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剑有术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慎《说文解字》:剑,人所带兵也。从刃,佥声。东汉刘熙也说:“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剑器,脊直,双刃,以撩刺为主,风格轻灵洒脱。剑柄上适佩剑穗,称为“文剑”,无剑穗的称为“武剑”。
  剑法“四母”
  战国时期,剑成为军队装备的主要格斗兵器。据《荀子·议兵》记载,魏国通过“穿戴甲胄,操强弩,负箭,持戈佩剑,携带三天粮食,从早晨出发,至日中而行军百里”考选兵卒。由于此时战争中的主要作战方式是车战,士兵使用的均是长兵器,因此剑只是士兵在弃车陆战、贴身近搏时的短兵。
  古代战争中士兵作战时的兵剑主要有两种使用方式。一是剑与盾配合,直接投身作战。如樊哙“带剑拥盾入军门”,以及汉代晁错所言使用场合,“曲道相伏,险厄相薄,此剑之地也”。二是作为备用武器,在使用弓箭或长兵时插于腰间,于弓矢告馨、长兵折损、车毁马毙、弃车肉搏时拔而作战。
  而兵剑的技法主要有二,锋之“刺”和刃之“斩”(击)。如《太平广记》越女与袁公的“斗剑”中,袁公用“剑锋”而刺,“袁公操其本而刺处女”;越女以“刃”斩击,“女因举杖击之”。其攻击部位也有二,“上斩颈领,下决肝肺”。后来,随着剑身加长和复合剑的出现,其“击”得以凸显,延伸为“格”、“洗”之法,并与原先的“刺、击”一起组成了剑法“四母”。
  当然,兵剑的使用生死攸关,“乃当兵防身、杀贼、救命的贴身勾当”(戚继光《纪效新书》),因此人们在实践中积累并提炼出用剑的运动心理的技战术等经验,为武术技击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一,在运动心理上,“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布形候气,与神俱往”;在持饱满斗志的同时,又有平静与安详之容,实现运动中神与形的高度统一。第二,在运动表现上,“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守而未发之时给对方以弱之假象,出手时则以泰山压顶之势,风卷残云。第三,在战略战术上,“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以破绽之利,诱敌深入;又以备之埋伏,一举歼灭。
  剑之斗
  随着剑的出现和发展,剑的使用方法——剑术也就随之出现了。当刀取代剑的格杀作用后,剑受到了诸多武艺家的青睐,迅速发展出多种演练形式,剑术与艺术便产生了深厚的渊源。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剑术与艺术的合二为一主要体现在“斗剑”和“舞剑”两大形式。
  在春秋战国时,斗剑之风盛行。《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记载的“越女论剑”的故事中,越女路遇袁公,袁公要求与越女一较高下,越女便折竹枝比试,最后袁公不敌,飞身遁走。越女以竹枝代剑与袁公相较,反映出了越女剑术的高超。古籍还记载说:“赵文王喜剑,剑士夹斗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
  《吴越春秋》中提到剑的共有61 处,其中有37 处是作为武器来使用的。其中“越女论剑”这一段被视为剑术最早的技术理论,女曰:“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步形候气,与神俱往,查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佛仿,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王欲试之,其验即见。”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来,用剑取胜的关键在于:剑与人之间心气相通,格斗时剑随手走,手随心走,出剑的时候要快捷、迅猛,借助人的神和气的统一来取胜。这种人与剑心气合一,外与内的完美统一,正是中国功夫“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精髓。
  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自叙》中语:“余幼学击剑,阅师多矣,四方之法各异,唯京师为善。余尝与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等共饮,宿闻展善有手臂,晓五兵,又称其能空手入白刃。余与论剑良久,酒酣耳热,方食甘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这段有声有色的记载,反映出当时剑术发展的高超水平以及兴盛的斗剑之风,颇有现在击剑运动的味道。从持剑而斗,到出现以甘蔗代剑相较,说明古代“斗剑”是沿着注重体育性和娱乐性的方向发展的。
  斗剑的技术方法在春秋战国时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和总结,司马迁的先祖“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进行教育活动。而用剑之学,是秦汉三国时的奇绝之传。至汉代,剑术已甚精备,文人武士皆喜斗剑,以示兼备之才。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剑道三十八篇,反映了剑术理论上的成就。《说苑》中描述的鲁石公剑和《吴越春秋》中越女、要离的“剑论”都是出自汉代作者之手,不难想像时代对其作品的影响。
