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于积累厚积薄发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bo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很多中学生写出的作文既没有个性化思想的展示,也没有真实情感的表达,素材也尽是些老掉牙的“陈芝麻、乱谷子”。究其原因,关健是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太少。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少一直是困扰他们作文创作的一个难题,也是教师想方设法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一、写作素材积累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生活局限小,缺少写作素材积累
  艾青说:“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可是,当代不少中学生的生活方式基本上是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校园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天地,家庭是他们写作业的“鸽子笼”,他们很少有机会和社会接触,即使是“快乐周末”,也基本上被这样那样的补课所占据。这种呆板而单调的生活,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导致学生阅历不丰,见识不高,同时也就缺少了火烧火燎般的写作热情,而没有了一吐为快的写作冲动,没有了厚积薄发的原始积累,学生在真正作文时也就只能榨出“真情”、编出“实感”了。
  2学生任务重,无暇积累写作素材
  现实生活中的中学生不仅所学科目比较多,而且课业负担太重,这是一个非常突出也很严峻的现实。作业严重超时,睡眠时间严重不足,一直是困扰着大多数中学生的一个难题。而对于作文,学生也常常是一提到作文头就疼,于是,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往往是花上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一篇作文,有的甚至半个小时就可以“一气呵成”,但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去修改,去二次创作了。在这样的创作背景下,学生在数理化方面所花的精力远远占据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也顾不上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于是,也就无法记录生活和积累素材。
  3观察意识差,懒于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说:“必须寻到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方有清甘的水喝。”所以,中学生应该用心地寻求生活的源泉,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应该多一个“心眼”,也就是说要树立主动观察的意识。谁都知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可是当今的中学生,更多地被这个花花世界的表面所吸引,总是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一味地享受,却不愿意动动笔花点儿时间去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将自己生活中虽平凡却有趣,虽普通却极有意义的点滴小事记录下来,他们不懂得,今日的点滴积累必将为他们明日的“博观约取”打下坚实的素材基础。
  二、调动学生积累的积极性,多种途径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
  1关注生活、观察细节
  叶圣陶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生活才是我们写作的源头活水,所以,一方面我们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理解生活并表现生活。
  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来源,只是身在生活,却不懂得观察生活的人是不可能有充足的知识储备和素材积累的。所以学会“有意观察”,增强自己发现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动性,才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写作,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从外面得来的见闻知识,从里面显露的思想情感,都是写作的材料。中学生写作文时,看准题目要求以后,不要去想自己看过什么样的类似的文章,也不要去虚构一个故事情节来迎合这个题目。而应该结合具体要求,看看是否能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自己作为旁观者了解到的生动事件作为写作素材。只要是写别人未曾写,言别人不能言,那就算是出新了,而真情实感也就必然会流露在字里行间。
  2多读好书、多写片段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无疑让我们受益匪浅,这一点毋庸赘述。而“作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活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部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应该而必须做的”(叶圣陶)。在笔者看来,记片段主要是记录生活中有意义的小事,把小事的经过用作文语言简要记录下来;写日记则更多是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自己在某一时刻的心情,或对某人某事的看法。前者的好处是可以积累生活的素材,为自己的日后作文多准备“米”,而后者的好处是让自己的感情有一个平台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让自己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著名作家茅盾先生说:“(你)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中学生若能持之以恒地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就丰富了,作文时当然就不会内容空洞、情感匮乏了。
  3开展活动,举办讲座
  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开展特色活动,调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班级可以建图书角,定期举行班级读书汇报活动,可以自行创建班刊发表优秀习作。注重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活动,利用好校园广播电台和“雉水西园”文学社,开展好“我爱文学”、“百家讲坛”、“小记者站”等活动。还可以开展读书节活动,通过经典书籍推荐阅读、读书心得征文比赛、经典诗文朗诵比赛、读书笔记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写作的兴趣。要定期举行专家讲座,促进学生提高阅读效率。还可以邀请专家进校园和师生零距离接触,畅谈写作体会,分享写作经验。
  4走进自然,走进社会
  “长期积累,偶尔得之”,这是捕捉灵感的基本条件。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要想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就要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语文化,写作活动生活化,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血肉丰满、思想深刻和富有灵气的文章。不同的季节,大自然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我们可以及时体验大自然的神奇风光。每个人生活的周围总有一些特殊的地理优势。有的有名园,有的有名家;有人身处繁华都市,有人来自静谧乡村。无论何时何地,学生都可以充分利用其优势尽情体验。社会是个万花筒,我们可以组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社会活动,如组织游览观光、参加市场工厂、访问英雄模范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有效地疏通学生创作的源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深情厚意。
