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理学专业归属感构建体系探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633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各行各业竞争日趋激烈,基础学科专业的毕业生面临严峻形势,对高校如何培养出优秀合格的、适合社会需求的应用理学专业毕业生提出了巨大考验。本文从构建科学的体系、构建体系的优势及多角度、多样化增强学生专业归属感出发,对应用理学专业归属感体系作初步探究,从而提高应用理学专业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关键词: 应用理学专业 归属感 构建体系
  专业归属感是指学生所感受到的被所属专业接受、尊重的心理体验,以及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专业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对所学专业具有的信心。专业归属感是一种稳定的情感,它使学生产生专业身份认同且愿意承担作为该专业学生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高校学生建立专业归属感,无论是对于学生个体而言,还是对专业、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而言,都是极其必要的。良好的专业归属感是大学生取得成就的前提,也是增强专业凝聚力的基础。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当学生能够借助专业环境和条件实现自身价值时,他们就会对所学专业产生肯定和认可。如果学生对所学专业有很强的归属感,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逐渐形成积极的专业集体精神,这种向心力与集体精神则使得学生为实现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而加倍努力。
  一、坚持正确方向,构建科学体系
  (一)正确的办学理念
  “没有理念的教育等于失去了灵魂,教育必然附属于某种现实的力量,成为或政治或经济的工具”。办学理念影响大学人才的培养,正确办学理念给学院的发展注入勃勃生机。河海大学理学院自成立以来,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服务社会”的理念。学院加强个性化的辅导,注重专业学习,毕业生具有“重基础、宽口径、学风好、品德优”的特点,同时,结合河海大学“献身、求实、负责”的精神,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增强,侧重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实用型、职业性人才。
  (二)明确的奋斗目标
  把学生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方面以就业为导向,满足学生现实需要,开发学生潜力,促使学生尽早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职业规划和自我培养。另一方面,加强对学生升学的指导,方向主要集中在国内外攻读基础学科和部分应用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使兴趣在科研上的学生早日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提前做好准备,把握自己的未来,从而切实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
  (三)高度融合的教育教学
  河海大学理学院专业提出了增进了解、促进合作、提升发展层次的教育教学理念,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为核心。坚持以“育人为本、应用驱动、统筹规划、深度融合”为工作方针,发挥全员育人的优势特色,多角度、多样化对新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从而使教育教学达到高度融合。
  学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构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学校工作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学院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为理学知识的传播、理学精神的弘扬,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增强作出自身贡献。
  二、构建学生专业归属感体系的优势
  河海大学理学院充分响应教育部的号召,结合教育教学的特点,合理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加入了很多实践课程,例如:工程训练中心对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质量,为学生专业归属感的形成和增强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合理的课程设置
  河海大学理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充分凸显“应用型”,大大增加了实践性课程的分量,既注重理论知识讲授,更注重实践能力锻炼,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在课程设置上更加科学合理,其中数学建模、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不仅要求充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充分锻炼应用理学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学习形式是体现一所高校学习是否具有灵活性的一大指标,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特别是对于应用理学学生来说,学习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应用理学专业课程学习难度大,基础学科课程较多,内容抽象、枯燥、难以理解,需要学生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学以掌握课程内容等特点。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河海大学理学院工作更加细致,组织了个性化选修课、学长经验交流会;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组建数学、物理社团;与专业任课教师座谈,聘请用人单位与学生进行座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三)个性化的辅导体系
  为了满足应用理学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河海大学理学院设计不同的辅导重点,构建了不同的辅导体系。针对就业学生,分别加强专业教育与职业指导,指导学生了解与理学专业相关的学科,如经济、金融、管理、计算机、通信、生命科学、光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搜集就业方面的信息,指导学生尽早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加强就业指导如面试、笔试等考核环节,同时加强对学生适应职场环境与专业知识要求的指导。针对继续深造或留学的学生,鼓励学生参与相关学科的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与社会实习实践。指导学生提前做好规划,如跨专业考研的专业课程的复习,鼓励积极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指导出国学生参加外语考试、办理出国手续等,使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确定自己的兴趣所在。
  三、构建三大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归属感
  (一)注重实践的课程设计
  1.科研项目
  科学研究是应用理学专业学生的一大发展方向,河海大学理学院对于继续读研和出国深造的学生,进行早期的科研能力培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规范,如在江苏省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学生在院老师的指导下,提前熟悉了解了科研工作,经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为他们今后的继续深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力地提升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2.学科竞赛
  学科竞赛为增强学生理解知识能力提供了平台,不仅要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同时要求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河海大学理学院一直以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学院针对学科及学生特点,积极利用各种政策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技大赛、飞思卡尔小车竞赛、算法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高等数学竞赛、电气创新杯、科技创新杯、物理实验设计竞赛等,促进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受到理学专业学生的广泛好评,增强了他们的专业归属感。
  (2)河海大学理学院注重跨学科组建团队。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应用理学的学生更加容易地接触校内、校外不同学科,如:水系统科学专业,正是理学与河海大学传统优势学科相结合的成效;同时加强与校外985高校理学院的交流合作,既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又能深刻认识到理学专业的广泛应用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应用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关注的环节,它是针对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而设立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课堂上所讲的理论知识,还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在动手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从而通过平日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巩固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做到真正将课程内容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应用理学专业与其他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不同之处。
  4.校外实践
  校外实践能够使学生真正接触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了解专业应用方向。基于应用理学专业重基础、宽口径、多应用方向的培养目标,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河海大学理学院利用大二、大三暑假,由系主任牵头组织学生到吉山软件园、商舟学院、科泰股份有限公司等处进行实习,让学生体验应用理学专业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充分了解理学专业的价值。
  (二)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河海大学理学院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兴趣,利用学生在工程训练中心的学习机会,设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发散思维制作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切实提高学生学习理学的兴趣。无论在学习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动手能力方面,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并且安排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实施,营造创新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更浓了,增强了教学效果。
  (三)注重选择多样的职业方向
  河海大学理学院鼓励学生考取各类资格证书,如:教师资格证书、会计证、证券从业资格证、金融分析师、精算师等,增强个人职场竞争力。因此,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学习好本专业知识外,还应该根据个人兴趣,考取一些从业资格证书,使自己具有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还具有轮换岗位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业资格证书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证明。可见,具有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更加顺利,更容易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柱京,欧阳霞.关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3(4).
