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山塘边的“五感花园”,乐享老来福

来源 :现代苏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62516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园式庭院、古树伴石栏、紫藤架长廊、粉墙黛瓦,院落中的一棵130年的广玉兰格外挺拔青翠。若不是显眼的门牌,路过的行人很难想到这里竟是一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今年夏天,位于姑苏区潭子里58号的虎丘街道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这也标志着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拉开了“文化养老”序幕,更为市民带来了姑苏区首家苏式园林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家边园林”,让养老模式更具文化
  “家附近有了像园林一样漂亮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真叫人开心。今天体验下来真的蛮灵格!以后我们老年人又多了一个家门口的休憩的场所。”住在附近的湖田社区居民王寿琴在启动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前往体验了一番。期间,她不忘拿着手机,不断把充满苏式风情的环境记录在自己的相册里。
  虎丘街道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近千平方米,毗邻山塘街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有虎丘、留园等风景名胜,秉承着如此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建筑设计展现了鲜明苏式风格也顺理成章。在这里,每一处都有着姑苏文化的身影。依托街道特有的地理优势和人文背景,中心以一街一河、一山一塔的文化脉络为基础,串联起了姑苏非遗文化和苏作手工工艺,更立足于打造“苏式慢生活”文化养老服务。
  园林式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带来的不只有美感,更是周边老人的幸福感。据了解,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以区域性养老体系建设和老年人群全周期需要求为目标,倾力打造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全覆盖、全龄段的综合养老平台,为周边社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养老服务。同时,作为姑苏古城区首家文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它还向周边辐射形成3公里为老服务覆盖片区,并积极探索养生养老、苏式养老、文化养老的现代化养老新模式。
  “潭小狸”,让养生服务更有趣
  谈及苏州百姓熟悉的七里山塘,还有一群可爱的形象可谓深入人心。在苏州,七里山塘又称“七狸山塘”,在通往七里山塘到虎丘的路上,七只石狸猫镇守山塘河千年。虎丘街道则以山塘七狸为原型,打造了“潭小狸”的文化养老IP形象,并将“潭小狸”作为潭子里为老服务使者。结合“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学、助洁”为主的养老服务六助内容,“潭小狸”也拥有了“狸大厨”“狸郎中”“狸管家”“狸先生”“狸堂倌”“狸理发师”等生动卡通形象,通过百变“潭小狸”的养老六助主题活动开展,在满足传统养老服务的基础上,让原居养老服务更有趣、更快乐。“潭小狸”助老文化养老还将结合传统二十四节气,开展深受老年人欢迎的传统民俗文化趣味游戏活动,在快乐养老、健康养老中打造苏式养生、文化养老新概念。
  “五感花园”,让苏式体验更立体
  为使老年人在光阴四季中颐养天年、享老养老,潭子里综合为老综合服务中心还为山塘老街坊们打造了一座“五感花园”。在这里,老人们能时刻感受到原居养老的“苏式慢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苏式养老美学文化新体验。
  “五感花园”分为味觉食疗区、视觉斑斓区、嗅觉芳香区、听觉天籁区和触觉抚触区,在缤纷有趣的“五感花园”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让老人从内心深处感受舒心愉悦的真实感受。更有趣的是,在“五感花园”,栽种的花草树木和定期增设的五感活动体验,融互动和趣味于一体。老年人居于院中,既能足不出户感受自然的四季变化,又可增加了户外锻炼机会。味觉食疗区种植有蕃茄、葫芦、长豇豆、红薯、辣椒等可以烹饪品食的时鲜蔬菜。听觉天籁区则栽种有芭蕉树、枇杷树等,老人可聆听雨打芭蕉等自然界的声响。在视觉斑斓区,一棵百年广玉兰绿荫覆盖,老人们在树荫下聊天品茶下棋,自得其乐。在屋顶花园芳香区,老人们除了可以享受绿植DIY栽种的乐趣,还可以登高望远,一瞻虎丘塔、北寺塔兩座宝塔的丰姿。
  “非遗文化”,让文化感知更多元
  在虎丘山边、山塘之畔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享受养老生活,怎么会没有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非遗项目的体验?依托虎丘、山塘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潭子里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还开设好苏匠学堂、东坡书房、海涌茶馆、天工坊等文化养老空间,倾力打造了一个“非遗+文化+养老”新模式。区别于传统的老年大学,这里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在非遗传承中形成互动,使其成为有老年人记忆的传统技艺学堂;海涌茶馆、天工坊等评弹书场、助学大课堂和传统技艺活动等,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实现熟年价值同时,享受尊重和乐趣,获得一种全新的文化养老体验感。