  总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让学生的作文有材料可写,有好材料可写,有新材料可写,就必须让学生博览群书,包括自然之“书”、社会之“书”、人文之“书”等,只有做到勤于积累,聚沙成塔,才能真正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实验初中(226500)
其他文献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的推行使用,教材中大量名著的推荐阅读,对语文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对名著阅读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阅读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学生往往就会读而无趣,读而不思,读而不写。因此,如何构建精教活学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一、精心设计趣味课前阅读任务  于漪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写共有十大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五点: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依据这个编写要求,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几乎篇篇都是文质兼美、具有正面示范作用的文章。对于真正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深入挖掘一下也未尝不可。教材中不少的课文,我们何不采取激趣教学,让孩子深入探究一下文本呢?  下面以苏教版八上
期刊
一、抓住重点,巧定主问题教学目标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小弗兰士和韩麦尔先生,常规教学一般都是抓住小弗兰士的心理的变化来设计教学的。长文短教,需要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必须准确制定主问题教学目标。  教师设计主问题时要另辟蹊径,抓住韩麦尔老师的语言描写解读人物,品味韩麦尔老师的人物语言,感受爱国情怀,从而突出课文最精华的部分。由于学生对小说所写的普法战争的故事背景非常陌生,缺少生
期刊
激活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建构有效阅读课堂应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现以七年级说明文《凡尔赛宫》教学为例谈一谈个人的几点尝试。  《凡尔赛宫》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不少西方建筑艺术相关概念学生缺少直观的印象,应作为难点加以突破。前两篇课文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与《巍巍中山陵》,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建筑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期刊
借力是一种借助他人力量获得成功的策略。根据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格斗技巧,可以看到借力能够以弱制强,以柔克刚。事实上,借力策略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并且成功的例子举不胜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使用借力策略,可以给学生打开一个突破口,找到其中容易理解和体验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很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借力背景资料,直接切入  每一篇课文都具有丰富的创作背景,并且也集聚有相关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语文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僵硬刻板的课堂局面受到批判和摒弃,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成了教学改革的主流之一。所谓“生动课堂”就是教师应调动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尽自己所能把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得主动、高效,师生双方都能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任务。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生动而精彩呢?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文学科既具人文性又有工具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功利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传统教学“把教科书作为语文学习的全部生活”,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以“大语文观”的理念与目标,积极提倡并逐步开创了“把社会生活作为语文学习教科书”的教育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参与社会学习和接受各类教育的途径越发多元化,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
期刊
一、口语交际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兴趣十足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1增强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作文是一种书面口语表达形式,而这种表达形式和学生日常说话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学生连说话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我们还能指望他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吗?
期刊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引领学生学会发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力的彰显。语文教学从切入角度上看就是由问题发端,点燃课堂五彩缤纷的火花。但是,如果问题全都有老师提出,未必见得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其效果远远大于老师预设问题的效果。我们必须对于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本文阐述了什么是语文问题,如何提出问题,
期刊
本节课是精心为“送教”准备的一节课。但是,就在要准备上课的时候,学生告诉笔者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并且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按原计划:读—译—品进行,显然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也会没有兴趣,达不到支教的目的。于是,笔者急中生智,整合了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以《石壕吏》为例,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感受“诗圣”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探究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笔者大胆地说:“那这节课,我们就在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