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可以吗?

来源 :全球商业经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手拿大号厨刀出场的选手,评委席和现场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虽然比赛才刚刚开始,但是现场的很多人都认定,这道川菜中的名菜-蒜泥白肉的冠军已经产生。
  "这个选手一出来,我就感觉-'对了'!传统的蒜泥白肉一定是要用大刀'片'出薄薄的片儿,只有这样才能让拌好的成品既入味儿,又肉质鲜嫩!切和'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烹调方式。改片为切,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道菜的灵魂没有了,所以这味道肯定不对。"
  时隔两天,在北京簋街,尔红林一边回忆大刀片肉的那一幕,一边还忍不住感慨:"用大刀去'片'白肉,绝对是一个技术活儿。"
  尔红林是官府菜厨师,在过去20多年的厨师生涯中,他辗转为之服务过的餐厅超过了10家。现在,他为一家国外的食品生产企业工作-围绕它们的调味料开发新菜品,并把这些菜品推广到更多的餐馆。
  两天前,他作为评委参加了眉州东坡集团(以下简称眉州)2013年度的厨艺大赛。那道令他印象深刻的蒜泥白肉就是当天上午"传统菜"的比赛项目-用大刀片肉的厨师最终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单项冠军。
  按照眉州的惯例,接下来,这道获得优胜的蒜泥白肉的做法将会成为学习的榜样和标准,在眉州的82家餐厅被广泛"复制"。
  "你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有经营的思路。"比赛间隙,眉州的董事长王刚对厨师们说-眉州内部一直称菜品为产品。王刚当然也对这道蒜泥白肉的制作大加赞赏,但与在场其他对味道执着的评委相比,作为经营者,他也关心如何将这道菜毫不走样地复制到眉州的82家餐厅里。
  在人们的传统认识里,中餐的核心竞争力是千变万化的味道,一道菜最终的味道形成取决于厨师的经验、灵感和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细节,比如食材的选择、刀工、火候、器皿,甚至是制作的季节。人们笃信,好味道如同艺术品一样有"灵魂"。
  问题是,一道菜的灵魂能在连锁化经营中不走样地被复制吗?
  这个问题对王刚来说不难回答。做厨师12年,做餐饮老板17年,他一直是中餐产品、服务、管理标准化的笃信者和实践者。今天,他执掌的眉州拥有6大业态、82家分店和8000名员工。一个月后,在美国洛杉矶,眉州东坡酒楼第一家海外店即将开业。所有这一切都能证明王刚和眉州在标准化道路上的努力和成就。
  支撑这一成就的最重要因素,却恰恰来自一个和标准化看似矛盾的地方:味道。
  严谨的中央厨房
  中央厨房并不能取代餐厅的厨房,更不可能取代厨师-它更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研发和物流配送的中心。
  5月是北京最好的季节,寒冷远去,炎热还未到来。暮色将临,就在尔红林身后,大量的食客涌进簋街-这是京城最著名的餐饮街,街道两边来自全国各地、风味各异的餐馆常年牵引着食客们的神经。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尔红林那样挑剔的舌头,一盘蒜泥白肉是用大刀片出来的,还是用普通菜刀切出来的,对他们来说并非是不能容忍的差异。
  一直以来,都有人坚持说,中餐的标准化是不可实现的妄想,或者将标准化称为毁灭"味道"的恶魔。不管质疑的人如何痛心疾首,事实是,中式餐饮经营者在标准化道路上的探索,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支撑标准化的努力包括:建立中央厨房或工厂、管理和流程的固化等等。
  "你在眉州能吃出哪道菜来自中央厨房?哪道菜是厨师亲自做的吗?"关于中央厨房和味道的冲突,眉州的总裁梁棣总喜欢用这样一个反问来作答。
  对方的迷惑会带给梁棣满足感:"吃不出来就对了。"
  并非眉州,如今,几乎所有的连锁餐饮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中央厨房。"这种风潮绝不是昙花一现",尔红林的新工作时刻验证着这一点。每当他开发出新菜品,客户总会问他-这道菜是否能在中央厨房制作?
