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写出“牛”文章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近两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趋势和满分作文成功的原因,我们觅来四把金钥匙,现赠给紧张备考的学子,帮助你们打开牛年中考高分作文之门。
  
  一、准确审题。跨好“门槛”
  
  2008年话题作文降向谷底,随着标题作文大幅升温,“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准确审题。跨好“门槛”也就成为夺得高分的第一关。方法是:1 准确理解概念。例如2008年南通市考《一道风景线》,“风景线”这一概念理应指美好、高雅、感人的值得赞美的人和事物,有位考生竟然把唐家山堰塞湖这一危及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凶险事物当作“风景线”,理解全错了;2 挑出限制词语。例如《这一天,让我铭记》(南充市),“这一天”就是限制词语,它规定了你不能写几天;《滴水之恩》(福州市话题作文),“滴水”就是限制词语。你就不能写舍身救人这一类的大恩大德;3 弄懂虚词意义。“最”“也”“又”“其实”“更”等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但有语法意义,它们常作为“门槛”出现在近两年的题目中,例如《其实门开着》《这也是风景》《最美丽的_______》《_______也是一种享受》《让生命与生命更近些》《_______,我的最爱》等等,我们对此决不能忽视。须树立“虚词不‘虚’”的意识。2008年无锡市考《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副词“最”规定了所写人物只能是现实生活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一个”,有的考生却写了“群体”,无缘高分。
  
  二、独具眼光,选材出新
  
  方法有二:1 避俗求新,出人意料。这里的“俗”是指按“常规”选取素材,走大多数人想到的选材路子。例如2008年常州不少考生一看题目中“毕业在即。离情渐浓,请以初中生活为题材,以‘你在我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几句话,立马想到“你”就应该是某老师某同学,把“你”的范围局限于人物,结果题材雷同者较多。有位考生则不然,他把“我的语文”作为“你”,这就很机智——语文对我影响很大。一直“在我心里”嘛!文章用“你把心灵之音化作翩翩翅膀,带我飞翔”“你把篇篇名著化为铺路之石,垫着我通往成功”“你把个个名人化为动力之源,推动我前进”等三句话分别作为每段叙述的点化。新意迭出,个性色彩鲜明。2,热点材料。以“活”取胜。许多考生手中都准备了诸如抗震、奥运、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热点素材,但有的考生不善运用,“克隆”“复印”式的考场作文大批出现。撞车现象严重。对所谓“热点材料”。要巧选角度,善于取舍和“嫁接”,要融入自己独特的感悟。变“大家有”为“我独有”。2007年南通市中考作文题是《带着微笑出发》,有的考生也引用感动中国人物、但因为善于“嫁接”。能融入自己独特的感悟,所以能“道人所未道”,写出新意。例如其中一段这样写道:“微笑就是无私。带着这样的微笑,王百姓1985年转业,开始了新的出发,至今已21年,他多次临危受命。亲手排除各类炸弹1.5万枚,无畏的背后是无私。是人民的安全高于一切,于是,死神也在他的微笑面前却步。”你看,“死神也在他的微笑面前却步”一句,热点材料与题目“嫁接”得多巧。用得多“活”!
  
  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这主要讲立意。首先,立意中必须亮出个性色彩强烈的“我”,叫人一看就觉得不可“复制”,不是“克隆”。2007年江苏盐城考《——改变了我》,很多考生补入“老师”“父母”“名著”等极易撞车的词语,有位考生善于“避俗就己”,他补上加了引号的“我”字——多么具有个性的立意,多么引人注目的亮点!以此为题材立意成文,文章肯定只属于作者“这一个”,定能新人耳目。其次,从自己的时代活水积累中选取合适的浪花与作文题实现个性化交融,亮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意。2007年有位绍兴考生写《寻找平衡》,她以世界平衡木冠军刘璇的答记者问作为立意的依据。刘璇说:“16年中有成功。但更多的是失败;我得到的最大财富是学会了失败后怎样平衡心理,只有心理平衡,才能在平衡木上平衡。”考生由此提炼出“外在平衡决定于内在平衡。第一‘寻找’的,应该是内心平衡”这一文旨——多么巧妙机智,多么富有哲理的立意!再次,你如果运用了古人的名言警句,或是他人都知的历史人物和故事,那么你就必须以自己独有的感悟立意。万不可要说“坚忍不拔”,必引越王勾践;论证“淡泊名利”,少不了李白放逐、陶潜归隐……人云亦云。视角陈旧,语言雷同,令阅卷老师产生“审美疲劳”。怎样用活“古人资源”?具体方法有:1 多方面选材显示深厚积淀,尽量做到“人无我有”(显示阅读面广)、“人有我巧”(显示角度新颖);2 构思中融入个性化见解;3 续写名著关注当代热点;4 用寓言故事演绎名句意蕴;5 引古及今,以古衬今;6 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以情立意。2007年河北省考“反省”话题,有位考生的文章拟题《反省殿》,说的是取经归来后三个徒弟的老毛病复发,唐僧要建“反省殿”约束。于是引来趣味横生的故事。所写情节中,“下岗”‘粉丝”“签名售书”“国家级贫困县”“肚皮舞”“公开招标”“豆腐渣工程”“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新词语运用贴切。体现出针砭时弊、幽默风趣的特点。这种借用名著人物续编故事、给人以启迪的写法。跳动着时代脉搏,融入了当代理念,警示意义鲜明,新人耳目。
  
