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盎然美不胜收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化的特有气质决定了文人墨客对“秋”情有独钟,咏秋之作汗牛充栋、蔚为壮观,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自问世以来一直传诵不衰,读之如啜香茗,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历来的论者对其魅力之因多有论述和探究,或归结于思想精粹,或归因于意境隽永,或侧重寻求语言的魅力,等等。后来,郁达夫也写下了大量为人所称道的古体诗佳作,他本人对古典诗歌的内在积淀和修养影響着其他文体的写作,刘海粟曾评论到:“从气质来讲,他是个杰出的抒情诗人,散文和小说不过是诗歌的扩散。”《故都的秋》可谓是一篇诗一样的散文,一首散文中的诗歌。
  一、真挚浓郁的感情美
  散文艺术感染力“最大因素却在情感的浓厚”,郁达夫的散文带有比小说更直接更鲜明的“自叙传”色彩,更裸露的真性情。郁达夫年幼丧父,中年丧子,抗战前与爱妻离异,抗战中母亲被日寇炸死,兄长亦死在日伪的屠刀下,特殊的生命经历造成了他抑郁、孤独、多愁善感的个性,沉郁、悲愁、伤感也成为他作品的感情基调,《故都的秋》就具有代表性,作者把个性和深情渗透于字里行间,将景、物、人一一抹上主观感情色彩,处处发出带着强烈个性的音符。
  作者以情驭景,以景生情,将内在情感外化为几幅秋色图,每幅图都浸透了作者深切的感情。作者写牵牛花时认为“蓝色或白色者为佳”,因蓝色本给人深沉宁静之感,宜于静对,其还要在牵牛花底,陪衬“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从而把清幽、萧索的秋天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一切景语皆情语”,读者也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冷静、孤独的感情暗流。作者还特别注明“了”字念得很高很长,从而借路人的长叹强化文章的情感氛围。郁达夫是至性至情之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然而人到中年,历经家国巨变,心境渐趋平和,他提倡“静的文学”,因而清静悲凉的秋味与他此时的心境十分吻合,作者之所以对故都之秋怀着宗教般的情感,是因为故都之秋正吻合作者心境,或者说,作者深沉、伤感、孤独的心境和冷落、萧索、闲静的故都之秋紧紧相融,蕴蓄的情感和北平的苍凉是那样的谐和,让他沉醉,原本潜藏在内心的压抑感得到释放,他感到轻松与畅快,以至假想能留得住北国的秋天。
  他曾说:“现代散文最大特征是每个作家的每篇散文里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来得强。”《故都的秋》就是从作者心里缓缓流出来的,流成了一首对故都之秋的悲歌,一支对北平秋天的恋曲。
  二、自然和谐的音乐美
  “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昼夜的循环,甚至于走路的一进一出,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散文于音韵之外,暗暗把这意味透于文字之间。”短促的句式,使人感到急风骤雨般的气氛,或者给人灵动欢快的节奏感。长而散的句子节奏感缓慢,却适合于娓娓地叙述和绵绵地抒情。本文属于后一种,其语言节奏像一首二胡曲,舒缓低沉,读后还余音袅袅,引人遐思。比如“不单是诗人,就是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天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这里长句和短句错落有致,语势的流动徐急参差,娓娓道来,行文如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如叮咚作响的山泉,不求渲染却独有一种情韵扣人心弦。
  文中还多用反复的句法结构,一唱三叹,节奏明快。比如:“北国的秋天,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还有“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些句子复沓往复,句势舒缓又富于变化,极富韵律感,一方面强化了读者的印象,一方面又营造出强烈的抒情节奏,有力地表现出作者感情的深沉和强烈,语言形式和情感内容完满地交融,可谓声情并茂,一唱三叹。
  三、体物入微的细腻美
  朱自清曾谈到过,好的散文“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于平常亲身经历之境,也会有惊异之感”。作者潜入其中,观察细致,思索深切,故写秋色能处处从细处着笔。文中景物多是细小琐碎的,常为人所忽视,如驯鸽,几根秋草,蓝色牵年花,扫帚的丝纹,落蕊、秋蝉的残声等,但它们对于故都的秋又极富表现力。“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平淡中见奇崛,形于笔端。写一片飘零的槐叶打动情意,一声秋虫的哀鸣牵人心魄,一句路人的叹气引人共鸣,作者用细致的笔墨层层铺叙,写尽忧思孤独,诗味十足,回味无穷。
  作者还善于写瞬间极微妙的感觉,善于把握最细微的生命在旦夕颤动的心灵感受,为语言增添了细腻真切的色彩,比如作者看到扫街后灰土上扫帚的丝纹,“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落寞。”这种常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微妙感觉,作者抓住了,并将这种精细体察后的感受移情入物,既显得清新,又笼罩着一层古城的沧桑与颓唐,让人感受到清秋的清凉和人生幻灭之感,从而使文字呈现出细腻柔婉的审美特点。
  四、明丽蕴藉的画面美
  郁达夫用精粹凝练的文字,清新明丽而又含蓄蕴藉的画面展示出故都之秋清丽、宁静而又略带伤感的美,文中共描写了五幅画面:秋院晨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人叹秋、秋树秋枣,这五幅画中作者选取了几乎臻于完美的风物景致,利用光与色的巧妙搭配,或拟声,或摹形,或绘色,使画面格外明丽、清新。作者仿佛是一个绘画大师,他巧于设色,所描写意象其色调多是冷色调的,像屋色、茶色、天色、鸽子色、树色、花色、灰土色、落蕊色、青布单衣色、雨色……这些冷色调本来给人以沉静悲凉的感觉,再加上作者反复渲染,情感基调得到不断升华。作者也是拟声的高手,“像花而不像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用遍地的落蕊来渲染浓重的秋意,用视觉来刻画大自然的“静谧”,且用听觉和味觉不同感觉去体会这种意境,“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敏感的作者感到了“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一点点”和两个“极”字把静寂的环境和恬静的心境表现得入木三分。
  再如,写在院子里坐着听到驯鸽的飞声以及到处听得到的“秋蝉的衰落的残声”,都是以动衬静,与“鸟鸣山更幽”的境界相同,可见作者体悟之细之深和表现手法的高超。这些画面中的许多意象内蕴深邃又耐人寻味,它们大多可以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比如:“浓茶”“一椽破屋”“驯鸽的飞声”“落蕊”“秋蝉”“衰草”“雨后的斜桥影里”……总让人不由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甚至秋瑾的绝命诗“秋风秋雨愁煞人”。