  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们误会,以为那些原本由厨师亲手制作的菜品,会被完全改为在中央厨房"批量生产"。实际上,能在中央厨房中做好、拿到餐厅,一加热就可以端上桌的菜品,只是菜谱里很少的一部分。即使是最狂热的中餐标准化的支持者也清楚,至少在现阶段,中央厨房并不能取代餐厅的厨房,更不可能取代厨师-它更应该被理解为一个研发产品和物流配送的中心。
  梁棣的自信来自于眉州的"中央厨房之路"走得比其他中式连锁餐饮更早。因为有远见,他们在中央厨房的研发上投入更多,物流系统更完善,配送涉及的范围更广、更深。在眉州总部的300多名员工中,有超过2/3是中央厨房的员工。2010年,原来管理中央厨房的厨政部在组织架构上被升级为厨政中心。厨政中心下还专门成立了研发中心,用于标准化的研究和新菜品的开发。
  眉州的中央厨房最早开始建于1999年。当时,它只是为了弥补餐厅后厨面积不足,把包子和香肠的制作换了个地方,单独辟出了一个加工坊。而包子和香肠的制作过程和细节跟在餐厅的厨房里没有多少差别。
  而如今,眉州的包子生产已经流水线化:择菜、拌馅儿、擀皮儿、包包子、蒸包子到最后的冷冻,每一个步骤都有专门的生产车间。香肠的标准化生产则更加彻底,王刚在四川老家建立了食品加工厂-王家渡食品公司,将香肠的生产工厂化了,不仅供应眉州餐厅,还在超市销售。
  所有这些都来自眉州研发中心的支持。从最早寻找包子的标准制作流程开始,研发过程看起来不像做菜,更像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标准化的包子应该多大,皮的重量是多少,馅料的调味比例怎么放,一个包子有多少个褶子,以及蒸箱的温度在不同季节的标准怎么确定,都是研发中心必须考量的细节。
  餐饮业的核心
  对餐饮行业来说,味道才是核心。服务、环境是锦上添花的东西。
  眉州的中央厨房在1999年只有包子、香肠几种产品。2003年,告别小作坊,建立真正意义的中央厨房时,中央厨房有了50种产品。2012年3月,产品增加到了92种。到2013年4月,中央厨房的产品达到了99种。
  这些产品,并不都是像包子一样,可以在眉州餐厅加热后,立刻端上餐桌的成品。更多的是眉州餐厅的后厨每天必须用到的配调料和半成品。比如鱼香肉丝的酱汁、卤肉饭的卤汁、糖醋里脊的浇汁,还有已经完成了标准化的初加工的半成品,比如去骨的猪蹄、腌制好的排骨或者充了气的烤鸭胚。   "不要简单地理解标准化,"王刚说,"我们的初衷是在不伤害味道,甚至提升味道的前提下进行标准化。"
  什么样的菜品应该被标准化,标准化到哪种程度,对王刚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下判断的事情。
  16岁时,王刚从四川来到北京,跟着为叶剑英做了14年家厨的川菜师傅甘国清学厨艺。他从洗碗择菜做起,一步步成为大厨、当上店长。1996年,他带着在餐馆里认识、后来成为他太太的梁棣一起创业,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附近开了第一家眉州东坡酒楼。
  王刚一直认为自己在做的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古老的说法都使王刚认为,"吃"绝对是一件不该被糊弄过去的顶天大事。
  中日店现在是眉州所有餐厅里面积最小的一家店,两层楼,楼下十几张桌子摆得满满当当,加上楼上,统共只有300多平方米。而眉州现在一个标准店的面积基本都超过1000平方米了。
  为了多点收入,开业不久,王刚在店外支了蜂窝煤炉子,也卖早餐和夜宵。他发现,就算是这样的地摊儿,新老食客们也不嫌弃。有时候还要排队才有位子,有的人等不及,干脆就蹲在路边吃起来。
  "这说明什么?说明对餐饮行业,味道才是核心。服务、环境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和通常人们将餐饮业定义为服务业不同,王刚将餐饮业定义为"生产型服务业"。他认为餐饮业是集合"采、供、销"一体的行业,要购入原料、生产加工,最后才是销售。
