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驿站 心育本色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探索
  
  “以学校的每一天造就每一个学生的本色人生”,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坚持不懈的教育信念。它包含着三方面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怎样的教育平台与机会?怎样去培养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学校的每一天”的状态,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境界。“造就”就是“教育”,就是如何去研究、思考和选择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与教育策略;如何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在学生个体发展目标的定位上、在学校教育活动的选择与设计上、在学校教育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心中都要有“每一个”;以教师的本色人生影响学生的本色人生,以学校的文化精神锻炼学生的本色人生。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长驿站”,选择了从“学校”到“学生”的“中介”因素与环节,架起一座心育的“桥梁”, 打造学生的本色人生。
  
  一、凝心聚力 营造心育浓厚氛围
  
  学校成长驿站设立了领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年级心理辅导站,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化,从计划、活动到检查指导等各个环节,环环落实,从而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地向纵深方向推进。成长驿站拥有一支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形成了“学生心理委员—班级—班主任—专职心理教师—红十字会—学校”的心理防护(辅导)网络体系。成长驿站位于学校俯仰楼的第五层,设有不同的功能区,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全保密、宁静雅致、赏心悦目的心育环境。
  各班成立了心理活动小组。班级心理委员重点了解本班的心理健康动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疏导本班同学简单心理问题,并与心理咨询员及时沟通联络;红十字会、政教处、团委定期举办“学会调控情绪”“怎样与老师交往”“如何获得真挚的友谊”等主题班会,举行了以“青春·健康·学习”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学校每年都开展体育竞技、演讲比赛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加深师生、学生间的沟通;学校编制了校歌、校徽,突出“健心”主题,体现了全校师生集体的智慧,渗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刻内涵,时刻激励着每个学生向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发展。
  
  二、优化课程 发挥课堂心育功能
  
  在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无论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师教学行为上。利用课堂主渠道,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各学科教师利用自己的学科教学,充分运用教育心理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成长驿站编写了校本教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懂得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信、自省、自控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三、三色文化 助推学生健康心理
  
  学校推进特色办学,用文化建设支撑内涵发展,弘扬“红色传统”,打造“绿色校园”,开展“本色教育”,内涵丰富,富有特色,影响不断扩大。
  三余中学创办于血雨腥风的抗战岁月——1942年,其创始人陆自成是一位卓越的共产主义战士。1949年5月19日,陆自成“捐躯赴国难”,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闸北宋公园。南通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轻工业部原部长、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梁灵光同志,是学校的首任名誉董事长。新中国著名外交家、外交部亚洲司原司长陆维钊同志曾担任学校的董事长。著名教育家、南通师范学校原校长张梅庵先生是学校的首任教务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政治部文艺科科长、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涂克先生,与三余中学有很深的渊源,校歌《三余之光》就是涂克先生的杰作。当时的新四军小战士、后来的新中国大作家海笑先生曾授业于余中,驰骋文坛。近代民族工业的先行者张謇的“父实业、母教育”的思想,现代教育的先驱者江谦的传“明德新民”之教的理念,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精神,陆自成慷慨赴死、以身殉道的革命英雄主义壮举,先贤追寻公谊、探求真理的执著,后继者薪火相续、举废兴衰、与时俱进的胆略,熏染、浸润、滋养了三余中学,使之蕴蓄、积淀了深厚而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名动四方的“教育的温床”,铸就了“披荆斩棘务勇往”的学校精神。
  三余中学是江苏省绿色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平安学校。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香化和现代化等“六化”工程,强化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走进校园,但见校门轩敞,大道宽直,高楼巍峨,广场坦荡,芳草如茵,绿树掩映,雕塑溢彩,喷泉流光,曲径通幽,方塘鉴开,华灯齐放,如梦似幻……既大气磅礴,又玲珑幽雅,给人以不尽的美的遐想,成为莘莘学子心仪不已的进德修业场所。
  在校园绿化、美化与诗化过程中,学校力争做到“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每一处景点都陶冶人,让每一块黑板都激励人,让每一条标语都振奋人,让每一个橱窗都引导人,让每一个命名都启迪人。校园溢满人文精神,充盈人文关怀,凸现三余中学师生员工追求生命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望。置身其间,可以触摸到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提高、共同创造的欢愉和快慰;可以为自己放飞理想、梦想成真找到成功的捷径和收获的土地。
  
  四、用心呵护 丰富学生心灵世界
  
  学校成长驿站专门分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坚持每天开放。在心理健康咨询室,温馨的环境,可亲的教师,朋友式的交谈,让前来咨询的学生敞开心扉,倾心长谈。校红十字会专门购置了一些相关杂志和图书,供前来咨询的学生阅览,在丰富其心理知识的同时,解决其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特意配置有音箱的电脑、录放机,利于调整学生情绪、放松紧张心理、缓解心理矛盾。有的学生心理问题解决了,还经常到心理咨询室来,说是来“充电”,成长驿站也因此被誉为“学生之家”“温馨小屋”等,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块跳板和架构在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
  学校成长驿站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可把自己的苦闷和不如意,用书信的形式写给心理健康老师。学校成长驿站每天定时(早读、课外活动时间)开取心理咨询信箱,及时与反映问题的同学联系谈心。在“成长驿站”设立了固定电话,学生可以通过电话和老师进行交流。咨询的学生通过书信或与老师直接交流等方式,就心理适应能力、人际交往、青春期话题、师生关系、两代人沟通、早恋、自我困惑、学法指导、考试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进行咨询;政教处、年级主任、班主任、心理辅导老师等通过心理调查,掌握学生心理动态,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在积极、愉悦的心态下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三余中学成长驿站转变“守株待兔”式的服务方式,主动出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确定了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成长驿站通过校园广播电视网,活跃校园,并伴有心理幽默、心理趣味放大镜等话题,内容丰富多彩,喜闻乐见,深受学生欢迎;成长驿站已经编印了6期《三余中学心理健康小报》,给师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资料,拓展学生心理空间。主要辟有以下几个栏目:编读桥、校长寄语、心灵箴言、心理故事、心理知识园地、心理美文、中高考专栏、心理信箱、有问必答、趣味心理测试、心理健康游戏等栏目,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也凝聚了校红十字会、团委领导关注全体师生心理健康的深厚之情。
  