  总之,《故都的秋》以真挚浓郁的感情、自然和谐的节奏韵律、体物入微的细腻美、明丽蕴藉的画面成就了一篇真正的美文,展现出美不胜收的诗性美,达到了“物”与“我”完美交融,显示出作家卓越的才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实验学校(215600)
其他文献
古今中外,凡是好的文章都得讲究流利通畅行文自如。魏文帝曹丕曾经说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斯言尽之矣。然气不可不贯;不贯则虽有英词丽藻,如编珠缀玉,不得为全璞之宝矣。”意思是说,再好的文章,如果不讲究过渡的技巧也无法成为文之至宝。而我认为一篇好文章就如同一座精巧的园林建筑。园林中有许许多多各自独立的亭台楼阁与小的景观,而过渡在文章中的作用就如同园林中的桥梁和建筑中的接榫。过渡像桥梁,它连接两
期刊
“思辨性阅读”,是理性的阅读,是读者与作品的对话式阅读(在对话中达成理解、反思与判断),是批判性的阅读(边阅读边评断,边接受边质疑,边沉浸边反省),是一种独立的阅读姿态、批判的眼光和思辨的流程,是一种帮助学生精神建构、文化建构及语言建构的建构式阅读。思辨性阅读,需要以文本事实为基础,以因果逻辑的“理解”与“评价”为核心,以人性、情理为参照的阅读思考过程,在事实、逻辑与情理之间寻找契合的可能,在三者
期刊
初中语文教材编辑过程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能力,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和以往的初中语文教材存在很大的不同,其不仅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也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一、将个性化教学思想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要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教学是最基本的一个
期刊
所谓单元整体教学是以单元为主题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具体到初中语文学科,单元整体教学即是指立足于单元,对同一单元内不同作家所创作的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文本进行集中讲解与传授的一种教学理念。相较于单篇文本讲解的形式,单元整体教学的目的性更强。也正因为如此,我在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了单元整体化教学的方法,使得语文教学效果及其质量获得了质的飞跃。以下,我仅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单元整体化教
期刊
随着《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的贯彻落实,环境教育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环保教育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习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进行学生环保教育,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环保知识,更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刻意地渗透“绿水青山”的环保理念,大力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的主人翁态度,并主动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一、深挖语
期刊
在日本北海道地区,生活着一种紫貂。因其极其珍贵,成为当地狩猎者最爱捕捉的对象。有弹洞的貂皮卖不出上等的价钱,狩猎者大多采取活捉的方式捕获紫貂,但紫貂极其机警,狩猎者很难捕捉到它。  后来,狩猎者通过多次蹲守观察,发现紫貂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极其爱惜自己的皮毛,每次觅食完回到巢穴,一定要用舌头将皮毛舔得干干净净后才会进洞。狩猎者发现这一特别之处后,很快想到了捕捉紫貂的办法,他们将麻药与松脂油混合
期刊
乡土,是家乡故土,是地域国土。乡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他文明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追寻它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熟悉的乡土人情,沉淀为一份深入骨髓的热爱,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怀。  一、寻源:日暮乡关何处是  荣格说:“乡土情怀是一种与记忆相关的无意识组合,或者说是一种深藏在内心深处的强烈的冲动,是心理活动聚集而成的一组组心理丛。”可见
期刊
散文是时下比较流行的美文。之所以说散文是美文,主要因为散文的字字珠玑,形神兼备,意蕴深厚。可谓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能打动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找到生命的渴求、灵魂的慰籍。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聚”。《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中指出:散文的“形”是散文的外在形式,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技巧、材料和结构等;“神”指散文的主题,蕴含于“形”中的思想和情感,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优化语文教学,提升学生的语言
期刊
在学校教育中,“课前导入”虽然形式简约,时长不过几分钟,却是课堂教学环节中不可替代的有机组成。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善于做好“课前导入”这一功课,不仅有利于快速有效地俘获人心、提精凝神,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引人入胜、活跃思维的正引领
期刊
孔子提出“诗教”,他认为诗要起到对人们的教化作用,何晏在《论语集解》中说:“言修身必先学诗”,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人类的认识规律来看,道德修养的提升都是从对具体榜样的感悟开始的。当然,诗毕竟是一种文学艺术,如果将其单纯地看作是“施教化”的教科书,则会抹杀文学作为艺术的魅力。  萧统在《文选序》中提出选文的标准“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沉思是指文学创作者创作时的想象活动,而翰藻则是指文学作品华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