个学生欲言又止)
  (大部分学生开始逐一算出精确的结果进行比较。写完结果,师注视着算式沉默。)
  师:大家都是计算出精确结果再进行比较的吗?谁有不同想法?
  师:观察三个算式的计算过程,你有什么发现?(约1分钟后)
  生:(急切地)不用计算到最后一步就知道第一个杯里饮料最多,因为3.14×16×4=3.14×64……
  师结合板书:
  =3.14×64
  =3.14×63
  =3.14×62.5
  师:回顾解决这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生小组交流。)
  师:(趁热打铁)刚才大家为什么猜第三个杯子里饮料最多呢?(学生感觉被忽悠了,都不好意思地笑了。)
  师:解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收获?
  生: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比较体积的大小不能只看高,还要看底面积的大小,不能以点带面。
  生:计算也是有技巧的,要灵活。
  ……
  现实学习中很多学生喜欢循规蹈矩,不能结合实际问题灵活分析。此环节的设计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质疑意识也得到训练。在猜测、感悟、质疑、计算、验证的过程中将思维引向深入,既明确了圆柱的体积不仅和高有关还和底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学要结合知识的核心和教学实际过程设计合理的质疑环节,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引导学生人人参与学习活动,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灵感得以激发,灵性得以启迪,思维得以发展。
  合理、有效质疑,让学生的思维向更深处漫溯,我们一直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黄光荣.数学思维,数学教学与问题解决[J].大学数学,2004,20(2):17-20.
  [3] 钱坤南.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学[J].江苏教育,2011(2):61.
  (作者单位:邳州市运平路小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改对如今的课堂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了进一步改善。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极大的益处。传统教学方式十分在乎学生的应试能力,考分上去的代价就是学生死板,一味死记硬背却失去了自主性。殊不知人才是历史主体,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历史应试能力的提升,而对历史的人文情怀下降,却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如何才能兼顾历史教学的人文情怀同时不降低学生的考试能力,基于此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具有知识点多并且系统性强的特点,怎样保证地理教学课堂的效率是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文章主要对目前初中阶段地理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有效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 高效课堂 对策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使得提升学生的地理素质成为时代的需求,也逐渐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所以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需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中要根
【内容摘要】英语的教学中,词汇是基础。如果说语言文学是一栋高楼大厦,那么每一个词汇就是每一块红砖。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是养成听说读写记等語言能力的基本要素,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如何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完美结合则成了众多教师的重难点,而本文则会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此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以生为本初中英语词汇有效研究  以生为本即以学生为根本,学生是发展的主体,
【内容摘要】初中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一定的要求,同样也能够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出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培养对于音乐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审美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更深刻、更具体地理解音乐中深层含义与深层情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音乐情趣的提升,对于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所有能力都还在成长过程中的初中生而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与发
【内容摘要】初中英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主要的教学内容就是会话教学,而角色扮演则是伴随着会话教学产生的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运用得当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本文结合实例对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角色扮演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初中英语 会话教学 角色扮演  在英语会话教学中,角色扮演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比较普遍的。对处在英语学习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英语学习的兴趣的
【内容摘要】信息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让高中地理开始注重3S技术教学,让学生全面提升科技信息技术水平,逐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学质量。本文先介绍3S技术的基本内涵和作用,之后指出高中地理应用3S技术的现状,进一步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究出有效解决方法,全面提高高中地理教学中3S技术的教学水平,使得学生掌握扎实的3S技术知识。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學 3S应用 实践研究  引言  高中地理教学是学生对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它能够更好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和时代相融合。当前新的科技和新媒体教学被广泛的应用于很多的学科之中,被很多的老师所认可。高中物理是学生在高中时期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极强的特点。步入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难度上也有所增加,因此很多学生在面对这门学科时往往
高中物理的电学实验,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电学实验的内容很多,有实验原理分析、器材选择、电路选择、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其中最令学生感到困难的无疑是误差分析。误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误差来源、误差偏向、及如何减小误差。下面谈谈自己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误差来源  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偶然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没有明显的偏向性,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存在于所有的实验中,这里不做
【内容摘要】高中生物课程内容与培养学生的伦理价值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在高中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伦理价值理念,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伦理价值理念。高中生物知识涉及到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生命伦理、生态伦理、医学伦理、人口学伦理等问题。  【关键词】伦理学 高中生物 教学  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了便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我们带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过度使用医药导致超级菌株频繁的出现、中学
【内容摘要】传统教学只能以大部分学生的水平作为教学参照,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实践,因此经常出现优秀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跟不上的问题,分层次教学可以有效改善这个问题,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有意识的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本文是对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进行的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 英语教学 分层教学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