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泰州城市形象塑造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c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文化形态和外在空间物质环境形态特征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所感知到的对该城市总体印象的集中体现。本文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分析了城市意象理论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可应用性,以泰州市海陵区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实地考察阐述了其历史人文要素及空间物质要素的特征及结构,探讨了其传统文化、水文化、现代建设综合城市形象塑造的可行性和基本途径,从中试图得出泰州市城市形象塑造的启示。
  关键词:城市意象;人文历史;空间环境;城市形象;泰州市
  城市形象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历史文化形态和外在空间物质环境形态特征的综合表现,同时也是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所感知到的对该城市总体印象的集中体现。城市独特的人文和物质环境对塑造独特而和谐的城市品牌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并处于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阶段的城市,如何塑造自身的城市形象,为人们提供日常的愉悦以及旅游者眼中的城市文化美感,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基于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以泰州市海陵区中心城区为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问题展开探讨,以求能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1 城市意象理论分析
  城市意象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印象,也是观察者头脑中的“主观环境”空间。该概念首先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所著《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凯文·林奇提出了城市的可读性,他认为,一个可读的城市,他的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从总体上来说,林奇思想的核心是物质环境在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心理意象,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的环境意象、公众意象、综合意象以及城市意象的个性和结构。通过实例分析,他将重复着的城市意象元素形态类型分为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五大要素。
  2 泰州市海陵区意象要素分析
  泰州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美誉,古称汉阳、海陵,南唐时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泰州经历了行政区域划分及环境改造的一再变化,逐步形成了与其他区域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生态宜居,充满个性与生机、有独特品位的区域空间及文化系统。
  2.1 历史人文意象要素分析
  (1)凤凰宝地、祥和之州。南唐始称泰州,取“国泰民安”之意,另泰州历来战乱稀少,又有“太平之州”的说法,当下泰州又名“祥泰之州”与此一脉相承。宋时泰州海陵城布局完善,顺应地势和水脉,形似腾飞的凤凰被誉为凤凰城,“城峻而坚,壕深而广,城翔壕上,若凤凰展翅”,昔日形似凤凰的城市形态在海陵区主城区还能找到依稀的影子。据此形成了泰州凤凰宝地、祥和之州美好愿望的传承和风情展现。
  (2)生态宜居的“水城慢生活”。近年,“慢生活”“慢文化”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以此为主题的旅游城市也不断出现。例如,成都、高淳等。因此,广义的“慢生活”主题个性并不是很明显,应呈现出泰州慢生活的特质。泰州的“慢生活”是上千年泰州人的生活积淀,源于泰州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结构。古泰州南衔长江,东傍黄海,背靠淮河,江淮海三水交会,水系发达,制盐业和农业带动商业发展基本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且历史上战乱稀少,城市规模较小,比较闭塞形成了泰州人小富即安,安定平静的生活。“三水”社会经济结构孕育了泰州奇特的市井文化——“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饭后听评话,入夜赏闲戏”,“鱼汤面,拌干丝,坐茶馆,进澡堂,听说书,看演戏”。而如今早茶、城河垂钓、画舫夜游成为当下泰州人的生活的一部分,表现出泰州人享受生活的乐趣,追求平简朴的闲适生活形态。
  (3)深厚的人文底蕴。泰州作为“汉唐古郡、淮海名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东南间气钟天目;邹鲁宗传属海陵”泰州文风夙冠淮南,有“小邹鲁”之称,文化名人辈出。
  唐代有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宋代有著名教育家胡瑗,元末明初有文学家施耐庵,至明代,哲学家王艮开启“泰州学派”,影响深远,清有著名天文历算家陈厚耀,评话宗师柳敬亭……目前泰州现存的江淮名刹光孝寺,南山寺大雄宝殿和城隍庙,东岳庙、岳飞生祠、崇儒祠、学政试院、柳园和乔园无不诉说着这所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深厚的人文底蕴。
  2.2 物质环境意象要素分析
