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当宗族远去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7324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族而居
  为了寻找聚族而居的现代样板,我们踏访了闽南与闽西的多处古厝大宅与土楼。这些昔日风光的古堡大宅,大部分现状相似,儿孙谋求更好的生活与居住环境,纷纷迁出。大宅里日渐冷清,生活其间的最后一代人,都已年迈,古厝已全无朝气。
  
  聚族而居,是古代中国的理想,也有必要的现实需要,在听天由命的时代,无论对抗人世动荡,还是自然压迫,都使聚居抵御外力干扰甚至逼迫成为必然的需求,而血缘是最容易的联结。于是在由谋求生存,谋求财富,谋求权力地位的过程中,宗族制度与血脉相连的认同,乃至中国人种种观念,皆有密切关系。你可以想见一种由血缘出发的人际大网,逐渐融合了各种因素而演变出复杂万般的样貌。
  
  选题的初衷,起于有感中国人对“聚”字的切身感受,适逢农历新年,大团聚的时刻,各人可以回到生长的土地上,回归家的温暖,不失为转身反思的时机。在这样的现代化冲击下,在一栋栋高楼中,在物质如此丰盛的时代里,何处是我的精神的归依。
  
  讲到“聚族而居”,在福建,人们恐怕首先就要想到土楼。天圆地方,围合而居,土楼特殊的形制——那朴实、牢固、规整的圆形,像是一枚言简意赅的宗法社会符号。
  岁月流转。土楼已变成了世界文化遗产,聚族而居的生活形态,莫非也成了“遗产”?土楼与居住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在今日,变成了何等模样?带着好奇,我们来到了南靖石桥村顺裕楼。
  
  三多九如是古代常用的祝颂语,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丁,九如指福寿绵延,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萌、如南山之寿。在古代,一座土楼庇护着一个家族和他们全部希望。
  
  南靖最大圆楼,数不过来的房间
  傍晚时分,张周应老人带我们来到石桥村。群山拱护中,一条小溪穿村而出,两岸散布着鳞次栉比的土楼,错落有致。溪中筑过水坝,囤起一汪碧玉般温润的小水潭,一排浅浅的跳石像琴键一样轻盈地渡了河。溪东斜坡上有座大型圆土楼,高挂“顺裕楼”三个大字。青石门墙上镌刻一幅对联:“顺时纳祜,裕后光前。”横批:“三多九如”。
  三多九如是古代常用的祝颂语,三多指多福多寿多男丁,典出《庄子》;九如指福寿绵延,如山如阜、如陵如岗、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萌、如南山之寿,典出《诗经》。在古代,一座土楼庇护着一个家族和他们的全部希望。
  土楼前照例站着许多闲人。张周应是邻村河坑人,也熟悉石桥村,不停地打招呼,一面对我说:“石桥村都姓张,与我们河坑是同一个祖宗。顺裕楼解放前就建了,是老圆寨,住户都姓张。”
  顺裕楼巍然矗立,戒备森严,但里面相当衰败。站在高处俯瞰全楼,共分三围:外围高四层半,内通廊式,保存基本完整;中围是低矮的平房;内围高二层。但中围和内围建筑都不完整,只建了前面小半环,后半环有些零星搭盖。中间院子显得凄凉空旷,鸡群在枯黄的杂草间悠然觅食。靠后面一些,遥对大门有座供奉观音的简陋屋子,没有门墙,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祖堂了。
  据《南靖文史资料》田富的文章《最大的圆寨顺裕楼》介绍,顺裕楼是南靖县最大的圆楼,1934年在张启根的主持下动工兴建,1938年冬外围落成,费时五年。张氏各房自备木料和小工,另外还耗费了建筑费2.44万银元。旋因抗战爆发,物力维艰,内围建筑由各房分段负责,结果有的建了,有的没建,迄今尚未完成。整座土楼开3门,底墙厚五尺四寸(约1. 8米),占地圆圈直径长32丈(约106.7米)。
  每座土楼都有一位户长。顺裕楼的户长张天祥今年67岁,很瘦,满脸皱纹,头发胡子花白,一看就是朴实勤快的老农。我问整座土楼到底有多少房间,他嘿嘿一笑:“很多,几百间呢。你每天晚上住一间,一年也住不完。”
  张氏家族当初设计,外环每层72间房,4层加上半层阁楼,共360间;中围36间平房;内围2层共64间房;全楼总计共有房458间,可容居民600人。但是因中围和外围未完工,阁楼也没有区隔,因此现在全楼到底有多少间房屋,还真的是笔糊涂账。
  