  自唐代开始,佛道、神仙、妖邪、鬼怪等说盛行,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数尺之铁,一旦铸成剑形,即具有无上魔力者。于是家悬一剑,便以为祥,认为不习剑术亦自可御敌而胜。故而自唐以后,剑类短兵不少为释道所用,而从征军士多用刀而鲜用剑,佩刀者渐多于佩剑者,剑术的发展呈停滞之势。而源自中国的剑术于这一时期传入日本,经过日本人的演习修改,形成了日本独特的剑术。
  宋代,剑术有所复兴。据明代唐顺之所撰《武编》,宋太宗“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舞剑,皆能掷剑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妙绝无比。会北戎遗使修贡,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袒裼鼓噪,挥刃而入,跳掷承接,霜锋雪刃,飞舞满空。”这些高超绝技,对后来剑术套路及表演技艺的发展影响很大。
  至明代,各武术流派在剑术应用的基础上,创造了不少珍贵的剑法,如何良臣《阵纪》所云:“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生之愿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起之出手法”。明朝名将俞大猷的惊世之作《剑经》,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武术搏击战略战术法则。这说明此时的剑术不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战术理论方面,都得到了大发展。
  然而,剑术不同于拳术,他的传承比较复杂,所以古代的剑术并没有完整地流传下来。像《四库全书》几乎无技不收,却独缺剑术,编纂者也只能感叹“剑法失传久矣”!清代宋仔凤所撰《剑法真传》至今仍流传于世,其中将历代剑术予以总结。至此,剑术根据练法,可分为行剑、势剑、双手剑、长穗剑、双剑、反手剑等。而剑种可分为青萍剑、武当剑、三才剑、三合剑、云龙剑、八卦剑、太极剑、螳螂剑、通备剑、醉剑、宣化剑、七十三剑、龙形剑、奇门十三剑、白虹剑、纯阳剑、七星剑等多种,可谓博大精深。   剑之舞
  舞剑开始是以个人单练形式为主的剑术运动,周秦时已有记载。《孔子家语》:“子路戎服见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 事实上,手执兵器舞蹈,确是上古遗风,发展到秦汉,已相当盛行。
  秦汉时期,剑舞已经作为舞蹈形式出现在外交场合。著名的“鸿门宴”中,就记载了一段广为人知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故事。剑正式作为舞具进入艺术表演领域,应当在汉武帝时代。据史书记载,由汉武帝钦定的规模宏大的百戏演出中,就编排了剑舞。那时的剑舞,常与杂技相结合,以便在增加舞技难度的同时增加舞蹈的吸引力和艺术魅力。这在出土的汉画像砖和汉画像石上均有反映。唐代,草书大名家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深受启发,使书法大进;裴将军舞剑,激发了画圣吴道子的绘画灵感。剑舞发展到后来又出现了集体舞剑的形式,晋代傅玄在《短兵篇》中描述当时的集体舞剑:“剑为短兵,其势险危。疾逾飞电,回旋应规。武节齐身,或合或离。电发星鹜,若景若差。兵法攸象,军容是仪。”
  北宋时期,军队中已有武艺表演专业队,如宋太宗时“选诸军勇士数百人,教以剑舞,皆能掷剑于空中,跃其身左右承之,见者无不恐惧。会契丹遣使修贡时,赐宴便殿,因出剑士示之,数白人袒裼鼓噪,挥刃而入,跳掷承接,曲尽其妙,契丹使者不敢正视。”这说明此时舞演形式的剑术运动正沿着健身和娱乐的需要,在剑舞等武舞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形成了明清后蔚为大观的剑术套路运动。剑术套路的名目很多,如七星剑、太极剑、八卦剑、达摩剑等不下数百种之多。在如今的竞技运动中,剑术运动分类更加明细化,最基本分为自选剑和传统剑两大类。
  纵观中国剑以及剑文化的发展历史可知,剑并没有因退出战争舞台而消匿,而是当兼具刺击、利于劈砍的刀在战场上取而代之的时候,它却从战场逐渐转入社会,同时也从武士手中握着,转移到文人腰间悬着、道士举着、武术人舞着、大众挂着挥着??并在不同使用者的不同使用方式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其文化意义是成为了一项身体技术;其政治意义是作为王者的权力技术;其社会意义是复制了社会秩序。剑的历史发展也相继完成了与政治的结合、与士大夫等社会精英的共鸣、与传统文化的结盟、与百姓生活的融合,超出了武术意义,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符号和象征之一。
  今天,作为古代战场冷兵器的剑,仍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的“把玩”之剑,成为悬挂于家中的“镇宅”之剑,更成为当今武术人手中的竞技之剑等。它在不同使用者不同使用方式中生产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剑文化的传记还在继续。