  汉初,泰州称海陵,取“傍海而高,为海渚之陵”之意,临海的地势孕育了后期繁荣的制盐业。直至清末到民国年间,黄河夺淮造成大量泥沙淤积,使海岸快速东移,泰州大地增高而浮出于三水之间, 露出纵横交错的河流,泰州现在的内河水系格局是大自然和人工的巧妙结合而形成的,给我们留下水城一体、双河绕城的独特风韵。泰州海陵区空间环境形态以“水系纵横”和“格局玲珑小巧”特征为主,以此为基本发展成为具有特色的“街河一体”的城市基本道路格局,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同时应力求在区域划分、景观设置及标志物空间要素方面形成独特的城市意象,使之具备塑造独特城市形象的基本条件。
  (1)闭合式水系格局:强烈的核心区域效应。泰州海陵区中心城区形成的闭合式水系格局,起到了区域划分和隔离的作用,是城区形象的一种“域化”。凤城河环绕东西北向,老通扬河横跨南区,内部方形区域是泰州古城原址,也是今天要保护和发展的历史城区,保留了宋代形成的凤城基本格局。该区域沉淀了泰州两千年的传统历史,也是发展文化旅游的核心区域。在原凤凰形老城区的基础上泰州海陵区继续孕育生长,成为老城区和新城区共同发展的近正菱形的团块状结构。
  (2)南北纵横、街河一体:海陵区道路特征强烈的空间意象主导要素。“道路”通常与“方向感”联系在一起,人们在道路上移动同时观察着城市,其他的环境元素也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对形成强烈的空间意象起着主导作用。海陵区老城区建设始终围绕它的中轴线——迎春路和海陵路开展,东面迎春桥(东西门大街)由东入老城区,迎春路东西横穿,北面坡子街入主城区,海陵路(南北大街)南北纵贯,迎春路和海陵路将城区十字区域划分。另,南北向主干路还有80年代扩建的青年路和鼓楼路成为平行于海陵路的南北向新轴线,其交通地位超越海陵路,老城区内部东西向次干道并未进行大的格局变动,保留了五一路——邑庙街、税务东西街的传统形制。在老城区及凤城河闭合格局外围扩展了江洲路、东风路、春晖路等南北贯通道路,以及东进-南通路、人民路、济川路、梅兰路和凤凰路等东西贯通道路。   目前,海陵区主次干路布局清晰,方向性强,合理的划分出城区区域,为行人指引行进的方向;同时与陆路相伴随的是河道,海陵区除了主干水域东城河外,还有玉带河、通扬河及其他小的河道,河道纵横与陆路一体发展,其沿河生态绿地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成为市民乐于游玩的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增添了道路两侧的绿化效果,美化了城市环境,是海陵区强烈的空间意象特征之一。
  (3)滨河景观与桥梁、街道:海陵区的边界特征。边界是城市的界线与个性的界标,是城市认知的主要要素,边界作为线型要素表现,让人们有一种明显的空间领域感。海陵区最突出的边界是桥梁、河道及滨河景观、街道等,它们并非只起到隔离的作用,而是表现出了文化上的划分。首先凤城河、南昌河、老通扬河与各大主干街道交叉,形成了迎春路上的迎春桥、西门桥,鼓楼路上的鼓楼大桥(廊桥)、文昌桥,青年路上的青年桥环绕闭合的老城区。其次凤城河东城河目前是海陵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贯穿了柳园、三水湾、桃园老街、梅园及滨河广场,充分融合了水文化与泰州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典型的空间意象特征,亦是东西老城区与高教园区的划分界限。另外泰州老城区街道充满历史的记忆。例如,税东街、五一路、坡子街、邑庙街等,新城区济川路、梅兰路、凤凰路、东风路等道路宽阔,视线清晰,两侧建筑井然有序,表现出现代城市建设的成果,因此街道也是认知城市的主要边界特征。
  (4)桥梁、传统街区与现代商区:传统文化、水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多样空间节点融合。节点,简单说来就是城市结构与功能的“转换处”,是城市的汇聚点、浓缩点或焦点、中心点,可能是一个广场、一个中心区域。海陵区节点较多,表现为传统文化、水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多样空间节点融合,主要是公园(园林)、滨河景观、历史街区、商业街区等,如泰山公园、乔园、梅园、桃园等公园(园林),滨河广场、凤城河景区、三水湾等滨河景观,老街、望海楼、城隍庙、学政试院等历史文化场所,坡子街、财富广场、文峰商场、万达商场等商业街区。
  (5)独特的建筑物及景观:海陵区主要标志物。城市标志物是点状参照物,可以和观察者产生共鸣,能够使人们在认知城市时产生互动。海陵区最具代表性的标志物与水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发展分不开,表现为桥梁、景观、老建筑、商场为主。经调查,海陵区的标志物主要有。例如,迎春桥、鼓楼大桥、青年桥等桥梁。如三水湾、泰山公园、人民公园等公共空间,望海楼、老街、学政试院、乔园、光孝寺等传统建筑,以及电视塔、金鹰、万达、大型超市等现代商业建筑,其中亦有如书城、教堂等。这表现出泰州的多样化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空间意象要素标志物与城市形象定位不完全相符的问题,对于形成清晰明确的城市意象不利。
  3 结语
  基于城市意象理论,根据海陵区历史人文意象和物质环境意象要素及其结构分析,在充分发挥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地理环境优势及现代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塑造泰州市历史人文及空间环境意象,努力打造其“文昌水秀、祥泰之州”城市形象。1)凸显水城慢生活的意象特征,发展滨河景观园林的休闲娱乐生活意识形态。2)强化空间意象要素特征,现代城市建设与传统并行发展。3)强化水意象和桥意象的独特效应。4)城市生态环境广度和深度。
  对于城市历史人文及空间环境意象要素进行系统的整合和提炼,是城市形象塑造的基础工作,泰州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虽然部分历史遗产和传统建筑被损坏,但是意象仍然十分清晰,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等要素鲜明,文化氛围浓厚,民风民俗得以传承,根据城市意象理论,围绕这些意象要素进行合理组织和设计,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泰州市必会将塑造出独特而完善的城市形象,亦将成为市民和旅游者喜爱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美).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韩福文,王芳.城市意象理论与工业遗产旅游形象塑造——以沈阳市铁西区为例[J].城市科学,2012(12).
