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旅游城市文明旅游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当代旅游(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k78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安徽省合肥市“文明旅游”为对象,通过实践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对合肥市逍遥津、包公祠和琥珀山庄等主要旅游景区的文明旅游现状展开研究。认真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揭示当前还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指出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教育,纠正不文明言行和陋习。建议从旅游主体、客体和媒介的角度采取多效途径进行整改,达到改善合肥市不文明旅游状况和扩大景区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合肥城市形象,实现旅游健康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景区;文明旅游;合肥市;调查研究
  中国经济和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文明现象,特别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出境游。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不文明行为的屡屡曝光给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留下了不良印象,也影响了泱泱大中国礼仪之邦的美好形象,让国人蒙羞,在此背景下,“文明旅游”这一概念的提出意义非凡、影响重大,由此产生的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条文、公约指南等从各方面约束和指引旅游者的行为举止,不失为良策,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为响应国家号召,倡导文明旅游的良好风尚,促进旅游景区健康发展,2016年7月—8月,由笔者担任指导老师,曹胜男、桑路路等9人组成的淮北职业技术学院“相麓青年”实践团队参加了国家旅游局与中国青年报举办的“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积极投入到文明旅游志愿宣传的热潮中,实践调研主要涉及合肥市各景点景区,调查范围广、代表性强,社会反响好,效果显著。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针对合肥市文明旅游的研究很少,为丰富课题研究,进一步了解合肥旅游的文明程度,使文明旅游深入人心,特进行本研究。
  一、调研内容与宣传效果
  (一)调研对象与内容
  本次调研活动在学校、社会媒体、旅游景区和合肥市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进行,顺利完成了实践调研任务,满足了本课题研究的需要。活动主要针对景区、工作人员、游客、安徽省各高校实践团队学生以及省属单位领导展开,共散发文明旅游宣传单200份,发放和收回调查问卷400份,整体质量较高。
  调查活动主要内容为: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出游时间与地点的选择,不文明旅游举止的类型、影响及产生原因,文明旅游环境营造的办法、对文明旅游的相关建议或意见等。
  (二)文明旅游宣传效果
  此次实践活动采取景点景區现场调研、签名互动和倡议宣讲,以及微博、微信、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实际宣传效果很好,“相麓青年”社会实践团队还获得了全国2016“大学生文明旅游背包行”公益宣传活动优秀传播奖。
  二、合肥市文明旅游现状
  作为1998年第一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合肥市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文化底蕴深厚,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热情迎接四海宾朋的到来。通过调查发现,合肥市旅游的整体文明程度较高,虽然也存在着各样的不文明现象,但通过规劝和引导等措施,绝大部分的游人还是很“友好”的,为调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具体情况如下:
  (一)景区环境优美,吸引力大
  无论是文化类,还是观光型景区,也无论收费与否,都未影响到美景对游客的吸引性,所以调查区域的景点基本都是游人如织、备受欢迎,游客文明游览,不同的是各类景点的吸引力具有其特有的定向性。如名胜古迹逍遥津景区门票免费,其环境优美宁静,内部建筑和设施齐备,湖、园、林、阁、桥、绿坪等和谐雅致,还有儿童活动设施,加之交通便利,开放时间长,吸引了周边的市民和众多外地游客前来休闲和游览,其中年轻人和儿童占多数,逍遥津是调查中游客最多的景区。其次是包公祠,虽是收费类公园,“包公故里”的美誉使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加之徽风古韵的诱惑,客流量也较大,在调查的景区中包公祠内年轻人的比例最高。
  (二)文明旅游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发现,接待条件、可进入性和学历对游客的影响较大。首先是可进入性,良好的交通条件是促进景区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逍遥津、杏花公园和包公祠公园的进入性最好,较之其他景区人流量就大很多。接待设施设备越好的景区游客量也越多,逍遥津公园就是很好的例子,水上乐园项目、儿童娱乐,露天野营、海洋馆游乐、休闲娱乐等项目接待硬件一应俱全,能满足各类游人的需要,普遍认可率和游览价值较高,游客文明指数较高。再者,学历高低和职业也会影响游人对景区类型的选择,这部分人的文明素质一般较高,言行得体,本身就组成了文明出游的一部分。经调查,收费型景区如合肥徽园、包公祠公园的游客学历最高,虽然高学历者只占到37%左右,仍比其他景区高出很多,这类人的正面带动性较强,游人普遍能够自觉处理好垃圾和遗留卫生问题、注意环保,能约束好自己和家人的行为,并与他人友好相处,体现了良好的道德风范。
  (三)不文明旅游现象依然存在
  根据百度百科,不文明行为是指由于公共道德缺失人们所做出的违背公序良俗的举止、动作。在中国,不文明旅游言行普遍存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根本性改善,需要一个长期的教育和整改过程。根据调查,合肥市旅游景区的不文明现象也同样存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坚持才能得到不断改进。文明的表现特征是相同的,而不文明的形式则是各异的。常直杨从游客视角出发,认为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分为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文化修养、不同的年龄特征以及不同的心理因素四个方面[1]。
  经调查,由于景区的提示信息不足、宣传不到位、管理措施不力等客观原因,以及游客自身素质问题、道德弱化、不良习惯、意识不足、从众心理的主观原因而导致了一系列不文明旅游行为。总体来说合肥市景区“不文明旅游”主要有以下几类:少数游客无视规定和警告,破坏景区花草树木,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果皮、烟头以及随意野炊、违规洗车等造成的环境污染;攀爬、刻画文物古迹和公共设施,仪容仪表不得体等视觉污染;对他人的言语伤害,景区内大笑大叫等噪声污染;对自我和儿童的不文明行为缺乏管束。据安徽日报,来自景区经营商户的不文明行为,如随意悬挂、随意摆摊设点、乱丢垃圾和泼污水等,也对景区环境造成了破坏。可以说,这些道德弱化现象是在游客内因与环境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要改进当前的不文明现状[2]。因此,必须设法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三、整改建议
