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科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学科,也是最重要学科之一。小学初中的数学知识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的,这也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时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另外高中数学知识是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思维量大,运算量大,数学情景的转化复杂。面对这些教学问题,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是教师面临的巨大困难。本文笔者依据自身经验,提出了相关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82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在教学时也往往采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费力的讲,学生的收获却是少得可怜,课后做题依然是一脸茫然。另外,学生对数学语言间的转化不熟悉,不熟练。不能准确有效的将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以及符号语言有效的转化,所以学生只能一味被动的听,而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解决策略。
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在进行高中數学教学时,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数学情景进入,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2.1结合生活,讲述数学知识,培养感知意识,应用意识
高中数学知识抽象性强,难度大,学生在初中主要接受的是形象思维训练,对高中的抽象思维一时很难接受。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多从实际出发,告诉学生某个单元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了之后如何用等,从学生的潜意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应用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述《随机抽样》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授课时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市场上某一种产品的质量,学生在选取产品抽检时,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制定一些标准,再抽检。这样做可以更能更公平合理的检测产品。那么如何制定标准,可以由学生在组内商量再确定,也可以是老师提供参考标准。那么,在随后的课堂授课时,让学生展示小组的调查结果,并讨论哪种抽样方式,哪些标准更好?而这些标准什么时候用?有什么规律可循?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了抽样方法,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意识到抽样方法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师生共同参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而且学习效率更高,印象更深刻。学习了随机抽样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拓展,比如统计学和我们生活的联系,以及统计专业的就业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发现数学的魅力,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2.2尊重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所以人的学习能力和擅长的领域也是千差万别。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结合教材适当的进行分层教学。对有余力的学生,多鼓励,鼓励他们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引导学生侧重基础,理解好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并将其内化。当然也有学生会出现阶段性的成绩波动,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其学习能力差,而是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理解能力跟不上。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成绩变动的背后原因。还可以在同学之间建立学习小组,在组内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模式,在小组间建立竞争机制,形成帮,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例如教师在讲授《任意角三角函数和弧度制》的内容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理解负角究竟是什么含义?而sin1与sin1°到底有什么不同?等等。新授课时有好多同学已经理解角的概念已经从初中的0--180度拓展到任意角,弧度制是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弧度制,弧度制与角度制相比优势在哪里?当一个角旋转一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规律?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理解sin1是什么?所以,在小组内开展“帮扶计划”由学有余力的同学,帮助学困生,理解好概念,在两种度量制之间建立联系。这样一来既锻炼了优等生的化归转化能力,同时也便于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帮扶效果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就将课堂有效的延伸到课下,激励机制的引入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下节课的有效进行。
2.3构建模型,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建模意识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若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情景,进行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空间几何体》的相关内容时,还可以首先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几何体,几何模型,如建筑物,生活用品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从其中抽象出不同几何体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通过实物归纳一般的数学模型,数学规律。也可以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手法,归纳知识的相关性,总结规律方法。培养空间直观想象能力。
熟悉了概念定理后,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何通过一个切割体,或者拼接体还原其本来的面貌。例如:一个正四面体,可以还原成正方体;一个台体可以还原成椎体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严密的逻辑性,是培养人严谨思维的必经之路。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启发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数学的基础性,灵活性,实用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受用终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进峰.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7(04):47.
[2]段维萍.用新课程理念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2):45.
[3]李素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62-163.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8-282
一、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的高中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在教学时也往往采用传统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费力的讲,学生的收获却是少得可怜,课后做题依然是一脸茫然。另外,学生对数学语言间的转化不熟悉,不熟练。不能准确有效的将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以及符号语言有效的转化,所以学生只能一味被动的听,而找不到有效的解决方法。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的解决策略。
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在进行高中數学教学时,教师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从生活实际出发,从数学情景进入,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实行分层教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2.1结合生活,讲述数学知识,培养感知意识,应用意识
高中数学知识抽象性强,难度大,学生在初中主要接受的是形象思维训练,对高中的抽象思维一时很难接受。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当多从实际出发,告诉学生某个单元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了之后如何用等,从学生的潜意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感知意识,应用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述《随机抽样》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引导学生: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授课时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市场上某一种产品的质量,学生在选取产品抽检时,可以是随意的,也可以制定一些标准,再抽检。这样做可以更能更公平合理的检测产品。那么如何制定标准,可以由学生在组内商量再确定,也可以是老师提供参考标准。那么,在随后的课堂授课时,让学生展示小组的调查结果,并讨论哪种抽样方式,哪些标准更好?而这些标准什么时候用?有什么规律可循?等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习了抽样方法,而且在实验过程中意识到抽样方法的多样性和规律性。这样的教学不仅师生共同参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而且学习效率更高,印象更深刻。学习了随机抽样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还可以适当进行拓展,比如统计学和我们生活的联系,以及统计专业的就业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发现数学的魅力,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2.2尊重学生差异,实行分层教学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所以人的学习能力和擅长的领域也是千差万别。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结合教材适当的进行分层教学。对有余力的学生,多鼓励,鼓励他们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则引导学生侧重基础,理解好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并将其内化。当然也有学生会出现阶段性的成绩波动,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其学习能力差,而是学生对某一部分知识理解能力跟不上。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成绩变动的背后原因。还可以在同学之间建立学习小组,在组内建立互帮互助的合作模式,在小组间建立竞争机制,形成帮,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例如教师在讲授《任意角三角函数和弧度制》的内容时,我们发现,很多学生不理解负角究竟是什么含义?而sin1与sin1°到底有什么不同?等等。新授课时有好多同学已经理解角的概念已经从初中的0--180度拓展到任意角,弧度制是另一种度量角的单位。对于这部分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要引进弧度制,弧度制与角度制相比优势在哪里?当一个角旋转一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规律?但是还有一部分同学,不理解sin1是什么?所以,在小组内开展“帮扶计划”由学有余力的同学,帮助学困生,理解好概念,在两种度量制之间建立联系。这样一来既锻炼了优等生的化归转化能力,同时也便于学困生对知识的理解。对帮扶效果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就将课堂有效的延伸到课下,激励机制的引入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下节课的有效进行。
2.3构建模型,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建模意识
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若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情景,进行知识的讲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例如教师在讲述《空间几何体》的相关内容时,还可以首先结合信息技术,展示生活中的几何体,几何模型,如建筑物,生活用品等。将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再从其中抽象出不同几何体的共同特征,帮助学生通过实物归纳一般的数学模型,数学规律。也可以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手法,归纳知识的相关性,总结规律方法。培养空间直观想象能力。
熟悉了概念定理后,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如何通过一个切割体,或者拼接体还原其本来的面貌。例如:一个正四面体,可以还原成正方体;一个台体可以还原成椎体等。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严密的逻辑性,是培养人严谨思维的必经之路。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启发学生,让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数学的基础性,灵活性,实用性。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受用终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进峰.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当代教研论丛,2017(04):47.
[2]段维萍.用新课程理念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学大世界(下旬),2017(02):45.
[3]李素平.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62-163.