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学情积极营造认知“落差”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节课是精心为“送教”准备的一节课。但是,就在要准备上课的时候,学生告诉笔者这节课已经学过了,并且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按原计划:读—译—品进行,显然没有多大的意义。学生也会没有兴趣,达不到支教的目的。于是,笔者急中生智,整合了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的内容,以《石壕吏》为例,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思,感受“诗圣”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探究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形成的原因。笔者大胆地说:“那这节课,我们就在已学过的基础上进行拔高,再次走近杜甫、了解杜甫。”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好的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应该高于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认知的。《石壕吏》这课笔者最先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朗读课文,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文的意思;(2)翻译诗文;(3)感受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既然,学生已经学过,那朗读和翻译没有必要作为重难点,笔者根据具体的学情,将教学目标调整为:(1)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笔者藏问于答和对比写实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2)理解作者的圣人般的悲天悯人的情怀;(3)体会作者的沉郁顿挫创作风格及其形成原因。这样,呈现出一些新鲜的内容,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文本,更符合学情,更有意义。
  二、寻找教学突破口
  已经学过的知识要不要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呢?特别是想要体会“诗圣”杜甫的情怀,情感的催化要不要?怎样催化?摆在笔者面前的是要找到一个教学的突破口。
  笔者让学生谈谈杜甫,“你了解杜甫吗?”对于杜甫的字、号和代表作等知识点,学生都很熟悉。但对于杜甫诗的风格特点,特别是“沉郁顿挫”,学生没有说出来。杜甫生活的年代有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是什么,学生也说不上来。于是,笔者就此展开了进一步的补充讲解,目的就是要为学生了解杜甫为什么被尊为“诗史”、“诗圣”蓄势。
  这还不够,要了解杜甫,从《石壕吏》入手,必须要有感情的熏染。笔者决定亲自示范朗读,尽可能读出杜甫悲天悯人的感情。读《石壕吏》,要读到情难自抑,涕泪满襟,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史”的含义;读杜甫,要读到悲天悯人、忧患苍生的情怀,你才真正读懂了“诗圣”的分量!可以说,笔者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走进那个年代,明白了什么是“圣人”的情怀,笔者几近哽咽。听课的几位老师眼眶也有一点泛红,学生个个沉浸其中,感受到的是悲恸。
  感情的熏染有了,这一遍的读和初学时的读定然是不一样,又是在背诵的基础之上,此时的“落差”,就为感受杜甫悲天悯人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风格,营造了一个很好的氛围。
  可以说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学情营造认知“落差”,教师需要精心选择“抓手”。并以此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奥为浅显的艺术效果。一个巧妙的教学抓手就好像一根省力的杠杆,选对了,抓准了,抓牢了,它就会使文本思路、学生学路、教师教路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就有了基础和凭借,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挖掘文本,细读文本
  有了以上的铺垫,达成教学目标就容易许多,只需要推波助澜。笔者让学生展开想象,扩展文本,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想象扩充时,就不难体会吏的凶残和老妇一家的悲苦。更容易理解藏问与答的这种写作方法。(本课难点)
  笔者顺势一问:“那杜甫在干什么?为什么不替这一家解围?”学生一愣似乎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看似与文本无关的问题,此时提出有助于学生理解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杜甫心中有对人民的同情,他定是想管,但他无权!时代如此的昏暗,他想让国家再次强大起来,他也认为人民有责任去服兵役。所以,本课作者设计老妇人在危难之际,勇于担当,有一种肯定的个人感情。除此之外,有矛盾感,一方面作者认为人民有责任去服兵役,去为国捐躯,另一方面人民的悲惨生活,流离失所,又让作者痛苦不堪!当然,为了反映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可能写得有点夸张。作者反映的是一个社会的疾苦,当时作者正处于遭贬落难之时,他要出来救人的话就自身难保,且他虽救得了老妇人一家却救不了整个民族。明确了这种种因由,种种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体会杜甫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就不难了。
  挖掘文本,产生认知“落差”,就能让学生在积极的对话中使教学深度触及学生情怀,进而形成教学高潮。
  最后,整合《杜甫诗三首》,从中找到一个规律:时代改变了杜甫的诗歌风格。时代的变革,沧桑的历史,杜甫的不变的抱负节操,造就了“史诗”的深刻,“圣人”的情怀,成就了“沉郁顿挫”的诗风。
  准确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积极营造认知“落差”。有“落差”,才有实效;有“落差”,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求知的动力;有“落差”,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有“落差”的语文课堂,才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动态课堂。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九中学(730000)
