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无声亦汹涌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
  没有血腥恐怖的厮杀,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没有撕心裂肺的叫喊,没有怨天尤人的呼告,有的只是平静的叙述与描写,一幅幅近乎宁静的画面却让人感到其中的凝重、肃杀与苍凉。这就是汉乐府叙事诗《十五从军征》的艺术力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开篇是近乎白话的记事,然而数字的鲜明对比却见证了令人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六十五年不能回家,从今天人性化的从军制度来看,这是何等的惨无人道!可是这就是血淋淋的事实。据史书记载,西汉兵役期限是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这一规定一直沿用到东汉。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青壮男丁从战死者过半,各军阀们为补充兵力往往超过法律规定。男子不足二十三岁即入伍至白发苍苍尚不得归家者大有人在。如遇有“大役”,即大规模的战争,老者也不免役,更有小至十二岁,老至七十以上被征兵的例子。
  这两句似乎什么都没说,但社会之动荡不安,军阀之攻伐劫掠,百姓之流离失所,悲剧之连绵不断,一幕幕历史风云都从眼前飘过,这位八十岁的老兵所可能经历的一切都已经作好了充分的预演。
  尽管心中早有不详的预感,但回家的心情是如此迫切。所以即便是遇到一个迎面走来的陌生人,也会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赶紧向他打听“家中有阿谁”。问这句话时的心情是忐忑的,有种想听听乡音的急切,也有种不愿相信的期待。回答却是直接而又残酷:“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哪里还有家啊!有的不过是一片乱坟地罢了。
  几十年战祸连结,兵燹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青壮年被拉丁抓夫,老弱又背井离乡,百姓十不存一。六十五年的变迁实在太大,又怎会有一个他认识的乡里人?又怎会只有一家成了坟地呢?实际上,所谓的“君家”的遭遇就是整个村子的遭遇,乡人所指的也仅仅是一个大致位置而已。
  即便是一个大致位置,也让一个几十年飘泊不定的灵魂找到了象征性的归属。带着不尽的伤痛走近这片残垣断壁,诗歌用四个意象概括战争过后的满目疮痍:“兔从狗窦人,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六十五年的从军生涯,掩盖了老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褫夺了他应该享受的家庭欢乐,更让亲情永远成为记忆的空白。无法想象这种亲人死散、荒草满院、兔走雉飞的景象带给老人的是怎样一种视觉冲击与心理伤害。或许他会想起荏苒时光,思考这转瞬即逝的六十五年究竟是为谁又为什么而舍命拼杀。但是这样一个问题决非一个乡下老人所能解决的。
  可以理解老人对家的渴望,因为在这样的破败环境里,他执拗地“舂谷持做饭,采葵持作羹”,几十年都不知道在为谁忙碌的他似乎觉得父母正坐在堂上攀谈,哥嫂正张罗着杀鸡宰鹅,小侄子笑嘻嘻地跟在身后学他的一举一动,邻居们正走进院子跟他打招呼。这是一次对欢乐家庭的模拟,是对幸福生活的真实虚构。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我们只见到老人蹒跚的脚步与生涩的煮饭技术,或许草丛里会传出几声虫类的鸣叫,应和一下这沉寂的过程。实际上,这里是诗歌张力最饱满的地方,无声中蕴含着汹涌的情感浪涛,执着的举动中具有摧入肝肠的力量。
  暂且让这位不幸的老人沉浸在虚拟的欢乐中吧。但往后又怎么办?“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饭熟了。又有谁能与他一起进餐呢?幸福的幻想被残酷的现实打断,梦醒了仍不知何去何从,老人那种执着又彷徨的情态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展现。
  诗到这里已经可以作结,但作者为它加上一个更加感人的结尾:“出门东向望,泪下沾我衣。”全诗唯此一句带有抒情的味道,一个“泪”字道尽千百年来下层百姓所承受的万般苦难。一个久久伫立、痴痴等待、肝肠寸断、望眼欲穿的老人就这样永久地站立在历史的路口,单薄的身躯被夕阳拉扯得衰弱无力,那迷惘混浊的眼神是对百年战乱的一次无声而有力的控诉。
其他文献
寓言是统编版教材中年级段的重要文体,寓言虽然短小,但其生动的故事、深刻的哲理,还是深受学生的欢迎。其中,统编版教材中就编选了小古文的寓言文本,如何打破小古文体裁的壁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深入理解的过程中,参透其中所蕴含的寓意呢?笔者尝试运用借读促思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对比性阅读,初步把握寓言的文体特征  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重要过渡期,语文学习需要历练他们