  四、凸现自我,胜人一筹
  
  这里的“凸现自我”是指个性化的构思。主要方法有:
  1 化虚为实,由实而虚。
  面对中考作文有比喻象征等“虚”义的题目,如果你就“虚”说“虚”,往往难于驾驭,容易写得空洞。最好的写法是化虚为实,选取自己积累中能与题中“虚”义对接的“实”事,但叙写时又不能就事说事,而要由事(实)而“虚”,以升华主题。2008年广东中考作文题为“虚”义色彩较强的“脚步”,有位考生化虚为实——叙写“我”初三时情绪低落迷失脚步,母亲和同桌帮助“我”走出迷茫。矫正前进方向的具体过程。结尾由实而虚:“梦中,天空不再灰暗。多彩的霞光照耀大地。我们踏着坚实的步伐,追着属于我们的彤云,朝阳……”作者通过这段文字巧妙地揭示出“脚步”所蕴涵的旨意——坚定乐观。充满自信,笑迎目标……
  
  2 大题小做,小中见大。
  2007年芜湖市考半命题作文“品味——”,有的考生填“名著”,“人生”,涉及面广,很难驾驭,容易写得散而无神,大而无当。有位考生拟题《品味村口一声“嘭”》,着眼点小。写的是儿时生活。那“村口爆玉米花的摊子”——“中间鼓起两头尖的炉身,老师傅慢悠悠摇动手把的姿势,简直就是一首古老而动情的歌”:作者又写到爆玉米花在学校生活中发生的“威力”和趣事,待“小”事叙过。亮点出现——“那叫人害怕,又给我们带来莫大欢乐的‘嘭’‘嘭’声,现在是很少听到了,代之而来的是静静地躺在洁净橱窗里的包装得很花销的‘哈立克’。据说它是不需要‘蟛’的一声响的。但不知怎的,我从不去买那‘哈立克’,一直怀念那‘嘭’的一声响,怀念那抓出一把爆玉米花便可免去学狗叫的时光…¨”请注意,这几句是在“挖掘自我体验”,是在“小中见大”——对乡间文化的留恋,对乱取“洋”名的不满……
  
