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y_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下,针对低年段的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节音乐课都成为“快乐课堂”。
  关键词:快乐;兴趣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上音乐课时感到快乐,让学生在快乐课堂中爱上音乐,让音乐成为他们的终身爱好。这是每个音乐教师所追求的目标。每当我听到学生们在议论着“今天的音乐课很好玩……今天的音乐课我很开”时,倍感欣慰。那么如何让音乐课快乐起来?如何让学生能享受快乐的音乐呢?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微笑的面容
  “微笑”应该是老师最好的帮手。西方有句谚语说的好:“老师就是带着微笑的知识”。微笑能够在师生间架起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的微笑能够给学生带来亲切感,同时也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作为新时代的音乐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端正的教学态度,还要用自己博大的爱心、宽阔的胸怀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幸福的学习生活环境。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言”。记得这届一年级的学生中有小女生,由于先天的疾病, 导致她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在学习上有许多障碍,根本不知道怎样上课,甚至还经常撕书。在上音乐课的时候,我经常带着和蔼的微笑注视她,课间活动用微笑和她打招呼。通过微笑拉近我们师生间的距离后,用无限的耐心教她上课的要求,及时纠正她不好的习惯。现在,她己能认真的上好每节课,而且我俩已经成为了好朋友,她非常喜欢上我的音乐课,有次我由于生病,别的老师带我上她的音乐课,因为我不在她还不愿去上课。所以,我一直深信“微笑”是融洽师生关系的一剂良药。 同时也是快乐教学不可缺少的。
  2生动的肢体语言
  老师用微笑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那用什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请记住,我们快乐的音乐盛餐的客人是一群7至8岁的小学生。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约为20分钟。那就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变换生动的肢体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可 利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等来代替语言,如:有些同学在回答问题或表演的时候会比较害怕,这时老师给一个鼓励的眼神支持这学生,就会比用语言鼓励效果要好,在教唱一些小动物的歌曲或带动作的儿歌,如《十只小猪过河》、《小毛驴》、 《在农场里》、《做早操》《向前走向后走》时,我用了直观的、形象的方法,模仿小动物的形象,或带着学生挥舞手臂、跺跺小脚,这样就吸引到学生的注意,整节课的气氛就活跃起来了;在上课时同学的注意开始分散,这时老师的一个严肃的表情作为提醒,这比用语言批评他们更有效果。
  其实,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老师生动的肢体语言就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低年段的学生他们的生活阅历少,在欣赏抽象的音乐时,他们很难理解到音乐的含义,这时如果老师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形象的肢体语言,如学生在欣赏不同情绪的歌曲时,老师的眼神和表情可以表现的或欢喜,或忧伤,或激昂,或悲愤,教师的眼神和表情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作品起到了一种辅助作用,在欣赏舞曲时或表现动物不同形象的歌曲时,老师可以边听边跳着舞或边听边模仿着动物形象, 这样都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音乐教学不枯燥,逐步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3幽默的语言
  幽默的教学语言是教师的思想、学识、智慧和灵感的体现。
  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良好的智力情绪,有助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如在学生唱歌时,有些学生喊唱,我就会说“怎么有个土匪的声音出现”学生唱歌时总爱弯着背低着头,我就会说“怎么我们班多了这么多老人家? 有学生上课时分神了,我就会说“怎么有个同学到太空旅行啦?”……总之,幽默为课堂注入了一脉新鲜血液,有了它,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在欢笑声中学习音乐。快乐教学不仅让学生自觉的喜欢音乐,同时还逐步解决了两个教学当中的问题。
  音乐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学生自己参与。无论是幽默风趣、可蔼可亲的老师还是活跃、守纪的课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从 何来?可以说无“乐”则无“趣”。小学生的兴趣是在活动中形成的,也通过活动得到发展。无论兴趣、情趣、意趣,以“有趣”为前提,必然乐在其中,无论快乐、欢乐、娱乐,必然“趣”含其中。有“乐”才有“趣”,有了“乐”才能产生“趣”,有了“趣”便会去找“法”,必然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所以,有了快乐教学就一定会创设一个快乐课堂。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作为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构建优质高效课堂是每位数学教师理应思考、探索的主要课题。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不是程序化的机器,而应是主动、积极的知识的探索者、是课堂的主人。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空间、学习过程都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能再“涛声依旧”,教师应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
备课就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因为教师也是以自己的所有生活感受和知识储备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索的。从狭义上说,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表现形式就是写教案。  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是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不是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词和梳理文章脉络,就是逐句逐段的分析,或是总结文章特色之类,
口语交际能力是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注重培养,使他们懂得与人交际的礼貌、方法与技巧,在社会生活中能文明得体地表达与沟通。在教学中,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收集资料,做好知识储备  口语交际得以进行的必备条件是交际双方应该具备必要的知识、信息,所以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应指导学生做好所缺知识的准备。如:口语交际《夸家乡》这一课要求学生夸
摘 要:要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教学,通过一系列创新方案的实施,使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达到优化,实现教育教学的高效目标,即一方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优化  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教学活动要围绕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开展,因而,教师应当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美术的学习就是要让学生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还与师生在教学时感情投入程度有关。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这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教师因素  在构成美术教育系统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提倡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成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方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以课堂的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也是学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堂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一大特征。真正要让学生的朗读达到“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问也”的程度,仅仅靠传统的“读书百遍”是不能奏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言的系统和完整。因此,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宝贵的40分钟课堂教学中对朗读的指导起“引路人”的作
我国的中学英语教材一直在改革中前进,就其变化的频率和发展的速度来讲,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学科。目前,教材的多样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形势喜人。教材中的练习也随之变化、发展,体现了教材的意图和目的,进步之大,变化之快,前所未有。教师必须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其个性。如何把素质教育与减负落到实处,并且做到减负不减质,就自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罗杰斯在《自由学习》中写道:真正的学习“就是青少年在源源不断的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知疲倦地吸收自己听到、看到、读到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真正在“学”的学生是从真实生活中有所发现,然后把这发现变成自己的财富的人。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农村高中的英语教师,我对此深有体会,可是什么才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持续学习下去呢?  从最初小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到初中生对知识的习以为常,现在的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