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看《社戏》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总是搞不清《社戏》究竟是小说还是散文。对这个问题,光是靠背一个出处肯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得从源头上找方法,那就是按照小说文体的特点,用赏析小说的方法带领学生进入文本,让学生领略到区别于散文的小说独有的技法带来的一系列滋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学会识别什么是小说,树立文体意识,以达到教一篇就教一类、学一篇为例能举一反三地学习这类一文体的目标。况且,鲁迅先生的这一篇《社戏》无论从小说的哪一个角度去赏析,如,隐喻性,人物出场的场景安排,故事情节的波澜曲折,人物形象的典型代表性,首尾圆融,等等,都可堪称小说之美的典范。而且,这篇小说的内容,与初一学生尚未脱离的孩童稚气、对美好童年的流连难舍,也很相吻合。如果能进一步开掘教学内容,重新构思教学点,设计出几个以点带面、能引领学生跟着对它的思考主动进入对小说内容与情感进行赏析的主问题,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思考与讨论。以此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品尝到小说作品的美妙滋味,领略鲁迅小说的独特魅力,这样就不会发生对学过的作品连文体都辨别不清的错误了。同时,学生还能学会如何去赏析这一类小说作品的美妙。
  一、教学片段一:了解背景,激疑导入
  鲁迅的外婆家在平桥村,他少年时经常随母到外婆家,并与平桥村的农民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鲁迅的《社戏》就是以这段童年的生活为素材,经过典型化的艺术加工创作成的一篇精美而又经典的小说。
  看社戏,这在那时乡下贫穷的小村庄里,就是难得的娱乐活动与文化大餐了。小说写那戏台在孩子眼里美得就像“仙境”,但平桥村毕竟是个怎样的地方呢?那个村的状况怎么样呢?
  反思片段一:在导入环节的背景介绍中,自然引入从学生预习提问中精心删选出的与小说特点之一“隐喻性”有关的问题。既给予学生肯定来增加自信,又能顺势介绍小说的特有技法,更重要的是,这一提问导入,成为了解本篇小说的一把钥匙。它能把学生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引向深入,引向小说阅读的方向,学生很快就兴趣很浓地跟进来了。
  二、教学片段二:看戏品豆,寻访乐土
  小说末尾句:“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分明在强调,以后哪出戏、哪种豆也比不上平桥村那一夜的好。真是这样吗?是说戏与豆本身吗?还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明确:那夜的戏——正面文字:“有名的”“不翻”,“最愿意看的”“不见”,然而“最怕的”“终于出台”还“仍旧唱”;侧面文字:呵欠、骂。可见:并不好看。那夜的豆——小孩子摸黑偷摘,又柴盐有限,按说不如大人精挑细选、厨艺熟练煮来的豆好吃。还有,为了让“我”能看戏,几乎全村总动员地优待“我”了。而看戏,是让“我”体验受优待最深切的一件事,其中豆虽然在当地普通常见,却是那夜小朋友们特地从自家偷了来请“我”吃的。由此可以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制造矛盾:一面写那夜其实戏不好看、豆也不一定好吃,一面在结尾却说是“好戏”“好豆”。
  反思片段二:這个片段的教学目的指向是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设计的方式是紧贴着学生的疑问与小说的文体特点进行的。第一个学习任务是信息搜寻,不难,目的是提示学生学会欣赏作者写作角度的丰富多姿。第二个学习任务是难点,在学生思考找不到头绪时,为学生的思维“铺桥”“架梯”,并在此过程中,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细细探索文本内容,水到渠成地领悟小说内在的主题,自然渗透小说技法的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片段三:结课释疑,首尾圆融
  究竟是什么样的“好”,使我竟视“穷乡僻壤”为“我的乐土”?
