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心理效应”现象探析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幸福是外部事物对主观内部进行“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表现,由此产生各种“心理效应”现象。影响幸福的因素不仅包括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有助于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关键词〕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07-03
  
  一、对幸福的理解和释义
  1.幸福的涵义
  幸福的涵义极其丰富。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均从各自学科研究领域的角度对幸福予以解释和定义,可谓五花八门。我们认为:幸福是人们经过社会比较之后,对生活水平和生息环境等外界事物的体验、理解和感知,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主观心理的一种反映。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效应现象。
  2.“幸福曲线”
  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实际上是人对外界事物的心理表征,可描述成一条“幸福曲线”(见下图)。“幸福曲线”是幸福在统计意义上的表达,曲线上每一点都是幸福指数,每个个体都处于曲线的某一点上,位置不同,幸福指数就不同。从幸福曲线看,当个体位置接近坐标的原点O时,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几乎没幸福感可言;在达到L点之前,随着生存条件的改善,幸福效应就增大,幸福指数就快速提高;当个体处于L点之后,生活达到富裕水平,经济收入的增加对幸福的刺激效应较小,幸福指数上升缓慢;当个体处于曲线峰顶G点时,幸福指数达到最高峰,随后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呈递减态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此同时,幸福感会因财富、安全或个体自身等多元诱因,开始出现幸福“分化效应”趋向。
  
  
  
  
  
  
  
  
  
  
  
  
  