其他文献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介,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合理使用教材,帮助学生充实语文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语文學习水平,为他们下阶段语文能力发展做好铺垫。教师要从学生语文学习需求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通过教材的使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语文学习平台,引导他们转变对语文科目的固有印象,进而主动在教材中挖掘对自身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有益的内容,有效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
期刊
部编版语文新教材的推行使用,教材中大量名著的推荐阅读,对语文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对名著阅读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阅读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学生往往就会读而无趣,读而不思,读而不写。因此,如何构建精教活学的名著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极为重要的。  一、精心设计趣味课前阅读任务  于漪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得进去,
期刊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写共有十大方面的要求,其中第五点: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依据这个编写要求,苏教版语文教材的课文几乎篇篇都是文质兼美、具有正面示范作用的文章。对于真正文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深入挖掘一下也未尝不可。教材中不少的课文,我们何不采取激趣教学,让孩子深入探究一下文本呢?  下面以苏教版八上
期刊
一、抓住重点,巧定主问题教学目标  《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小弗兰士和韩麦尔先生,常规教学一般都是抓住小弗兰士的心理的变化来设计教学的。长文短教,需要抓住文章重点,突出文章精髓,必须准确制定主问题教学目标。  教师设计主问题时要另辟蹊径,抓住韩麦尔老师的语言描写解读人物,品味韩麦尔老师的人物语言,感受爱国情怀,从而突出课文最精华的部分。由于学生对小说所写的普法战争的故事背景非常陌生,缺少生
期刊
激活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建构有效阅读课堂应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现以七年级说明文《凡尔赛宫》教学为例谈一谈个人的几点尝试。  《凡尔赛宫》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建筑艺术”第三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文中不少西方建筑艺术相关概念学生缺少直观的印象,应作为难点加以突破。前两篇课文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与《巍巍中山陵》,通过这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建筑类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期刊
借力是一种借助他人力量获得成功的策略。根据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格斗技巧,可以看到借力能够以弱制强,以柔克刚。事实上,借力策略在其他行业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并且成功的例子举不胜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面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使用借力策略,可以给学生打开一个突破口,找到其中容易理解和体验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很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借力背景资料,直接切入  每一篇课文都具有丰富的创作背景,并且也集聚有相关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传统语文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僵硬刻板的课堂局面受到批判和摒弃,构建生动的语文课堂成了教学改革的主流之一。所谓“生动课堂”就是教师应调动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尽自己所能把语文教学活动开展得主动、高效,师生双方都能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下完成任务。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生动而精彩呢?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语文学科既具人文性又有工具性的特点。然而,由于功利思想和教育理念的不同,传统教学“把教科书作为语文学习的全部生活”,而新课程则强调学生的素质发展,以“大语文观”的理念与目标,积极提倡并逐步开创了“把社会生活作为语文学习教科书”的教育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参与社会学习和接受各类教育的途径越发多元化,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
期刊
一、口语交际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让学生兴趣十足地投入到说话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  1增强口语交际练习,使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  作文是一种书面口语表达形式,而这种表达形式和学生日常说话是密切相关的。有些学生连说话都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我们还能指望他写出高质量的作文吗?
期刊
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引领学生学会发现、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力的彰显。语文教学从切入角度上看就是由问题发端,点燃课堂五彩缤纷的火花。但是,如果问题全都有老师提出,未必见得就一定能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深度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交流问题,其效果远远大于老师预设问题的效果。我们必须对于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途径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本文阐述了什么是语文问题,如何提出问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