  "不少人单纯把餐饮业当成服务业来理解,是一种断章取义。这样理解餐饮业,很容易只重视销售阶段。但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应该是'产品',餐饮业的产品就是菜品,菜品的核心就是味道。"
  17年来,眉州在标准化的尝试和探索上态度坚决。但是,"不能影响味道"始终是王刚和梁棣认为必须坚持的底线。
  准备把包子的生产标准化的时候,梁棣花了几百万从国外进口了一台包子机,靠挤压生产包子。但他们发现这样做的口感与人工做的差别太大,这台机器便被废弃了。但眉州的包子一直是外卖率最高的菜品之一,大家都认为标准化是必须的,于是就继续想办法。
  直到王刚和梁棣试着把整个包子的制作流程分解成多个步骤,他们才发现,"标准化"并非等同于自动化。在反复试验后,他们发现,如果以保证"味道"为前提,有一些步骤和流程可以省略或者固化,有一些则不行。
  直到今天,在眉州菜品中标准化程度相当高的包子生产中,包包子这个最费人工的步骤仍然无法被机器代替。
  "机器挤压出来的包子,我们尝过,不行!跟人包出来的相差太远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梁棣应该都不会再考虑买一个包子机了。
  东坡肘子的投诉
  站在灶台边观察"标准"师傅的做法,然后大家照猫画虎,实在是一种太过粗糙和简陋的标准化。但是这种懵懂的标准化概念,是眉州在中餐连锁化上的第一步探索。
  1996年,开第一家店时王刚和梁棣还对标准化毫无概念。这时候正好是麦当劳、肯德基刚刚进入中国的前几年,连锁都还被认为是西餐的专用名词。
  王刚当时的眉州生意特别好,梁棣记得,开业前投入的一百多万资金,除了自己攒下的1万多块,几乎全部都是王刚跟朋友借的。但是开业刚刚半年,他们就还清了债务。
  还清了债,生意又很好,王刚和梁棣就筹划开第二家店。
  他们从来没觉得这是件难事。"照此(中日店)开一家一模一样的"是王刚定下的标准。于是,在1997年6月6日,第二家眉州店团结湖店开业了。为了和中日店保持一致,他们连开业日期也选在了同一天。
  只是开了两家店,工作量却好像不止翻了一倍。一开始,王刚频繁接到投诉。一次,一个顾客投诉眉州的招牌菜东坡肘子太难吃了。王刚有点不相信,他叫上当时的总厨,开车直奔投诉餐厅。他和总厨尝了一下,才发现顾客不是刁难人。
  "肘子的汁儿已经走偏了。"
  王刚决定给后厨定下规矩。再也不能让每个厨师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感觉来做菜了。每道菜都必须有一个"标准"。比如鱼香肉丝,李师傅做得最好,那么李师傅的标准就是鱼香肉丝的标准;东坡肘子是王师傅做得最好,那么王师傅的标准就是东坡肘子的标准。
  今天看来,站在灶台边观察"标准"师傅的做法,然后大家照猫画虎,实在是一种太过粗糙和简陋的标准化。但是这种懵懂的标准化概念,是眉州在中餐连锁化上的第一步探索,也仍然是今天中央厨房在标准化研究时的一个依据-以做这道菜最好的厨师的标准为标准。
  眉州在标准化上发生飞跃是在1999年。这是很特别的一年,当时,眉州新增了眉州小吃和私家厨房两种业态,新开出的第五家店劲松店,是眉州历史上第一个上千平方米的店。
  一切看起来都很好,只有一点令人不安:有越来越多的人要辞职。刚开始王刚并不在意,他以为这是店开多了的正常现象。但是辞职的人太多,王刚也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店开得太快了,人增加得也快。开第一家店的时候,一共100来个员工,每一个人什么性格,甚至家里什么情况我都一清二楚。到第5家店的时候已经有五六百个员工,谁是谁我分不清,名字更记不住。"在和很多要辞职的人谈话之后,王刚意识到,问题出在自己"管不过来了"。