  
  “幸福曲线”揭示了幸福的一般规律。由于各个国家的客观条件不同,各国人民的幸福感就不同;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素质不同,幸福感也不相同。美国著名的政治学教授罗伯特·莱恩认为:“当人们连衣食住行这样的基本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不会感到幸福。”因此,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前,收入每提高一点,个体就会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收入带动幸福递增的效应就开始呈递减态势,并且收入水平越高,这种效应越小,以至达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二、幸福心理效应现象
  既然幸福是客观外部事物与主观内部心理进行“刺激—反应”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就必然会引起心理效应的现象。
  1.幸福“需要效应”
  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幸福的客观基础,是幸福感的基本需求条件。基本需要本身不是幸福,幸福是人对它的一种主观体验、理解和感受。从心理学角度看,这种个体对基本需要的心理反应过程,就是幸福“需求效应”。人对基本需要满意度越高,幸福感就大,反之就小。幸福“需求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之前,其特点是:它所依赖、参照的条件主要是以“经济指标”为主体,很少考虑其他需要指标,且处于幸福曲线的上升期。因此有几个问题值得研究:第一,影响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的临界点是多少?第二,在“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得以实现、生活富裕之后,影响幸福感的主体又是什么?第三,影响人的幸福体验和感受的主观因素是什么?
  有研究认为,目前世界应以“人均GDP3000美元”作为幸福的“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基本需要的界限:在人均在3000美元之前,经济越发展,国民幸福感越强;过了人均3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幸福影响效应不强,即GDP的作用不大。为此,人均GDP过了3000美元的一些西方国家政府,用GDP和GNH(国民幸福总值)的“双重导向”去体现国民幸福心理的“需要效应”,在人的自尊自由、社会福利程度、社会服务功能、社会公平现象和社会贫富差距等方面采取措施,从非“基本需求经济值”方面促进国民的幸福。
  2.幸福“对比效应”
  个体的幸福感是经过社会对比之后产生的,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对比心理过程称为幸福“对比效应”。人们对生活的对比方式,有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也有与周围人群的横向比较;有与生活水平高的人群作比较,也有与生活水平低的人群作比较。影响比较方式的因素有个体的价值取向、期望值和心态品质等。对比方式不同,心理效应结果不同。例如,一个世代都在偏僻山区生活的青年,有妻子孩子小家庭,与周围邻居相比,生活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甚感幸福;他后来到大都市打工之后,刚开始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幸福感倍增(纵比),但一段时间后,参照系发生变化,一旦与城市里的富人相比较(横比),受不同工作强度、不同经济收入、不同生活待遇和不同社会阶层等因素的影响,就觉得劳苦、贫富差距和不公平,幸福感骤减。这就是“对比效应”的结果。
  如何看待幸福,如何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郑希付教授在回答凤凰网记者采访时说:“要接受自己所拥有的,对工作、对生活的现状不要抱怨,抱怨不解决问题,接受现状并努力让自己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幸福……心理学的社会比较模型说明,不幸的人总是向上比,而幸福的人总是向下比。”如何看待幸福?要做到“四不要”:不要抱怨生活现状,不要抱怨不幸,不要向上比,不要自寻不幸。要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古人所云的“知足常乐”就是这个道理。
  3.幸福“边际效应”
  当人的生存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影响人的幸福客观基础的就不是单纯以经济收入为指标主体了,这个主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是指外界事物本身发生变化,而是指人对经济收入的幸福感受发生变化。当幸福的基本需要以单纯经济收入为主体的刺激作用逐渐失效,而新的外界刺激主体尚未确立时的心理变化过程,就称为幸福“边际效应”。幸福“边际效应”处于幸福曲线临界点L上,其特点是:第一,原有的经济指标对幸福刺激作用减弱,出现幸福指数上升缓慢现象;第二,人们对幸福的外界刺激物(参照物)进行重新选择,处于经济收入刺激和新刺激的边际,幸福感出现无所适从的边际心理效应。
  幸福“边际效应”一方面影响人们的幸福对比方式,从而影响“对比效应”;另一方面影响人们重新选择幸福的外界参照物,从而影响“生存基本需要满足”之后的幸福状态,甚至可以影响很长时间。
  4.幸福“高原效应”
  当人们生活富裕,并处于幸福曲线顶峰G点时,会出现对经济收入的幸福体验极不敏感的现象,称作幸福“高原效应”。幸福“高原效应”的特点是:第一,出现“高原效应”的人,心理处于盲点期或出现茫然心态。第二,幸福感呈递减态势,经济收入对幸福感的影响不大,金钱财富不是幸福的惟一刺激物,甚至是不幸的诱因。第三,幸福的客观指标主体不单是经济收入,而是呈“多元型”——即出现多元诱因。有些富人不幸福,是因他们处于“高原效应”期,且又暂未寻找到幸福生活的新诱因所出现的心理现象。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在生存需要、社会需要、自尊需要等其他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的最大幸福,它是对具有正常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而言的。倘若个体的心态不正常,“高原效应”之后,寻求不良刺激物,就不是马斯洛意义上的自我实现。因此,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不只是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它在“高原效应”心理机制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
  5.幸福“分化效应”
  幸福“分化效应”与幸福“高原效应”紧密联系,是幸福“高原效应”的结果。由于“高原效应”呈“多元型”的客观指标,因而会导致幸福“分化效应”。分化结果可能出现多种心理现象:一种是“自我实现”,追寻幸福生活新的积极方式——如追求事业成功、社会服务、社会公益、社会义工,或者是运动、书法、旅游等活动;另一种是“自我刺激”,寻求刺激幸福感的替代物——如追求名誉、地位、享受,甚至是贪污腐化、美色、性欲刺激等;再一种是“自我陶醉”,寻求幸福的惰性诱因——如期望安逸、贪图享乐、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缺失工作生活的目标动力,甚至出现“富二代现象”、“啃老族现象”和“富太现象”。
  影响幸福“分化效应”主观因素包括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心理品质。尤其是心理品质,它是幸福“分化效应”的基础:积极心理品质可导致良好的心理效应,而消极心理品质可诱导不良的心理效应。因此,加强积极心理品质教育,有助于人对幸福感的认知和形成良好的幸福感。
  6.幸福“潮涨效应”
  经济学研究认为,“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是日益增长的”。也就是说,人们基本需要是不断提高的,即L点是动态的,随着社会进步而上升。人们的基本需要提高所产生的幸福感变化是一种心理效应现象,称作幸福“潮涨效应”。例如,当你没有自行车而步行时,见到别人有自行车,觉得如果自己有自行车会很幸福;当你有了自行车时又觉得别人有摩托车,如果自己也有摩托车该多幸福;而当你有了摩托车时又会觉得别人有汽车真幸福,如果自己有汽车定然更幸福;当你有了汽车,看到周围的大多数人都有汽车,幸福感持续不久也就降下来。又如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幸福的基本标准普遍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现在则是“洋楼加汽车、美酒加咖啡”。
