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影视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改革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_xu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时代背景下的《影视美学》课程逐渐走入我国各大高校,成为部分高校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得我国的影视行业迅速崛起,国家对于学生影视审美的培养问题十分关注。随着我国影视事业的流行与发展,诸多高校纷纷开设了影视类的课程,其中,《影视美学》课程最为普遍。本文先是对其在高校开设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述,后又对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展开了深度探究。此次探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影视美学》课程的评价,利于其课程在高校中的开设。
  【关键词】高校课程 影视艺术 艺术类教学 影视美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03-02
  据调查,在高校的人文学科中,《影视美学》课程的开设十分欢迎,其为高校最热门的课程之一。随着我国影视艺术课程的改革深入,影视美学课程的开设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理论与实践的问题、理性与感性问题等。在课堂上,教师较为偏重对传统影视理论家的思想进行传授,致使学生的学习仅限于对原有优秀作品的欣赏,缺少了具体实践的学习内容。文章依据《影视美学》课堂开设对高校具有的重要意义,分析总结了课程开设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的几点解决措施,对影视美学课堂教学的改进工作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我国各高校的影视艺术类的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性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影视美学》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一)《影视美学》的界定
  《影视美学》,从教学学科的角度讲,其是指对美学原则的一种遵循,既怀揣理想,且用超越精神的思维对影视艺术进行审视,并依据心理、文化及哲学等知识对影视艺术展开分析。站在影视的角度分析,影视美学,其涉及的内容不仅是单纯的影视艺术,已不是仅有美学艺术,其是当代影视艺术及美学艺术的融合,充分展现了人意与感性的结合[1]。追溯其根源,其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从影视专业化的角度分析,影视美学既人类用美学的精神看待电影艺术。影视源于生活,通过电影人类可以了解自身理想及生存的意义所在。站在高校开设的课程角度分析,其属于一种视觉媒介,具有传递理念与文化的作用。教师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教授的过程中,“影视美学”属于一种载体,属于一种符号。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让其逐渐具备跨文化思维意识,真正做到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对于文科类学生而言,在他们现有文学底蕴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领域,整合碎片信息,丰富文化追求,将文学、哲学、艺术学等学科相嫁接,充实其文化内涵。
  (二)现实性与重要性
  现阶段,属于信息化时代,属于追求个性的时代,随着消费主义的流行,一些如享乐主义及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在大学生间流行,致使学生的道德精神出现危机。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社会、校园环境及风尚的变化,不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2]。因此,开展积极向上的课程教学,是当前高校各项教育开展的核心。早在2005年,我国第一届“中国文化论坛”会指出,对大学生的艺术修养进行培养,有利于提高其道德修养,可有效避免不良思想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较高的艺术修养,既可以确保学生的生活质量,又可以提高其艺术文化的境界。影视美学课程的开设,是当前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方式之一。现如今,是我国影视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影视美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了解印象中的“未知领域”,便于大学生拓宽视野、与时俱进,利于提升其对于“美”的认知。
  二、高校影视艺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
  当前,虽然是我国影视业发展的兴盛期,部分高校也已相继开设了影视美学的课程,但大部分学校仅是将该课程作为选修课,致使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并未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也会有大部分学生对该课程未能正确理解,导致其过渡放松,忽视了该课程的重要性和开设意义。我国影视业的起步发展相比于国外较晚,使得高校开展影视艺术类课程的时间较晚,许多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相关信息了解甚少,普遍认为学校只是将其作为选修课,且与自身学习的专业并无任何关系,使得学生产生了不端正的学习态度[3]。通过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有65%的大学生是以应付的态度学习该类课程的。学习态度的消极,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明显不足。此外,影视艺术类师资问题,也会对学生的学习态产生影响。教师是课堂传授知识的主体,其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课程缺乏情感性沟通