  一直到1999年,眉州都是没有办公室的,更没有所谓的人力资源系统。所有员工的工资,都是由王刚亲自定。他的办公室就是眉州:要教厨师炒菜,他的办公室在灶台;要教员工礼仪,办公室就是大堂。
  员工越来越多,王刚已经记不住自己给谁定了多少钱,也记不住定了工资的人究竟比别人高多少。结果,一些技艺高超的人在王刚的疏忽下被定了较低的工资,这种不公平感导致了离职率高涨。
  从这个时候,王刚开始给员工们建立档案,内容包括:此人什么时候来的,受到过什么奖励,中途有什么成绩等等,这是眉州员工管理规范化的开始。做这些需要有一个办公室,王刚就把自己在团结湖200多平方米的一个公寓房改建了。   由此,从给员工建立数据库,到给菜品建立数据库,眉州的办公室开始在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从设立办公室开始,眉州有了自己新的大脑和心脏。
  用秤找准克数
  为了尽可能靠近味道"最好",眉州把标准化向上延伸到原材料的来源和供应,向下延伸到厨师的制作和管理。
  1999年之所以被认为是眉州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除了开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千平方米的门店,新增了两种业态和人员管理标准化之外,在今天看来,更具有意义的是,这一年是眉州将菜品标准纸面化的一年。
  在这之前,眉州后厨的标准和大多数中餐的特点一样:主要凭感觉,"也许、大概、差不多"……学的人和教的人,都在灶台边,用心的、聪明的人懂得其中细节的重要,能把要点记在脑子里,偷懒的人就只能学个形了。有了办公室之后,王刚让总厨们把做菜的每一步都分解出来,原料多少,辅料多少,油温多少,原料怎么切,烹制多长时间等都精确记录下来,写到纸上-这样一来,师父教的时候,也不再只是教"感觉"和"经验"了。
  这对厨师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最开始,厨师们用一勺、两勺来表示量,但是勺子有大有小,还是不够精准。王刚发现这样行不通,于是干脆弄来了秤,最标准的做法就用秤来找准。记录下来的菜谱,就是培训的标准,这样一来,一道菜该怎么做,就有了可行、可检验、可评判的具体指标。
  为了尽可能靠近味道"最好",眉州把标准化向上延伸到原材料的来源和供应,向下延伸到厨师的制作和管理。
  早在开出第二家店的时候,王刚就发现了集中采购的好处。最开始,一些小商贩会拉着商品来餐厅卖,后来王刚自己找到经销商,发现不但价格便宜了,供应的质量也能保证其一致性。
  如今,眉州集中采购的范围达到了百分之百。在北京的周边,眉州的几个蔬菜基地全年供应餐厅,王刚在四川老家的几个辣椒产地也有眉州固定的供应商。在中央厨房的物流配送仓库里,码放整齐的米面粮油、调位品、餐巾纸、餐具和来往行动的铲车,与超市的仓库并无两样。仓库外,是大小一致、喷涂眉州标识的货车,它们每天两次往返于各个餐厅和仓库运送物料-头一天,各个店会根据自己的营业情况,预估出来对物料的需求。
  "门店几乎没有采购权,除非当天出现临时状况,比如豆芽卖完了,门店可以到菜市场去买一两斤豆芽,然后拿发票到总部报销。但是这种情况也应该尽量不让它发生。"中央厨房的一位总厨说。
  一道鱼香肉丝,在原材料、配料相同以及操作流程相同的情况下,其差别已经能被缩小到只有行内人才能尝出来的地步。但是,在梁棣看来,只要有一步差池就可能导致功亏一篑。她的解决办法是,在流程标准化、供应标准化之外,再加上一个"管理标准化"。
  2005年,眉州和国际食品公司荷美尔签订协议准备共同生产眉州香肠。在这之后,梁棣带着研发团队,用了足足5年时间,才制作出了味道完全可以媲美手工制作的香肠。做好的香肠只需要拿到店里整一下,切片后就可以上桌。
  结果,梁棣却发现端上桌的香肠颜色全变了,根本不是自己在实验室看过的样子。原来厨师为了图方便,一次切出很多香肠,来一份就拿到微波炉里热一下上桌。香肠里的辣椒跟空气接触,很快就会氧化变黑。
  "这样的香肠,你觉得还能吃吗?"