  时值金秋,临近重阳节,虎丘街道辖区内的老人们的生活里多了一份最美的“重阳节礼物”。从打造幸福的老年生活、家门口的风景线,到架起智慧安防的“安全网”,着眼群众“小切口”办好民生“大实事”的虎丘街道,正在让这片自古繁华处在当代变得越来越宜居。
其他文献
似盛夏一般炙热的国庆假期,太湖畔一个新兴村落翩然而至,带来一丝秋的凉爽与惬意。林渡暖村,安顿心灵的耕读村落,于国庆第一天,暖心启幕。太湖畔网红专列小火车正式发车,带游人缓缓驶入林渡暖村的梦幻世界,小丑、音乐、营地、花海完美融合,林渡陶庐的陶器展正在如火如荼上演……  横泾林渡暖村揭开面纱  国庆长假的第一天,林渡暖村启幕仪式暨新村民招募大会在横泾举行。横泾拥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和深厚的吴地太湖农耕
期刊
与从前相比,人的寿命延长了,但毕竟还是有限的。年岁渐长,脸上刻上一道道皱纹,白发多了一根又一根。年华流逝,身体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经历了生命的喧嚣,来到了安静的晚年。孤独、衰老、焦虑、抑郁、失落、恐慌,负面的情绪一时间全部涌来。  暮年已来,无论是有过荣光和传奇的老人,还是一生平平无奇的老人,都躲不过岁月匆匆。年岁上去了,大家都只剩一个共同的身份:老人。  衰老不可避免,躲也躲不过。如何面对衰老,
期刊
养老问题是多年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不管你是20岁、30岁还是40岁、50岁、60岁,生活都和养老息息相关。当你20岁、30岁时,面临的是父母的养老问题,当年纪再大一些时,面临的就是自己的养老问题。那么以下人们关心的“养老问题”,给你解答。  问题1: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规划养老?  中国有句古话叫“未雨绸缪”,意思是在没有下雨的时候,就考虑到下雨时的需求,以免风雨来时措手不及。对于养老这件事,同样适用。
期刊
名人故居如果空有房子,只是躯壳,有了记忆,有了故事,才有灵魂,才会生动,才有寄托,才有传承。正是如此,保护区、姑苏区古保委联合各街道,深入开展了历史名人记忆延续项目,挖掘苏州名人文化,扩大“江南文化”影响力。经历此次寻访,不但将更大范围的人群吸引到古城保护工作中来,激发大家对古城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使命感,也将古城保护的社会整体氛围营造得越来越浓厚。  记忆抢抓不限底册  就片区内文保单位数量而言
期刊
去养老机构养老,一方面是需要。考虑身体机能、身体状况,去那里生活可以解决很多問题,减少很多困难。另一方面也为更好的生活。不单单是为了老人,也为家人,提高生活的质量。  去护理院,为更好生活  开业两周年,刘高安老·慈乐圆护理院已服务110多位老人。院长王钢有一句话特别让人认同,“即便老人住到了护理院,核心还是生活。”护理院配备了随叫随到的医生,方便解决部分医疗问题,但是住护理院绝对不是住医院。  
期刊
依水而建,因河而兴。作为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三届大运河城市文旅消费论坛现场,2020—2021年度江苏文旅消费热力榜发布,“江南运河新钞关”苏州浒墅关古镇项目成功入选江苏文旅消费创新案例。  一条京杭大运河,连接起千年的历史与繁华。今年年初,蘇州正式启动大运河苏州段“运河十景”建设,作为十大运河文化地标之一,浒墅关正向下一个运河时代不断奔腾。  千年古镇浒墅关  “先有浒墅
期刊
苏州自古崇文重教,每年的祭孔大典更是最具代表性的活动。祭孔始于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代,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的礼仪文化。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1035年)创建的苏州文庙、府学,首创官学与祭孔庙堂合一的左庙右学格局,也是人们祭奠至圣先师的精神圣地。  9月28日上午,苏州文庙举行了“2021姑苏孔子文化节”主题活动,这也是姑苏区双塔街道第15年举办祭孔活动。  一场佾舞,展现崇文重教、
期刊
2021第十三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暨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开幕,11个国家近300件工艺艺术品参展  苏州传统工艺因其悠久的历史、发达的经济,形成了良性的产业生态。  为全面落实苏州市《“江南文化”品牌塑造三年行动计划》,作为第三届中国苏州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的分会场活动,9月23日,2021第十三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暨首届苏州工艺双年展在苏州高新区马山会议中心开幕。  本次刺绣文化艺术节以“智绣
期刊
开车本来就是为了方便,节约时间。但因为找不到车位或因此产生纠纷,就让原先的效率提升工具一下子成了负担。“停车难”问题一直是苏州古城一大“痛点”。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许多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都必须直面停车位不足、居民无处停车的状况。  为此,姑苏区金阊街道也正多措并举破解停车之困。中街路东侧的东百花巷内,一块暂时闲置、建筑垃圾堆叠的空地变身为“便民停车场”,赢得周边居民交口称赞。  抢位花招
期刊
“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以实际行动全力冲刺100天。”2021年是姑苏区虎丘街道提质创优奋斗年,近期,街道提出《虎丘街道百日攻坚计划》,共梳理出35个项目,涵盖全面从严治党、古城保护更新、推动经济发展、环境面貌提升、民生服务管理五个方面,打造大美虎丘。这35项任务根据时间分解到7月、8月和9月,并明确了牵头领导、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对接的区级部门。随着《虎丘街道百日攻坚计划》中项目的逐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