  [3] 侯兵,黄震方,尚正永.基于城市意象变迁的城市旅游形象塑造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9(12).
  [4] 白雪.基于城市意象的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2.
  [5] 周宇欣.广州城市文化景观塑造过程研究及地域结构分析[D].中山大学,1994.
  作者简介:刘敏(1981—),女,硕士,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环境设计专业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张炜是当代文坛极具个性的作家之一,以80年代末的《古船》引起轰动,对该文本的讨论至今延绵不绝。本文试图从《古船》悲剧性人物的塑造入手,追溯人物悲剧性的根源,从而更好地理解张炜所秉持的道德理想主义。  关键词:张炜;古船;悲剧性人物;根源;道德理想主义  张炜是一个理想主义色彩浓郁的作家,80年代以清新的“芦青河”系列小说登上文坛,并在这些小说里塑造了他心目中的乌托邦世界。然而后来他却没有继
期刊
摘 要:诸多电影将“火车”这一能指置于银幕,除考虑到到摄影美学外,更多赋予其隐喻功能。研究这种“火车情结”对于分析电影的体验与情感符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火车;摄影美学;隐喻功能;载体;意象  0 引言  纵观中外电影,“火车”这种看似平常的交通工具频繁出现。从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火车进站》至今,“火车”与电影可谓相生相成。本文中,笔者尝试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这一“火车情结”。  
期刊
摘 要:音乐剧是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我国的音乐剧市场目前正面临着种种挑战。在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音乐剧作品涌现出来,更多的西方音乐剧制作人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经过多年实践,我国音乐剧一直呈上升趋势发展,但在许多方面与西方比起来差距甚远。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音乐剧《妈妈咪呀》本土化的成功原因,从中得到启示,并结合我国音乐剧市场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艺术中的变态心理”这一特殊的对象为主体,明确其“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科学概念,阐明它在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常态与变态心理的对比,进而明确它与艺术创作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变态心理,常态心理  0 绪论  在艺术作品中,人们不论所感受到的是否能够被适应,都不得不为艺术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折服,我们毫不怀疑的认为这可以与某些“变态”的心理因素相连。那么,艺术中的变态心理,包
期刊
摘 要:音乐是灵动的,让人心灵愉悦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综合素质的一个平台。积极有效的评价是促进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在实施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让自己变成积极的组织者、谦虚的合作者、平淡的引导者、真诚的倾听与赏识者,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的主体来看待,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兴趣、情感的需求,点燃他们的求知、进取、发展的火花,促进学生的生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
期刊
摘要:如何设计人性化且具有吸引力的社区公园环境,满足城市复合使用功能,得到了越来越多设计师与居民的关注。本文以六合茉莉花广场设计为例,在继承传统园林设计基础上,提出了创新的设计理念,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广场;继承传统;环境设计  0 引言  当前,社区公园设计的现状问题包括平面形式过于图案化,硬质铺地过多,功能单一,人性化缺失以及设计缺乏特色,千篇一律。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的设计希望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古锁早已淡出人们的生活,现大多用于收藏。但是在过去悠久的历史中,古锁在安全保障和民俗文化中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文中将以“吉”字开口两开老铜锁为例,使用现代计算机建模的形式更加直观准确地展示锁具的结构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其使用方式、视觉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古人在锁具设计和制作中的考量。  关键词:古锁;结构;使用方式;视觉设计  1 古锁的概述  古锁的起源众说纷纭,
期刊
摘 要:李魁是清代后期广东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承袭南派文人画体系,尤其受到石涛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思想的影响,在山石形态、画面布局、色彩运用、笔墨语言上均不不落入传统之藩篱,作品面貌令人耳目一新。他是向泥古守旧的清末画坛发起挑战的旗帜,也是引领近代广东绘画创新变革的先驱。  关键词:李魁;山水画;创新  广东明清山水画长期以来以南派为宗、沿袭江浙文人画体系发展而来。以江浙画家所引领的清代山水画坛
期刊
摘要:随着城市的扩展,人口的增加以及日益增长的交通车辆,人们关于“自然、健康”的生态意识也日趋高涨。城市湿地公园的出现,满足了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本需求。然而,通过正确、合理的植物配置及科学种植可以充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住生活质量,为人们营造一个自然、轻松、宁静的生活休闲空间。为了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特点和价值作用,本文以六盘水明湖湿地公园植物配置设计为例,阐述其科学合理的植物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游戏形式——体感游戏走进了玩家的视野。其中Kinect体感游戏以其全新的互动方式,便捷的操作流程,和大量多种类的游戏类型,受到了众多玩家的关注及青睐,但是随着Kinect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宽泛,与之所产生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玩家运动损伤成为了首当其冲的挑战。  关键词:Kinect;体感游戏;运动损害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新型的游戏形式——体感游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