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鉴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特殊性,本文从创业板数据出发,选择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流通股、外部董事、高管激励机制以及董事长与经理合一这样六个指标作为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衡量其与公司绩效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为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
一、引言
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阅读,笔者发现,尽管现在很有多关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章,但都是基于沪深上市的A股和B股,这类公司通常企业规模较大,经营较为成熟。很少有文章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研究,中国的创业板始于2009年10月,由于其收益高、风险大、门槛低等特点,自创立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因此,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进而对其治理机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假设
1.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现有的文献大多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这样两方面来进行验证,学者们普遍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集中,企业内部越容易形成一股独大的现象,从而会造成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掠夺。通过制衡型的股权结构,能够对掠夺现象起到抑制,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绩效负相关;H2: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绩效正相关。
2.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董事会规模作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国内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于东智、池国华(2004)经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和公司绩效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大,公司绩效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倒U型。张纯、段逆(2008)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当期绩效与董事会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考虑到可能会出现U型关系,我们这里采用董事会规模的二次方作为变量,因此提出第一个假设,H3:董事会规模的平方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关系。
3.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一般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具有深刻的见解,同时,独立董事的存在,可以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和提高公司治理的独立性,有利于消除两权分离制度,因此本文提出第五个假设,H5:独立董事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4.流通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由于流通股大多数由散户持有,其动机大多是想取得短期收益,因此他们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和需求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且基于成本收益原则,其实施监督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假设,H4:流通股的股数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的关系。
5.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已有的结论大多认为,对于高管的薪酬激励,能够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促使他们减少在职消费,降低其对股东财富的剥夺,更加努力的为公司工作,创造价值。因此本文提出第六个假设,H6: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6.董事长与经理合一与公司绩效的关系。Jensen(1993)经过实证得出,如果董事长和经理由一人担任,会导致高级经理受到董事会监督的有效性削弱,从而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建议公司应该采用两职分离的治理结构。在两职分离的治理结构下,董事长与经理各司其职,相互牵制,能够对彼此更好的监督管理。因此本文提出第七个假设,H7: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设定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WIND及CSMAR数据系统以及手工采集。选择2011-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选定样本公司,采用stata12.0 做面板数据分析。
2.变量设定
四、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
(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从表中看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低8.78%,最高68.87%,平均值32.71%,可见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其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大多数的股权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这可能是由于创业板公司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有关。
(2)股权制衡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显著接近于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股权制衡实践方面已经逐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3)董事会规模现状分析
从表格中可知,我国创业板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均值约为9,中位数为9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与现有学术界的理论较为一致,但是其中董事会规模的最大值为13,超过了理论最优值的范围。
(4)独立董事人数
独立董事人数最少为2,最多为5,平均值为3,而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即大部分的创业板公司独立董事人数比较合理,在法定水平之上。
(5)高管激励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最大值为804.40万元,而最小值却仅有43.48万元,通过对标准差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前三名高管人员总体薪酬水平相差较大,较低的薪酬将不利于对高管进行有利的激励,他们可能会追求除工资以外的私人收益,而过高的薪酬将会产生过高的管理费用,而这都将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6)流通股比例
流通股比例的最大值为57%,最小值为20%,均值为31%,说明创业板的流通股股权较为分散,将会使得许多流通股股东产生短期投机行为,因此很难发挥股东大会治理作用。
(7)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
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个人,赋值为1,否则为2,从表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样本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平均值为1.5,根据赋值情况可以得知创业板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并非绝大多数,更多的创业板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互不兼任。由此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已较为完善。 2.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综合作用,本文根据研究假设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α+β1χ1+β2χ2+β3χ3+β4χ4+β5χ5+β6χ6+β7χ7+β8χ8+β9χ9+μ
下面是回归分析结果(如表三)
可以得出回归方程为:
y=0.017567-0.003432x1+0.017855x2-0.002949x3+0.648316x4-0.02132x5+0.796661x6+5.3x7-0.030610x8-0.4854x9+μ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所提出的假设基本得到验证,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的平方、流通股的比例、董事长与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的个数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关于高管薪酬,和上文假设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金钱的刺激可能没有那么强烈,他们更多的可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人生目标的追求,因此在对高管进行激励时,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股权激励、灵活的工作日程等。
五、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几点建议
1.提高股权制衡度,减少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同样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一言堂”现象普遍,同时股权过度集中将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抗风险能力减弱。因此,应该提高企业中第二大股东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制衡机制,加强股东间的牵制和监督作用。
2.对公司高管人员采取更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对于公司的高管人员而言,金钱并不是刺激他们的最好方式,他们更希望提高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接受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时,不能只单一的采用薪酬激励,应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股权激励、灵活的工作日程以及委任更有挑战的任务等等。
3.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其董事会的人员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人员过多可能会导致协调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所获得的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杨士军.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与股票市场效率[D].复旦大学,2003.