  (一)旅游主体——游客角度
  1.加强自律观念,从身边做起
  旅游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品行修养和行为习惯,旅游中不能随性而为,要有公德意识和自我约束。公共区域的文明和谐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因而要做到讲文明、懂礼仪、遵法纪、爱护景区环境和公共设施。尊重旅游地的文化习俗和信仰禁忌;遵守公序,不占用公共设施过长时间,不大声喧哗,不随意插队,互相禮让;爱护公物、文物和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不捉弄动物,不制造垃圾和随手丢弃塑料袋、果皮纸屑等。每个游客都要以得体的言行展示良好的文明素养,争做文明旅游的践行者。
  2.培养道德修养,从小抓起
  “道德素质教育要注意从小抓起,从学校和家庭抓起。”[3]在中小学甚至幼儿园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生态环保和公德礼仪教育,并应用到各教学环节与所开展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中去,同时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从小培养良好的文明道德观念、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也起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作用的效果。大学生要多参加文明旅游主题实践和志愿宣传活动,通过自身实践体验,增长服务技能的同时,真正理解和认识到文明旅游的重要意义。
  3.要进一步增强法律意识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出台以来,一系列约束景区和游客的法规、制度相继实施,一定程度上唤醒了旅游者的文明意识和增强了旅游法制观念,约束了其出游行为。但由于自身素养的参差不齐,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不重视旅游法律法规,任意妄为,无视法律的制约性,无论是否有意都不可取,必须引起进一步重视,强化宣传和细节实施,争取让每一位旅游者都能知法、懂法、守法和护法,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文明旅游道德规范的良好风尚。
  (二)旅游客体——旅游景区角度
  调查中发现合肥市个别景区告示牌缺失或硬件接待设施不足,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也带来了“不文明”隐患。应加强景区宣传和友情提示,完善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不给非文明游览行为创造条件;也要对景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宣传培训,如组织景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一起开展环保活动,起到强化其环保意识和对公众的宣传作用[1]。
  景区还应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美感,做好自身环境管理,游人便会不自觉地受到环境的感染,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当地居民要强化主人意识,辅助景区对游客进行适当的提醒与监督,对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共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旅游媒体——旅游监管部门、旅行社等角度
  1.长期不懈地加强宣传,营造文明旅游良好氛围
  加强旅游文明宣传教育,建议对游客的不当行为以引导和规劝为主,体现人性化,互相尊重和监督,实现文明管理和执法,让人们意识到不文明旅游的危害,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重视起来。再则,宣传的对象和内容应具有针对性,包括游客、居民、旅游从业人员等,注意针对不同习俗,不同年龄、学历,不同心理的人群开展宣传教育[1]。
  近年来,合肥市多举措大力推进文明旅游建设与宣传,向旅游工作者、游客和市民发出文明旅游倡议,广泛开展“文明旅游行动”、主题文化节和旅游市场整治等,引导人们告别旅游陋习,弘扬社会正能量,积极争做文明旅游的使者。
  2.强化旅行社等服务人员的引导作用
  根据《旅游法》精神,旅行社导游人员应对游客在游览期间的活动负责,包括对文明旅游的解释、提醒和引导,以及对不文明言行的劝告阻止。所以,旅行社要充分发挥导游人员宣传大使的作用,让导其成为文明旅游的倡导者[4]。其他旅游服务部门也应注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文明劝导的责任感,形成人人知礼仪,人人守规矩,处处显文明的良好风尚。
  3.相关制度和法律法规的落实要到位
  各旅游监管部门要加强旅游法律法规、条例制度和行业标准的执行力度,重点抓落实,提高执行的力度和有效性。就合肥而言,可遵照的有《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安徽省旅游条例》(修订)、《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各地可根据《旅游法》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文明旅游条款及细则,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警戒作用。
  研究发现有关文明旅游的制度条例的落实力度还不够,就《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来说,“黑名单”制度施行后仅有少数够条件的游客被通报,但通报后对被记录者的惩治措施不明确,让旅游者觉得“不足为惧”,所以威慑力不够。袁鹰认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记录是一种惩戒手段,尚未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建议要尽快制定能够支撑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的法律文件,使该制度具有完全合法的法律依据,并要尽快明确其法律地位[5]。
  四、结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指出:“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调查认为合肥市旅游景区文明程度总体较高,游客旅游满意度高,但也存在少数游客破坏文明环境的言行,要教育和约束,来提高国民出游的环保观念与文明意识。景区自身也要加强各方面投资建设,加大宣传和警示力度,提升整体接待能力和游客满意度。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美好环境的构建,需要全社会同心同德、齐抓共管,才能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作者单位: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
  作者简介:仲召红,1982年生,女,讲师,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区域与企业管理、酒店管理。
  参考文献
  [1]常直杨.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分类及宣传教育研究[J].商业经济,2016,(11):30-31,49.