  一个人变成一支宗族
  南靖县流行闽南方言,但是西部一些乡村紧邻永定,属于客家区。书洋镇的石桥、河坑、曲江、塔下、下版寮、上版寮等村庄,就以客家方言为母语,祖先多从闽西或粤东迁来。其中,石桥、河坑、曲江三个村子都姓张,属于同一个宗族。
  “我们的老祖宗是从广东大埔过来的,生了三个儿子,老大留在石桥,老二去了曲江,老三回到大埔。河坑是老大的一个儿子发出来的。”关于宗族的事,张天祥只知道这些。
  幸好他有本1994年编修的《南靖县石桥开基祖张念三郎公族谱》,翻了一下,我大略明白石桥、河坑、曲江三个村张姓的关系。
  根据族谱,石桥张氏是明正统八年(1443)从广东大埔县田心乡迁来的。开基祖张念三郎独自一人来到石桥,入赘当地陈五十郎家。张念三郎生三子,长子石荫守石桥,次子石全迁曲江村开基,三子石辉随母亲陈氏回到广东大埔鹤子山(今改福建永定县辖)立业。留在石桥的老大张石荫生四子,幼子张仕良迁河坑开基。
  张天祥说:“曲江、河坑都有自己的祠堂,石桥原来有两个祠堂,一个是分祠,一个是总祠。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我们的分祠拆掉了,总祠做生产队的仓库,没有拆。现在这个祠堂叫追远堂,三个村都有份。”
  我想起塔下村也姓张,德远堂门前竖起几十根石旗杆,声威赫赫,便问道:“塔下张氏与你们有关系吗?”
  “不好说。说没关系,也有点关系。”张周应突然变得吞吞吐吐,“都是民间传说啦。你看他们的庙里,没有男祖先,只拜一个华太婆。传说华太婆是寡妇,与我们河坑的后生好上了,孩子生下来后就姓张,但是没名分,不能认……传说这样啦。”
  追远堂在村外东山脚下,孤零零一座低矮的房子,前临池塘田野,旁边几树雪白的梅花——闽南春早,今天才新年元旦呢!祠堂里面荒凉空洞,两张积满尘土的方桌拼成神案,厢房缺失了板壁,惟有漆黑圆柱上的一幅幅对联依然红艳。说是张氏总祠,比我见过的河坑分祠还要寒酸许多。
  “他们更有钱。”张天祥羡慕地说,“河坑人去台湾和南洋的比较多,回来寻祖,捐了很多钱建祠堂。”
  想当初张念三郎孤身来到石桥,如今周围几个村子全是他的子孙,还有不少人远赴海外。才五百多年,一个人变成了一支宗族。
  
  老年人的土楼
  当晚住在河坑。河坑土楼群是世界文化遗产,有几家客栈。博平岭深处的乡村夜,寒冷而静谧。早晨起来,看见田野里覆盖一层薄霜,溪谷边的土楼升起缕缕炊烟,太阳还在大山后面,我们赶到了石桥。
  顺裕楼前,一个用防风帽紧裹脸部的小伙子停下摩托,从后座竹篓里取出一片猪肉,用油腻的厚纸板垫在地上,飞快地摆出一个临时性肉摊。不用吆喝,转瞬间全楼都知道了消息,接二连三出来讨价还价,割上一斤半斤。不到一刻钟,小贩子就麻利地收摊走人。他还要赶去下座土楼呢。
  顺裕楼按外围一户一间设计,可住72户,如今人丁寥落。几百个房间门户紧闭,像废弃的兵营,偌大的院子冷冷清清。“楼里还有三十多户。”张天祥说,他看我表示怀疑,补充道:“怎么说呢?有的一户一人,还有就是两个老人一户。年轻人都去外面打工了。只有过年时热闹一点。”
  张天祥的两个儿子都在漳州上班,女儿嫁到山城镇(南靖县城)。家里剩下他和老伴简淑金,还有一个88岁的年迈母亲。
  张天祥在土楼里拥有外围三间,中围两间。外围一层是客厅和厨房,还改出一个小卫生间;二层惯例是谷仓,母亲腿脚不便,也住这里;三层四层开有外窗,是标准的住房。土楼的房间都很小,一床一桌一橱,就挤得满满当当。四楼两间留给两个儿子回家时住,不过,张天祥又说,阁楼上放着寿木,儿媳妇害怕,不大敢住。中围两间,用作餐厅和杂物间。
  简大婶准备好了我们的早餐:白米稀饭,酸菜,花生仁,腌萝卜和巴浪鱼干。饭后,太阳出来了,照射土楼一角,在院子里形成一个明亮的弧圈,慢慢移动。
  土楼门前洒满阳光。张天祥的老母亲穿着棉衣棉裤,围巾手套,还抓着一个电热水袋,独自坐在石墩上晒太阳。这位端庄富态的老太太,一口牙似乎掉光了,但双眼依然有神。每次与她打招呼,她都是微微露点笑意,从不吭声。土楼门口是人气最旺的公共场所,一天到晚,都可以看到她徐缓的身影,坐着,或慢慢转悠。她看,但不说话。
  我询问家庭的收入来源。张天祥说:“一年可以收稻谷3000多斤,够自己吃,还可以养猪。好米就拿去卖,不好吃的米,老婆用来酿酒卖。茶园好几片,原来自己有做茶,现在只卖茶青。有台碾米机,平时给人碾米,赚点加工费。还有五头猪,十几只鸡鸭……”
  
