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给孩子受益一生的习惯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yff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童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它可以开发人的良知和才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成长与成熟,从而去实现成功人生的理想。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幼儿时期,良好礼仪的培养应当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良好礼仪的形成则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工作,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文明识礼的新一代,是新世纪的重要课题。在此,将礼仪教育中的一些心得与大家共享。
  一、以有胜无,营造礼仪文化氛围
  环境熏陶及良好的心理环境形成对幼儿的影响深远,幼儿园是教育幼儿的最佳场所,对幼儿园环境的精心布置和主题化营造,不仅可以凸显幼儿园的个性和品位,而且也可以成为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从而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孩子在园时间长,幼儿园以及班级的环境对幼儿的精神面貌、文明行为、思想道德无不受环境的影响。走进幼儿园,举手投足之间,孩子们就能在教室、走廊、寝室、盥洗间的醒目位置看到一些图文并茂的宣传话语,如:“早上来园,说声老师早;微微笑,心情好,没烦恼,这世界,多美妙”等等。
  孩子每天只要一走进幼儿园大门,踏上楼梯,抬头便能看见这些醒目的宣传口号;迈入教室,颜色鲜艳、生动形象的礼仪宣传画面映入眼帘,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和爸爸妈妈共同朗读这些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在视觉上和听觉上给予强烈的冲击,起到了提示性作用,体现了教育性和艺术性。整洁、优美、生气勃勃的幼儿园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使幼儿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起到同化作用。幼儿和教师在生活、游戏、学习中耳濡目染,接受良性熏陶,对文明行为、思想品德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小促大,紧抓日常行为规范
  礼仪教育的实施,应该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我们在进行礼仪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孩子进行体态礼仪的教育与练习。如:坐姿、站姿、走路的姿势,以及良好进餐睡眠姿势等,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家长高兴地说:“我家孩子现在懂事多了,无论在与人说话方面,还是交往礼仪方面,都成了我的老师了,我要是做得不好,常常挨他的训呢!”家长的话真正说明了我们礼仪课的意义所在,说明我们让幼儿从最基本的行、走、坐、卧学起,从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学起,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最有效的做法。我们在教给幼儿初浅的礼仪知识和行为时,不但要告诉他语言应当怎样,姿势应当怎样,还要向他讲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等。 例如:为什么要常常保持微笑?与人交谈应正视对方?应该怎么样打、接听电话?为什么要孝敬爷爷、奶奶等等。一遍遍、一次次经过我们耐心的解释和教育,使孩子渐渐明白了:在与他人交谈时,要诚恳、大方,运用语言要亲切、准确,与人见面时微笑和使用了礼貌用语,别人就会更喜欢你……
  在礼仪教育活动中,我们利用礼仪教育活动进行了“仪表仪态”、“在园礼仪”、“家庭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等系列专题课,介绍礼仪的意义、礼仪的规范。通过这些活动及随机教育,孩子懂得了:去别人家作客时,门铃不能长时间按着不放,也不能一触即离;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最多只敲两三次;不可以在门口大声呼喊;也不能透过缝隙窥视有没有人在家;门虚掩或开着时,应当敲一两下门并问:“可以进来吗?”作客的时间也不能太长,更不能赖着不走,一般玩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回家时要很有礼貌地告别……
  三、以适为准,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教育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适应幼儿年龄特点为准则,根据其薄弱环节,帮助幼儿定阶段目标,定计划,且制定的目标应是幼儿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达到的,即“跳一跳,够得着”。太难达到的目标会使幼儿产生畏惧心理裹足不前,难度适宜的目标才能激起孩子努力的信心。在孩子达到了一个目标之后,引导其树立一个更高的目标,循序渐进,最终达到文明礼仪常规的要求。如:班里的陈锋小朋友,刚入园时,上课不能集中精神听讲,总喜欢说话、离开位子,还喜欢乱吼乱叫,甚至攻击小伙伴,影响其他孩子玩游戏。玩玩具时也喜欢乱扔乱放,不爱护玩具。我将他平时的表现用DV拍下,在全班孩子面前播放,然后和大家讨论“他做得对不对?”并请陈锋评价自己的表现,再结合自身情况,找出自己还不能做到的常规要求。最后和老师、小朋友们共同制定一个“文明守纪、争当阳光宝宝”的计划,设立一个个阶段目标。第一个目标是:上课时,做个认真倾听的好宝宝,把有趣的话题留在下课时再讲。第二个目标是: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轻轻,做个“轻轻宝宝”。第三个目标是:和小朋友友好相处,交上更多的好朋友。制定这样的阶段目标,使原本看似遥远的目标有了实现的可能,陈锋小朋友在老师同伴的帮助下,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达到了其中的两个目标,还有一个目标正在努力。
  四、以礼带礼,突出教师表率作用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强调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之一就是: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作为教师,我要求幼儿每天离园前,能自觉地把小椅子摆放好,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收拾好自己的玩具用品才回家。平时,看见地上有纸也马上弯腰捡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要让幼儿注重礼仪,教师本身也一定要以身作则,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坚持正面引导和讲解。
  五、持之以恒,强化幼儿礼仪意识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某些技能通过训练,可以顺利地进行迁移,通过礼仪教育,使幼儿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这就决定了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发展还不稳定,自制能力也较差,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强化礼仪训练是比较容易取得效果的。但由于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幼儿礼仪表现具有时好时差的反复性特点。有时会有倒退的迹象,有的孩子明明知道礼仪规范的具体要求,就是不能很好地去执行,或始终如一坚持;再有礼仪知识的回生、常规训练的松懈,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等也会使学生的礼仪表现产生反复。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应对孩子充满信心,鼓励孩子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所以对幼儿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如:“午休时安静就寝”,幼儿在遵循这个要求时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个别较活泼好动的孩子,有时不自觉地躁动起来。教师这时应多提醒孩子,强化训练,鼓励孩子努力克服好动的缺点,相信孩子能做好,给孩子充裕的时间克服自身的缺点。有了教师的信任和鼓励,孩子就能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文明礼仪常规的要求。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让我们一起努力,给孩子播下一段好习惯,帮孩子收获一个好命运,让每个孩子都做个“知礼、学礼、懂礼、用礼”的新一代。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生长的起航点,而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对于少年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学生在少年时期的心智、动作、耐力、毅力、思维逻辑能力、品德修养以及想象力与创作力等等,而趣味对于少年时期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如何把趣味教学引入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让孩子们在音乐的篇章下健康顺利的成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 趣味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阶段的小学生要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这就说明我们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要将歌曲、歌谣引入小学英语课堂。这样不仅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开启心智,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小学英语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歌曲、歌谣以它韵律优美、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等特点深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振兴在教育,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活动的重要话题。那么,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呢?本人从事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人认为,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
如同历史性“美丽的转身”,新课改循序渐进向世人露出“庐山真面目”——生命感和价值感。同样,新生力量亦一如细雨滋润着我教好小学语文的心灵之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凸显出高山流水般灵动的晶莹剔透。  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把“拿《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来说,以桃花心木为主题,恐怕不是单纯地写树木。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你在学了《顶碗少年》《桃花心木》课文后,在习作中是怎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蹲下来看学生的作文,采取多种批改方式,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唤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学生会爱上写作的。  【关键词】作文批改 提高认识 培养能力    对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一直以来都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疼,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原本就比较稚嫩的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大纲》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也是从兴趣开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所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话题。那么,在农村数学教学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前提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我所学专业及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活动,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数学被不少人误认为是枯燥学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兴趣一旦引起,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学得十分积极主动。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下工夫。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作为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建立当代中国教育的创新体系,使我们拥有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从小抓起,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