  科技发展,使得我国迎来了信息化时代。现在的网络沟通与交流平台层出不穷,致使教学对学生的教学进入了“双课程”时代。“双课程”是信息时代下的名词,既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4]。课堂开讲期间,教师会在黑板上将自己的QQ号或微信号写下来,然后当众建群,让学生自动加入其中。在群里,教师即可以布置作业,又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有关影视美学的知识与见解,实则是方便了师生间的沟通,但同时,也减少了师生间面对面进行情感沟通的机会,使得教师不能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过多的网络交流,使得教学课程变成了单纯的传授知识,并无其他情感讨论,这不利于对影视作品中情感创作的研究。
  (三)課程教学缺乏实践性
  在对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有部分学生表示影视美学的理论知识较难理解,使之不愿意学习该课程[5]。而高校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过于传统,普遍采用的是“单方向”的理论式灌输的形式,使得学生在云里雾里间被动的接收相关知识,既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最重要的是不利于该课程的课程建设和发展。现阶段,高校教学过于重视理论课程的开设,而忽略了相关的实践课程的配比,使得学生无法真正的对知识产生兴趣,更不利于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的技能。调查的过程中,也有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过影视活动,但其效果甚微。还有部分教师,根本就没有实践教学的意识,使得影视美学的教学缺乏师生互动性。   三、高校《影视美学》课程的教学创新对策
  (一)注重知识传授与情操陶冶的融合
  在影视美学中,其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在于知識的传授与情操的陶冶。英国有位哲学家曾指出:影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既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又在某一方面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理论知识,实为影视美学的基础,此论点,已经过多方研究人员的验证[6]。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教学的意义正随之加深,审美不应仅是知识的获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应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还应重视其艺术情操和文化内涵的培养,引导学生对优秀的影视作品进行深度剖析,使其可以深刻了解作品存在的哲学意义,进而有利于洗涤其心灵,陶冶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例如,基于过程性评价下的开放式课堂,是要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注重学习的过程和主导性,为此在课程开始的前十分钟交还给学生——“十分钟开放式课堂”,由学生主导课堂进行分享,既要分析其故事结构、审美类型,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使得学生能够主动探究电影背后的哲理。
  (二)注重理性思维与感性体验的融合
  影视美学,艺术类美学的一种,具有美学的基本性质,属于一种影视理论。其具体研究的内容是影视艺术中有关于美学的学科。其属于一种高级的艺术类美学,具有一定的哲学品格,是人类对影视艺术进行理性反思的成果,其中存有一定的哲学思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可分为三点,分别是影视艺术的“动静”、“时空”问题、其存在方式以及其美学的本体等。教师若想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此些内容,应注重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7]。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感情体验。法国作家雨果先生曾经说过:电视艺术中,深度与运动都具有不确定性。此外,理性与感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例如,在传授“影视美学特点”时,理性思维与感性体验的融合,有利于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
  (三)注重理论讲解与创作实践的融合
  影视美学,哲学色彩浓厚,其所呈现的形态属于理论形态。因此,该课程的本质偏重于理论讲解。该课程不同于影视赏析课程,教师在教课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让学生观看作品谈感想,此种教学未能充分发挥影视美学的价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影视教学。实践证明,将理论讲解与创作实践相融合,是影视美学真正的价值所在[8]。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讲解“典型”一章知识时,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让学生对“典型”的界定有所了解。随后,鼓励学生课下亲手拍摄或制作一部有关于“典型”主题的影视作品,作品可以是短片、微电影,也可以是MV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对于理论的掌握,仅是一种片面的掌握,学会如何在作品创作与制作中运用及印证理论知识,实为真正的掌握。 言而总之,近几年,我国的大众教育发展迅速,使得大学生逐渐开始注重自身的精神生活,这为高校开设影视课程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致使我国各高校开设影视艺术类课程。随着学生文化生活的丰富,该课程逐渐在高校内兴起。文章针对影视美学的定义及重要性,探究得知其在高校中开设具有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课程缺乏情感性沟通以及课程教学缺乏实践性等问题,并提出了注重知识传授与情操陶冶的融合、注重理性思维与感性体验的融合以及注重理论讲解与创作实践的融合等问题解决的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高校的影视艺术类课程改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谭玉龙,陈丹.论高校“影视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1-84.