[2] 张立达.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 王学勤.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D].西南财经大学,2005.
[4] 吴静.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3.
[5] 吴兰英.董事会规模、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08,10:117-120.
[6] 雷岩,廖慧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02:29-32.
[7] 王山慧,王宗军,赵欣欣.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11,12:3-6.
[8] 马连福,高楠.股权结构、境外背景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9:74-82.
[9] 周镭,陈辉.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2010,07:47-49.
[10] 张兴亮.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J].财会通讯,2012,06:59-61.
[11] 李向荣,王建明.动态内生性视角下的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3,04:63-66.
关键词: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
一、引言
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进行分析阅读,笔者发现,尽管现在很有多关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文章,但都是基于沪深上市的A股和B股,这类公司通常企业规模较大,经营较为成熟。很少有文章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研究,中国的创业板始于2009年10月,由于其收益高、风险大、门槛低等特点,自创立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因此,通过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究进而对其治理机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假设
1.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基于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现有的文献大多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度这样两方面来进行验证,学者们普遍认为,股权集中度越集中,企业内部越容易形成一股独大的现象,从而会造成大股东对中小股东的利益掠夺。通过制衡型的股权结构,能够对掠夺现象起到抑制,进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H1: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绩效负相关;H2: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绩效正相关。
2.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董事会规模作为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因素,国内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于东智、池国华(2004)经过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和公司绩效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大,公司绩效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倒U型。张纯、段逆(2008)基于民营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当期绩效与董事会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考虑到可能会出现U型关系,我们这里采用董事会规模的二次方作为变量,因此提出第一个假设,H3:董事会规模的平方与公司价值显著正相关关系。
3.独立董事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一般都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并且对于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具有深刻的见解,同时,独立董事的存在,可以加强公司治理的外部监督和提高公司治理的独立性,有利于消除两权分离制度,因此本文提出第五个假设,H5:独立董事规模与公司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4.流通股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由于流通股大多数由散户持有,其动机大多是想取得短期收益,因此他们并没有强烈的愿望和需求对上市公司的管理人员进行监督,且基于成本收益原则,其实施监督的成本远远大于收益。因此本文提出第四个假设,H4:流通股的股数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的关系。
5.高管薪酬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已有的结论大多认为,对于高管的薪酬激励,能够起到较好的激励效果,促使他们减少在职消费,降低其对股东财富的剥夺,更加努力的为公司工作,创造价值。因此本文提出第六个假设,H6: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6.董事长与经理合一与公司绩效的关系。Jensen(1993)经过实证得出,如果董事长和经理由一人担任,会导致高级经理受到董事会监督的有效性削弱,从而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建议公司应该采用两职分离的治理结构。在两职分离的治理结构下,董事长与经理各司其职,相互牵制,能够对彼此更好的监督管理。因此本文提出第七个假设,H7: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设定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于WIND及CSMAR数据系统以及手工采集。选择2011-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以及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选定样本公司,采用stata12.0 做面板数据分析。
2.变量设定
四、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
(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从表中看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低8.78%,最高68.87%,平均值32.71%,可见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其股权集中度比较高,大多数的股权都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这可能是由于创业板公司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有关。
