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传统教学”,也许大家就会想起“接受型”、“满堂灌”……说起“新课程教学”,那些“主动型”、“探究型”……又占据了各位的大脑。其实,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各有利弊,最本质的区别,我认为,不管从哪个层面分析,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究其本质,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是一脉相承的,我们不能对傳统教学全盘否认,也不能照盘全收新课程教学的所有。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扬弃新课程教学中的优缺点。
一、从教学目标分析
记得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那时正奉行目标教学,教学目标大多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而现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道……”。两者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只是单纯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现在的教学目标,除了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外,更多的是情感目标、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只局限于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了人的发展,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确实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以《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现在的教学较传统教学多了“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我分三步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步,观察写出的比例,初步发现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是相等的;第二步,让学生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不同的比例是否也具有同样的规律;第三步,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并说明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我还介绍了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积也是相等的,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从教学过程分析
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师往往一统课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就像工厂里的零件,该怎么样就只能怎么样。还是以《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以前我在教“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观察几组比例,直接问:“计算两个比例的内项积和外项积,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教学,教师就等于直接把比例的基本性质告诉了学生。学生学习的态度如何?学习的方式如何?学习的效果又如何?学生学习的心理体验如何?……不得而知!
而今,我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调控者。每堂课,我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前一段时间我教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有什么发现吗?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伙伴。不过,你先要想好,你的发现是不是偶然?最好举一些例子验证一下,好吗?”通过学生的自主研讨,孩子们不仅发现了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更惊喜的是学生还发现了内外项的位置可以交换。这样的发现其实也会扫清后面一些练习题的障碍,是在以前的课堂中从未出现的。为什么呢?是现在的孩子比以前聪明吗?不仅仅如此,主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促进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现在的新课程教学,对我们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要备好怎样教,更要备好学生会怎样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更多地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说什么、在想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为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搭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平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三、从学生练习分析
练习是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渠道。传统教学和现在的新课程教学都很重视学生的练习。以前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讲完后紧接着就是学生做类似题型,是纯粹为考试而服务的,不管你会不会,学生所交的作业都是整齐划一的书面作业。
而现在的课堂练习,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体现了练习的开放性、针对性、层次性。例如,我会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练习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向别人请教,实在不会做干脆不做;我还经常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困惑……这种种练习给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四、从教学手段分析
应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把以前传统教学的挂图或黑板作图等难于讲解清楚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三方面去探讨长方体的特征。我先在屏幕上演示出“面、棱、顶点”,使学生观察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然后又观察长方体框架中三组棱的运行情况,让学生形象地看到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最后我在讲解长方体6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时,演示了各个面运行重叠的画面。提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能很快得出结论: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就使原来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降低了学生在观察上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力,学生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些知识。
总之,教学改革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渐臻完善,如完全抛掉传统,那么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传统,着力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要充分地认识到传统与创新的优点和长处,合理地利用和改造,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切实地达到素质教育。
一、从教学目标分析
记得我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那时正奉行目标教学,教学目标大多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而现在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知道……”。两者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传统教学的教学目标只是单纯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忽略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现在的教学目标,除了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外,更多的是情感目标、过程与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只局限于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了人的发展,成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确实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以《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现在的教学较传统教学多了“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我分三步引导学生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步,观察写出的比例,初步发现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是相等的;第二步,让学生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不同的比例是否也具有同样的规律;第三步,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这样的规律,并说明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我还介绍了写成分数形式的比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积也是相等的,从而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从教学过程分析
传统的教学过程,教师往往一统课堂,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就像工厂里的零件,该怎么样就只能怎么样。还是以《比例的基本性质》一课为例,以前我在教“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让学生观察几组比例,直接问:“计算两个比例的内项积和外项积,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教学,教师就等于直接把比例的基本性质告诉了学生。学生学习的态度如何?学习的方式如何?学习的效果又如何?学生学习的心理体验如何?……不得而知!
而今,我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调控者。每堂课,我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前一段时间我教这一课时是这样设计的:“仔细观察写出的这些比例式,你有什么发现吗?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伙伴。不过,你先要想好,你的发现是不是偶然?最好举一些例子验证一下,好吗?”通过学生的自主研讨,孩子们不仅发现了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更惊喜的是学生还发现了内外项的位置可以交换。这样的发现其实也会扫清后面一些练习题的障碍,是在以前的课堂中从未出现的。为什么呢?是现在的孩子比以前聪明吗?不仅仅如此,主要的是教师观念的转变促进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现在的新课程教学,对我们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不仅仅要备好怎样教,更要备好学生会怎样学;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更多地了解学生在做什么、想说什么、在想什么、学会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为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学习活动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搭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平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活用教材……
三、从学生练习分析
练习是理解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重要渠道。传统教学和现在的新课程教学都很重视学生的练习。以前的课堂练习是,教师讲完后紧接着就是学生做类似题型,是纯粹为考试而服务的,不管你会不会,学生所交的作业都是整齐划一的书面作业。
而现在的课堂练习,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体现了练习的开放性、针对性、层次性。例如,我会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练习时会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能独立完成的就独立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可以向别人请教,实在不会做干脆不做;我还经常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交流自己的发现和困惑……这种种练习给了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
四、从教学手段分析
应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把以前传统教学的挂图或黑板作图等难于讲解清楚的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特征”时,我引导学生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三方面去探讨长方体的特征。我先在屏幕上演示出“面、棱、顶点”,使学生观察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然后又观察长方体框架中三组棱的运行情况,让学生形象地看到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最后我在讲解长方体6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时,演示了各个面运行重叠的画面。提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能很快得出结论: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运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就使原来实物不易展示的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降低了学生在观察上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了学习的专注力,学生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些知识。
总之,教学改革在传承创新的基础上渐臻完善,如完全抛掉传统,那么创新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正确地对待传统,着力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要充分地认识到传统与创新的优点和长处,合理地利用和改造,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切实地达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