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教育: 思品课上的“心灵鸡汤”

来源 :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a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一教师执教《我的劳动感受》,课堂上,学生表现得特别积极,回答问题真实,情绪高涨,气氛活跃,让上课的老师感到高兴。可是,在平时的班级卫生工作中,却能拖则拖,能不干就不干,有的甚至大打出手。
  这使我想起我们平时的品德课堂:借助品德教材,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看起来也很配合,可结果怎样呢?有关品德的知识点是学会了,让他们完成品德书面作业,他们都能答得让人满意。但落实到行动上呢,又是另外一回事儿。这是为什么呢?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品德课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而上述课例,就是因为学生没有真实的行动体验,没有引起心灵上的共鸣,故而教学效果很一般。因此,品德课的老师,要有的放矢地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获得真正的自我教育,让品德课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一、 在体验中激情导入,促动心灵
  以往的品德课,老师习惯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这种一成不变的开头,学生就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提起兴趣很快进入本课的学习。原因是什么呢?老师在讲,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没有体验,没有很快进入角色,始终停留在被动状态中。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活动性,在活动中育人。而育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拨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才会收到曲尽意犹存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学生如果充满了对学习的热烈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求新知识,大胆进行创造性思维,顽强地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引导学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激情,才能真正促动学生的心灵。
  1. 课前体验
  课前体验,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因为有足够的时间,所以体验更充分,体会更深刻。
  如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为了避免课上空洞的说教,让学生有真实的体验,课前,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回家当1小时“哑巴”。所以一上课,我就直接和学生进行对话:同学们,我们都体验了一回哑巴,能来交流交流当“哑巴”的感受吗?学生有了亲身的经历,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有的说:“太难受了,我憋得实在忍不住了,没到1小时就开始说话了。”有的说“看着爸爸妈妈谈笑风生,我的心痒痒的,几次都想插上嘴。”有的说“哑巴的滋味太不好受了,有些事情平时只要一句话就能解决的,可是当了哑巴后,我手舞足蹈了好一阵妈妈还不明白。唉!”有的说“我打的回家,坐上汽车,就开始用手比划,可司机直皱眉头,对我说:‘你说不出来就下车吧。’没办法,我就开口说话了。哑巴和别人交流可是一大难题啊!”在这样的角色扮演中,学生真正移情体验,走进了“哑巴”的内心世界,这样才会对残疾人的痛苦和难处有切身的体会。这种课前体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真正受到了教育。
  2. 课上体验
  在课堂上当堂体验,学生会非常投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体验,这样就会更直接,更有效。
  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身边寻找塑料用品:“翻开你的书包,有塑料的影子吗?看看我们的身上,哪些是塑料做成的?”学生一听,那股投入的劲儿别提了,只一会儿功夫,学生就找到很多:书包拉链、文具盒、直尺、自动笔、水笔、包书皮、绳子、乒乓球、纽扣……真是不找不知道,一找吓一跳!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就很直观地感受到:原来我们的身边藏着这么多的塑料制品,塑料真是无处不在!这样导入新课,让学生人人参与体验,他们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我要上”成了他们上这堂课的动力。这样的效果何尝不是我们所要的呢?
