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教师要改变原来的教学观念和策略,教学中要做到四个“关注”,即关注学生兴趣的激活;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基础积累;关注学生的语言探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观念和策略;兴趣情感;积累探究
1 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碰撞与感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作为课文与学生之间的中介,起到的是向导和桥梁的作用,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的“包办”,学生就很难品尝到美,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老师也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探讨中去,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平等地接受学生的评价,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同学们阅读课文后,从“云的形态和天气”及“云上的光彩和天气”两个角度来分别列表,判断天气情况。为了体现平等,学生列表老师也列表,并互相评价。这样,课堂上充分体现民主的学习,老师不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想,而是帮助学生共同改进他们的研究成果。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去品味、获取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2 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是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是需要交流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和品味。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各种合作的方式,营造交流的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例如,在学习小说《社戏》时,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也较丰富,学习这类文章,就可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悟到文章所要表达的 “三美”,即自然美、人性美和情感美。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既培养了学生提出自己见解、疑问的能力,也培养了通过合作方式共同探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
3 以课内教学促进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内学到的知识要到课外的活动中去理解、消化,并形成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如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段,在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突然停止,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还有就是课本中有些课文是节选的,如《智取生辰纲》等,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仅课堂上学习,很难理解透彻。教师在指导学习这样的课文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水浒》等名著,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这样既促进了课内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4 阅读教学要做到四个“关注”
4.1 要关注学生兴趣激活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
4.2 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4.3 要关注学生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讀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浯溪第三中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观念和策略;兴趣情感;积累探究
1 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与心的碰撞与感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的过程,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所以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师作为课文与学生之间的中介,起到的是向导和桥梁的作用,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一味的“包办”,学生就很难品尝到美,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老师也要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探讨中去,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平等地接受学生的评价,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时,同学们阅读课文后,从“云的形态和天气”及“云上的光彩和天气”两个角度来分别列表,判断天气情况。为了体现平等,学生列表老师也列表,并互相评价。这样,课堂上充分体现民主的学习,老师不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想,而是帮助学生共同改进他们的研究成果。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他们去品味、获取最真实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2 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阅读是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阅读是需要交流的,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师生共同探究、学习和品味。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各种合作的方式,营造交流的氛围,发挥集体的智慧力量。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切磋学问。例如,在学习小说《社戏》时,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也较丰富,学习这类文章,就可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领悟到文章所要表达的 “三美”,即自然美、人性美和情感美。让学生充分交流、讨论,发表见解,既培养了学生提出自己见解、疑问的能力,也培养了通过合作方式共同探讨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
3 以课内教学促进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语文学习不同于其他学习,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课内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内学到的知识要到课外的活动中去理解、消化,并形成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学习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荐一些好的作品。如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挑选一些精彩生动的故事片段,在课堂上讲讲,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便突然停止,引发学生产生想迫切看看这本书的愿望。还有就是课本中有些课文是节选的,如《智取生辰纲》等,这些课文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仅课堂上学习,很难理解透彻。教师在指导学习这样的课文时,推荐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水浒》等名著,鼓励学生阅读原著。这样既促进了课内学习,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4 阅读教学要做到四个“关注”
4.1 要关注学生兴趣激活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这是不争的事实。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我们不能借口把一切空间都还给学生而放弃这一有生命力的东西。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还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
4.2 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如学生学习《乡愁》时让学生谈谈离愁别绪,积累古诗文中离别的佳句;学习《春》时让学生回味春天,用语言和画面描绘春天等等。其次是重反复朗读,在读中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大致了解,特别是精彩语段要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感情、读出韵味。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
4.3 要关注学生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都知道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的阅读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讀文本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浯溪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