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有效深度,优化知识生成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chen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节课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通过生生自主探究、师生合作探究再到生生分层探究,在课堂的实际生成中,始终依赖学生的学习生长点,把握教学深度与难度的平衡,挖掘有效的教学深度;同时在一次次的纠错与反思中逐渐深化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真正做到“能够”而后“主动”。
  [关键词]有效深度;知识生成;数形结合;二次函数
  近日,笔者执教了一节“数形结合专题——有关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习题课。在教学中,笔者努力做到挖掘有效深度,找准适合学生的生长点,从发展的角度,让学生进入各自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优化知识的生成。
  一、教学流程简录
  1.自主探究(预习检测,归纳总结)
  在这一阶段,教师在学案上设计了4道小题(填空或选择),学生花5~6分钟自主完成,并在小组内交流。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有效指导,师生共同小结解题过程中的易错点。
  2.合作探究(典例示范,解读探究)
  环节1 题目呈现
  (2015年中考改编题)若抛物线y=(x-2)2+m经过点(1,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M的坐标,并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条抛物线。
  ①当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1≤x≤1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__:
  ②当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1≤x≤4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__;
  ③当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在4≤x≤6时,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__。
  学生到黑板上画出这条抛物线,并写出解析式和顶点坐标。
  小组成员互相纠正,同时教师在小组间适时指导并加以归纳,板书“以数助形”,小结几个易错点:画函数图像首先要列表: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易写成(0,-1),从而导致图像的错误。
  师: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2,-1),也就是说,这个二次函数有什么最值?
  生:有最小值,最小值是-1。
  师:这个最值我们可以从图像上直接看出。如果给定一个x的范围,这时候y的取值范围该怎么确定呢?(幻灯片出示题①)
  生:分别在上面表示出x所对应的点。
  师:你的意思是在图像上画出来,是吗?(师顺势用彩色笔描出抛物线上-1≤x≤1这段)然后怎么办?
  生:再把x=-1和x=1代入,求出y所对应的值。(教师加以肯定,并得出正确答案0≤y≤8)
  师(迅速询问):第2题呢?(幻灯片出示题②)
  生(迫不及待):0≤y≤3。(很多学生表示赞同)
  师(面带微笑,不置可否):你怎么做的?
  生:在图像上找出x的这段范围。(学生到黑板前操作,也顺利地用彩色笔描出图像,这时有部分学生开始窃窃私语:错了,错了!)
  师:怎么了?
  生:顶点处才是最小值,应该是-1≤y≤3。
  师:那你刚才?
  生:我直接用x=1和x=4代入,没有结合图像。(师鼓励学生自省)
  师:若4≤x≤6呢?(幻灯片出示题③)
  (或许因为刚才题②的关系,学生没有立刻报出答案,思考片刻后一致得出3≤y≤15,并在图像上描出)
  环节2 变式练习
  师:如果x的取值范围是-1  生(看了看黑板上的图像):0  师:若1  生(自信):-1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得出了答案?
  生:从题②我知道,当1≤x≤4时,-1≤y≤3,所以当1  (有学生偷笑,师请他说明理由)
  生(在黑板上演示):还可以通过图像,图像两端是空心的,图像最小值仍然在顶点处,因此y应该包括-1。
  师:哎呀,又“中招”啦!
  生:是的,应该是-1≤y<3。我以为y=-1处是空心的,实际上这是顶点,仍然是最值。我还是没有仔细观察图像。
  (师再次鼓励学生自省,感悟通过图像解这类题目会很方便而且不易出错,板书“以形解数”)
  师:请思考在刚才的题目中,什么情况下左端点是最低点,或右端点是最低点,又或者顶点是最低点,这取决于什么?(师一一辅以草图)
  (小组交流后,通过三个草图的板演,师生共同得出:最值的确定取决于两个端点与对称轴的位置)
  环节3拓展训练
  当1≤x≤3时,二次函数y=x2+mx+3的最小值为-4,求m的值。
  二、教学设计思考
  1.实施有效深度,奠定良好基础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进行了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首先让学生完成自主检测题,初步体会二次函数中数与形的结合。通过交流的方式,学生之间相互启发,找准自身的知识盲点,及时纠正对概念理解的偏差,从而缩小学生个体间学习的差异,达到自身有效的学习深度,也为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挖掘有效深度,突破思维障碍
  (1)梯度设计,易于掌握
  本课习题设计的原型是2014年广西崇左市的一道中考综合题,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完成这道题,很多学生在无法完全理解题意的情况下会产生畏惧心理,找不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而逐渐失去信心。教师的“讲”高于学生此时的学习深度,学生听得迷迷糊糊,根本无用。于是笔者通过小题组的形式,從题目呈现、变式练习、拓展训练直至最后的引向深处,分散思维难点,突破学生的思维障碍。挖掘有效的教学深度并非一味地追求教学难度,找准它们的平衡点才是关键。整个教学设置呈阶梯状,从易到难,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得。   (2)以“错”导学,自主生成
  教学过程中,笔者始终遵循让学生先个人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探讨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静下心来,听其言,观其行,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错误。如学生在环节1中完成题②时迫不及待地报出答案,笔者故意让他到黑板上演示做题的过程,描完图像的一部分,学生自然会发现顶点处才是最值,而不是简单地直接用两端点代入,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又如环节2中的变式2,学生很自信地口答,理由也说得头头是道,笔者还是让学生自主讲评。学生在操作演示的过程中发现,虽然两端点是空心的,但顶点处仍是最值,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不等号改变。学生在“分析发现一纠正错误一自主完善”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解题经验,内化解题能力,以“错”而导,重点突出思路、方法、错因的概括,在反思中自主生成,最大限度地驱动自身有效的学习深度。
  (3)不断追问,有的放矢
  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有在学生展示思维过程后的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肯定其思维的闪光点:有在学生快速回答后的追问“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答案”,要求其思维的思辨性:有在学生解题后的追问“如何能快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促使学生反思其思维的不完善;也有在各个思维突破口上不同层次的追问。比如在环节3中,教师在学生已基本完成任务,思维也已具有一定深度的基础上追问:“m求出的值有4个吗?”一名学生分析得很详细,另一名学生却提出了疑惑,此时,教师就要抓住学生理解上的质疑和偏差,及时补充,引导学生再次感悟“以数助形”或“以形解数”的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挖掘适合学生的有效教学深度,不能简单地停留在问题解决上,更要注重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又如环节4中教师对学生追问:“这时候m值怎么求啊?”由于学习基础不同,一些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会习惯性地退缩,成为看客。这时,教师要适时并且有针对性地追问,满足他们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有的放矢,挖掘不同层次的教学深度,让学生“能够”而后“主动”。