  于是,梁棣对香肠的后期制作流程又做了标准化管理的规定:要求必须"中午蒸中午卖,晚上蒸晚上卖",并且给餐厅配了小蒸屉,来一份切一份。
  鸡豆花的意义
  "如果一种手艺只能被小众享受,它的经济价值就很难得到体现,那么接下来,这种手艺大多将面临失传的风险。"
  香肠是迄今为止眉州标准化程度最高,也最完善的产品。传统上,四川的香肠只有在冬天的气候下才做:人们在年前将灌好的肠挂在房檐屋下,等待自然风干,到过年期间就可以拿来招待客人。据说,只有四川盆地冬天的冷峻又不那么锋利的风,才能让香肠的色泽呈现出诱人的红润-当地老人更愿意把这当做是一种上天的"馈赠"。
  现在,眉州的香肠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研制香肠的时候,除了使用最传统的原料外,眉州试着在车间里模拟出了四川盆地的温度和湿度。
  "很多人说标准化,是破坏传统技艺,但是我觉得标准化是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方式。"在眉州内部,人们习惯将菜品称为产品,这种说法始自王刚。厨师出身的王刚一直认为只有当菜品成为产品时,才能具有市场和商业的价值,才能摆脱中餐那种"孤芳自赏"和"固步自封",才能得到推广和发展。
  "如果一种手艺只能被小众享受,它的经济价值就很难得到体现,那么接下来,这种手艺大多将面临食客群萎缩,甚至失传的风险。"
  例如,一道在过去川菜菜谱中常见的干煸牛肉丝,现在几乎在北京的餐馆里绝迹了。因为这道菜要选新鲜的、未排酸的牛肉,慢火煸五六分钟,直到牛肉出油、色泽红亮时才能出锅。而且作为配料的姜丝、蒜苗、芹菜丝都要切得非常标准。煸炒中,大火、小火、微火,要不停地根据菜的程度调整。在一般餐馆,五六分钟可以出好几道菜了。这道如此费时费工的菜,食材本身的价值并不高,在餐厅里也卖不出价格,已经被大部分餐馆淘汰了。
  在过去几年中,王刚带着眉州的厨师团队,在全国范围里寻找 "传统菜",然后利用现代的技艺将其恢复到菜单上。对眉州来说,他们"恢复"得最有难度的一道菜莫过于"鸡豆花"。
  鸡豆花是川菜里的传统名菜,也是餐饮界所谓"以荤托素"的代表菜。以荤托素,就是用荤菜原料,做出素菜的品相和味道。
  顾名思义,鸡豆花虽然名字里有"豆"字,但实际制作过程却用不到一粒豆子,却要保证最后的成品要形如豆花般成团,色如豆花雪白,口感如豆花滑嫩。
  传统鸡豆花的做法是要把鸡脯肉去掉筋膜后用刀背捶打成茸,然后用清汤澥开,再加蛋清、盐、胡椒粉调味。最后把这样一碗调好的鸡茸汤倒入沸腾的鸡汤中,以小火慢慢地让鸡茸重新凝固成团。整个过程宛如魔术,液体中慢慢形成一团固体,鸡汤由浊变清,十分神奇。   整个菜的制作过程处处考验厨师的功力:捶打鸡茸的细碎程度是关键,盐和蛋清与鸡茸的比例是关键,冲入鸡汤后火候的大小也是关键。其中最能吃出优劣的是必须用刀背捶打成鸡茸这一步。
  眉州在这道菜上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做法,只是把最容易导致失败的捶打,改成了成功率更高的机器碾碎。
  "舌头特别刁钻的食客们,也许能吃出手工捶打和机器碾碎口感上的细微差异,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不通过这种方式,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尝到这道菜。"眉州厨政中心总经理兼研发中心总监陈兴跃说。
  而在恢复传统菜的努力中,眉州也获益良多。除了传承技艺这种更宏大的目标之外,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研究传统菜能为眉州的创新带来灵感,令它的菜单更为丰富。
  厨师的忧伤
  工业化大生产和"味道"之间的鸿沟,只能被不断缩小,但永远不会消失。
  就像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是秘密一样,中餐里每一道有着最高味觉体验的美食,都蕴含了厨师们秘不可传的技艺。