  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斯特丹说过“任何一个优秀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发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定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品德课上,老师要善于钻研教材,特别要重视在导入时设计出学生喜欢的体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品德的情感,促动学习的心灵,学生就能主动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二、 在体验中明白道理,震撼心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课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知识或经验,获得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因此品德课的任务首先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体验活动进行学习,明确道德原则或规范是什么,并知道为什么要按这个原则或规范去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否则有什么害处。这就是学生明白道理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因为道德认识是道德品德形成的基础。重视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道理,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就不会停留在表面,停留在文字上,而是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震撼他们的心灵。
  1. 辩论中辨是非
  辩论可以明是非。道德认识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在辩论中越辩越明。辩论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辩论,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认识就不会再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了。
  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学生看到“白色污染”危害着我们周围的空气、河水、植物、动物甚至我们人类的生存时,他们不禁对塑料产生了怀疑:看来人类应该禁止生产和使用塑料了!那么怎样才能纠正他们片面的看法呢?于是在这一环节,老师就设计了一场辩论赛:人类到底是应该禁止还是提倡生产和使用塑料?学生们据理力争,他们各自都摆出了自己的理由,并都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一番唇枪舌剑后,他们发现,白色污染真正的“元凶”并不是塑料本身,而是我们人类啊!这样的设计,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判断、来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就能产生一个共识。而这种共识,是他们自己在亲自参与辩论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这种收获,来自于自己的心理体验,一定能牢牢地留在自己的记忆深处。   2. 追问中明道理
  所谓“追问”,就是在学生回答了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师有针对性地“二度提问”,再次激活学生思维,促进他们深入思考探究。教师适时有效的追问可以为课堂锦上添花,化平淡为神奇,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无锡市品德学科带头人陆芳芳上的《法律护我成长》一课,在阐明道理这一环节,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进行教学。她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案例:女儿考试考砸了,母亲斥骂女儿并要求其跪下。引导学生就这个案例进行追问:为什么要跪?跪有哪些害处?女儿该怎么做?学生在老师的追问中,他们逐步意识到父母不尊重未成年人,即使对自己的亲身女儿,这样的行为也是违法的。孩子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时,学生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初步理解了,但是陆老师没有就此戛然而止,而继续追问: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能为妈妈想一想吗?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家长教育我们的目的是爱护我们,帮助我们健康成长,只是妈妈的教育方法不对,我们作为子女的要主动与父母交流思想,避免不理解而造成的伤害。学生在追问中得到了体验,明白了道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是 “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的。这种体验教学,有利于突破重点和难点,帮助他们学习了道德知识,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了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种让学生在体验中明白道理的教学方式,说直接一点,就是:一切为了震撼学生的心灵。
  三、 在体验中指导行为,净化心灵
  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导行是品德教学的重中之重。讲明道理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就产生了行为愿望——我愿意做。在学生愿意做的基础上,老师应及时地、具体地指导他们去做,实现其行为动机。小学生的道德观念是在逐步形成的,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品德课上,老师要把注意力放在指导学生的行为上,并尽量把书中的道理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为学生设置特定的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参与体验,从而思考自己的行为,净化自己的心灵。
  1. 巩固正确行为
  有些正确的行为,学生在没有上品德课之前就已经学会。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起点,进行有的放矢教育。对于他们已有的正确行为,在品德课堂教学之后,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能做得更好。
  《我想要 我能要》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以合理消费为主题的教育话题。本课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父母挣钱的艰辛,还要弄清楚“我想要”和“我能要”之间的关系,养成合理的消费习惯。为了完成这些目标,在“导行”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校每年都要组织我们去秋游,同学们都非常高兴。可是,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同学因为背了沉重的书包而不能尽兴地玩耍。学了这一课,你能为自己的秋游设计一份价廉物美、营养合理的午餐吗?这一题目的设计,不仅是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提供了学生及时体验的好机会。学生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自己的饮食习惯都列出了自己的秋游午餐。学生交流为什么这样搭配时,他们都能把这节课上学到的知识运用过来:合理搭配,注重营养;注意节约不浪费;不和同学盲目攀比。学生在经历了“秋游菜单的设计”后,对自己的消费行为有了准绳,合理消费的观念无形中成了学生的宝贵财富。引导学生从教材通向生活,把教材承载的价值、目标和儿童的生活体验有效地链接起来,从而巩固自己已有的主动、积极的日常行为。
  2. 修正不良行为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行为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品德课上,采用体验式的导行来修正不良行为、培养的行为习惯是非常迫切的。
