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快乐学习的探究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29629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以其与生俱来的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等学科特点,很容易创设“走近学生心灵,拉近师生距离”的教学环境。因此,如果能够充分从本学科教学的各个角度思考和挖掘、创设情境与巧妙引导,将会重新燃起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从而达到“育人心灵”、“轻松、快乐学习”的教学目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整合本学科的各种资源,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适时地施以必要的情感教育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陶冶学生的性情
  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通过挖掘教材的内容,促进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通过对课文中典型人物的分析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意志、个性品质,形成健康、快乐的心态。
  语文教学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真善美的因素,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如鲁人版《语文》必修三的开篇课文《报任安书》,司马迁以其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向后人诠释了一种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执著和坚毅,讲授此文,用主人公的事迹启迪学生在生活中也应坚守一份梦想与执着,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而必修一《听听那冷雨》一课,更是以优美抒情的文笔向学生传达出一种浓厚而深沉的爱国热情,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选修课《唐诗宋词》的开设,则以大量文人志士的诗篇向学生阐释了什么是旷达与宽广。在经典的诗文解读中,不断引导学生品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热忱,体会“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学生的内心自然会顿生一股豪气和阔达,逐渐摆脱狭隘自私的心理,树立起宏大的理想。
  由此可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典型形象和丰富情感对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心理暗示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悟出哲理,受到感染,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进而内化为一种人格品质,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二.利用课堂讨论,激活学生的思维
  语文课应充分利用课堂讨论这种常用的教学形式,设计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表自己的见解,激活思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比如,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苏武的人格魅力值得肯定,但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苏武的行为也未必完全是对的,对此你怎么看待?”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学生说:“苏武是忠诚的,他为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十九年忠贞如一。这种行为值得肯定,没有什么不妥。”有的学生说:“苏武虽然忠诚,但这种忠近乎于‘迂’,皇帝的知遇之恩虽然应该铭记,但皇帝对他两个兄弟的伤害之过也不能回避,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要澄清,该争取的权利也还是要争取,这才是明智的。”还有学生说:“对待苏武的‘迂’,我们应该宽容,因为他毕竟是个古人,如果生活在今天,也许他也会为争取自己的权利而努力。”……学生们的思维在自主参与、积极讨论的过程中被充分地激活了,竞相发表自己对于主人公的一些看法,课堂呈现出非常好的思维氛围。
  可见,问题设计得恰当,一样可以让学生“僵硬”的思维“融化”,使课堂活起来。问题设计得巧妙,更易于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因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需要的是一个参与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切身地进行讨论和沟通,才能形成思维的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正所谓“我主张,我表达”,只有让全体学生做自己言论的“主人”,才会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激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引导、点拨,推动学生自我思考,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中丰富自己的思想也丰富自己的人生。
  三.利用作文平台,形成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最不稳定的一个阶段,他们渴望被认可,可是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与年轻的躁动,又容易失之于理智。因此,往往表现为逆反、孤僻或以自我为中心。这时,如果不及时对以上种种心理状态加以教育引导,就极易产生自暴自弃,厌倦甚至是放弃学业的倾向。
  学生习作能进行抒胸臆、谈观点的主观表达,作文教学在此时便显示出了强有力的作用,特别是眼下正在普遍适行的话题作文,更可以称得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与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更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学生自由驰骋的空间也更大。作为语文教师,我尽可能更多的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给出一些比如环保、申奥、载人飞船升空、维护国家统一、诚信、上网等贴近现实或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供学生写作。由于这些话题学生较为熟悉,所以往往能把真实感受说出来,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情感变化趋向,发现问题及时疏导。
  以上是如何利用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快乐学习”的几点粗疏的认识。当然,这种尝试并不能完全代替科学的、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继续摸索,不断努力。
  
  隋有瑜,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几乎都“落于纸面”,这中间既有教学资源匮乏、教学难度较大等因素,也有“应试教育”不要求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但要培养书面表达能力的现实需
期刊
音乐欣赏课通过欣赏者与作品情感交流的过程也因个人文化素养、认识能力、情趣、思想意识的不同而不同,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较差,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人非生而得之,而是
近年来,我国多个地区进行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口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凸显.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了对学生实际语用能力的培养,其中学生的口语水平是语用能
期刊
“有效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教学理念,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它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教学的效率问题,即怎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低效的或是无效的。  反思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主要有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游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教学内容面面俱到,不分重点和难点,使学生难以正确把握目标。  2.教学中“满堂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中学目前对于英语口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体现在一些国际考试当中学生口语表现不理想.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从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等方面共同努力才可能扭转目前英语教学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的阅读个性化问题,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形象的理解和把握,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讨论争鸣。但这种课教起来很难把握,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常常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吵吵嚷嚷的一节课中,多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只浮在表面,没有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如何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和方法真正走进课堂,让学生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言语的心灵,领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教学采用传统的理念与方式,偏重于应试教育,往往只注重写作能力,忽视了英语听读能力的培养,使得语言表达受到很大的限制.随着新课程教学
期刊
孟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是说学习需要积累,积累如同源头活水,只有储量丰富,才能源源不断,清清如许;只有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神。积累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如何积累呢?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熟读精思  从《三字经》、《论语》、《唐诗宋词》这些经典入手,反复熟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晰地大声朗读,直至熟记于心,久之,定见成效,“熟读
提升中职学生语用能力之“五动”课堂的实践研究,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时代需求.该文针对目前中职语用课堂的现状与问题,聚焦提升语用能力这一核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要通过英语的单词、语言点和篇章理解”等语言教学手段来实现对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文化意识的培养.换而言之,英语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