  [2]王鑫.通识教育视域下《影视美学》教学困境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辽宁大学为个案的考察[J].美育学刊,2017(5):61-66.
  [3]权晶.翻转课堂的内在意蕴及影视美学教学改革的未来走向[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
  [4]单飞.军旅题材影视艺术之超越——以“士兵突击”为例初探影视美学[J].中国民族博览,2017(11).
  [5]李永莒.虚实相间:中国微影视美学特征初探[J].艺术广角,2016(2):47-51.
  [6]彭吉象.艺术学理论与影视美学治学心得——与青年学者共勉[J].民族艺术,2015(2):5-9.
  [7]胡少杰.建筑艺术在影视美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影片《巴黎圣母院》为例[J].电影评介,2015(8):47-48.
  [8]贠欣.论古装影视作品中的民族文化与影视美学[J].中国包装,2017(8):21-23.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我国学历教育背景下,高等院校应用型学科在互联网条件下的课程建设,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开放式网络课程建设路径,供教学实践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课程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25-01  1.互联网+教育应用课程的概念  在我国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中,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正在被先进的互联网+教
期刊
【摘要】翻译生态学是21世纪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拓展了翻译研究的视角,是沟通翻译学和生态学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34-02  一、引言  将生态学引入翻译研究方兴未艾,催生了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两门交叉学科。前者相关方面的文献综述已经很全面了,而翻译生态学
期刊
【摘要】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性差异的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全员参与,分层施教,分层评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从而扬起自信的风帆,发挥其最大的潜能。  【关键词】个体差异 激发兴趣 分层施教  【中图分类号】G7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46-02  一、创新导课,激發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美国
期刊
【摘要】《庄子·外篇·知北游》有言:“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由“神”和“形”内外两部分组成的,整个生命活动应包括养神和养形。“养形”指的是养护身体,“养神”就是养护精神。  【关键词】养护 精神 生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36-01  每个人的生命也只有一次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43-02  【课例实录】  师:昨天老师推荐同学们把李白的《蜀道难》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放在一起来欣赏,刚刚大家看了视频,不妨稍作思考,简单谈谈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  生1:我从两部作品中都感受到了诗人和作曲家桀骜不驯的个性和磅礴的生命力,大开大合,气象万千。  生2:我发现二者都用到了夸张的手法,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0-02  课改的宗旨是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而达到其宗旨、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把课堂真正意义上还给学生。因此所探究的是课堂上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的改变革新,定义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而我校正是基于此研究确定为“133生本课堂”下的三段六环节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信息化时代正在悄悄的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信息化的高效率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便捷。然而口语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十分直接和快捷便利的形式,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与人交流中也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载体。从长远的自身发展考虑,无论是什么工作,什么阶段的人在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的时候,才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赢得自身的稳速发展。从教
期刊
【摘要】教育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曲折性和复杂性实属罕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现状,指出我国教育改革已经步入了“深水区”;然后从关系网络、考试竞争和区域差异等方面剖析了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深化教育改革的路徑,指出教育改革要以所有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以合理的利益回报为保证,以民主推进的方式为实施过程。  【关键词】教育改革 改革现状 制约改革的因素 改革路径  【中
期刊
【摘要】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活生生的动态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的,新课标要求的是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  【关键词】语文课堂 活力 动态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051-01  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育而忽视生活教育;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行车组织这几门课程为本专业必须重点学习课程。其中,铁路货运组织课程中分为一般货物运输及特殊货物运输两门子课程。通过对在校学生,在这铁路货运组织课程课中抽问、理论考试情况及货运实习情况的分析,大部分学生对货运实习需要掌握知识不清楚,直接影响货运实习的内容的学习效果;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通过在货运课程的实习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