  挖笋与酿酒
  冬天是农闲时节,田地里的活已经结束,懒散点的农民,不妨袖手晒太阳,勤快的也有事可做,例如管理茶园,上山挖笋。石桥村附近的大山,竹林漫山遍野,眼下正是出冬笋的时候。
  早饭后,我们随张天祥和几个村民出村。他们每人扛一把锄头,带一个空蛇皮口袋,像是上山寻宝。挖冬笋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有人空手而归,有人一天可以挖三四十斤,挣上百来元。村民说,去年挖笋更合算,每斤冬笋5元多,今年笋价低,昨天贩子来收购,每斤只有3元1角。厦门卖冬笋,一斤七八元呢。
  青青竹林,遍地都是新土,地面早被人翻刨了一遍。冬笋不比春笋,笋尖尚未出土,必须勘察竹鞭的方向和长势,寻根究底,穷追不舍,结果林间像被犁过的田地。张天祥的一个侄儿是挖笋高手,眼见他才花了一个多小时,口袋里就装进了十五六斤冬笋。我称赞了他几句,谁知他却悠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你们知道谁挖笋最厉害吗?是一个独手。你们想想,他只有一只手,拿着锄头,每天在这山上转,一天挖二三十斤。那真叫本事。”
  回到土楼。午餐:白米饭,除了早餐四个菜重新露面,还多了花菜炒肉片、菠菜炒肉片和一盆鸭汤。我再三交代,我们只想感受土楼人的日常饮食。白米饭很好吃,松软香甜,是今年收获的新米。
  简大婶整天在厨房忙碌。下午,她用早米蒸了一大笼饭准备酿酒,摊在一个大谷箩上晾开。看来她对自己的手艺不是太自信,请了同村一位酿酒高手张学荣来指点。张学荣是一位中年汉子,声音洪亮,现在专门酿酒,卖给搞旅游的塔下村和下版寮村。他告诉她,饭层铺得太厚了,不均匀,酒容易变酸。我向他请教一斤米酿多少酒?怎么卖?
  “1斤米刚好做1斤酒。100斤米100斤酒,做10天。一点都不能贪。多了,酒就淡了。”他果断地说,“做酒要讲道德。我酿酒从来不贪,人家都找我买。米酒是3元钱一斤,糯米酒7元一斤。糯米更贵嘛。”
  土楼里弥漫着饭香。我去院子里看那间天厅。天厅又称祖堂,是土楼最重要的公共建筑,婚丧嫁娶都在这里进行。顺裕楼的天厅极其简陋,是三堵土墙和一个屋顶搭起来的临时建筑,里面孤零零供着一尊观音。我注意到,毛糙的土墙上,还遗留着一张金边红字的“囍”字剪纸。我想,这对土楼新婚小夫妻,说不定日后会开创出一支庞大的宗族呢!
其他文献
问:我们的祖先自何时起聚族而居?  答:八千年前即形成中华始祖聚落。    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与辽宁省西部交界的地方,有一道努鲁儿虎山脉,汉语的意思是“脊梁山”。这里的山并不高,却在其深处隐藏着一处人迹罕至的文化遗址——兴隆洼遗址。它是迄今为止华夏大地上发现的最早的古聚落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6200-公元前5400年。兴隆洼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有据可查的历史,上推到八千年前。为此,1998年,
期刊
陆客从港片中习得“师奶”一词,并跟随镜头中各招各式的师奶们,认识了香港的屋 或公寓,茶餐厅或菜市场,一并在这些场合轮番上演着的世俗版“香港精神”:精明算计,人情拿捏到位,一碗汤羹一份烧卖中悄然传递冷暖关怀,信打拼,信“积德行善”,纵深处市井仍不弃励志,欲日日、步步向上流动……  师奶代表了香港最烟火气最人情味儿的一面。有这些师奶在,香港再发达再钢筋水泥森林也仍旧鲜活可亲:可令人莞尔,亦可让人目
期刊
在韩半岛上全罗南道位于最西南。今年,福建、广东、云南等地旅游市场拟着力推全罗南道行程,游客到韩国旅游,目的地不再局限于首尔和济州岛。以福建为例,加上全罗南道的韩国游行程仍为6日,不过在首尔停留的时间会缩短,游客可在全罗南道呆上一天半游览五六个景点,线路报价增1000元左右,约为4580元。  我们这次便是按照一天半的行程,从全罗南道最西边的木浦,一路狂奔至最东边的丽水,再往西北上谷城、潭阳。虽然匆
期刊