  [2]胡传东.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的推拉因素与形成机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96-100.
  [3]仲召红.关于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的分析和对策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0-22.
  [4]彭宗兰.导游:文明旅游的倡导者[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6):27-30.
  [5]袁鹰.我国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现状之法律问题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6):79-82.
其他文献
摘要:旅游业成为支柱性产业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而民俗旅游产业又是实现旅游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引领者。在定性分析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潜力基础上,运用支柱性产业指标对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進行定量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其发展策略,借以推动呼伦贝尔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关键词:呼伦贝尔;民俗旅游产业;支柱性产业  一、引言  根据呼伦贝尔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期刊
摘要:文章利用2010-2012年廣西各地市旅游面板数据构建了广西各地市的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标,该指标在综合发展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来确定权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标。结果表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的综合发展指标能充分体现旅游数据的时间特性和空间特性,更能准确地描述不同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状态。  关键词:旅游业;综合发展指标;面板数据模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区域交通和旅游
期刊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全域旅游作为一种以旅游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全新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模式应运而生。发展全域旅游,既是吉林省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重要抓手,也将对经济新常态下吉林旅游业乃至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突出的促进作用。  2016年吉林省举办的“全域旅游高峰论坛”以来,全域旅游发展态势强劲,省内“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由15个增加到19个,成立了吉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联盟,集安、敦化
期刊
【摘 要】食品药品安全是当前最大的民生问题。本文从改善西安市食品药品技术监管条件,保证全市人民食品药品安全,维护药品餐饮市场法律尊严,维护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分析了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的现状和可行性,并提出了西安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的设想。  【关键词】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近年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有毒有害食品药品花样翻新,食品药品安全已经成
期刊
摘要:本文对旅游史研究工作进行了述评,从多方面进行了探究,并探究了中国旅游史研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问题,对于中国旅游史研究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旅游史;研究;述评  中国旅游史研究工作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相关旅游著作有很多,目前,中国旅游史已经进入到学术研究的自觉时代,既有相关专著,也有很多论文,旅游史研究成果显著,但也存在一些研究方面的不足。  一、旅游史著研究综述  
期刊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是市场经济下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对旅游乡村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明确乡村旅游开发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关键词:乡村热;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  我国乡村旅游模式的初创便是一种自发状态。自1986年,成都“徐家大院”的诞生,“农家乐”的旅游模式便拉开了我国乡村旅游建设的序幕。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和调整,乡村建设发展的如火如荼。但乡村旅游开发也出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物质生活的充盈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外出旅游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目标。尤其是近些年来,国民经济一直持续稳定增长,越来越多的家庭愿意并且有足够的资金花费在旅游上面,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城市规划和区域旅游规划,城市规划保证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方面的基本需求,而旅游规划则是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之外的精神方面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景区国际化的具体特征,分析海口全域旅游建设现状与景区国际化的差异,对海口全域旅游景区国际化的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海口;全域旅游;景区;国际化  一、景区国际化的含义  国际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方面或各个方面与全球进行衔接、与世界惯例进行接轨的过程。国际化的核心就是积极参与全球运作,逐步融入全球网络。由此可知,景区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景区的方方面面日益与
期刊
摘要:内地旅游者对进藏旅游的渴望是十分强烈的。但内地旅游者去西藏旅游行为发生前的心理预期和旅游行为发生后的客观效果之间往往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偏差。通过微信调研的视角,发现内地进藏旅游者对这种偏差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身体风险、财物风险、心理风险、便利风险、设施设备风险等方面,其最担心的是身体风险。  关键词:微信;西藏;旅游者;风险认知  每当想起去西藏旅游,旅游者最担心的是身体能否适应西藏的高原反应。还
期刊
摘要: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是拥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两个概念,前者是经由旅游活动而产生并整合的文化,后者是人类历史上创造与改造世界累积下来的物质、精神文明。两者之间联系密切又具有一定的区别,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致使人们在理解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时产生混淆现象。本文针对旅游文化和历史文化间的联系、区别等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历史文化和旅游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历史文化;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