期刊
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思想主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教育者, 让更多的教者和学者体验着快乐。一个“活”字,既精准地概括了教育的本质,又凸显了教育教学活动的灵魂。当前教育也正是在这种“活的教育”思想指引下,以革新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让教育教学活动更具生命力,让学生们学到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东西,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语文课程课标》对低年级写话也作了这样的要求,即“
期刊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写作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写作兴趣不浓,写作中找不到方法,难以坚持,写作水平难以提升,这不仅影响语文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在此基础上,辅以方法的引导,让学生能坚持写,这样才能让学生作文更上一层楼。  一、激之以趣:让学生写好作文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客观上存在
期刊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生性抑郁,加之国难当头、人生失意、中年丧子,下笔为文自然凄恻动人,让人荡气回肠。他的散文常用清丽潇洒的语言,挥洒写景传神的妙笔,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画廊留下了一幅幅感伤忧虑而又秀丽隽永的画卷。  郁达夫写景状物描摹入微,曲尽其妙,如:  北面数峰,远近环拱,至西面而南偏,绝壁千丈,成了一条上突下缩的倒伏危墙。危墙腰下,离地约二三丈的地方,墙脚忽而不见,形成大
期刊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像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般褪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戴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
期刊
小说的主题不在“载道”,而在于表达作者对湘西农村古朴民风、传统美德尚未消亡的诗意理想的向往。这篇小说写作时间是1933——1934年,作者身处北京,都市的腐化堕落、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让人窒息,民族传统美德的丧失令人痛苦。于是“礼失求诸野”,作者以牧歌的情调来描绘一个似真似幻的边城世界。这个世界由“爱”与“美”织就。  作者以优美而抒情的笔调交融了现实与理想,将小说的情节淡化、人物虚化、环境诗化。 
期刊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生性抑郁,加之国难当头、人生失意、中年丧子,下笔为文自然凄恻动人,让人荡气回肠。他的散文常用清丽潇洒的语言,挥洒写景传神的妙笔,为中国现代散文的画廊留下了一幅幅感伤忧虑而又秀丽隽永的画卷。  郁达夫写景状物描摹入微,曲尽其妙,如:  北面数峰,远近环拱,至西面而南偏,绝壁千丈,成了一条上突下缩的倒伏危墙。危墙腰下,离地约二三丈的地方,墙脚忽而不见,形成大
期刊
“泠”与“冷”、“洌”与“冽”,一笔之差,字形相似,往往被人弄混。比如,将八年级下册课文《与朱元思书》中“泠泠作响”误成“冷冷作响”,将《醉翁亭记》中“泉香而酒洌”误成“泉香而酒冽”。怎样辨清它们?首先搞清它们不同的偏旁部件“冫”与“氵”所表示的含义。这两组易混字都是一个属“氵”,一个属“冫”。    一、“氵”与“冫”    氵,俗称“三点水”,是“水”作偏旁部件放在字的左边时的变形。“氵”旁的
期刊
待人处事,心中总要有一把衡量尺度的秤。“物极必反”这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向人们诉说着这秤的重要。凡事总要把握尺寸。  谦虚的精神固然可贵,但过分的谦虚便意味着放弃。我们都知道戴震在大殿那段谦虚之词“固然是老师学问深,只怕他只花了双眼,看不清题目了吧!”这样的谦词不仅为老师挽回了面子,又巧妙的体现了自己的尊师重道之情,可谓是得当合理的谦虚,他把握好了尺度分寸,以适当的谦虚换来了传世美名。反观现在许多
期刊
1921.7 嘉兴南湖   柔情的涟漪太多  多彩的堤岸太长  也许是因为等待太久  当阳刚而广袤的阳光抵达时  已经长成绿色的生命  获得一种向上的气氛和强劲  尽管历史长河中那只是短暂的一瞬  尽管那条被曙光照亮的游船普通而平凡  而今有了太阳作证  被一个民族公认为  那是伟大 光荣 正确诞生的摇篮  1949.3 河北西柏坡  尽管是黎明的前夜  三月的风也有了丝丝暖意  挟着山丹丹的花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