  五、架设桥梁 凝成家校心育合力
  
  学生的成长是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有机结合。许多家长在子女的教育上存在种种误区:过多地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而对孩子的行为规范、待人接物等方面不够重视;较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在掌握知识和技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因此,学校成长驿站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作为整体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定期召开全校各年级家长会,就家庭教育、考试焦虑症等问题作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讲座,围绕如何学会欣赏和信任孩子、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同家长们进行交流,引导家长们及时了解科学育人的方法,走出家庭教育误区,达到配合学校开展心理教育的目的,使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最大的合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三余中学,南通,226331 )
  编辑/何 妍 吴九君 终校/李益倩
其他文献
〔关键词〕初三;中考;数学;尊重;自信    第一次咨询  个案资料:某女,初三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觉得怎么学习也没希望,不想考高中了。  来访者自诉:自己很努力,但成绩很难提高。一模考试不理想,主要是理科学习困难,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感觉自己越来越学不好。多次找过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数学老师),老师都寄予厚望,考得不理想,都不敢见老师了,觉得辜负了老师,也辜负了自己。学习很努力,平时都学到晚上十一点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师生关系;认知疗法;简快心理疗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涵,16岁,汉族,重点中学高二女生。小涵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学习成绩较好,为此她感到骄傲。小涵自述与同学表面上关系不错,但在交往过程中她感觉自己是局外人,好像和她们交不了心,认为女孩子不好相处,因此喜欢和男孩子玩。小涵很喜欢语文老师,但是觉得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注和重视不够,同样是答疑,语文老师对别的同学很耐心,有眼神的交流,
期刊
〔编者按〕众所周知,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虽然与其他家长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本刊记者就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教师教育子女的优势和劣势这一问题专访了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10-03    记者:王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教师的生活方式一般都比较有规
期刊
〔关键词〕心理辅导;亲子关系;家庭治疗    一、个案背景  小海,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非婚生子。父亲与法定妻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四人居住在香港;母亲与前夫有一女孩。小海幼年时,父亲与小海母子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父亲住在香港,小海母子住在深圳,父亲开始是每周,后来是每月一次前来看望小海母子。小海对父亲的香港身份比较骄傲,但是父子感情不是很深。在小海二年级时,父亲与母亲分手。之后,母亲、姐
期刊
〔摘要〕幸福是外部事物对主观内部进行“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表现,由此产生各种“心理效应”现象。影响幸福的因素不仅包括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有助于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07-03    一、对幸
期刊
九月属于收获,九月属于教师,继九月上半月刊推出“教师的专业成长”专题之后,本期我们特别策划和编辑了“教师的幸福感”专题。幸福是人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基本需要,是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特殊活动,教师必然是通过自身来改变学生、发展学生,而改变学生的前提是自己的成长、发展,不断提高改变学生的能力。我们常常发现:一旦教师体验到专业成长和教学成功的幸福,便会自然远离职业倦怠。  什么是教师
期刊
〔关键词〕中职生;主题班会;感恩教育  【活动目的】大人的忙碌,家庭的变故,社会的影响,使得大多数90后的中职生情感价值观还不够成熟。他们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内心孤独,待人冷漠,处事草率,行为偏激,思想上也就缺乏了感恩意识,缺少了对自己乃至对社会的责任感。为此,我们将用“一棵苹果树”的故事作为引子,向全校师生展开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希望中职学生理解父母的含辛茹苦,并能从中感悟到:感恩,
期刊
〔关键词〕工作小结;心理教育;实践探索    到2010年底,我已是一名在一线工作了20年的中学心理教师了。我于1991年从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获得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学硕士学位,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1991~1994年,我回老家靖江斜桥中学,改行教初一、高一英语和初二历史,做了一年班主任。1994年,调入南京五中,在初中部工作四年,1998年以后一
期刊
【关键词】家长会;家长;心理伤害  【家长会目标】  1. 认识家源性心理伤害现象。  2. 引导家长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家教能力。  3. 掌握消除家源性心理伤害的方法,让孩子快乐地成长。  【家长会重点】  启发家长识别家源性心理伤害现象。  【家长会难点】  了解消除家源性心理伤害的方法,并持之以恒地用于家庭教育之中。  【适用年级及课时】小学生家长会,建议用两课时。  【会前准备】  1.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适应不良;心理辅导    一、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徘徊    一个秋意正浓的下午,心理辅导室的电话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电话的另一头是一位母亲焦急的声音:“老师,求您帮帮我家小帆好吗?她吵着要回老家,我急得不得了,今天刚买好火车票准备赶往上海,麻烦您能不能找她谈一谈,先稳住她,我马上赶来……”  于是,高一女生小帆进入了我的视线,“老师,您好!”走进心理辅导室之前小帆先大大方方地打了个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