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在物理实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tz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市高效课堂建设的逐步深入,我校“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教师的课改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气氛浓厚,探究意识显著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从教学中我发现:在探究实验教学中,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能顺利完成各探究环节。尤其在提出实验方案及探究实验操作过程中,只有少数尖子生积极参与,近半数学生实验任务不能当堂顺利完成,小部分学生成了看客。课堂探究全过程看似顺利,但实质是在几名学生带动下完成的,更多的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观点和结论,思维对话更是无从说起。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大部分学生思维僵化,班级成绩两极分化。
  《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尝试采用了“分层次差异实验探究”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与同仁分享:
  
  一、设立实验对比班
  
  在初三物理探究实验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案,布置不同的探究任务,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能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每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具体操作中我把任教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比班,学习成绩和探究能力较好的一班仍按原来的方式教学。全班分成9个探究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由一名优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组成。教学时全班统一制定学习目标,统一制定实验方案,共同实验,归纳结论。二班则进行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能力、知识准备等各方面的差异,对全班学生进行分层次分组。把优等生分成两个“攻坚组”,中等生分成4-5个“学习组”,后进生单独分成2个“辅导组”。
  
  二、课前分层做好预习
  
  教师要在课前为“攻坚组”学生布置准备性作业——拓展性知识预习、必要的实验器材准备等。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事先布置“攻坚组”预习“二力平衡”及“牛顿第一定律”的知识,这样可使优生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确保在实验时自己有一定的发言权,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不只是一个听众或看客;同时,做为教师要事先对学生提出的可能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有预见性,事先为他们准备探究所需要的各种器材。我在这个实验中为“攻坚组”的学生另外准备了以下器材:正方体木块、长方体木块等,以满足学生的探究需求。而对另外一些小组,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额外辅导或者提供使探究实验难度降低的引导性思考题,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例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测力计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是这个实验的关键,在没有学习牛顿第一定律之前,对这部分学生只需要让他们知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是恒定的,而如果做变速运动时测力计的示数是变化的即可。同时让学生通过实验加以验证,这样可以加深印象,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课中分组、分层学习
  
  如“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当学生猜想出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表面的粗糙程度、受力面积、物体运动速度、质量等因素有关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找到“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优生”预先自学的“二力平衡”知识,适时点拨学生找到“转换法”这种间接测出摩擦力的途径,而对其它小组的学生只要讲清实验时水平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原因即可。在各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求“攻坚组”制定出两种以上影响因素的探究方案,其它小组则由教师以“问题引导”的方式,完成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压力大小的关系、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实验方案及实验中的关键步骤。
  
  四、教师分层指导、评价
  
  实验中要求“攻坚组”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积的关系,把重点放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物体运动速度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无关系上,教师要先听学生的设计方案,然后对方案中的不足之处加以点拨、完善。在尖子生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还要求他们能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及今后如何改进等;对“辅导组”的学生进行指导,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要求每名同学能够说出原因及实验原理,必要时指导阅读《探究报告册》强化基础知识。随后的交流评价中也要分别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辅导组”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采用这种分层次交流评价的方式,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及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进行分层教学的两个班物理课上的学习气氛越来越浓,各层次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课堂上不再只是几个人发言,而是人人参与、个个踊跃,有时甚至为探究清楚某个问题而打起了擂台。在期末考试中各分数段学生的成绩都有了大幅度提高,二班90分以上人数比一班多出3人,不及格人数少了5人,两极分化现象有了根本性好转,实验对比效果显著。
  总而言之,课堂的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实验探究教学中认真开展分层次教学,能真正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力,既解决了“吃不饱”的问题,同时又避免了“拔苗助长”,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部组织专家撰写的《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一书指出,让高中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我国当前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本文分析了“辩论式教学”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的内涵以及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其应用的具体过程,即:选择合适的辩题,作好辩论准备;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辩论结束后,教师应该对辩论进行总结,
期刊
江苏省新课改从2005年实行至今已经5年,很多学校都在积极实行但往往都流于形式,事实上很多学校都忽略了有效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当下很多学校和教师正在探索和制定适合本校生源的有效教育和教学,而我们往往会在认识和制定过程中进入误区,新课程背景下的
期刊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历史学习一直是他们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害怕历史,甚至厌恶历史。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我们可以让学生课前自主研究学习,慢慢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了解将要学习的有关内容,那么他们在上课时就不会被动,课堂上学习也就有了针对性,能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型    1
期刊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青少年学生在智力程度上差异不大,而差异最大的是非智力因素,即个性的倾向性,包括动机、兴趣、意志、情感、能力、理想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极大地影响着人才的成长和事业的成功,它始终伴随着学习活动,对智力因素产生着一定的影响,或促进或排斥。教学中如果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就能够使自身的教学事半功倍,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呢?  第一,激发学
期刊
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难点”,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让每位学生获得平等的发展权已经成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念,因此,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逐步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如何在小班化的教育教学中使学生个体均衡发展呢? 笔者根据这两年的教学尝试,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    1、
期刊
回顾“十一五”,展望“十二五”,城乡教育的差距愈加明显并被摆到了各级学校的桌面上,小学毕业会考越来越像一场战斗。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激烈的竞争,使大家都处于紧急备战状态,唯恐落于人后。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认为“知己”就是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兵——这个孩子擅长什么,而其薄弱环节又是什么,然后再有针对性地击破。有的孩子擅长做基础题,有的孩子做阅读题能切中要点,还有的孩子擅长写作,这些作任课教师都
期刊
摘 要:面对新课程,要实现“高效”语文课堂,我们教师就要做到变教材为学材,使学生“乐学”;变传统为创新,为学生“导学”;变“接受”为“会问”,让学生“善学”。   关键词:乐学 导学 善学    从事语文教学10余载,回想那一节节课前精心设计、课堂却收获甚微的语文课,心里真不是滋味。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在课堂上,相当多的时间是被不合理地浪费了。”怎样被浪费了?当然会有各种各样
期刊
纵观我们农村教学,以往教师都从容于教师教知、学生学知、考识考知。《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新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积极自主学习、乐于协作学习、勇于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身心负担,高效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对此我们有所感悟,但敢于尝试、勇于实践运用、坚持不懈探索创新者少。为促进学校、社会、师生建立更和谐、更完美的关系,农村教育更应研究和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并使之成为师生精神生活的因素,指引师生思想行为
期刊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途径多种多样,只要教师增强责任感,尊重学生,转变观念,大胆求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爱学,让语文课教学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激发 兴趣 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诱导学生产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
期刊
初中数学的小组化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围绕某个问题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小组化探究性学习能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议,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在体验中学习感悟,在愉悦中克服困难,在满怀热望中获得成功。探究性学习在小组化教学中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施:  第一,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实施探究。   环境在一定意义上对人有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