  [2]王海燕,杨帆,武锦婷,王志刚.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应用理学专业本科生差异化辅导体系探究[J].2012.
  [3]廖湘阳,凌恒.美国理学专业硕士培养特点分析[J].2011.
  [4]高山,王静梅.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19-22.
  [5]张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OL].2012年08月30日20:49来源:法制网.
  [6]高传勇,沈延兵.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2):42-45.
  [7]王又军.从大学生就业市场看高等学校的实践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52-154.
  [8]于博瀛.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7):40-41.
  基金项目:2013年度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项目编号:2013SJDFDY038。
其他文献
摘 要: 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在影片叙事结构、主题、镜头运用、灯光照明等方面,几乎都与好莱坞的类型电影观念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区别。威尔斯在影片中所体现的实验和探索精神,以及对于电影美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使他在美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中留下了辉煌的足迹。  关键词: 《公民凯恩》 奥逊·威尔斯 凯恩 美国现代电影 好莱坞 文化  引言  狭义上的文化实际上主要包含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偏重于精神
摘 要: 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形成一支稳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应对挑战的有效手段。教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师资的合理配置,是保证学校教学工作能正常实施及保证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师资队伍建设 日本师资管理  近年来,民办独立学院发展较快。全国目前已经有319所独立学
摘 要: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调动各方面资源,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条件,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体验快乐,享受课堂。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课堂教学 “快乐”教学 求知欲望  作为一线的教师,我所理解的快乐课堂是洋溢着青春的笑脸,闪现着智慧的灵动,迸发着生命的激情。上课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是双方精彩互动感受愉悦的过程,而不是炼狱。而看看我们现在的常态课
摘 要: 作为一个风格鲜明的电影作者,导演姜文的每一部电影都独具个人特色,纵观其四部作品,不难发现其中贯穿始终的疯癫情结。本文就姜文电影中或疯或傻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挖掘姜文对疯癫与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 姜文 疯癫 理性  姜文作为一个当代杰出的电影人,其每部作品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让子弹飞》,姜文的四部电影均以突出的艺术性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为人称道。通过对四部电
摘 要: 黄蓓佳是当代儿童文学的代表作家,她用细腻而带有情感的语言,讲述着孩童世界的真与善,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在喧嚣之中建构着一片宁静的心灵净土,温暖人心并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 艺术自觉 教育反思 审美本质 诗意 温暖 叙事  “儿童文学是一种必须是在儿童教育上选择、站定立场并且有所作为的文学。”[1]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开端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的童话——《稻草人》和稍晚几年
摘 要: 文章分析了作文教学的现状、当前学生作文不成文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减少束缚,活跃宽松氛围;以生活为师,道法自然;日日读学写,功到自然成;提供舞台,激发习作欲望的变“榨文”、“杂文”为“美文”的对策。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榨文” “杂文” “美文”  一、作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作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作文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农村中学,效果更糟,高考
摘 要: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1.4万所高职院校,毕业生近千万。所以,如何解决高职院校大三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新通国际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心理问题提出了采用全员育人导师制度解决大三毕业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心理现状 全员导师育人制 市场营销专业  
摘 要: 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在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以独特的艺术技巧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爵士时代”的社会风貌,鲜活地塑造了女主人公黛西这一多维女性形象,她曾经是盖茨比的初恋情人和一生梦寐以求的恋人,现在是汤姆·布坎南的妻子。她是一个资产阶级富家小姐,是能体现美国“爵士时代”资产阶级贵族人生观、价值观极富代表性的人物。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黛西 多维女性形象 
摘 要: 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决定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而且将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产生影响。作者基于亲身参与对西南交通大学众多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分析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具有明白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等优点,也指出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存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行动不积极、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较差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
摘要:王尔德的童话《打渔人和他的灵魂》与安徒生的经典童话《海的女儿》在场景安排、主题、情节方面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但生活于不同时代的两住作者处理相似题材的方式又有极大不同。这些差异既来自书写者迥然不同的宗教文化观念,又与其不尽相同的美学理念存在关联。  关键词:王尔德 《打渔人和他的灵魂》 安徒生 《海的女儿》    作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