  3.反馈有效深度,体验成功愉悦
  教师在课结束前安排了当堂检测,分层布置亦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也反映出课堂中他们自身不同的有效学习深度,有利于教师课后及时进行辅导,同时也利于教师对下节内容做出调整和规划。
  本课采用学案导学,在课堂的实际生成中有师生成功的喜悦,也留下了些许遗憾。由于教师对学生画图、识图及通过图像解决问题的能力估计不足,导致部分学生在做题时难以达到快速、规范、准确解题的程度。由此可见,挖掘有效的教学深度要求教师追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深度,找准恰当的學习生长点,让学生一步步去探索,从“可能”到“我能”,努力优化知识的生成,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其他文献
[摘要]张玉新老师教学《小石潭记》,其独到的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1)把教材当作例子,辅导学生学习写作写景状物的文章;(2)抓住标题中的四个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对应点,既降低了难度,又给学生新奇之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课文的内容。接着,张老师再次进行引导:写景,是和人物的心境一致的,并以此引导学生体验柳宗元《小石潭记》的写作目的。张老师再由此生发:作文,要“文能对题”,想要更多地了解柳宗元,
期刊
近年来,一些学校为“积极实施新课改的先进理念”,不惜大刀阔斧地规定教师一堂课的讲授时间,更有甚者竟撤去讲台,让学生自由探究。一时间,教室的课桌必摆成几人一组式,问题也必经过“讨论”,方能得出结论。一堂课,以几个学生代表的发言贯穿始终,结果是大多数学生无所事事,教师也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殊不知,新时代的课程改革并不是要取消教师的“存在”,而是首先要肯定教师的“在场”,唯其“在场”,师生才能展开对
期刊
张玉新老师在广西玉林市上的这堂作文课,举重若轻,大巧若拙。在“看热闹”之余,我琢磨了这其中的门道,所见其妙之处或许可用“真常态”“素颜值”“元问题”三个词来略做概括。  一、真常態  “大型观摩课”或日“公开课”,教师能上出教学的常态,就已经成功了。道理很简单,借班上课,教师面对的原本就是“非常态”(或曰“变态”)的课堂。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彼此不熟悉,是为隔。若教师在简短的课堂上未能充分调动陌生
期刊
[摘要]本次课教学以“小红的一天”为生活主线,以乙酸的性质为例,精心设置生活情境,探索隐藏在生活场景背后的化学知识、化学原理,提升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尝试精英性和科普性相结合的新授课方式。  [关键词]精英教育;科普教育;授课方式;乙酸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新课改一直倡导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但是,部分高中化学最终还是演变成唯高分论的精英教育。
期刊
[摘要]所谓高效课堂的“高效”,主要参考“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能力”这一指标。本课例中,教师自然地运用了层级递进、以练代讲、启而不发、合作交流与总结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形成思想碰撞的火花。学生的兴趣也由浅入深,练习正确率由低到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效率,较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  [关键词]中考复习课;高效课堂;课堂实录;说明文;合作探究  一、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互联网+”资源网站为平台,通过课前教学准备、学生在线预习、课堂互动探究、课后在线交流提升、在线检测评价等实施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习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效果更加切实高效。  [关键词]互联网+;物理习题;教学模式;板块模型  一、引言  “互联
期刊
摘 要:语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言语技能的基础。学习英语必须从语音开始,没有语音就没有口头的交流。良好的语音能为英语进一步学习和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打下基础。因此语音教学它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手段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最有效的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写的英语技能。  关键词:语音教学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语音的学习是小学生学好英语学科,正确
期刊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作为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有效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南宁市盲聋哑学校为例,结合本校特点和条件,针对聋生的特殊性和需求,整合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等资源,探讨聋校线描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策略与方法。经过实践研究,该校本课程已初见成效,这将促进我校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提升,使之成为特色校本课程。  [关键词]线描;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新一轮的课
期刊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是学生形成认知、猜想、推断、证明和评价等认知技能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载体。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概括为:学生在认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的作者和内容进行分析、质疑、辨别、推敲、筛选和评价,挖掘文本的隐藏含义或寓意,了解文本中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技巧,关注作者的观点、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等。初中生的批判性思维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开展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阅读教
期刊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再创造”,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掘出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发掘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一节好课并不仅仅是把知识讲透、讲细、讲深,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去求知,将学习延伸到课外,在广阔的社会中运用课堂上所获得的能力、方法而获得更多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能否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营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