  明确:自由的空气,农村特有的迷人风光,人与人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人们朴实善良的性格,天真烂漫的童年,美好理想的生活。
  反思片段三:以小说首尾呼应之美,来构建课堂结构的首尾圆融,促发学生再次回味。
  经过这一课的教学,可以再次认识到这些做法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做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文本精细熟读,要有充分的文体意识,有对作家写作风格的欣赏,要把握讲授知识点的时机,要兼顾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思维活跃,情感投入,引起更多的共鸣,乐于接受并储备相关文体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掌握这类作品树立自信,引发兴趣,增长能力。
其他文献
《兰屿观点》是台湾人类学家胡台丽拍摄的以兰屿岛上的原住民雅美人为对象的人类学纪录片。兰屿是台湾东南部面积约46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岛,岛上的原住民为雅美族。传统的雅美族人主要以捕鱼和种植水芋为生。每年4到6月飞鱼缘洋流而至,是雅美人的“飞鱼季”。雅美族人独特的民俗活动和服饰吸引着外界人们探索的目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雅美传统文化不断受到冲击。外来旅游者的围观与拍照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侵犯了他们的隐私
期刊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语文阅读都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于阅读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开始,人们认为语文阅读只是学习语文和信息采集的工具之一,很多人都认为它只是个独立单一的工具,忽视了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课的资料来源单一。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材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教材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但是,
期刊
“钟鼓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教育者往往引用此语,说明教育学生传授知识循序渐进才是启迪正途的道理,但还有一种“小叩而大鸣”的境界。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讨论,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达到理想的语文学习状态,点滴“小叩”目的是至“大鸣”。具体做法如下:  一、由质疑问难到引导学生主动发问——“好问则裕”  现在有些语文课堂似乎追求的
期刊
阅读是语文的基本技能,理解文意靠阅读,感受内容靠阅读,语文知识的积累,也要靠阅读,阅读教学在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语文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预习导读,激趣质疑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预习中要教会学生预习
期刊
什么是高效课堂?就是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积极展示自己,最大限度地动脑、动手、动口,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得到掌握、能力得到培养。或者说,就是在课堂45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好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一、教学问题合理设置,激发学生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
期刊
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听觉两条渠道来接受知识信息的。板书便是使学生通过视觉渠道获得知识信息的载体,它能使学生理清授课内容的结构层次,加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同时,教师整齐、规范、美观的板书在学生面前就是良好的示范,它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书写习惯以及治学方法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如何进行板书设计呢?  一、板书设计的原则  板书设计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实用性原则。板书作为
期刊
近年来的《汉字听写大会》与《汉字英雄》等电视节目受到民众广泛的关注,并引起了大众对汉字书写的反思。由于现代电脑的普及导致了“提笔忘字”、“握着鼠标忘了笔杆”等问题,中小学生汉字书写能力也普遍下降。就连《千字文》《急就篇》和被称为“小四书”的《性理字训》《名物蒙求》《历代蒙求》和《十七史蒙求》等古代启蒙读物读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而汉字是现在仍然使用的文字中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
期刊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并呵护学生独特的发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问,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精彩,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水平。  一、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疑问  学生的疑问也许是不经意的不是为难老师的,只是他们在阅读时呼之欲出的第一感觉,作为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发现,并加以鼓励,因为这就是呵护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将激励学生更深入的探索与发现。有时学生的疑问
期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对于诗歌教学至关重要,它是语感形成的基础,是分析、研讨语言的前提,是积累语言、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量的积累会产生质的飞跃。诵读是有声的艺术,它不是静寂的字符,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读的乐趣。实践证明,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丰富的内涵,
期刊
韩国将端午节列入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2012年10月,韩国学生参加了在云岘宫举办的科举考试,席地而坐进行限时作文。面对传统文化的渐行渐远,中国中学语文课程中增加了传统文化经典的比重。苏教版开设了诸子百家、唐宋诗词鉴赏等选修课程,国家也规定了清明节、中秋节的法定假期,以期能发挥这些传统节日的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也绝不能断代。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