  3 创新思维,反弹琵琶。
  2008年兰州市考“追求”话题,很多考生都会青睐“飞蛾扑火”和“流星划空”这两个比喻,但有位考生却辟出新论,对这两个旧喻说“不”:“飞蛾。固然勇敢,可是光和热并不可能属于它,飞蛾的固执只能留下一堆烧焦的碎片。流星的确让自己发光发热,可是那只是一闪而过,之后便灰飞烟灭,除了给人们增添一道瞬间划过的弧线的记忆。别的什么也没有。这是一种悲哀。有的人正是为了追求自己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如巨额金钱等)而自取灭亡,如飞蛾一般:有的人正是为了追求那一时的风光(如虚有的名声等)而付出过高的代价,正如流星一般,这些追求,不要也罢。”这篇题为《飞蛾?流星?树根!雄鹰!》的文章至此笔锋一转,由抑转扬,热情颂扬树根乐于奉献的追求和雄鹰充满自信的追求,以生动的文字作正面立论,具有强烈的思辨性和哲理性。2008年南京市考命题作文《寻》,有位考生反弹琵琶,以“车到山前必无路”立论:“‘车到山前必有路’说到底是懒人的自我安慰,是不思进取的表现;‘车到山前必无路,柳暗花明靠探寻’,则是智者的良训,成功者的告诫。”如此胜人一筹的新论,使人眼睛一亮。当然,这种反弹琵琶决不是信口开河,只有“反”得有理。“弹”得入耳,才能奏出令人颔首的乐章。
  愿广大考生用好上面的四把金钥匙,牛年写出很“牛”的高分作文,乐在其中!
其他文献
“泠”与“冷”、“洌”与“冽”,一笔之差,字形相似,往往被人弄混。比如,将八年级下册课文《与朱元思书》中“泠泠作响”误成“冷冷作响”,将《醉翁亭记》中“泉香而酒洌”误成“泉香而酒冽”。怎样辨清它们?首先搞清它们不同的偏旁部件“冫”与“氵”所表示的含义。这两组易混字都是一个属“氵”,一个属“冫”。    一、“氵”与“冫”    氵,俗称“三点水”,是“水”作偏旁部件放在字的左边时的变形。“氵”旁的
期刊
待人处事,心中总要有一把衡量尺度的秤。“物极必反”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向人们诉说着这秤的重要。凡事总要把握尺寸。  谦虚的精神固然可贵,但过分的谦虚便意味着放弃。我们都知道戴震在大殿那段谦虚之词“固然是老师学问深,只怕他只花了双眼,看不清题目了吧!”这样的谦词不仅为老师挽回了面子,又巧妙的体现了自己的尊师重道之情,可谓是得当合理的谦虚,他把握好了尺度分寸,以适当的谦虚换来了传世美名。反观现在许多
期刊
1921.7 嘉兴南湖   柔情的涟漪太多  多彩的堤岸太长  也许是因为等待太久  当阳刚而广袤的阳光抵达时  已经长成绿色的生命  获得一种向上的气氛和强劲  尽管历史长河中那只是短暂的一瞬  尽管那条被曙光照亮的游船普通而平凡  而今有了太阳作证  被一个民族公认为  那是伟大 光荣 正确诞生的摇篮  1949.3 河北西柏坡  尽管是黎明的前夜  三月的风也有了丝丝暖意  挟着山丹丹的花香
期刊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  没有血腥恐怖的厮杀,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没有怨天尤人的呼告,有的只是平静的叙述与描写,一幅幅近乎宁静的画面却让人感到其中的凝重、肃杀与苍凉。这就是汉
期刊
吴均(469—520),南北朝时南朝梁文学家。字叔痒。吴兴故彰(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聪明好学,精通史学。梁初任吴兴太守柳恽的主簿,后官至奉朝请。其著作有《后汉书注》、《钱唐先贤传》、《齐春秋》、《通史》、《续文释》及《吴朝请集》和志怪小说《续齐谐记》等。  吴均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文体清拔,称为“吴均体”。《与朱元思书》原为吴均写给朋友的一封信。唐高祖时,欧阳询等人把该文编人《艺文类聚》。本文
期刊
写好记叙文的开头很重要,要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倾心”。如何利用开头在中考脱颖而出呢,下面归纳六种记叙文开头的写法。    (一)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所谓:“开门见山”,指的是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给人简洁明了、开口见喉咙的感觉。  例: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二)引用诗词,突出中心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歌词或
期刊
园中,  百花争艳。  迷人的芳香扑鼻而来,  艳丽的花姿让人百看不厌。  而她,  就像失宠的妃子。  被甩在黑暗的墙角,  没有芳香,  更无婀娜的丰姿,  她就是那株不起眼的野花!  昨夜,  狂风暴雨笑闹不停。  它推残了园中的百花,  唯独只有她。  墙角处的野花,  迎风微笑。    一切  陈 玲    刚刚  门已被打开过  现在  门仍然是紧闭的  一切还是依旧吗  不,那里面已
期刊
李清照是宋朝词坛上一位杰出的女作家,自号易安居士。为“济南二安”之一。李清照的父母都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她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教育熏陶,加之聪明好学,因而在诗文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又擅长书画,精通音律,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艺术家。而使她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则是她的婉约之词,著有《漱玉集》。  情感丰富的她借“瘦”字来细腻入微地描摹景物,来婉约缠绵地表情达意。她对“瘦”字可谓情有独钟。  试就借“瘦
期刊
伏案南窗  奋笔疾书  一句句,一行行  一页页,一本本……  那是心铺向远方的路  灯火阑珊  挑灯夜读  一分分,一秒秒  一日日,一夜夜……  那是冲出深潭的飞瀑  园中小憩  篱下独步  凝望庭水空明  岸边芳草萋萋  心,踏上梦之路  带着几许沉重  却感到“无风”、“无雨”……  耳边只有那  ——心底荷花迎风舞    重温你的笑容  殷 征    重温你的笑容  在朝晖落雾的晨曦下 
期刊
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日:“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深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