其他文献
《湖庄消夏图》是我见过的潘思牧作品中画得最好的山水,无论是构图设色,还是笔墨绘功,在潘思牧的作品中都是难得的。关于潘思牧,可资介绍的事迹不多,传世作品也较为少见,这个手卷让我们比较清晰地看到了他的绘画面貌。  所谓湖庄,是一个风景优雅的去处,庄在水上,仿佛半岛,茅屋别业,绿树掩映,是幽人自适的好地方。何人自适?卷左有人凭窗览景,流水眼前,藕花点点,很惬意,很诗意,很入情景。他是谁呢?潘思牧没有说,
期刊
笔者藏有一对清末新彩衔环铺首耳四方瓶,它既为我们展示了庐山的旖旎风光,又让我们领略了其丰厚灿烂的文化内涵。细细观赏,不禁令人心弛神往。  此对四方瓶由清末、民国时期的瓷绘艺人谢海如所作,出品于1895年,高58.5厘米,口径16.5厘米,底径14厘米。四方撇口,束颈,硬折肩,长方柱式腹,上宽下窄,平底足,肩部加饰一对生动活泼的衔环辅首耳,为器物增添了几分情趣。  四方瓶正面图案为秀美的庐山风光。作
期刊
春秋战国,社会进入到了大变革时代,周王室衰微,名存实亡,礼乐崩坏,诸侯间彼此割据,战争频繁。各个诸侯国家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兵器,彼此之间进行着一场空前的军备竞赛,每个国家都因为拥有一批擅长制造兵器的能工巧匠而实力大增。  地处长江下游地区的吴国和越国,虽然立国都很早,但长期僻居东南,国小势弱。直至春秋中期后段,国力才渐趋强盛,至春秋晚期达到巅峰。为开拓疆土,扩大势
期刊
白瓷流行  近年关于唐代青瓷的讨论已见不少,其实同期的白瓷亦深得中外藏家喜爱。唐代白瓷开启了崇尚精致白瓷的美学传统,并一直延续至今。  优美白瓷是宋代陶瓷的精粹,河北定窑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尤以生产造型隽秀、釉色牙白的白瓷著称,尽得宫廷和贵胄珍赏。另一名器青白瓷亦同时始烧于江西景德镇,青白瓷顾名思义是釉色白中泛青,色质如玉,景德镇正因创烧出青白瓷而从此声名大噪,长居白瓷生产之领导地位。青白瓷又有“饶
期刊
清末民国年间,许多书画名家都喜欢在铜面上创作书画,而后交由名刻工,最后完成铜质文房的制作。这些书画名家有吴待秋、林纾、姚茫父、陈师曾、齐白石、陈半丁、张大千等,其中的代表人物当为陈师曾和姚茫父。茫父先生曾说:“余与师曾的画往往溢于纸绢之外”,指的就是在铜上创作书画作品,也称之为“书画铜”。新中国成立后,在铜板上创作书画的名家较少,但偶尔为之的也有唐云、谢稚柳等人。  笔者收藏有是一件刻铜作品,长2
期刊
女仆劳拉刚把放在壁柜上的瓷盘拿下来准备仔细擦拭,菲利普太太就在身后赶紧叮嘱了一句:“噢!可要小心,这些可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货。”  这样一幕小小的场景设想,或许在18世纪的欧洲贵族家庭中是不足为奇的。正如法国作家路易-塞巴斯蒂安·梅西埃曾经这样记述:“中国瓷器是多么可悲的奢侈品!一只猫用它的爪子一拨,比好几百亩土地受了灾还糟。”  几百年前,刚刚走出黑暗中世纪、经历了文艺复兴洗礼的欧洲人,开始了对
期刊
日前,北京匡时对外宣布最大宗的一批梁启超档案将在匡时本年度秋拍中公开拍卖。这批尘封100年的珍贵文物想必将成为今秋拍场的一大亮点。  这批重要档案均收藏于梁启超位于北京的故居——“南长街54号”,包括信札、手稿、书籍、家具等共计950件,是梁启超研究资料的新发现。其中287通信札,涵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通、康有为信札23通等。通信方涉及民国政坛风云人物袁世凯、冯国璋、孙传芳等
期刊
“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正义的化身,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封建社会“法”的反拨和弥补,而“剑”则是中国侠客手中的标志性武器,最能代表侠客形象,是除暴安良和尚武精神的象征。古代的侠客行走于江湖,手中所持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利器大多数是剑,仿佛提到侠客,眼前浮现的兵器就是剑。那么,侠与剑究竟有着怎样难以割舍的情缘?剑代表着侠客怎样的侠义精神?侠客手中的剑又是怎样的形态?  侠与剑的难舍情缘  侠作为社会生活
期刊
古有云:“床头怪石神仙画,箧里华笺将相书。”笔者对传统信笺、笺谱、璜纸的了解虽然只是皮毛,所藏寥寥,但它们一直是我文房的挚爱。近期,喜得《百花诗笺谱》、《西湖十景古笺》、“浆水潢纸”、“华笺”等妙品,每每摩挲,总不免一次次羡慕、感叹起旧文人的雅致生活来。  笺纸、潢纸自魏晋南北朝源起,雅士们往往自制笺纸,以标榜不随俗流,它也特别成为题咏、书信的尤物,如信笺、诗笺一说。更有甚者在笺纸上印以汉瓦周壶及
期刊
古代有六种冶铜工匠,分别是筑、冶、凫、栗、段、桃。其中桃指的就是铸剑。铸剑被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这是与当时中原铜剑的兴盛密切相关的。那么,古代铸剑术的基本情况如何?有哪些主要的程序和工艺?在战国时期,中原的铸剑术又取得了什么突出成就呢?  制作铜剑的基本方法是铸造,大体上有五道工序。  一、制范,即制作出供浇铸用的型范。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以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