  幸福“潮涨效应”反映出“四个不断变化”:人们对基本需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社会比较参照体不断提高,社会“基本需要经济指标值”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同样也在不断变化。反过来说,随着社会生活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对基本需要不断提出新的高要求,这就出现幸福“潮涨效应”。
  综上所述,影响幸福的因素不只是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因素。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有助于人的幸福感的建构,也有助于对人的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 郑雪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6.
  [2] 郑希付.健康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 刘鸣.教育的最大目标应是孩子的终生幸福[N].南方日报,2011.6.5.
  [4]张卫等.感恩及其与幸福感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10(5).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广州,510631;暨南大学,广州,510631)
  编辑/何 妍 杨 怡 终校/于 洪
其他文献
〔关键词〕希望;希望疗法;学困生;积极心理学  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一世纪,无论是教育家、心理学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一线工作者都已形成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全体”。然而,当前一些学困生的出现给“面向全体”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一些重点高中学困生的出现更是给正常的教育教学造成了干扰,成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学困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期刊
〔关键词〕问题行为;心理诉求;尊重;信任;接纳  新学期开学不久,就有学生家长来咨询室做客。来者是学生小王的母亲,一位焦虑的中年妇女。一进咨询室,小王母亲就迫不及待地诉说小王在家的种种问题行为,希望心理老师能够为她指点迷津。不久,小张的母亲也来到了咨询室,她所说的小张在家的行为表现,与小王几乎一样:对待家长态度恶劣,动辄粗暴顶撞;学习不够专心,沉湎于与学业无关的课外书籍。职业敏感告诉我,小王和小张
期刊
“衡水湖畔,滏阳河东,汉唐故邑,厥有衡中。”(引自《衡中赋》)  作为中国十大名牌中学、衡水“新三绝”之一的衡水中学(以下简称“衡中”)声名远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衡中,那就是“朝气蓬勃”;如果用一个短语概括对衡中师生的印象,那就是“激情燃烧”。  衡中师生像全国其他重点中学的师生一样,朝五晚十,披星戴月。然而,在他们的脸上却看不到任何疲惫,职业倦怠、学习倦怠也与他们无缘。他们始终精神焕发,满怀激
期刊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期待效应;积极教育    每个孩子的心,其实都是一朵花,关键是我们怎样去培养和教育。多少年来,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习惯于批评与指责孩子身上所谓的“过错”,人为地控制孩子做这做那,缺乏积极的引导,结果使孩子整天害怕做错。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教育是主体为了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积极的心理体验以充分发掘积极心理要素的教育活动,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帮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
期刊
〔摘要〕家庭心理教育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家庭心理教育概念释义,对家庭心理教育实施的重要性、迫切性、优势以及有效策略展开论述,以期对家庭心理教育现实问题作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为家庭科学地实施心理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家庭;心理教育;儿童;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10-0
期刊
2011年9月21日上午八时,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学区承办的主题为“开展生涯教育,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隆重召开。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党委书记孟佳、主任谢春风、杨忠健教授、朱凌云博士以及朝阳区教委领导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还有北京市各区县教委的代表共170多人。  朝阳区幸福村学区
期刊
〔关键词〕初三;中考;数学;尊重;自信    第一次咨询  个案资料:某女,初三学生,家庭条件不好,觉得怎么学习也没希望,不想考高中了。  来访者自诉:自己很努力,但成绩很难提高。一模考试不理想,主要是理科学习困难,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感觉自己越来越学不好。多次找过科任老师和班主任(数学老师),老师都寄予厚望,考得不理想,都不敢见老师了,觉得辜负了老师,也辜负了自己。学习很努力,平时都学到晚上十一点
期刊
〔关键词〕高中生;师生关系;认知疗法;简快心理疗法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涵,16岁,汉族,重点中学高二女生。小涵是班里的语文科代表,学习成绩较好,为此她感到骄傲。小涵自述与同学表面上关系不错,但在交往过程中她感觉自己是局外人,好像和她们交不了心,认为女孩子不好相处,因此喜欢和男孩子玩。小涵很喜欢语文老师,但是觉得语文老师对她的关注和重视不够,同样是答疑,语文老师对别的同学很耐心,有眼神的交流,
期刊
〔编者按〕众所周知,教师职业具有特殊性,教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虽然与其他家长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本刊记者就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及教师教育子女的优势和劣势这一问题专访了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晓春。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9-0010-03    记者:王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教师的生活方式一般都比较有规
期刊
〔关键词〕心理辅导;亲子关系;家庭治疗    一、个案背景  小海,男,1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非婚生子。父亲与法定妻子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四人居住在香港;母亲与前夫有一女孩。小海幼年时,父亲与小海母子过着聚少离多的日子,父亲住在香港,小海母子住在深圳,父亲开始是每周,后来是每月一次前来看望小海母子。小海对父亲的香港身份比较骄傲,但是父子感情不是很深。在小海二年级时,父亲与母亲分手。之后,母亲、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