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离不开语言。《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3-6岁的儿童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语言能力正在飞速发展,但由于幼儿时期不识字或识字不多,教师的语言更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手段。如果在幼儿阶段,老师的教学行为能有意识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注重适宜语言教材的选择,引导幼儿积极、健康、有效地进行语言学习,将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教师对语言教育具体内容的选择——注重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
为幼儿选择一些相关日常生活经验为语言教育内容。如:“玩具展览”,“有趣的书”,“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中国汉字”等。这些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孩子相当熟悉的,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加以整理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能引导儿童去关注自身及日常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现现象背后的“真理”。为幼儿选择一些可理解的社会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如:“每日新闻”“天气预报”“抗洪救灾”“交通规则”。诸如此类的内容让幼儿感到新奇,同时对幼儿本身的思维、语言要求也较高,有一定难度。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理解这些社会信息,也能够进行表述交流。而且在活动中也发现,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是很感兴趣的,他们极愿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常常会为一个“热点问题”发生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因此这类语言活动是非常适合开展,可以使儿童的语言表达、概述能力得到发展,也培养了他们遇事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使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2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环境。
让墙饰成为幼儿的兴趣点。墙面本来是静态的,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墙饰动了起来。幼儿进入语言角后常常对着墙饰研究,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兴趣,语言能力就自然提高了。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墙饰也有所变化,如主题《水果》时,我们在墙面上布置了一棵参天大树,树上挂满了水果,孩子们对树上挂的水果自然非常感兴趣了,很想伸手去摘水果,但是可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在每个水果身上都有汉字,必须念对了,才能摘。为了让幼儿更感兴趣,我们一起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秋天到,水果多,让我来摘水果吃,吃什么,吃苹果,吃什么,吃香蕉。
在幼儿园里,如果这些教师不在乎孩子发言多么准确或者优美,让每个孩子说说哪怕是不正确的、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孩子争着要说的时候,用分组或者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来让每个孩子有说的机会,让他们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自然他们也就得到了语言表述、运用的机会。《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样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3 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帮助幼儿的学习理解。
语言教学其中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语汇。从幼儿的认知过程来看,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词本身是抽象的概括,对幼儿来说,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个难点。运用多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于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加深记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能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情境,开阔幼儿视野,发挥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诗歌、散文以其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美育功能,如何使幼儿在学习诗歌中感受其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单靠简单呆板的挂图,对于幼儿来说是难以让他们展开“浮想联翩”,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录像、录音、电脑动画、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则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态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幼儿的理解、接受特点,成为实现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的最佳教育过程和手段。
4 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教师利用语言游戏,有目的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兴趣、能力发展。语言游戏,是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定的语言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如"小小新闻角"的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从小关心国事的情感,而且非常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播报新闻中,他们也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词汇。
总之,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1 教师对语言教育具体内容的选择——注重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
为幼儿选择一些相关日常生活经验为语言教育内容。如:“玩具展览”,“有趣的书”,“生活中的数字现象”,“钱币”,“中国汉字”等。这些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孩子相当熟悉的,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有关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加以整理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能引导儿童去关注自身及日常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发现现象背后的“真理”。为幼儿选择一些可理解的社会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如:“每日新闻”“天气预报”“抗洪救灾”“交通规则”。诸如此类的内容让幼儿感到新奇,同时对幼儿本身的思维、语言要求也较高,有一定难度。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开始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能够理解这些社会信息,也能够进行表述交流。而且在活动中也发现,孩子们对这样的活动是很感兴趣的,他们极愿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常常会为一个“热点问题”发生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因此这类语言活动是非常适合开展,可以使儿童的语言表达、概述能力得到发展,也培养了他们遇事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使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2 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环境。
让墙饰成为幼儿的兴趣点。墙面本来是静态的,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墙饰动了起来。幼儿进入语言角后常常对着墙饰研究,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学习的兴趣,语言能力就自然提高了。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墙饰也有所变化,如主题《水果》时,我们在墙面上布置了一棵参天大树,树上挂满了水果,孩子们对树上挂的水果自然非常感兴趣了,很想伸手去摘水果,但是可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在每个水果身上都有汉字,必须念对了,才能摘。为了让幼儿更感兴趣,我们一起编了一首好听的儿歌:秋天到,水果多,让我来摘水果吃,吃什么,吃苹果,吃什么,吃香蕉。
在幼儿园里,如果这些教师不在乎孩子发言多么准确或者优美,让每个孩子说说哪怕是不正确的、不成熟的想法;或者在很多孩子争着要说的时候,用分组或者三三两两自由讨论的方式来让每个孩子有说的机会,让他们交往的愿望得到满足和鼓励,自然他们也就得到了语言表述、运用的机会。《纲要》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样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3 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情境,帮助幼儿的学习理解。
语言教学其中的主要目的是丰富幼儿语汇。从幼儿的认知过程来看,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在直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词本身是抽象的概括,对幼儿来说,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个难点。运用多媒体,以其明显的直观性、再现性,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对于帮助幼儿理解词义,加深记忆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多媒体手段能突破时空限制,创设情境,开阔幼儿视野,发挥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诗歌、散文以其思想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在语言教学中具有美育功能,如何使幼儿在学习诗歌中感受其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单靠简单呆板的挂图,对于幼儿来说是难以让他们展开“浮想联翩”,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而录像、录音、电脑动画、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则以其直观、形象、声音、色彩、动态性等特点,非常适合幼儿的理解、接受特点,成为实现语言教学的美育功能的最佳教育过程和手段。
4 在正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教学教育的正式活动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的师生活动及同伴互动的幼儿学习活动。一般以集体方式进行,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集体进行。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的主要途径。在同伴的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教师利用语言游戏,有目的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兴趣、能力发展。语言游戏,是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定的语言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幼儿能在游戏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如"小小新闻角"的游戏,不仅能激发幼儿从小关心国事的情感,而且非常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播报新闻中,他们也不知不觉学会了很多平时接触不到的词汇。
总之,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有目的地丰富幼儿生活内容,增长幼儿知识,开拓幼儿视野,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使他们知道在浩翰的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还不清楚不知道的事情,启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思索,扩大和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