  并不是所有的厨师都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秘密。在传统的师徒观念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种风气在餐饮界尤为盛行。学厨的徒弟,进了这一行,先要在厨房打杂3年,3年后,师父看到你伶俐勤快,可能才会慢慢指点一二。"倾囊相授"这种师德,除了在家族系统里沿袭,不太可能真的存在于餐饮界。
  "跟师父学艺,就是跟师父抢饭碗。"陈兴跃说,就在10几年前他学厨的年代,这种想法还是占上风的。
  但陈兴跃本人却认为,厨师没有什么不能说的秘方。他觉得厨师最重要的秘诀和价值还是经验,而经验是别人拿不走,也学不过去的。一道菜究竟应该怎么做才最好吃,跟这个菜切成什么样,洗好后带的水分多少,炒菜当天的火眼大小、炒锅使用程度都有关系,厨师们根据当时所有的条件决定一道菜要翻炒几次,放多少油或者调料。
  虽然有很多步骤和细节都可以标准化,但是"随机应变"的灵感仍然是厨师最宝贵的品质。
  陈兴跃是眉州当之无愧的老资格员工。1992年,20岁出头的他来到北京之前,已经在厨师这一行干了5年。来到北京后,他工作的川菜馆,就是王刚和梁棣曾经工作过的地方。1996年,当王刚自己创业时,陈兴跃就来到了眉州。
  他和王刚都没有收过徒弟,也不愿意任何人管自己叫师父。在他看来,一道菜的制作方法并不能成为秘密,相反,只有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改进,才能进步。
  "比如我们的东坡肘子,跟原来就不一样。以前的东坡肘子味道更重,辣味儿、咸味儿都比现在要浓很多。人们的口味是时时刻变化的,如果我们当时把东坡肘子的制作方式当作一个秘密藏起来,一直延续到现在给顾客吃,我看是不行的。"
  现在,陈兴跃已经很少进厨房亲自炒菜了。他的主要工作是开发新菜品和研究如何将其标准化。他创新的灵感主要来自"吃"。每个月至少有一半时间,陈兴跃是在"吃"或者去"吃的路上"。2013年4月底,他在美国考察当地餐饮,对当地一家手工汉堡店印象深刻。5月初,他去了陕西考察面食,希望为眉州的主食菜单找到一点灵感。回到北京后的一个下午,他去了两个主打菌类菜的餐厅尝鲜。
  每一季度,陈兴跃领导的厨政部和研发中心,都要推出15个凉菜、25到30个热菜,以及5个甜品小吃。这是眉州每季度的副菜单,眉州希望靠这个副菜单让顾客始终保持新鲜感。
  不管是从工作内容看,还是从方式看,陈兴跃都距离厨师这个职业原本的定义越来越远了。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设计师,需要时刻保持创新的敏锐度。虽然没那么轻松,但多数时候,陈兴跃并不排斥自己的新身份。甚至乐在其中。
  但有时候,当他听说眉州旗下的食品公司又开发出新的菜品时,也会有一丝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失落。
  "工厂可以生产卤肉饭,那么以后也一定可以生产鱼香肉丝、盐煎肉或者麻婆豆腐,当所有的菜品都可以在工厂生产时,人们还需要厨师吗?"虽然工厂生产现在还不能完全模拟人的制作,那么以后呢?就算不能,可是如果人们越来越不在意口味上的那点微妙的差距了呢?陈兴跃很清楚,标准化和连锁化的支撑是需要规模的,但是能够满足"规模化"生产的原材料一定不会是最好的。工业化大生产和"味道"之间的鸿沟,只能被不断缩小,但永远不会消失。
  市场是公平的,也是残酷的,不管是对厨师,还是对整个餐饮行业来说都是如此。干煸牛肉、棒棒鸡,这些做工复杂,又难见经济效益的美味菜品,已经逐渐退出餐饮舞台。
  市场的公平和残酷究竟会把自己和餐饮业带到哪里,陈兴跃说不清。而现在,令他仍然十分骄傲的是,每当老板宴请重要客人,还是会请他亲自操刀上灶台。
其他文献
我和我的女朋友们几手每周煲一次电话粥,每月碰一次头。像《欲望都市》里的女人一样,女朋友们个性迥异,外型时髦、打扮讲究。有句老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当五个单身女人聚一起的时候、语音几乎没有一刻停歇。碰头的三步曲一般为“下午茶,晚餐,泡吧。”    最近,人人开始学厨艺。这又是那个最会煲汤的女人害的,总得意的说起一锅汤对男人如何的诱惑,如何的让他们甘当保姆、司机兼保安-旁边几位听得心痒痒。纷纷开始弃
期刊