(2)股权制衡度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显著接近于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可见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股权制衡实践方面已经逐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3)董事会规模现状分析
从表格中可知,我国创业板公司的董事会规模均值约为9,中位数为9人,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这与现有学术界的理论较为一致,但是其中董事会规模的最大值为13,超过了理论最优值的范围。
(4)独立董事人数
独立董事人数最少为2,最多为5,平均值为3,而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即大部分的创业板公司独立董事人数比较合理,在法定水平之上。
(5)高管激励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的最大值为804.40万元,而最小值却仅有43.48万元,通过对标准差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发现,前三名高管人员总体薪酬水平相差较大,较低的薪酬将不利于对高管进行有利的激励,他们可能会追求除工资以外的私人收益,而过高的薪酬将会产生过高的管理费用,而这都将会对公司的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6)流通股比例
流通股比例的最大值为57%,最小值为20%,均值为31%,说明创业板的流通股股权较为分散,将会使得许多流通股股东产生短期投机行为,因此很难发挥股东大会治理作用。
(7)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兼任
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为同一个人,赋值为1,否则为2,从表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样本上市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平均值为1.5,根据赋值情况可以得知创业板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虽然存在但并非绝大多数,更多的创业板公司的董事长与总经理互不兼任。由此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已较为完善。 2.回归分析。
为了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综合作用,本文根据研究假设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y=α+β1χ1+β2χ2+β3χ3+β4χ4+β5χ5+β6χ6+β7χ7+β8χ8+β9χ9+μ
下面是回归分析结果(如表三)
可以得出回归方程为:
y=0.017567-0.003432x1+0.017855x2-0.002949x3+0.648316x4-0.02132x5+0.796661x6+5.3x7-0.030610x8-0.4854x9+μ
从回归方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中所提出的假设基本得到验证,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的平方、流通股的比例、董事长与经理两职合一与公司绩效呈现负相关关系,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的个数与公司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关于高管薪酬,和上文假设不一致,可能是由于对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而言,金钱的刺激可能没有那么强烈,他们更多的可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以及人生目标的追求,因此在对高管进行激励时,应该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股权激励、灵活的工作日程等。
五、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几点建议
1.提高股权制衡度,减少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而言,同样存在着一股独大的现象,企业经营和管理过程中“一言堂”现象普遍,同时股权过度集中将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加大,抗风险能力减弱。因此,应该提高企业中第二大股东到第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制衡机制,加强股东间的牵制和监督作用。
2.对公司高管人员采取更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对于公司的高管人员而言,金钱并不是刺激他们的最好方式,他们更希望提高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接受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对高管人员进行激励时,不能只单一的采用薪酬激励,应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股权激励、灵活的工作日程以及委任更有挑战的任务等等。
3.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其董事会的人员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人员过多可能会导致协调的成本远远大于其所获得的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杨士军.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绩效与股票市场效率[D].复旦大学,2003.
[2] 张立达.公司治理视角下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8.
[3] 王学勤.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D].西南财经大学,2005.
[4] 吴静.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3.
[5] 吴兰英.董事会规模、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贸,2008,10:117-120.
[6] 雷岩,廖慧芳.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联性研究——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1,02:29-32.
[7] 王山慧,王宗军,赵欣欣.中小板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11,12:3-6.
[8] 马连福,高楠.股权结构、境外背景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来自沪市上市公司的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9:74-82.
[9] 周镭,陈辉.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财会研究,2010,07:47-49.
[10] 张兴亮.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J].财会通讯,2012,06:59-61.
[11] 李向荣,王建明.动态内生性视角下的董事会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2013,0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