  《不说话的“朋友”》一课的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懂得并在生活中做到爱护公用设施。在这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给学生做了一道选择题:有的时候,看到已经受到伤害的“朋友”,我们自己不会解决,比如课前学生调查到的情况:有一盏路灯不亮了、交通指示牌歪着“脑子”、公用电话亭的电话线断了、建筑垃圾没有人来管,这时候该怎么办呢?老师给你们找来了几个相关的部门:供电局、交通局、环卫局、112维修。想一想,这些问题必须找哪个部门来解决?学生一番讨论,选择题很快做好了。在这样的活动体验中,不需要老师去告诉他们答案,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很快地解决了老师的难题。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都知道了平时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该怎样去改正,进而净化自己的心灵。这样的体验导行,目标达成就水到渠成了。
  品德课就是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激情,在体验中明理,在体验中导行,进而促动、震撼、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感,让学生能引发和督促自己正确的道德行为。体验,让我们心灵相约;让我们的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鸡汤”。
  (作者单位: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教育教学也存在着“污染”问题。教学污染是什么?有什么危害?污染源是什么?如何治理?  一、 教学污染不容忽视  翻阅了大量资料,一直未能找到教学污染这个词汇,当然也就找不到相应的关于教学污染的表述。  然而,教学中确实存在着各种污染。教学污染的表现也有很多,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就是典型的教学污染,它直接伤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是最直接的教学污染。它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育道德和教育良心。也有隐性的教学污染
期刊
中国的素质教育在改革中前行,课改的核心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这就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日益突出,而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彰显教师的个性成为我们每个教育人深思的问题,“活动单导学”课堂模式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施展个性的平台。  在第八次课改春风的吹动下,在如皋市教育界所有领导、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活动单导学”模式应运而生,关于“活动单导学”,丁非主任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诠释”中讲得非常到位:“‘活动’
期刊
说到近段时间热播的《爸爸去哪儿》,相信大家都一定深有感触:在北京的灵水村里,那五个年仅六七岁,古灵精怪的孩子令人又爱又恨,那五位忙得焦头烂额的爸爸们令人同情,那一次次深夜的温馨谈话令人感动。但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在孩子面前都能说到做到,真正说话算数。  曾几何时,儿子让我陪他去书城看书,可我却是推脱工作忙,让他一个人去书城,就算陪他去看书,也是做做样子,不能真正陪他开展亲子阅读;儿子手里攥紧的海洋公
期刊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的主流传向美国,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随后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大多数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如同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 绘本一般由封面、环衬、扉页、正文及封底构成,形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绘本,才能发现很多常常被忽视的细节,才会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二十
期刊
2011版部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提倡多读多写,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而长期以来,我们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机械、教条、繁琐的教育模式,阻碍了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新的课改形势下,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应当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增
期刊
心理学家发现,儿童时期的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处于对外部事物,特别是对生动的语言刺激的敏感期,是人生中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我们可以通过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更深入透彻,欣赏更有滋有味,并逐渐形成生动的语言审美能力,享受朦胧的色彩、嗅觉、情感、意象等各种审美联觉。  一、 享受朗读的色联觉  我们知道,色彩万物皆备,奥妙无穷,既能使人亢奋、愉悦、心神爽畅,也能驱人压
期刊
日记短小精悍,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循环日记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之上,又突破了作文的固定课时等,无疑是一种写作训练有益的尝试。  创新的规则  所谓“循环日记”,就是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分组轮流写作,不断循环进行的一种写作方式。  1. 引进竞争,公平分组  全班40名学生,我把他们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先聘出各小组的组长,然后由组长选组员。各组长先挑选1人。选完后,再依次选第二人,第三人,第
期刊
我总是回味着带学生们品读《花瓣飘香》一文的情景。每当学生读到“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这段话时,我的耳际总会回响起学生C动情的话:“这真是个心疼妈妈的好孩子,我要向她学习!”——心疼妈妈!猛然间,“心疼”这个字眼瞬间钻进了我的心窝,爱的底线是“心疼”。爱的底线是心疼,想到此,我的心沉甸甸的,重得直往下坠。  “心疼”——不是经常用在长辈
期刊
新课标指出: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因此,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环节中的设计可谓百花齐放,精彩丰呈。然而,俗语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真正将唱歌教学落在实处的并不多,有些教师过分注重演唱形式上的出新出奇,在歌曲处理中过繁过难,忽略了唱歌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如何选择更恰当的表现形式去表达歌曲的内涵和意境,让学生在会唱歌、唱好歌的基础上锻炼自己的能力
期刊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语言精炼,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为了让小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诗词的浸润,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时都能注意适当拓展,巧妙地突破古诗词教学难读、难解的瓶颈,让古诗词的教学更精彩。  一、 拓展,让理解诗意锦上添花  古诗的简洁、凝练造就了古诗的写意。很多生动的意象在诗中是点到即止,教师巧妙、适时地加以拓展,对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学会品味古诗大有帮助。  例如,《冬夜读书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