阳春三月好,春游踏青草若要愉快行,数码少不了。  去春游,除了带上钱,当然也要带上各式数码装备来丰富自己的行程,我给你推荐一下,上不上眼,您自便。
期刊
阳光灿烂的三月。你可以在比萨香脆的回味中。充分体验到异域的风。情:地中海的碧海银沙,阿尔卑斯山区的湖光山色,维苏威火山滚烫岩浆,威尼斯城的桨声灯影……你甚至可以带上比萨去郊游,记住第一口春天的美妙滋味……
期刊
近年,帕丽斯·希尔顿的名字获得了比大多数明星更多的点击率。  虽然她仅仅只是康拉德·希尔顿的曾孙女,却可以瞬间在“百度”里找出232,000篇网页。
期刊
《爸爸去哪儿》播出之后,屡次在全国创下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纪录。为何它能在中国和韩国流行?  或许正是因为“父亲的缺席”在东亚国家比较常见,父亲主要承担一个家庭中赚钱的责任,而抚育孩子则被视作母亲的任务,这导致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角色往往是缺失的,才有了如此之多对“父子亲密关系”的共鸣与期待。  我们观察了中国知名企业家的父子关系,企业家们尽管有“子承父业”的压力,传递事业和价值观的动力要强于
期刊
01 父亲的形象  在孩子的眼里,父亲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今天做父亲的人,几十年前其实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年龄渐长,往事大概也渐渐忘得差不多了。美国作家保罗·奥斯特这本《我曾以为父亲是上帝》,撷取众人的回忆,勾勒出不同的父亲形象,也让读者慢慢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对父亲的种种骄傲、期待、失望,与怨恨。当记忆慢慢浮现,父亲们或者可以就此明白,该对孩子做些什么,又不该做哪些事。  和保罗·奥斯特的“上帝”意
期刊
传统的家庭分工模式已经逐渐被新的社会价值观所取代,各种女权主义的兴起,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已经威胁到了男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这种冲击给男人带来了新的变化,也让他们适应新的角色,比如男人也可以成为孩子的养育者,成为孩子的“母亲”,而不是“父亲”,但是父亲的概念并没有重新定义,现代仍有许多中国男人无法同时感受到自己是一个温顺体贴的家长,又是一个堂堂的男子汉,他们认为两种角色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  在中国
期刊
改革以后增加经济自由,人往高处走,他要往较高的收入方向去努力。城镇化不到20%,到了去年50%多,这个脉络很清楚。新的问题是什么?新的问题是经济自由的发展,在不同方面不平衡。因为经济自由要靠权利去规范它,不能说你一个自由去妨碍其他人的自由,但是不同的资产权利规范难度不一样了。  人身上的资产是比较容易规范的,我打工的能力,或者我的人力资本,我背起来就可以走。哪里收入高就可以到哪里去。中国几亿人,这
期刊
好莱坞电影《荒岛余生》接近末尾的部分有这样一个场景:联邦快递送来一份重要文件,但应门的老太太把按铃者当作了推销员,未等来人开口,挂着门链先推拒道:“不管你是卖什么的,我们家都有了。”  去年11期《全球商业经典》做了“产品经理改变世界”的封面故事,之后我们就一直持续关注着好产品动态和产品家群体。“产品”不是个新词,但“产品家”自有新义。在我看来,他们就是突破“都有了”这个貌似过剩的的市场瓶颈的特殊
期刊
这一次,雷军没摔手机。  2013年8月12日,10万台红米手机通过QQ空间发布预售码的方式在1分半钟内被抢完。一切都静悄悄的。  24天后,2013年9月5日下午2点,雷军在一阵“雷布斯”的呼喊声中走上国家会议中心宴会厅舞台,在随后的两小时里,他先后发布了小米手机3和小米电视。  其间,英伟达(Nvidia)联合创始人CEO黄仁勋走上台,连喊了几声“小米威武”。谷歌全球副总裁,Android产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