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ba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一次调查中,有位家长这样对我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这句话久久地在我心中回荡,使我深感责任的重大。我更忘不了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作为语文课改实验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教育是培育生命的事业。孩子们在课堂上度过的分分秒秒是痛苦的,还是快乐的,都是由我们教师的手来翻阅。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应该如何去翻阅孩子的生命?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我常常在思索着: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思量着,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深挖教材,研究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当中的每一个情感因素,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和动作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曾告诫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融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
  传统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对话”。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文本对话”:在我的课堂中,经常会有这样的问话:“如果你是某某(课文中的人物),你会怎样说,怎样做?”引导学生去想象,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友会友”,充当其中的角色,去体验、去感受。
  “师生对话”: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应该做孩子的朋友,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不再那样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展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我”。“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的一切!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吧!在我的课堂上,有许许多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都是学生自己通过课外书、网络、家长等多种途径搜集来的。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储备量。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经常搜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
  3.在生活中学语文
  “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一直以来,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他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
  四、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1.把作者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
  教学《水乡歌》一课时,我总觉得这篇课文描写的是“南国风光”。如何让我们北方的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首先我通过录像展示美丽的水乡,而后我便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大家。孩子们充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
  2.把作者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雨铃铛》是一首非常美丽的儿童诗。“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我带着孩子们一遍遍地读着,细细地品味。孩子们简直喜欢极了!于是,我引导孩子们:“你们觉得春雨还在招呼谁?我们也试着写写美妙的诗句好吗?”孩子们在我的引导下写下了美丽的诗句。
  3.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个人的所得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别人的文章当注解,把自己的人生当正文”!
  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能陪伴孩子们度过一段幸福快乐的时光。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体育课本来是学生喜欢的一门课,但由于夏季的到来,体育课又成为学生想上又不想上的一门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天气热学生都不愿意流汗,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教师没有调动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本文就根据夏季的特点来谈谈小学的体育课教学。  【关键词】小学 夏季 体育课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参与活动的意识强,喜欢与同学在体育课堂上展示自己,更愿意在活动中用取得的胜利来获得愉悦感,从而在
语言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现实社会中,良好地语言表达能力会受到人们的称赞,也容易使别人接受你,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产生说话的欲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想说、爱说的兴趣,达到“不亦说乎”的美好境界,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摘要】小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生长的起航点,而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音乐对于少年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影响学生在少年时期的心智、动作、耐力、毅力、思维逻辑能力、品德修养以及想象力与创作力等等,而趣味对于少年时期的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如何把趣味教学引入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让孩子们在音乐的篇章下健康顺利的成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教育 趣味
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基础阶段的小学生要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这就说明我们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要将歌曲、歌谣引入小学英语课堂。这样不仅便教利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还能开启心智,发展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小学英语以学习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歌曲、歌谣以它韵律优美、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等特点深受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的振兴在教育,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学活动的重要话题。那么,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呢?本人从事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从中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人认为,在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应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
如同历史性“美丽的转身”,新课改循序渐进向世人露出“庐山真面目”——生命感和价值感。同样,新生力量亦一如细雨滋润着我教好小学语文的心灵之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凸显出高山流水般灵动的晶莹剔透。  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我把“拿《桃花心木》这篇课文来说,以桃花心木为主题,恐怕不是单纯地写树木。作者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你在学了《顶碗少年》《桃花心木》课文后,在习作中是怎
【摘要】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耗费了教师大量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如果教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蹲下来看学生的作文,采取多种批改方式,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唤起学生写作的激情,学生会爱上写作的。  【关键词】作文批改 提高认识 培养能力    对作文进行精批细改,一直以来都让语文教师感到头疼,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原本就比较稚嫩的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大纲》在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中又指出:“小学美术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美术教育过程中,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数学的迷恋往往也是从兴趣开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所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乐学的境界,这是值得我们每位数学教师不断研究和探讨的一个话题。那么,在农村数学教学没有普及多媒体教学条件的前提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教学策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呢?下面结合我所学专业及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在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活动,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在数学被不少人误认为是枯燥学科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学生的兴趣一旦引起,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学得十分积极主动。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