在全球邮轮市场低迷之时,亚洲邮轮市场一两年前逆势上扬,其中最重要的支撑力量是中国。2010年亚洲邮轮乘客由2005年的约110万人次增至150万人次,中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游邮轮出境市场。甚至于歌诗达邮轮在2011年的第一个月,就把8月的舱位基本订出去了。  邮轮在中国火起来的同时,相应的“邮轮文化”的普及速度却稍嫌慢半拍。一方面,中国客们并不太适应正宗“西范儿”的邮轮旅行调调——社交舞会、船长晚
期刊
俗语讲,香港人情比纸薄。是言香港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社会,现代化程度高,钢筋水泥森林,人们务实,因务实而冷漠,有利益、无人情。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港剧与港片,在大陆拥趸者众。已经发展成世界电影中一重要门类的香港警匪武侠片,其主题总逃不过侠义、道义、兄弟情谊。或许有人会讲,正是因为在现实中缺乏这些,才会在作为“造梦艺术”的电影中反反复复被强调。强调恰代表了缺失。恐怕逻辑未必这样简单。    仁义与
期刊
巴格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城市,和北印任何一个小城一样,炎热、破败、灰尘满天。它沉睡在斋普尔到阿杰梅尔的公路边际。  此前,时间有限的旅客很少特意绕道到这里来,绝大部分的游客沿着这条印度最好的公路线一路开往西北,那里,拉贾斯坦邦浓郁的异域风情正敞开温柔的怀抱,释放出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而最近,越多越多的专业游客——时尚买手、布料设计师、插画家、室内设计师、时尚人士愿意特意绕过大半个地球飞斋普尔
期刊
去年年底,百度百科收纳了一个新词汇:史上最贵微博。2010年12月2日,一名叫“金娜”的电影人在微博上发出一条消息:“我在莫斯科发了三条微博,今天中国联通向我收了3900元上网通信费,够买一个手机了,堪称史上最贵微博呀。”  联通对此称,计费环节没有问题。智能手机玩家分析,在境外继续使用数据漫游功能,是导致“天价微博”最直接原因,“智能手机+微博”简直就是流量杀手。  联通称,在俄罗斯,漫游计费标
期刊
离开酒店房间前,李冰冰忽然想起什么,折回身去,把一张树叶形状的绿色卡片放在床头。关掉空调、关掉每一盏灯,匆匆离去。  房间门“啪”地一声关上后,留下身后一屋子的安静。有日光照射进来的洗手间里,大理石台面上安静地放着一排半旧的洗漱用品和化妆品。旁边是一排酒店免费提供的知名品牌的洗漱用品,包装完整,未被拆封。洗手台下的毛巾回收筐里只有一条擦手的小毛巾。  门被打开,酒店的服务生走进洗手间。环视一遍,“
期刊
在台湾偶像剧盛行大陆的当下,“学长”一词对于大陆年轻人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有些学生还活学活用了起来,但是在大陆,往往只得学长之“形”而未得其“神”。    “防火防盗防师兄”,是大陆大学校园里的一句玩笑话,而在台湾,“防火防盗防学长”却甚有切实执行的必要。2010年5月,台湾一所中等学校传出丑闻,上年该校发生多起学长暴力性侵学弟学妹事件,6人受害,因为该校有很重的“学长制”,学弟学妹无力自救,人人自
期刊
在陈炯明的努力下,漳州成了全国的首善之区,闽南26县成为“模范小中国”,被时人誉为“闽南的苏俄”。    陈炯明与孙中山,敌乎友乎?  胡适说,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课本里的陈炯明,是以一个乱臣贼子的面目出现的:一个军阀、一个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背叛者、一个炮轰总统府的刽子手……,他的所谓贡献,却总是被一笔草草带过。  不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近一百年过去,随着史料的发现,陈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